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為什麼街上翻找垃圾箱的老人越來越多了?(黑白先生)

為什麼街上翻找垃圾箱的老人越來越多了?(黑白先生)

每次看到一些古稀之年的老年人, 顫顫抖抖的從垃圾箱撿垃圾, 我就覺得很心酸,

辛苦了一輩子了, 卻老無所依, 這麼老了還在寒冷的天氣出來撿垃圾。 不是我有多悲天憫人, 只是覺得沒有安全感, 在這樣的社會生存會不會有一天我也會這樣朝不保夕?孟子有雲“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意思是:不能讓老年人負重走在路上。 我覺得一個國家的強大不是各界先進領域多牛, 最基本的是讓自己的每一個子民能夠最起碼‘體面’的生活。

如今的中國已經慢慢進入老齡社會了…除了老年人的養老問題, 心理問題也同樣讓人擔憂。 有關部門統計資料表明, 80%以上的老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27%的老人有明顯焦慮、憂鬱等心理障礙。 有心理專家對老人愛撿垃圾的成因給出幾點分析:1.獲取安全感。

2.心理補償。 3.老年人人格改變症狀。 4.老年癡呆症前、中期症狀。

在自然裡, 在社會裡, 每個人都誕生兩次。 人不僅是群居動物, 喜歡有同伴在身旁, 而且還有接受同類贊許的先天傾向。 沒有什麼懲罰比被社會拋棄, 被社會成員忽略更恐怖的。 老年人的孤獨便源於此, 因為生命力量減弱, 生存力量也減弱。

所以老年人撿垃圾除了為了經濟上的得益,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為了獲取安全感。 尤其老人大都經歷過物質匱乏的年代, 內心深處有一種焦慮和不安全感, 年老時自控能力下降, 可能會通過撿拾垃圾的行為表現出來。

叔本華說過:“從青年人的角度看, 生活是一曲歡快的協奏曲;從老年人的角度看, 生活是一汪寂靜的死水。 ”一個人由生到死之路,

就像生活之幸福和樂趣之路一樣, 是一條下坡之路:天賜夢幻的童年, 熱血沸騰的青年, 吃苦耐勞的壯年, 羸弱和常常令人可憐的老年。

這時候, 老年人如果不讀書、不交流、不思考, 思維就會徹底僵硬、固執、焦慮……即便意識到自己人格存在問題, 也無力去改變什麼, 因為心牆已經壘得太高太厚了。 尤其老人喪偶更是一個巨大的心理創傷, 會做出一些常人不能理解的行為。 比如搜集垃圾、廣場舞、打擾鄰里等等。 每次晚上在廣場看到聲勢浩大的廣場舞, 我就會想起來叔本華在《生活的智慧》裡說的話:只有精神卓越的人才能最大程度的享受老年時光。 而那些智力低劣和素質太過平庸的人到了老年仍然會像青年時期那樣對世俗人群樂此不疲。

看過劉若英的一本書《我敢在你懷裡孤獨》, 她在裡面寫道, 一個人時懂得享受孤獨, 這其實是一種經營生活的能力。 一生充實而舒心, 孤獨卻得體。 真正的高貴就是精神生活的豐盈!

看了劉若英這本(我敢在你懷裡孤獨)的書, 仿佛那種孤獨感講述的正是自己的內心, “人的一生, 不是在爭取自己的空間, 就是在適應別人的空間。 獨處是將自己無限放大, 相處則是盡可能地縮小, 去適應別人空出來的位置”(劉若英)。

其實每個人都註定孤獨的, 與其讓孤獨蹂躪, 不如一個人在時間裡享受孤獨。 叔本華說, 記憶就像是一把篩子, 隨著時間的流逝, 那些小孔變得愈來愈大:我們年歲愈大, 留存在記憶中的東西便遺忘得愈快。

反之, 在早年那被牢牢記住了的東西則不會被遺忘。 老年人的記憶是愈往回走便記得愈清楚, 所以他們的記憶就像他們的眼睛一樣變得遠視了。

遠視也許是好事, 沒了近擾, 靜水流深的老年生活是最容易的, 不必再和按下葫蘆起了瓢的欲望作鬥爭。 一個老男人不再迷戀大排量越野車, 對吃的也沒什麼興趣, 回望現今被各種欲望折磨的自己, 大概會像治好了不治之症那樣悵然若失。 叔本華到了老年也會長出一口氣說, 總算沒有性欲了, 可以不受干擾地去想一些問題了。 老年的叔本華, 在沉思中走入法蘭克福花園……他不知不覺踩上了養花的花基, 花圃的園丁頓時大叫起來“喂, 你在那裡幹什麼, 你是誰啊!”聽到叫喊聲,叔本華應聲說:“啊,是啊,我正想這個問題呢,如果你能告訴我我是誰、我將不勝感激。”這就是身體力行的哲學家,也是偉大的心理分析師。由此感歎,再偉大的人物也不過是人間過客而已。

我在想,等我老了,如果我老婆死的早就剩下我,我就自己一個人住,養上一隻狗或者一隻貓,每天陪我看夕陽。孩子想來來不想來就滾蛋,我也不會給他們做飯吃。如果我病了,不能自理,視情況,我寧可選擇安樂死,能夠自主決定自己的去留,也不錯。

(歡迎關注黑白先生頭條號,每天碼字,感知外在世界,探索內在自我)

你是誰啊!”聽到叫喊聲,叔本華應聲說:“啊,是啊,我正想這個問題呢,如果你能告訴我我是誰、我將不勝感激。”這就是身體力行的哲學家,也是偉大的心理分析師。由此感歎,再偉大的人物也不過是人間過客而已。

我在想,等我老了,如果我老婆死的早就剩下我,我就自己一個人住,養上一隻狗或者一隻貓,每天陪我看夕陽。孩子想來來不想來就滾蛋,我也不會給他們做飯吃。如果我病了,不能自理,視情況,我寧可選擇安樂死,能夠自主決定自己的去留,也不錯。

(歡迎關注黑白先生頭條號,每天碼字,感知外在世界,探索內在自我)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