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2018年,這些重大的稅改政策你要關注!與你的錢包息息相關!

稅收關係國家“錢袋子”, 更牽動每個納稅人的“錢包”。 進入2018年, 為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 稅制改革無疑將加快步伐, 更多相關部署將落地生效。 那麼, 哪些稅改與你息息相關?

環保稅

從1月1日開始企業事業單位等污染環境要繳稅

今年1月1日起, 我國第一部專門體現“綠色稅制”的單行稅法——《環境保護稅法》正式實施。 環保稅是我國首個明確以環境保護為目標的獨立型環境稅稅種, 開徵環保稅對於構建綠色財稅體制、調節排汙者污染治理行為和建立綠色生產與消費體系等具有重要意義。

環保稅精准徵收的第一個難點, 在於如何保證企業申報的準確性。 環保稅的稅收征管模式是“企業申報、稅務徵收、環保監測、資訊共用”。 企業申報的污染物排放量, 將成為繳納環保稅的重要依據, 而從目前實際狀況來看, 企業作為納稅人的自我申報可信度堪憂。 要確保企業申報的準確性,

必須將環保稅徵收與“長牙”的環保法緊密聯繫起來。 對於敢於少報不報的企業要予以重罰, 直至對責任人採取嚴厲的環境刑事處罰, 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環保稅基的準確, 確保環保稅徵收順利進行。

要實現環保稅的精准徵收, 關鍵還是在於大幅提升有關部門的污染物監測能力。 環保稅法明確規定, 稅務機關和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建立工作配合機制。 目前環保部門的監督性監測、執法性監測的覆蓋面和監測頻次, 可能都無法滿足環保稅徵收工作的要求, 環保部門必須加大投入, 以適應環保稅徵收要求。 同時, 稅務機關應鼓勵協力廠商監測機構積極介入, 提供及時、全面的資料, 成為徵稅工作的重要參照。

有關政府部門和民間力量應該積極合作, 共同織密污染物排放的監督監測網路, 保障環保稅得以準確徵收。

增值稅

金融投資者今年開始要考慮稅收成本

從2018年1月1日開始, 資管產品管理人要對資管產品運營業務的收益按照3%的徵收率繳納增值稅。

資管產品增值稅的實施, 關乎銀行、信託、保險、公募及其子公司、券商及其子公司、期貨及其子公司、私募等資管領域的各行各業, 影響可謂之大。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財稅政策與應用研究所所長李旭紅說, 對資管產品管理人徵稅, 並不一定直接影響投資者的收益, 但對金融收益及金融市場穩定會起到調節作用。 站在金融機構的角度, 今後, 金融產品的創設及定價需綜合考慮稅收成本因素。

海通證券姜超等專業人士分析稱, 現有的資管產品增值稅徵收體系還有許多事項沒有劃定清楚, 爭議點主要集中在是否保本的界定(比如可轉債、永續債、ABS等是否為保本品種)、持有至到期的界定(比如開放式公募基金難以界定持有到期)、金融商品轉讓範圍的界定(比如新三板股票等品種是否在範圍內)以及保本資管產品可能存在的重複徵稅問題。

前期資管行業增值稅起征日一再延後, 也反映出市場爭議較大, 對於未明確的問題以及實際操作中出現的新問題, 後續可能還有政策“補丁”出臺。

車輛購置稅

汽車購置稅恢復至10%, 新能源汽車繼續免征

“購置稅七五折倒計時還有X天”……2017年末, 不少汽車經銷商用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作為賣點, 吸引顧客抓住這一波稅收利好購車。

自2018年1月1日起, 對購置1.6升及以下排量的乘用車, 由2017年按7.5%的稅率徵收車輛購置稅恢復至按10%的法定稅率徵收。

“取消折扣主要出於環境保護考慮。 ”李旭紅說, 2018年, 車購稅的政策調整由原有的普惠性優惠, 轉為新能源的專項稅收優惠。政策更具針對性,預期會產生良好的環保效應。

