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吳志祥:創業沒有退路

轟轟烈烈的“雙程大戰”過去差不多4年, 吳志祥至今回憶起來還是心有餘悸, 因為實在太慘烈。

這一路磕磕碰碰走來, 經歷過好幾次死裡逃生,

他猛然發現創業過程其實是沒有退路的。 但被逼到懸崖邊幾乎絕望時, 只要拼命反抗死磕到底, 是可以不用縱身一跳粉身碎骨的。

“山重水複疑無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很多創業者的終極體驗。

阿裡激發的創業夢

加入阿裡巴巴是吳志祥人生一個很重要的分水嶺。 進入阿裡之前, 他從未想過自己會創業, “我覺得創業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 不敢去想。 ”在阿裡巴巴工作兩年後, 他意識到“只要有想法、有目標, 就可以創業。 ”

1998年從蘇州大學旅遊專業畢業後, 他在一家旅遊公司工作了用兩年, 從普通員工做到副總經理。 後來因緣際會之下來到阿裡巴巴應聘銷售經理, 成為第176號員工, 也是早期中供鐵軍成員之一。

有一天, 在和朋友交流的時候, 做旅遊業B2B業務的想法被提出來, 此後打造一個旅遊行業B2B平臺一直在他腦海裡浮現。 為此他寫了一封郵件給馬雲, 但因為種種實際原因, 未能被採納。

2002年, 他拉著自己的大學同學張海龍、吳劍以及他的大學老師王專博士等四個人回到蘇州開始創業。 起初他們就是駐紮在蘇州大學9平方米的教工宿舍裡, 蹭著校園的網給旅行社做內部網站, 收入微薄。 緊接著2003年的非典席捲中國, 給旅遊業帶來極大的重創。

但重創之下卻有生機, 阿裡、京東也是在這時期冒起來的。 沒有生意, 吳志祥只好一心一意籌建旅遊企業間的交易平臺, 2003年7月上線後很快受到歡迎, 一些旅遊企業的老總紛紛到論壇發言,

許多生意就在這些論壇中談成。

絕處逢生後, 他們租下第一間正式的辦公室同時成立同程網, 主要做的是網上名片業務, 成功挖到第一桶金100萬, 就靠著這筆錢一直熬著, 從沒想過融資。

直到2006年吳志祥參加《贏在中國》, 聽到“商業模式”和“融資”這些詞, 才開始依樣畫葫蘆跑去融資。 結果幾乎跑遍上海所有有名的VC, 最終都石沉大海。

絕望之際, 蘇州一個投資人送上1500萬, 他激動得趕緊給公司公司請了一個保潔阿姨。 2008年, 凱風創投又給他帶來3500萬元的風險投資, 不用再為錢發愁了。

騰訊上門投資

公司是進入規模化發展的快車道, 每年也有幾百萬的利潤, 可是, 這時的吳志祥卻發現自己不知道該怎麼辦, 只是懵懂地認為應該尋找在標品時代一錘定音的力量。

於是, 他一錘敲定試水B2C業務, 結果讓同程一年內虧損500多萬元, 無奈之下只好痛心砍掉。 但景區門票板塊這塊巨大的蛋糕, 是意外驚喜。

當時老對手攜程、藝龍等商旅巨頭並未看上這一領域, 途牛僅僅運營一年的門票業務也被關停, 視察一圈下來, 吳志祥如獲至寶, 連忙將B2C業務部全線併入景區事業部, 並開始尋找推廣管道。

“百度SEO”(搜尋引擎優化)對同程流量貢獻之大最讓他得意。 他幾乎孤注一擲, 把1500萬元現有資金全部投給百度, 相應的回報也頗豐, 一天就能預訂300多個房間, 成單效率遠遠高於線下推廣, 且人力成本很低。

到2013年, 同程連續三年成為百度旅遊板塊最大客戶, 這一招“有流量就有一切”的打法,

最終使同程取得了關鍵性成長。

同程的橫空崛起引起了騰訊的注意, 那個時候騰訊正在在電商裡面佈局, 並在旅遊行業發力。 2011年8月, 騰訊的一個VP、一個投資總監、生活電商部的老大等四五個人找上門來談合作, 吳志祥沒有多想第一反應是業務合作。

雙方坐下來談了5分鐘左右, 他才醒悟過來對方是談投資的事情。 在騰訊一連串非常專業而細緻的追問下, 完全沒來得及準備的吳志祥被殺了個措手不及, 他只能草草地憑印象去回答。

其實對於騰訊這次上門尋求投資, 他是有些遲疑的。 因為此時同程已經準備A股上市, 券商也已經開始進展, 而騰訊方面則希望控股比例能稍微高些, 達到15-20%這個比例。 他害怕如果接受騰訊投資後, 可能會形成一系列的關聯交易。

因此雙方就這個問題一直僵持了兩個月,與此同時騰訊投資了同程的對手藝龍,吳志祥當時就覺得沒戲了。沒想到後來騰訊又來打電話說還可以繼續往下談。

在之後又經過了兩到三次會面,2012月5月騰訊向同程網投資數千萬人民幣,這是同程的B輪融資。

“雙程”大戰

梁建章離開攜程出國遊學那幾年,接盤俠范敏的柔和戰術給了同程、藝龍、去哪兒這些線上旅遊網站很大的機會,然而2013年梁建章回歸,攜程這頭沉睡的“獅子”從半夢半醒之中蘇醒,開始四處圍追堵截友商。

