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時代薪火相傳 新派琴音永動聽——專訪評劇表演藝術家羅慧琴

正在接受記者採訪的羅慧琴。 記者 閆航 攝

長城新媒體唐山1月3日訊(記者 閆航)為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運用文藝形式營造濃厚的宣傳輿論氛圍,

豐富和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中共唐山市委宣傳部、長城新媒體集團唐山記者站聯合舉辦了《唐山百名文藝家“宣傳十九大·謳歌新時代”主題創作走基層》系列訪談活動。 日前, 記者採訪了評劇表演藝術家羅慧琴。

羅慧琴, 國家一級演員、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師承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 現任唐山演藝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河北省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唐山市“冀東文藝三枝花”促進會會長, 還榮獲河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首屆燕趙文化英才、河北省“德藝雙馨”文藝工作者等稱號。 先後主演了30多出劇碼, 連續五屆獲得中國評劇藝術節優秀表演獎,

2007年憑藉在《香妃與乾隆》中的出色表現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

羅慧琴演出劇碼《香妃與乾隆》。 資料圖

羅慧琴與恩師新鳳霞。 資料圖

羅慧琴(中)與她的弟子們。 資料圖

1977年, 羅慧琴考入唐山地區京劇團, 1982年因工作需要改學評劇, 1992年拜師在著名評劇表演藝術家新鳳霞老師門下, 潛心學習新派藝術, 繼承了新派代表劇碼《花為媒》、《劉巧兒》、《乾坤帶》等經典曲目。 羅慧琴作為新鳳霞的入室弟子, 謹記恩師“振興評劇你們責任重大”的囑託和教誨, 為戲耕耘, 初衷不改, 把評劇傳承視為己任, 以師帶徒, 培育新人, 使評劇不斷發揚光大。

平日裡的羅慧琴, 不僅自己刻苦鑽研評劇藝術, 在教授徒弟們時更是邊講邊演示。 珠落玉盤的聲音, 流動有神的眼睛, 婀娜靈動的身段, 將評劇藝術之美演繹到了極致。

演唱會上羅慧琴(中)和眾弟子及國際留學生共同演唱《花為媒》經典選段《報花名》。 記者 閆航 攝

日前, 《新腔琴韻曲悠揚——評劇名家羅慧琴從藝四十周年演唱會》分別在唐山市燕山影劇院和北京長安大戲院舉行。 四十載寒來暑往, 汗水灌溉;舞臺上下, 梅花盛放。 對於自己從藝四十周年的演唱會, 羅慧琴表示, 此次演唱會既是告慰恩師和前輩,向一直關心評劇傳承、關注新派藝術的領導和觀眾彙報,更是為了推動評劇傳承,光大“新派”藝術,展示評劇新派的時代風采。

十九大報告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大力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評劇作為全國戲曲種類裡比較大的劇種,談到該如何去傳承弘揚時,羅慧琴坦言:“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這代人是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把傳統繼承下來,同時把年輕演員培養起來,這是我們的責任。”

羅慧琴教小學生們走臺步。資料圖

羅慧琴指導外國留學生練習評劇手勢。資料圖

從藝四十年來,羅慧琴主演了幾十部大戲,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是當今評劇舞臺旦角的領軍人物之一。在潛心藝術創作的同時,羅慧琴把文化傳承和培育新人作為己任。近年來,為使評劇後繼有人,羅慧琴對培養新人十分重視,先後將何靜、彭越、張靜等八人收為弟子,親授新派藝術。同時,作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她在業餘時間經常進行義務講學,積極推動評劇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培養了大批專業演員和戲迷票友,上至古稀老者、下至幾歲孩童,還有被評劇文化深深吸引的外國留學生,為評劇的傳承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第七屆中國評劇藝術節羅慧琴演出創新劇碼《變遷》。資料圖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談及新時代如何發展評劇事業,羅慧琴有她獨到的見解:“戲曲要發展也要不斷創新,評劇不能總是一成不變的,要進行多層次的創新。同時,評劇要發展,最重要的是培養青年觀眾,要讓青年接觸評劇、瞭解評劇,才能喜歡評劇。我相信,有了充足的沃土,評劇之花一定會越開越豔。”

羅慧琴說:“社會主義文藝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我們一定要多編排融合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溫度的作品來回報我們的社會;多排好戲,多排精品,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做貢獻!”

此次演唱會既是告慰恩師和前輩,向一直關心評劇傳承、關注新派藝術的領導和觀眾彙報,更是為了推動評劇傳承,光大“新派”藝術,展示評劇新派的時代風采。

十九大報告指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大力弘揚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評劇作為全國戲曲種類裡比較大的劇種,談到該如何去傳承弘揚時,羅慧琴坦言:“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這代人是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把傳統繼承下來,同時把年輕演員培養起來,這是我們的責任。”

羅慧琴教小學生們走臺步。資料圖

羅慧琴指導外國留學生練習評劇手勢。資料圖

從藝四十年來,羅慧琴主演了幾十部大戲,塑造了眾多個性鮮明,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是當今評劇舞臺旦角的領軍人物之一。在潛心藝術創作的同時,羅慧琴把文化傳承和培育新人作為己任。近年來,為使評劇後繼有人,羅慧琴對培養新人十分重視,先後將何靜、彭越、張靜等八人收為弟子,親授新派藝術。同時,作為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她在業餘時間經常進行義務講學,積極推動評劇進校園、進社區、進農村,培養了大批專業演員和戲迷票友,上至古稀老者、下至幾歲孩童,還有被評劇文化深深吸引的外國留學生,為評劇的傳承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第七屆中國評劇藝術節羅慧琴演出創新劇碼《變遷》。資料圖

習近平總書記在党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

談及新時代如何發展評劇事業,羅慧琴有她獨到的見解:“戲曲要發展也要不斷創新,評劇不能總是一成不變的,要進行多層次的創新。同時,評劇要發展,最重要的是培養青年觀眾,要讓青年接觸評劇、瞭解評劇,才能喜歡評劇。我相信,有了充足的沃土,評劇之花一定會越開越豔。”

羅慧琴說:“社會主義文藝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服務,我們一定要多編排融合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有溫度的作品來回報我們的社會;多排好戲,多排精品,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做貢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