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新兵手榴彈滑脫 新訓班長3秒救人

首次投擲手榴彈由於心理緊張, 時常會有險情發生。 近日, 在空軍西安飛行學院新訓某旅就發生了手榴彈近身爆炸的危險一幕……現場DV錄影完整地記錄下了他彈下救人的故事。

3秒鐘, 能做什麼?可能你會伸下懶腰, 深呼吸, 或者喝口水。 但是3秒鐘, 也是手榴彈從脫手到爆炸的時間, 爆炸瞬間能產生280餘枚彈片。

近年來, 新兵在首次投擲手榴彈過程中, 由於心理緊張, 時常會有險情發生。 日前, 在空軍西安飛行學院新訓某旅手榴彈實彈投擲現場, 一名新兵投擲手榴彈滑脫至腳下, 千鈞一髮之際, 新訓班長奮不顧身,

彈下救人, 短短3.0秒, 硬是把一名入伍新兵從生死線上奪了回來。

脫手一瞬間。

轟的一聲手榴彈爆炸。

濃煙散去兩人一前一後探出頭來。

他們都還活著。

2017年12月初的西北大地寒風刺骨, 沉悶的爆炸聲響徹整個山谷, 空軍西安飛行學院新訓某旅正在這裡組織新兵首次手榴彈實彈投擲考核。

11點30分, 五連新兵張宇右手握著手榴彈, 在領彈區安全員的護送下走進T型投擲區。

摘掉保護套、緊握手榴彈、壓住保險片、套上拉火環, ……按照投擲規範細緻地做著每一個動作。

“張宇投彈前準備完畢!”

“投!”

隨著一聲令下, 小張把手榴彈投了出去, 可令人驚呆的一幕出現了:小張由於緊張, 右手大量出汗, 已經拉開引信的手榴彈瞬間滑脫, 手榴彈被帶了回來, 在混凝土投擲臺上連彈兩下, 掉進T型場投擲工事內, 但他自己卻絲毫未察覺, 隨即按照預定動作彎腰蹲下。

“糟了”身在一旁的投擲區安全員吳彬彬眼睛一直盯著彈, 看到驚險的這一幕, 大叫了一聲。

“起身、拉拽、轉體、前撲、下壓……”說時遲, 那時快, 吳彬彬下意識使盡全身力氣猛拽著小張, 奮力地撲進了掩體內, 死死地將張宇壓在身下。

“轟”的一聲, 在他們剛撲倒的刹那間,

距離兩人不到一米的地方, 手榴彈也炸開了花, 彈片四射, 大地震顫, 飛揚的塵土在峽谷間彌散開來……

在警戒線外的指揮員和新兵都被眼前的這一幕驚呆了, 大家的心都提到嗓子眼兒, 心臟都好似跟著停跳了一拍, 目不轉睛地盯著投擲區。

幾秒鐘過去了, 隨著濃煙散去, 兩個腦袋一前一後探了出來。

“他們還活著!”

指揮員默默地擦了一把冷汗, 一顆緊繃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

安全員吳彬彬緊緊抱住張宇, 抖了抖身上的塵土, 詢問張宇情況, 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 示意迅速離開。

“爆炸發生時, 班長將我死死壓在身下, 用身體作為第二道“掩體”護著我, 是班長用命救的我。 ”驚魂未定的張宇紅著眼睛, 向大家感慨道:“班長說的對, 平時過得硬,關鍵時刻才能頂的起。”

對話藍衣“魔王”吳彬彬

他是我的兵,我必須對他負責到底

記者:人在遇到危險時本能都是躲避,你當時離掩體那麼近,一個轉身就可以規避危險,彈下救人那會兒害怕麼?

吳:哪裡顧得上怕哦,說真的,當時就是下意識的本能。我眼裡一直盯著彈,時刻提高警惕,看到手榴彈在投擲臺上彈的時候,就按照演練多次的特情處置預案,一手死抓著張宇的手,左手猛的橫抱住他的腰,下意識就把他一拽,然後一個轉身大跨步往掩體內裡撲,剛撲倒就聽到“轟”的一聲了。

記者:特情處置練了多少次?

吳:不下30遍。前期我們安全員對實投的每一個環節和風險點都反復模擬訓練。因為我平時對他們訓練比較嚴格,都是來真的,他們都給我取了個外號“魔王”。在特情演練的時候擦破皮、磕著頭是常有的事,他們私底下還問我班長你幹嘛這麼認真。我就說,你是想訓練時擦破皮,還是想在戰場上保住命。

記者:在投擲實彈前,新兵模擬投彈了多少次?

