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同窗聚會共獻愛心 載歌載舞祝福祖國

周健報導 “你覺得我跳得還行嗎?”2017年12月29日下午, 徐亞珍穿著少數民族服裝, 在上海千禧海鷗大酒店的宴會廳, 表演了有一定難度的舞蹈《牧人》,

演完後忍不住徵求意見, “唱歌或者跳舞, 我們都排練了2個多月, 就為了今天演給同學們看。 ”徐亞珍所說的同學, 是西康路小學69屆(1969年畢業)小學生, 然後按照當年的教育制度, 集體進入愛國中學, 成為73屆(1973年畢業)中學生。

這些48年前的小學生、44年前的初中生,

現在都退休了。 “5年前, 同學們逐漸聚攏起來, 時不時搞一次聚會, 但是規模不大, 聚會也無非就是聚餐。 ”據同學葛秀珍介紹, 2年前, 另一位同學陳麗來了, 帶來了新想法, 大家的聯繫密切了, 正能量讓活動的形式和內容也發生了明顯變化。

2017年12月29日的這次聚會,

來了105位同學, 很多是分別幾十年沒有見面過的。 陳麗是這次同學聚會的組織者, 她對聚會的形式和內容, 有認真的考慮。 “我們這代人和共和國同時代, 經歷過艱難歲月, 吃過不少苦。 我們也經歷過改革開放的洗禮, 有著豐富的人生。 ”而今, 無論境況如何, 被同學親情召喚到了一起。

陳麗是上海市裝飾裝修行業協會的會長, 她反對退休後無所事事, 更反對把聚會庸俗化。 她作為上海市的政協委員, 也多次呼籲, 老年人不應該為老去而擔憂, 更應該老有所為。 “我自己的事業做得還行, 我願意把同學們聚攏起來, 營造和諧的聚會、健康的聚會, 為退休人員、為老齡化社會, 探索新模式、體現正能量。 大家相互攜手, 優雅地老去。 ”她主動為同學會出力。

這次聚會的時間, 同學們特意定在了元旦之前, 要在辭舊迎新之際, 載歌載舞向歲月致敬, 用一片熱心公益的赤誠之心為祖國祝福。

10月初到12月底的2個多月的籌備期裡, 同學們各自發揮所長, 擅歌的選歌練歌, 善舞的排舞練舞。 從小文采飛揚的錢建明同學, 字斟句酌寫出了近百行的詩朗誦。 聚會的主題是, 載歌載舞迎新年, 共祝願祖國好。

於是,2017年12月29日下午的上海千禧海鷗大酒店的宴會廳,傳出的歌曲是《我愛你,中國》、《軍港之夜》、《今夜無眠》、《明天會更好》等膾炙人口的旋律,陳麗等演唱者盡顯颯爽英姿、激情飛揚、芳華如初;還有8位女同學表演了十幾分鐘的旗袍秀,充滿自信,充滿魅力。

“我們,見證了世紀的輝煌,我們,領略了祖國的巨變。我們把青春獻給祖國,無悔無怨。”這是詩朗誦的一段,朗誦者顧亞平、錢建明、徐亞珍、葛秀珍,表達了同學們的心聲,“歷盡坎坷讓我們更加瀟灑坦然,愛國人心中永遠是春天!相聚在今晚,歡樂在今晚,讓我們祝福祖國強盛,國泰民安!”

儘管很多同學並不富裕,但是同學們仍然以西康路小學同學會的名義,出資20萬元,支援情暖銀髮工程,向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們獻愛心。

同樣熱心于公益慈善事業的上海市人大代表柏萬青,與靜安寺慈善基金分會領導一起接受了捐款。“我認識陳麗的時間不長,2年左右吧。但是我感受到了,陳麗不僅對同學們好,對陌生人也好,她是公益慈善活動的積極參加者。我對她的概括是,從學生到軍人,從軍人到企業家,從企業家到慈善家。”柏阿姨看了同學們的表演,讚歎不已,盛邀同學們去敬老院、養老院演出,“慈善不一定都是出錢,有力出力也行呀。”

日月如梭,歲月如歌,花季少年、英姿青年步入了花甲之年。回望過去,往往容易百感交集。但是,“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西康路小學69屆、愛國中學73屆的同學們,以一場精心準備的聚會表明,退休以後可以繼續“充電”,知識更新不落後;可以樂觀開朗,讓陽光灑滿生活;更可以老驥伏櫪,勇往直前。

於是,2017年12月29日下午的上海千禧海鷗大酒店的宴會廳,傳出的歌曲是《我愛你,中國》、《軍港之夜》、《今夜無眠》、《明天會更好》等膾炙人口的旋律,陳麗等演唱者盡顯颯爽英姿、激情飛揚、芳華如初;還有8位女同學表演了十幾分鐘的旗袍秀,充滿自信,充滿魅力。

“我們,見證了世紀的輝煌,我們,領略了祖國的巨變。我們把青春獻給祖國,無悔無怨。”這是詩朗誦的一段,朗誦者顧亞平、錢建明、徐亞珍、葛秀珍,表達了同學們的心聲,“歷盡坎坷讓我們更加瀟灑坦然,愛國人心中永遠是春天!相聚在今晚,歡樂在今晚,讓我們祝福祖國強盛,國泰民安!”

儘管很多同學並不富裕,但是同學們仍然以西康路小學同學會的名義,出資20萬元,支援情暖銀髮工程,向居住在敬老院的老人們獻愛心。

同樣熱心于公益慈善事業的上海市人大代表柏萬青,與靜安寺慈善基金分會領導一起接受了捐款。“我認識陳麗的時間不長,2年左右吧。但是我感受到了,陳麗不僅對同學們好,對陌生人也好,她是公益慈善活動的積極參加者。我對她的概括是,從學生到軍人,從軍人到企業家,從企業家到慈善家。”柏阿姨看了同學們的表演,讚歎不已,盛邀同學們去敬老院、養老院演出,“慈善不一定都是出錢,有力出力也行呀。”

日月如梭,歲月如歌,花季少年、英姿青年步入了花甲之年。回望過去,往往容易百感交集。但是,“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西康路小學69屆、愛國中學73屆的同學們,以一場精心準備的聚會表明,退休以後可以繼續“充電”,知識更新不落後;可以樂觀開朗,讓陽光灑滿生活;更可以老驥伏櫪,勇往直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