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和不愛的人結婚,後來過成了什麼樣?

婚姻, 是一杯白開水, 平淡而恒久。

01

深愛與不愛的婚姻, 誰更靠譜?

小西今年35歲, 遲遲未嫁。 因為她的婚戀觀和長輩們南轅北轍。 小西認為:沒有心跳感的戀愛根本不值得開始。 長輩們則認為:過日子嘛, 門當戶對最重要。 先結婚, 再培養感情也不遲。

總之前者主張自由戀愛, 後者主張走馬相親;前者重視婚姻的精神性, 後者贊成婚姻的實用性。 對維持一段幸福婚姻來說, 到底誰對呢?

判斷對錯前, 先說一部劇吧。 韓劇《愛情是什麼》正好展現過這個問題。

朴家有兩個女兒。 她們和小西一樣都渴望獲得一段怦然心動的愛情。

而她們的媽媽就是小西媽媽的翻版, 主張先結婚再戀愛。

隨著劇情的發展, 大女兒遇到了心儀物件, 不惜放棄出國的機會, 甘心洗手做羹湯。 她媽媽並不看好他們的婚姻, 因為一個長在民主家庭, 一個生於專制家庭, 是門不當戶不對的結合。

二女兒也到了適婚年齡, 在媽媽的極力撮合下也戀愛了, 對象是門當戶對的小夥。 二女兒的感覺卻是不討厭, 但也不深愛。

對“到底能不能和不夠深愛但足夠合適的人結婚”這個問題, 媽媽和女兒有過很多次探討和爭論。 最後媽媽勝出。

那麼誰的婚姻更幸福呢?是和深愛的人結婚的大女兒?還是嫁給不那麼深愛的人的二女兒?

劇情是都很幸福。

原來婚姻幸不幸福和一開始深不深愛關係並不是很大呀?長輩們的相親法則看似過時卻實際好用?

要解釋這個問題, 就要說到社會心理學中的說服理論。 從本質上來說, 通過何種途徑, 與哪個人最終結合, 其實就是說服自己認同對方的過程。

著名心理學家阿倫森在《社會性動物》裡面提出了兩種常見的說服路徑。 中心路徑和邊緣路徑。

所謂中心路徑就是對觀點加以權衡, 對事實或資料加以考慮, 在對問題進行系統性思考的基礎上作出決定。 人類社會通過相親尋找合適的結婚物件用的就是中心路徑。

相親時首先看重的是雙方的事實和資料, 身高、年齡、學歷、收入、家庭背景等等, 有了這些基礎, 才考慮情緒, 情感的問題。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進入婚姻的兩個人一開始可能並沒有愛得死去活來。

而邊緣路徑指的是沒有經過多少深思熟慮, 不多做考察, 往往根據不太相關的線索對觀點作出反應。 自由戀愛就屬於這種情況。 對方長得順不順眼, 我的感覺對不對是首要的考慮因素。 在這種情況下要愛得火熱深沉才可能萌發結婚的動機。

然而, 這兩種說服路徑並不存在絕對的優劣, 對婚姻的後續品質也不負責到底。

如果把婚姻比作一趟獨一無二的旅程, 那麼選擇何種方式啟程, 一開始的心情怎樣, 其實和旅途中的愉悅程度, 最終的落腳點並沒有必然的聯繫。

一開始不夠深愛的婚姻並不叫湊合。

02

真正湊合的婚姻長什麼樣?

電視劇《我的前半生》向我們展示了真正湊合的婚姻的模樣,

就是離婚前的羅子君和老公那樣。 子君只在乎自己的外表漂不漂亮, 她放棄了個人的職業生涯, 也放棄了內在成長, 她完全依附於另一半;

于此同時, 老公卻在不斷提升自己, 也在尋找靈魂更合拍的伴侶。

於是子君和老公越來越話不投機半句多, 越來越把日子過成湊合的樣子。

說到底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哪怕是至親夫妻, 只有共生才能長存, 沒有人會真心希望另一個人完全依附自己。

就像子君的好友唐晶告誡過的那樣:兩個人在一起, 進步快的那個人, 總會甩掉原地踏步的那個人。

婚姻中真正的湊合不是一開始深不深愛, 而是進入婚姻後的一方或雙方放棄了自身的成長, 妄想把婚姻當成取之不竭的資源庫。

03

一開始不深愛的兩個人, 日久怎麼情深?

