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冬釣經驗談,釣位、線組搭配與用餌

冬季魚兒都在深水區越冬, 由於鯽魚的耐寒性較強, 還能勉強覓食。 為了次年春季順利產仔, 體型較大的鯽魚仍會堅持覓食。 一般情況下我們要選擇釣深釣遠。 有魚吃餌的話就說明找到了魚窩, 這就需要勤打竿。 但冬季很多日子都溫差較大, 魚兒適應不了水溫的變化, 活躍度很差, 因此難釣。 為了保證釣效, 我們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尋找不尋常的釣位

冬季釣魚的釣位要不同於尋常的釣位, 首先要問魚在哪裡, 釣者應找到什麼地方施釣。 冬季垂釣只有找到好的釣位, 才能保證魚獲。 如果隨意選擇, 盲目打窩拋鉤, 是不會有滿意的結果的。 季節不同水溫也不同, 魚兒的覓食時間與水域也會千差萬別。 即使是同一片水域, 不同的魚種它們分佈的區域也不同, 甚至同一種魚也會分成不同的魚群聚集在各自的水域。

鯽魚喜歡呆在適宜的水溫中,

在一些有水草叢, 或者水底有許多障礙物的近岸, 常有鯽魚三五成群地緩慢遊動。 而鯉魚喜歡呆在有大量腐爛物質的水底, 常在岸邊有竹尾或樹杈, 而且比較安靜的水下覓食, 常常拱泥而尋找食物。

草魚除了有戀草情結之外, 還常常在或陰或陽的樹枝處守候小蟲等食物掉落水中, 岸邊有小碼頭經常洗洗刷刷的地方, 也會出現草魚的身影。 好友小船竹筏等的周圍也會有草魚遊蕩。 常有大量雜物堆積, 或者有石塊堆積, 還有暗礁簷岩、溝槽樹須等處都是鯰魚的棲息地。

掌握魚兒棲息之地,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幫助我們找魚而釣, 即使它們躲藏得再好, 只要找到它們的身影就能釣到它們。 掌握了它們的吃食習慣,

也能對它們分佈的區域有一定的把握, 從而選擇理想的釣位。

二、重視線組的搭配

冬季的線組與夏秋時節的線組大不一樣, 要偏小偏細。

1、線組不宜過大。 冬季線組不宜過大, 主線線徑太粗的話, 會在下沉時影響浮漂的目數, 直接干擾到浮漂漂訊的準確性, 常常導致虛假訊號的產生, 提竿則無魚。

2、子線線徑也不能大。 子線線徑也不能太粗, 過粗的子線顯得目標很大, 讓魚兒產生懷疑的心理, 引起警覺, 不再觸碰。 再就是會導致魚兒遊動時碰著子線, 魚身碰著子線也會帶動浮漂, 出現漂訊, 然而這種漂訊確實虛假的訊號。

3、釣線的配合要協調。 釣線的搭配不協調, 以及子線較硬、打結, 或者子線老化、蜷曲比較嚴重, 都會影響魚兒吸食鉤餌。

有時難以入口, 有時鉤餌入嘴太淺, 提竿就會跑魚。

4、釣鉤不宜用大號。 冬季選鉤要偏小, 因為冬季魚口輕。 就算是它有一張大嘴, 也懶得打開, 所以吸口很小。 你使大鉤, 掛一大餌, 鉤餌是進不了魚嘴的。 魚兒在輕輕吸食鉤餌, 卻吸不進去, 而漂相有反應, 以為中魚, 實則是虛假訊號。 再就是鉤子也不能使用得過小, 太小的型號遠遠小於魚唇, 滑鉤脫鉤就會經常發生。 另外, 冬季用鉤要仔細檢查, 如果鉤尖受損, 比如鉤尖折斷了或卷口頓口等, 還有鉤尖生銹等, 這些情況都會導致難以刺魚、我們釣生口魚或快鯽時, 鉤門要適當寬一點, 鉤柄要適當長一點。

三、冬季的用餌狀態

冬季的用餌狀態要偏輕偏小, 狀態不好, 就不適合魚口,

釣獲就難。 還有我們使用的餌料味兒沒有誘惑力, 也是不行的, 餌料沒有吸引力, 魚兒甚至都沒看見, 怎能釣得到它們。 秋冬時節使用商品拉餌是比較適合的, 有很多的長處。

跟其它季節不太一樣, 冬季餌料的味型要從清淡餌料轉向腥香味兒濃的餌料。 餌料的狀態尤其要重視, 隨著水溫的逐步下降, 拉絲太長, 餌團做得過大, 餌料味兒不新鮮, 以及胡亂配置的餌料都會影響上魚率。 餌料的顏色最好鮮亮一點, 紅色與黃色的餌料容易吸引魚兒的眼球。 總之, 冬季用餌要投其所好, 無論是餌料的顏色還是狀態, 還是味道, 都要因魚情而定。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