吳:前期模擬彈加訓練彈總共有60多次吧,實彈比較危險,旅裡都特別重視,我們是在新兵熟練掌握技巧並且反復模擬多次後進行實投的。

記者:你想過沒有,救人的時候爆炸了怎麼辦?

吳:哪有時間去想哦!(笑)本能的只想把他救出來,顧不上自己。如果換作其他人,我相信也會這麼做的。

記者:現在要你重新選擇你還會救他麼?

吳:不用選擇,也沒得選擇,我肯定救他。因為他是我的兵,我要對他負責到底。他平安,我才能心安。

記者:救人感覺怎麼樣?

吳:出現這樣的特情,最初感覺我給旅裡丟人了。前面大家都投的好好的,進展順利,偏偏到我的時候就出問題了,後來參謀長開導我,誇我是英雄,能按照預案正確處理特情,化險為夷,給咱旅裡爭氣了!

延伸閱讀

擰緊安全風險的“水龍頭”

十九大報告指出:“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而實戰化訓練事關我軍戰鬥力生成,訓練又是唯一途徑,這就對部隊訓練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加快推動戰鬥力生成的同時,如何保證訓練安全,對部隊有效遂行使命任務意義重大。

《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中創造性地提出了處理好“吃雞蛋”和“投手榴彈”的辯證關係,關鍵是要堅持戰鬥力標準。我們在大抓實戰化訓練的背景下,只有堅持按綱施訓,增強防範和處置安全風險的能力,有效化解和規避訓練風險,牢牢擰緊訓練安全風險的“水龍頭”,以實際行動叫響:“走進靶場練本領,走出靶場能打仗”。

網友評論

平時過得硬,關鍵時刻才能頂的起。”

對話藍衣“魔王”吳彬彬

他是我的兵,我必須對他負責到底

記者:人在遇到危險時本能都是躲避,你當時離掩體那麼近,一個轉身就可以規避危險,彈下救人那會兒害怕麼?

吳:哪裡顧得上怕哦,說真的,當時就是下意識的本能。我眼裡一直盯著彈,時刻提高警惕,看到手榴彈在投擲臺上彈的時候,就按照演練多次的特情處置預案,一手死抓著張宇的手,左手猛的橫抱住他的腰,下意識就把他一拽,然後一個轉身大跨步往掩體內裡撲,剛撲倒就聽到“轟”的一聲了。

記者:特情處置練了多少次?

吳:不下30遍。前期我們安全員對實投的每一個環節和風險點都反復模擬訓練。因為我平時對他們訓練比較嚴格,都是來真的,他們都給我取了個外號“魔王”。在特情演練的時候擦破皮、磕著頭是常有的事,他們私底下還問我班長你幹嘛這麼認真。我就說,你是想訓練時擦破皮,還是想在戰場上保住命。

記者:在投擲實彈前,新兵模擬投彈了多少次?

吳:前期模擬彈加訓練彈總共有60多次吧,實彈比較危險,旅裡都特別重視,我們是在新兵熟練掌握技巧並且反復模擬多次後進行實投的。

記者:你想過沒有,救人的時候爆炸了怎麼辦?

吳:哪有時間去想哦!(笑)本能的只想把他救出來,顧不上自己。如果換作其他人,我相信也會這麼做的。

記者:現在要你重新選擇你還會救他麼?

吳:不用選擇,也沒得選擇,我肯定救他。因為他是我的兵,我要對他負責到底。他平安,我才能心安。

記者:救人感覺怎麼樣?

吳:出現這樣的特情,最初感覺我給旅裡丟人了。前面大家都投的好好的,進展順利,偏偏到我的時候就出問題了,後來參謀長開導我,誇我是英雄,能按照預案正確處理特情,化險為夷,給咱旅裡爭氣了!

延伸閱讀

擰緊安全風險的“水龍頭”

十九大報告指出:“軍隊是要準備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鬥力標準,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而實戰化訓練事關我軍戰鬥力生成,訓練又是唯一途徑,這就對部隊訓練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在加快推動戰鬥力生成的同時,如何保證訓練安全,對部隊有效遂行使命任務意義重大。

《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中創造性地提出了處理好“吃雞蛋”和“投手榴彈”的辯證關係,關鍵是要堅持戰鬥力標準。我們在大抓實戰化訓練的背景下,只有堅持按綱施訓,增強防範和處置安全風險的能力,有效化解和規避訓練風險,牢牢擰緊訓練安全風險的“水龍頭”,以實際行動叫響:“走進靶場練本領,走出靶場能打仗”。

網友評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