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貴州省一個縣,人口超40萬,縣名和“王陽明”有關!

貴州省, 簡稱“黔”或“貴”, 地處中國西南腹地, 與重慶、四川、湖南、雲南、廣西接壤, 是西南交通樞紐。 貴州歷史悠久, 是古人類發祥地之一, 遠古人類化石和遠古文化遺存發現頗多。 早在24萬年前, 就有人類棲息繁衍, 已發現石器時代文化遺址80餘處。 截至2012年12月31日, 貴州省下轄7個縣級市、56個縣。 其中, 就開陽縣來說, 人口超40萬, 縣名和“王陽明”有關!

首先, 開陽縣, 隸屬于貴州省貴陽市, 是貴州省經濟強縣。 開陽縣的優質富礦儲量3.92億噸, 是中國國著名的三大磷礦產區之一。 在地理位置上, 開陽地處黔中, 位於貴州省中部。 地理座標為東徑106°45′~107°17′, 北緯26°48′~27°22′, 南北長64.5公里, 東西寬53公里, 總面積2026平方公里, 總面積占貴州省面積的1.15%。 南距省會城市貴陽66公里, 北距歷史名城遵義110公里, 位於連接貴陽與遵義兩大城市的次中心區域。

開陽縣歷史悠久, 人傑地靈, 夏、商、西周時期為雍州、梁州地。 春秋這一歷史階段, 今開陽縣一帶為牂牁國北境。 到了戰國時期, 該地區屬古夜郎國。 西元前214年, 秦始皇南平百越後, 設立象郡, 今開陽縣一帶屬之。 西元前112年, 漢武帝劉徹這位皇帝在位時, 以原且蘭縣城為治所置牂牁郡, 開陽地屬其西北境。 晉, 以牂牁郡且蘭地置萬壽、且蘭、平渠3縣,

開陽屬萬壽縣西北隅地。 後建晉樂縣, 開陽地遂歸晉樂縣。

隋朝時期, 牂牁郡領牂牁、賓化2縣, 開陽地屬牂牁縣。 北宋建立後, 今開陽縣一帶隸紹慶府。 元朝今貴州中部設有八番順元等處宣慰司都元帥府, 該地區屬之。 西元1631年, 明朝崇禎皇帝在位時,

設立開州, 今開陽縣一帶屬之。 西元1687年, 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 設立貴陽府, 開州屬之。 1914年, 廢州, 因直隸有開州, 四川有開縣, 以州境有紫江(洗泥河), 更名為紫江縣, 屬黔中道。 1930年, 改稱開陽縣。

最後, 針對開陽縣這一地名的由來, 《開陽縣誌》認為源于清嘉慶十五年(1810年)所建之開陽書院,

時人解釋為“開陽者益欲開陽明之學也”。 也即以傾慕明代心學家王陽明學識淵博, 夙願人才輩出昌盛地方, 故名開陽。 1970年, 開陽縣屬安順地區。 1992年, 開陽縣改屬貴陽市至今。 如今, 作為貴州省一經濟強縣, 開陽縣下轄6鎮10鄉, 總人口約為44萬人。

文/情懷歷史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