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觀音菩薩能力超過孫悟空百倍,她為何遲遲不能成佛?

在《西遊記》的最後一章, 唐僧師徒全部成就了果位元, 其中唐僧、孫悟空成就了佛果, 在靈山的排名上都高於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的個人能力大家有目共睹,

唐僧與孫悟空加起來也不及她一半, 為何她一直沒有機會成佛呢?

首先, 我們看下何為成佛。 所謂成佛, 指的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必須滿足三個條件:自覺、覺他、覺行圓滿。 觀音菩薩具備前兩個條件, 始終沒有具備第三個條件。 很多人會覺得, 為何第三個條件孫悟空能具備, 而觀音菩薩不能具備呢?除非她另有其他考慮, 不然不應該不成佛。

其次, 何為菩薩。 所謂的菩薩可以理解菩提薩捶, 也可以理解為大士, 是將來可以成佛的高級覺悟者。 一旦修成了菩薩, 就註定能成佛。 就如預備黨員一般, 絕大多數是可以轉正的。 觀音菩薩為何那麼久沒有轉正呢?唯一的問題是出在她自己這邊, 而不是佛祖不讓轉正。

其實, 觀音菩薩是大乘佛教裡的尊者。 她之所以在民間有那麼高的號召力, 是因為觀音菩薩的原型是僧伽, 也就是泗州大聖、大聖菩薩, 是江蘇南通狼山廣教寺的開山祖師。 他是印度人, 在大唐時代, 沿著玄奘返回東土的路線來到了中原。

後來在江淮一帶傳教, 被當地人奉為上師。 僧伽不僅治病救人, 還懂得治水, 稱為淮河下游極為有名的大師。 《西遊記》中的觀音菩薩就是僧伽的化身。 在唐代的時候, 僧伽的形象還是個男性, 所以早前的觀音菩薩畫像、坐像都是男性形象。

後來, 民間信仰不斷崛起,

所以觀音菩薩的形象就變成了女性了。 在《西遊記》中, 還出現了一位菩薩, 他就是大聖國師王菩薩。 這位菩薩也是僧伽的化身。 大聖國師王菩薩在淮河抓住了無支祁, 又降服了水猿聖母。 這些故事, 都來自僧伽。

從僧伽的修持可以看出, 他並非沒有成佛的機會,

而是主動放棄了成佛。 在大乘佛教, 修行並非僅僅為了個人的解脫, 而是為了普度眾生, 讓眾生得到解脫。 所以, 地藏王菩薩明明有成佛的機會, 他就是不成佛, 目的是度一切惡鬼。

惡鬼是度不完的, 所以他就永遠不會成佛。 觀音菩薩的宏願是度一切眾生, 比地藏王菩薩還要宏大, 所以這就註定她放棄成佛, 永遠為人類慈悲為懷。 這種精神比成佛還要偉大太多, 所以儘管他們沒有成佛, 依然得到了與佛一樣高的尊重與榮耀。

所以說,《西遊記》中的觀音菩薩,秉持了僧伽的大乘精神,放棄了成佛,為人類救苦救難,永不停息。我們不應該用世俗的眼光看待唐僧、孫悟空的排名高於觀音菩薩,因為佛教是沒有分別心的,他們也是不可以論高低的。

所以說,《西遊記》中的觀音菩薩,秉持了僧伽的大乘精神,放棄了成佛,為人類救苦救難,永不停息。我們不應該用世俗的眼光看待唐僧、孫悟空的排名高於觀音菩薩,因為佛教是沒有分別心的,他們也是不可以論高低的。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