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顧雛軍案發回重審:他還想要回科龍電器並索賠

無論“顧雛軍案”是否發回重審, 是否翻案。 對於顧雛軍來說, 想要回當年那個他親手賣掉的上市公司科龍電器第一大股東的股份,

都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寧言||撰稿

“我的上市公司應該還給我。 另外, 像科龍電器拿著我的專利生產空調, 肯定要賠償我“。

顧雛軍幾乎要絕望的時候, 在2017年還要三天就要結束之際, 12月28日, 最高院稱將再審三起重大涉產權案件, 位於廣東深圳的最高法院第一巡迴法庭將提審顧雛軍案。 就在此前的12月22日, 北京市第一中級法院判決中國證監會向顧雛軍公開科龍案立案文件。

最近幾日, 顧雛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達對於最高院重審之後的一些想法和訴求, 希望可以要回當初在獄中賣掉的科龍電器。 不過, 在專業人士看來, 最高院再審不是一定就會讓顧雛軍“翻案”, 即便是顧雛軍案成功翻案, 與要回已改名海信科龍公司股權也是兩碼事。

兩者之間有聯繫, 卻沒有因果關係。

顧雛軍案

所謂顧雛軍案, 主要是指2005年, 作為科龍電器董事長的顧雛軍, 因涉嫌虛假出資、虛假財務報表、挪用資產和職務侵佔等罪名被警方正式拘捕。 直到2008年, 顧雛軍因虛報註冊資本罪、違規披露和不披露重要資訊罪、挪用資金罪被判12年有期徒刑, 並處罰款680萬元。

顧雛軍案之所以廣受社會各方持續關注, 主要因為從2000年初開始, 顧雛軍一手創立的“格林柯爾系”勢頭強勁, 鼎盛時期一度控制5家上市公司, 並擁有科龍、容聲、美菱、吉諾爾等知名品牌, 一度控制著中國冰箱市場的半壁江山。 2003年, 顧雛軍獲得央視“中國經濟年度人物”。 2004年初, 顧雛軍登上“胡潤資本控制50強”。

如今最高院決定對“顧雛軍案”重新提審,

表明當初這一案件在審核過程中可能存在問題。 按照規定, 案例再審期限不超過6個月。

科龍往事

早在2001年10月, 顧雛軍控股的廣東格林柯爾公司入主科龍電器時, 其是否具備收購實力就曾備受質疑, 並被指“蛇吞象”。 此後, 在顧雛軍入主科龍電器後, 因為強制性要求公司旗下的科龍空調、容聲冰箱以高於市場常用製冷劑10倍價格、3億大單採購格林柯爾製冷劑, 遭遇眾多公司高管質疑“拿科龍電器貼補格林科爾”, 並引發高管公開反對。

隨後科龍電器部分高管陸續離職:主管冰箱生產業務的科龍電器副總裁蔡拾貳(後創立奧馬電器)、科龍電器副總裁兼科龍空調公司董事長王康平(後出任TCL集團副總裁)、科龍空調公司總經理陳少民等。

因為高管大量離職引發科龍內部動盪, 顧雛軍於2002年8月在科龍掀起“整風運動”。 據媒體報導, 不少科龍員工透露:那段時間, 我們晚上什麼活動都不能安排, 要急著回去寫決心書、悔過書、效忠書之類的東西, 第二天開會要念, 如果通不過, 要回家繼續寫, 人人要過關。 印象最深的是有些經理很會表演, 經常在大會上說著說著就痛哭流涕。

一位署名“老科龍人”的員工在科龍內部資訊交流共用平臺上留言:在白色恐怖的氣氛下, 十幾個分公司經理、26個傳播科長、十幾個售後主任被揪鬥之後宣佈“下課”。 ……整風之後, 科龍電器廣東分公司經理率先把顧雛軍的頭像與比爾·蓋茨、李嘉誠的頭像放在一起做成噴繪幕牆,

組織員工每日面向幕牆頂禮膜拜、宣誓效忠。

就在2005年, 中國證監會入駐科龍電器, 對大股東廣東格林柯爾公司涉嫌挪用上市公司資金一事進行調查, 風光無限的顧雛軍就此結束在科龍電器的“一言九鼎”時代。

賣身海信

最終, 顧雛軍控制的廣東格林柯爾將其持有的科龍電器26.43%轉讓給海信集團的控股子公司海信空調。 當年, 在顧雛軍被捕後, 此前便為“格林柯爾系”重組奔忙的全國工商聯正式接受顧的委託, 處置其資產。 在和海信的談判中, 一直是全國工商聯相關人士在負責。

截止2017年三季度, 海信集團旗下的海信空調共持有海信科龍電器37.92%股份, 同時海信(香港)有限公司還持有部分上市公司股權, 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2018年1月2日,海信科龍收盤價每股14.32元,上漲2.87%。未受到顧雛軍案再審事件的影響。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2018年1月2日,海信科龍收盤價每股14.32元,上漲2.87%。未受到顧雛軍案再審事件的影響。

====

家電圈:中國家電覆蓋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