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世界上最鹹的湖泊,零下70度也不結冰,位於人類最陌生的大陸

唐胡安池是1961年在南極洲發現的一個鹹水湖, 這個名字來自於最早發現它的考察隊直升機飛行員的名字, 唐胡安池是全世界含鹽量最高水體, 平均鹽度超過, 而著名的死海的含鹽度也才34%, 地球上海水的平均含鹽度僅有35‰。 如此高的鹽度, 導致它即便位於冰天雪地的南極洲, 在-70℃的極端低溫下也不會結冰。

唐胡安池位於南極洲麥克默多灣乾燥的山丘地區, 那裡極少下雪, 更沒下過雨。 美國布朗大學地質學家近日的一項研究證明, 池水很可能來自周圍的空氣。 科學家分析池塘周邊數以千計的照片, 發現地表中的鹽分通過所謂的潮解過程吸收空氣中的水分。 這些飽含水分的鹽順著山坡向池塘滲透, 往往還夾雜著少量融化的冰雪水, 其間在地表形成了顏色較暗的水流, 有些水流在照片中可以看得見。

唐胡安池池水最淺處僅到人的腳踝, 池水含鹽度很高, 極少結冰, 因為鹽電離出的離子在水分子中移動並阻止冰塊晶體網狀結構的形成, 而唐胡安池中的鹽與撒在食物上的鹽是不一樣的, 它是95%的氯化鈣, 與氯化鈉相比, 氯化鈣更加有助於降低水的冰點, 甚至在零下70度的低溫下, 也能使池塘保持液體。

華盛頓大學的地球化學家說:“所有這些鹽都使得水分更加稠密, 而且比從水龍頭中倒出來的水更加粘稠, 使它成為一種稀薄的糖漿。 ”

科學家們普遍認為, 唐胡安池的形成過程是這樣的:來自於地表中的鹽分, 會通過所謂的潮解過程吸收空氣中的水分,

這些飽含水分的鹽順著山坡向池塘滲透, 往往還夾雜著少量融化的冰雪水, 其間在地表形成了顏色較暗的水流, 有些水流在照片中可以看得見, 這些飽含鹽分的水流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 最終形成了唐胡安池。 不過, 對唐胡安池的各種解釋似乎都很難使人信服。 因為它太神秘了, 要早日揭開這層神秘的面紗, 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探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