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漫談|要想農產品賣得好,摸清消費者需求變化很重要

"聆聽三農, 感悟中國"

點擊上方"三農中國"可以訂閱哦!

在市場當中, 農產品價格有漲有跌, 人們的消費需求也是不斷變化的。 把握好需求變動, 調整自身策略, 銷售農產品才能夠回避風險, 減少損失。

俗話說, 時代在變, 需求在變。 隨著科技的發展, 人們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 對農產品需求已經在發生變化。 如果銷售的農產品, 或者銷售方式與需求脫節, 就如同不合口味的食品, 就難免出現滯銷。 銷售農產品, 除了要把握價格波動, 把握人們的消費需求同樣重要。

有人總結出當今農產品的三個需求特點,

小型化、特產化和精緻化。

因此, 出售農產品的策略就要稍加改變。 比如將水果蔬菜進行分揀, 做成獨立小包裝再出售。 特別是有些廠家模仿菜品半成品的方式, 把一頓飯需要的菜、調料等包裝在一起, 讓消費者節省了挑選的時間。 當然, 小份出售, 對於品質的要求就更高了,

企業一定要嚴加篩選, 避免腐敗、劣質的產品上市。

說到了品質, 這也涉及另一個特徵:精緻化。 美觀的外形、精美的包裝將對品質優良的農產品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 另外, 最近有不少商家也嘗試為蔬菜、水果印上圖案, 或者製作造型, 來吸引消費者。 當然, 一方面, 精緻的外觀、造型, 最好有專門的、特別的設計, 另一方面, 農產品的品質一定要跟得上, 否則就會從“錦上添花”落得一個“華而不實”。 比如各個水果店的果籃。 雖然花籃造型優美, 還有絲帶, 花朵的, 等等, 但是人們並不感興趣, 原因還是在於其中的果品品質欠佳。

說到果品品質, 有一句俗話, 叫做“人有我優”, 這樣才能夠從競爭激烈的市場當中脫穎而出。 當然, 如果能夠做到“人無我有”, 形成特色, 那就更好了。 這就涉及第三個變化:特產化。 一方面, 居民生活水準提高了, 對於食品的高品質和多樣性需求日益旺盛。 新鮮的、奇特的東西, 包括農產品在內, 消費者會充滿好奇。 另外, 對於那些喜歡追求個性的人來說,

消費與眾不同的產品也能夠凸顯個性, 這也催生了特產農產品的市場。 當然, 特產除了品種、口味、產地等等傳統的影響因素, 個性化的包裝、廣告等, 也能夠讓農產品成為“特產”。

不過, 說一千道一萬, 農產品最重要的競爭力還是品質。 包裝、新奇的品種也許能夠把陌生的消費者吸引過來, 但是要想留住消費者、保持住口碑, 品質必須過硬。 無論外在需求怎樣變, 優質應該是始終不變的核心。

記者:李偉民統稿編輯:季盈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