同程自然也無法倖免,攜程一出手就是來勢洶洶的價格戰,一股前所未有的壓力向吳志祥襲來。其他友商紛紛應戰與攜程死磕到底,去哪兒宣佈投資3000萬美元打造旅遊智慧化服務平臺,驢媽媽聲稱已準備好5億元現金補貼門票。

吳志祥也緊急召開“誓師大會”,一口氣拿出9000萬元,被動捲入這場硝煙彌漫的價格戰,他給景區事業部對下了死命令,“都帶著合同出去,不成單就不要回來。”

但強勢的梁建章顯然不會就此甘休,攜程發動挖人大戰,為此同程損失了幾名核心骨幹,強烈的挫敗感死死壓著吳志祥,更讓他心痛不已的是,“同程辛辛苦苦十年,賺了一個億,價格戰打起來,一個季度就燒掉了十年的利潤。”

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陷入極度焦慮的狀態,“每天早晨三四點鐘就醒了,睜著眼一直到天亮,睡不著。”但攜程沒有留給他多少時間去傷春悲秋,籌備“糧草”才是打仗的關鍵。

這一仗打到最關鍵的時候,同程面臨後方“糧草”不接的狀況,吳志祥等五個創始人前往騰訊尋求追加“糧草”,馬化騰對他此次融資額不置可否,五人沮喪著離開騰訊大廈。

然而第二天清晨事情就發生了轉機。吳志祥接到騰訊電話,對方答應了同程的要求,5億元現金很快到賬,他立馬投入4億去再和攜程硬碰硬,一個季度就燒掉了1億。

就在他下定決心雙方死磕到底時,2014年4月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攜程方面帶著14億親自上門要求入股,成為同程第二大股東,當時五個創始人面面相覷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此後同程的發展漸入正軌,2015年7月,萬達集團聯合騰訊、中信資本共計60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同程旅遊,吳志祥長舒一口氣。

每次陷入絕望都能死裡逃生,吳志祥更加堅信創業沒有退路,一定要奮戰到最後一刻。

作者:唧唧

可能會形成一系列的關聯交易。

因此雙方就這個問題一直僵持了兩個月,與此同時騰訊投資了同程的對手藝龍,吳志祥當時就覺得沒戲了。沒想到後來騰訊又來打電話說還可以繼續往下談。

在之後又經過了兩到三次會面,2012月5月騰訊向同程網投資數千萬人民幣,這是同程的B輪融資。

“雙程”大戰

梁建章離開攜程出國遊學那幾年,接盤俠范敏的柔和戰術給了同程、藝龍、去哪兒這些線上旅遊網站很大的機會,然而2013年梁建章回歸,攜程這頭沉睡的“獅子”從半夢半醒之中蘇醒,開始四處圍追堵截友商。

同程自然也無法倖免,攜程一出手就是來勢洶洶的價格戰,一股前所未有的壓力向吳志祥襲來。其他友商紛紛應戰與攜程死磕到底,去哪兒宣佈投資3000萬美元打造旅遊智慧化服務平臺,驢媽媽聲稱已準備好5億元現金補貼門票。

吳志祥也緊急召開“誓師大會”,一口氣拿出9000萬元,被動捲入這場硝煙彌漫的價格戰,他給景區事業部對下了死命令,“都帶著合同出去,不成單就不要回來。”

但強勢的梁建章顯然不會就此甘休,攜程發動挖人大戰,為此同程損失了幾名核心骨幹,強烈的挫敗感死死壓著吳志祥,更讓他心痛不已的是,“同程辛辛苦苦十年,賺了一個億,價格戰打起來,一個季度就燒掉了十年的利潤。”

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陷入極度焦慮的狀態,“每天早晨三四點鐘就醒了,睜著眼一直到天亮,睡不著。”但攜程沒有留給他多少時間去傷春悲秋,籌備“糧草”才是打仗的關鍵。

這一仗打到最關鍵的時候,同程面臨後方“糧草”不接的狀況,吳志祥等五個創始人前往騰訊尋求追加“糧草”,馬化騰對他此次融資額不置可否,五人沮喪著離開騰訊大廈。

然而第二天清晨事情就發生了轉機。吳志祥接到騰訊電話,對方答應了同程的要求,5億元現金很快到賬,他立馬投入4億去再和攜程硬碰硬,一個季度就燒掉了1億。

就在他下定決心雙方死磕到底時,2014年4月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攜程方面帶著14億親自上門要求入股,成為同程第二大股東,當時五個創始人面面相覷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

此後同程的發展漸入正軌,2015年7月,萬達集團聯合騰訊、中信資本共計60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同程旅遊,吳志祥長舒一口氣。

每次陷入絕望都能死裡逃生,吳志祥更加堅信創業沒有退路,一定要奮戰到最後一刻。

作者:唧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