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想預測好2018年豬價,首先不得不排除這兩個因素

今天, 是2018年的第二天, 據豬場動力網“動力豬價”統計, 今天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為7.43元/斤, 與昨日持平, 元旦的節日效應最終還是沒有形成, 豬價依然沒有漲起來。

以下為2017年12月全國外三元生豬均價走勢圖, 從走勢圖可以看出, 在12月月初豬價是經過一輪小漲的, 只是後來消費不給力, 豬價又慢慢的小幅滑落, 原因在哪裡?18年豬價又會繼續延續這樣的豬價走勢嗎?

今年雖然沒有“逢節必跌”, 但漲勢也是沒有看見, 冬至沒漲、元旦也沒漲, 截止到目前, 豬價依然保持較平穩的走勢。 雖然此輪豬價漲不起來, 主要是因為消費不給力, 但也有另外兩個因素不能忽視。

1、國家儲備肉

據報導2017年12月25日烏市儲備肉就開始投放, 此次投放的時間為12月25—29日, 投放5天, 其中凍豬肉21元/公斤, 白條豬肉均價17元/公斤(前腿16元/公斤, 中段17元/公斤, 後段18元/公斤), 當地市民反映儲備肉肉價更實惠。

雖然目前全國各省沒有爆出更多投放儲備肉新聞, 但儲備肉的威力依然不能小覷, 儘管不能對豬價構成多大的威脅, 但會增加豬價繼續上漲的難度。

2、進口肉

近來, 不止一兩個分析師談到未來進口肉將對後期豬價起到的影響。 豬價分析師馮永輝早前公開表示,

2013年以來中國進口豬肉總量來看, 在2016以前, 我國的豬肉進口量從沒有超過100萬噸, 最高僅有77.8萬噸, 但2016年直接從77.8萬噸翻番至162萬噸, 今年1-10月份已經進口100.5萬噸, 如果考慮豬副產品的進口量, 2016年, 僅海關進口的豬肉及豬副產品的進口量達311.1萬噸, 再加上走私豬, 中國一年的豬肉進口量可能超過500萬噸, 約占中國的全年豬肉總產的1/10。 因此, 進口豬肉對國內市場的影響千萬不能低估。

△圖片來源於搜豬網

從中國養殖戶自身來說, 沒有足夠的競爭力。 這主要體現在成本上, 據相關資料統計中國的養殖成本比國際成本高50%以上, 所以歸根到底, 不管豬價怎麼走, 不管進口肉有多少, 控制自己的成本才是王道。

沒了儲備肉、沒了進口肉、沒了走私豬, 還有養豬大企!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