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寫一首詩,給即將畢業的你

北京師範大學

天進行了畢業圖像採集, 才發現畢業已經在眼前了。 再一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 你會如何選擇呢?是選擇人一能之己十之,

還是選擇冷粥, 破硯, 晴窗?今天就跟大家分享周夢蝶的詩《我選擇》吧。

我選擇

——周夢蝶

我選擇紫色。

我選擇早睡早起早出早歸。

我選擇冷粥, 破硯, 晴窗;忙人之所閑而閒人之所忙。

我選擇非必不得已, 一切事, 無分巨細, 總自己動手。

我選擇人一能之己十之, 人十能之己百之。

我選擇以水為師——高處高平, 低處低平。

我選擇以草為性命, 如卷施, 根拔而心不死。

我選擇高枕;地牛動時, 亦欣然與之俱動。

我選擇歲月靜好, 獼猴亦知吃果子拜樹頭。

我選擇讀其書誦其詩, 而不必識其人。

我選擇不妨有佳篇而無佳句。

我選擇好風如水, 有不速之客一人來。

我選擇軸心, 而不漠視旋轉。

我選擇春江水暖, 竹外桃花三兩枝。

我選擇漸行漸遠, 漸與夕陽山外山外山為一, 而曾未偏離足下一毫末。

我選擇電話亭:多少是非恩怨, 雖經於耳, 不入於心。

我選擇雞未生蛋, 蛋未生雞, 第一最初威音王如來未降跡。

我選擇江欲其怒, 澗欲其清, 路欲其直, 人欲其好德如好色。

我選擇無事一念不生, 有事一心不亂。

我選擇迅雷不及掩耳。

我選擇最後一人成究竟覺。

選擇中含著生命的哲理,

抉擇中自有進退的意義。

水中的藍天

林清玄

開車從鶯歌到樹林, 經過一個名叫“柑園”的地方, 看到幾個農夫正在插秧。 由於太久沒看到農夫插秧了, 再加上春日景明。 大地遼闊, 使我為那無聲的畫面感動, 忍不住下車。

農夫彎腰的姿勢正如飽滿的稻穗, 一步一步將秧苗插進水田, 並細致敬謹的往後退去。

每次看到農人在田裡專心工作, 心裡就為那勞動的美所感動。 特別是插秧的姿勢最美, 這世間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向前的, 惟有插秧是向後的, 也只有向後插秧, 才能插出筆直的稻田;那彎腰退後的樣子, 總使我想起從前隨父親在田間工作的情景, 生起感恩和恭敬的心。

我站在田岸邊, 面對著新鋪著綠秧的土地, 深深的呼吸, 感覺到春天真的來了, 空氣裡有各種薰人的香氣。 剛下過連綿春雨的田地,不僅有著迷蒙之美,也使得土地濕軟,種作更為容易。春日真好,春雨也好!

看著農夫的身影,我想起一首禪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是一首以生活的插秧來象徵在心田插秧的詩。意思是惟有在心田裡插秧的人,才能從心水中看見廣闊的藍天,只有六根清淨才是修行者惟一的道路;要趣人那清淨之境,只有反觀回轉自己的心,就像農夫插秧一樣,退步原來正是向前。

站在百尺竿頭的人,若要更進一步,就不能向前飛躍,否則便會粉身碎骨。只有先從竿頭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

人生裡退後一步並不全是壞的,如果在前進時採取後退的姿勢,以謙讓恭謹的方式向前,就更完美了。

“前進”與“後退”不是絕對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靈沒有提升,則前進正是後退,反之,若在失敗中挫折裡,心性有所覺醒,則後退正是前進。

農人退後插秧,是前進,還是退後呢?

甲得從前在小乘佛教國家旅行,進佛寺禮拜,寺院的執事總會教導,離開大殿時必須彎腰後退,以表示對佛的恭敬。

此刻看著農夫彎腰後退插秧的姿勢,想到與佛寺離去時的姿勢多麼相像,仿佛從那細緻的後退中,看見了每一株秧苗都有佛的存在。

“青青秧苗,皆是法身”,農人幾千年來就以美麗謙卑的姿勢那樣的實踐著。那美麗的姿勢化成金黃色的稻穗,那彎腰的謙卑則化為累累垂首的稻子,在土地中生長,從無到有、無中生有,不正是法身顯化的奇跡嗎?

從柑園的農田離開,車於穿行過柳樹與七裡香夾道的小路,我的身心爽然,有如山間溪流一樣明淨,好像剛剛在佛寺裡虔誠的拜過佛,正彎腰往寺門的方向退去。

空中的藍天與水中的藍天一起包圍著我,從兩頰飛過,帶著音樂。

求之不得

求不得

天造地設一樣的難得

晚安

主播:季家希

責編:周淩宇

值班編輯:馮怡溪

圖片來自網路

剛下過連綿春雨的田地,不僅有著迷蒙之美,也使得土地濕軟,種作更為容易。春日真好,春雨也好!

看著農夫的身影,我想起一首禪詩:

手把青秧插滿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是一首以生活的插秧來象徵在心田插秧的詩。意思是惟有在心田裡插秧的人,才能從心水中看見廣闊的藍天,只有六根清淨才是修行者惟一的道路;要趣人那清淨之境,只有反觀回轉自己的心,就像農夫插秧一樣,退步原來正是向前。

站在百尺竿頭的人,若要更進一步,就不能向前飛躍,否則便會粉身碎骨。只有先從竿頭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

人生裡退後一步並不全是壞的,如果在前進時採取後退的姿勢,以謙讓恭謹的方式向前,就更完美了。

“前進”與“後退”不是絕對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靈沒有提升,則前進正是後退,反之,若在失敗中挫折裡,心性有所覺醒,則後退正是前進。

農人退後插秧,是前進,還是退後呢?

甲得從前在小乘佛教國家旅行,進佛寺禮拜,寺院的執事總會教導,離開大殿時必須彎腰後退,以表示對佛的恭敬。

此刻看著農夫彎腰後退插秧的姿勢,想到與佛寺離去時的姿勢多麼相像,仿佛從那細緻的後退中,看見了每一株秧苗都有佛的存在。

“青青秧苗,皆是法身”,農人幾千年來就以美麗謙卑的姿勢那樣的實踐著。那美麗的姿勢化成金黃色的稻穗,那彎腰的謙卑則化為累累垂首的稻子,在土地中生長,從無到有、無中生有,不正是法身顯化的奇跡嗎?

從柑園的農田離開,車於穿行過柳樹與七裡香夾道的小路,我的身心爽然,有如山間溪流一樣明淨,好像剛剛在佛寺裡虔誠的拜過佛,正彎腰往寺門的方向退去。

空中的藍天與水中的藍天一起包圍著我,從兩頰飛過,帶著音樂。

求之不得

求不得

天造地設一樣的難得

晚安

主播:季家希

責編:周淩宇

值班編輯:馮怡溪

圖片來自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