用成長性思維替代僵固性思維

曾經有一家大型機構發放了四萬多份問卷, 對年齡在26-35歲, 婚齡在1-7年的夫妻作過調查, 結果出乎意料。 人們認為婚姻的第一殺手並不是婚外情, 也不是個性不合, 而是婚後發現雙方沒有共同語言, 一方的成長跟不上另一方。

沒有共同語言的根源其實在於很多人習慣用僵固性思維, 而不是成長性思維來對待婚姻。 這兩者有很大的區別。

僵固性思維認為婚姻的幸福與否一開始就已註定, 婚姻不需要後天努力, 越努力越證明當前的不幸福, 而成長性思維則認為婚姻的幸福不是天然的, 是雙方不斷努力的結果;

僵固性思維的夫妻遇到婚姻問題時往往採取逃避的姿態, 因為他們認為問題代表了無能和失敗,而成長性思維的夫妻遇到問題時會樂觀面對,積極處理,因為他們認為問題恰好是正向的回饋。

當雙方願意用成長性思維代替僵固性思維時,才會更加開拓進取,不斷向對方展示嶄新的充滿魅力的自己,也才會讓彼此一次又一次地愛上。

幸福的婚姻要“求同”更要“存異”

在林徽因的自傳中,我讀出了林徽因和梁思成婚姻幸福的根源。不僅僅是兩人志同道合,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向對方坦誠自己的問題。他們也有爭吵,但爭吵後馬上就能收到對方的電報或信件。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林告訴梁,自己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怎麼辦才好。梁傷感之余感謝林的信任,兩人仔細討論了三個人之間的關係,並讓林自己選擇。林最後選擇了梁。他們共同度過了一次“情感危機”。

一對夫妻可以坦然地商量如此隱私的話題,那是建立在彼此有能力“存異”的基礎上的。有了這樣的能力,也就沒有任何困境可以讓婚姻窮途末路了。

正如現實中大量的案例告訴我們,一開始深愛的兩個人不一定能攜手到最後,一開始並不深愛的人卻能幸福一生。因為婚姻不僅要“求同”,更重要的是“存異”。

托爾斯泰也說過類似的話:幸福婚姻的關鍵不在於兩個人有多合得來,而是要看兩個人如何處理彼此之間的合不來。

- The End -

作者:姚瑤,初心客廳專欄作者,高校教師,獲心理諮詢資格,專注於親子、情感、社會心理的觀察與寫作。

內容圖片版權歸初心客廳心理疏導平臺所有。

情感不順心?生活壓力大?下載初心客廳APP,365天全方位解決戀愛、婚姻、親子、職場中的一切困惑。首次下載並註冊即送50個初心幣,每天簽到打卡也可獲得1個初心幣哦,初心幣可以直接抵扣現金使用!

初心客廳推出年卡尊享VIP僅需199元即可享受生活情感乾貨,影音、圖文、測評每日海量更新一網打盡,精彩享不停。

因為他們認為問題代表了無能和失敗,而成長性思維的夫妻遇到問題時會樂觀面對,積極處理,因為他們認為問題恰好是正向的回饋。

當雙方願意用成長性思維代替僵固性思維時,才會更加開拓進取,不斷向對方展示嶄新的充滿魅力的自己,也才會讓彼此一次又一次地愛上。

幸福的婚姻要“求同”更要“存異”

在林徽因的自傳中,我讀出了林徽因和梁思成婚姻幸福的根源。不僅僅是兩人志同道合,更重要的是他們能向對方坦誠自己的問題。他們也有爭吵,但爭吵後馬上就能收到對方的電報或信件。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林告訴梁,自己同時愛上了兩個人,不知怎麼辦才好。梁傷感之余感謝林的信任,兩人仔細討論了三個人之間的關係,並讓林自己選擇。林最後選擇了梁。他們共同度過了一次“情感危機”。

一對夫妻可以坦然地商量如此隱私的話題,那是建立在彼此有能力“存異”的基礎上的。有了這樣的能力,也就沒有任何困境可以讓婚姻窮途末路了。

正如現實中大量的案例告訴我們,一開始深愛的兩個人不一定能攜手到最後,一開始並不深愛的人卻能幸福一生。因為婚姻不僅要“求同”,更重要的是“存異”。

托爾斯泰也說過類似的話:幸福婚姻的關鍵不在於兩個人有多合得來,而是要看兩個人如何處理彼此之間的合不來。

- The End -

作者:姚瑤,初心客廳專欄作者,高校教師,獲心理諮詢資格,專注於親子、情感、社會心理的觀察與寫作。

內容圖片版權歸初心客廳心理疏導平臺所有。

情感不順心?生活壓力大?下載初心客廳APP,365天全方位解決戀愛、婚姻、親子、職場中的一切困惑。首次下載並註冊即送50個初心幣,每天簽到打卡也可獲得1個初心幣哦,初心幣可以直接抵扣現金使用!

初心客廳推出年卡尊享VIP僅需199元即可享受生活情感乾貨,影音、圖文、測評每日海量更新一網打盡,精彩享不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