關稅

部分進口食品、保健品、

藥品等消費品稅率大幅下降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日前印發《2018年關稅調整方案》,從1月1日起,948種進口商品將享受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同時鋼材、綠泥石等產品的出口關稅將取消。這是繼本月1日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後,進出口關稅再次進行調整,調整後2018年稅則稅目數共計8549個。對於企業與廣大消費者朋友們來說,這無疑又平添一重利好。

為繼續支援創新驅動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年起將降低數位化X射線攝影系統平板探測器、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和先進醫藥原料等商品的進口關稅,這將有利於國內急需的先進設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進口。

與此同時,為推進“一帶一路”和自由貿易區建設,明年我國將對原產於26個國家和地區的部分進口商品實施協定稅率。中國與東盟、巴基斯坦、韓國、冰島、瑞士、哥斯大黎加、秘魯、澳大利亞、紐西蘭自貿協定將進一步降稅。

明年7月1日我國將啟動資訊技術等產品的第三次降稅。另外,我國還將繼續執行APEC環境產品降稅承諾,並繼續給予有關最不發達國家零關稅待遇。

李旭紅說,一系列關稅調整舉措,充分體現中國堅定不移推行國際貿易自由化的決心,反映了我國與全球合作共贏的態度和自信。

水資源稅

徵收試點範圍新增北京等9地

1月1日上午8點01分,新鄉縣地稅局成功開具首張水資源稅稅票,納稅人為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該公司此次共繳納水資源稅19.99萬元。這是我國擴大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後,稅務部門開出的首張水資源稅稅票,也標誌著全國第二批9個水資源“費”改“稅”試點省份徵收工作正式啟動。

從2017年12月1日起,在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河南、山東、四川、寧夏、陝西等9省區市開徵水資源稅,這是繼2016年7月1日河北省率先試點後,我國資源稅改革再邁關鍵一步。

“此次水資源稅改革擴大範圍,一個重要原則是稅費平移,總體不增加企業和居民正常生產生活用水負擔。”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說。

依據不同取用水性質實行差別稅額,地下水稅額高於地表水,對特種行業從高徵稅,對限額內農業生產取用水免稅……

“水資源關乎國計民生、生態安全。”國家稅務總局財產和行為稅司司長蔡自力說,2016年新納入試點9省區市水資源費共計收入133億元,徵收水資源稅收入意義並不大,但生態意義、綠色意義很大,以稅收調節作用助推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地方稅

加快完善稅收法律制度框架

2017年1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煙葉稅法和船舶噸稅法,將於2018年7月1日起施行。從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這兩部稅法表明我國在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方面邁出了堅定的步伐,也意味著2018年我國稅收法定進程將全力加速。

“將稅收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是一種新的嘗試,對今後解決稅收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提供借鑒和參考。”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說,稅收法定的提速,是加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舉措。

談到下一步如何深化稅收制度改革,財政部部長肖捷在剛剛閉幕的全國財政工作會上表示,要圍繞優化稅制結構,加強總體設計和配套實施,推進所得類和貨物勞務類稅收制度改革,加快健全地方稅體系,提升稅收立法層次,完善稅收法律制度框架,形成稅法統一、稅負公平、調節有度的稅收制度體系。

轉為新能源的專項稅收優惠。政策更具針對性,預期會產生良好的環保效應。

關稅

部分進口食品、保健品、

藥品等消費品稅率大幅下降

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日前印發《2018年關稅調整方案》,從1月1日起,948種進口商品將享受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同時鋼材、綠泥石等產品的出口關稅將取消。這是繼本月1日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後,進出口關稅再次進行調整,調整後2018年稅則稅目數共計8549個。對於企業與廣大消費者朋友們來說,這無疑又平添一重利好。

為繼續支援創新驅動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明年起將降低數位化X射線攝影系統平板探測器、動力電池正極材料和先進醫藥原料等商品的進口關稅,這將有利於國內急需的先進設備、關鍵零部件和能源原材料進口。

與此同時,為推進“一帶一路”和自由貿易區建設,明年我國將對原產於26個國家和地區的部分進口商品實施協定稅率。中國與東盟、巴基斯坦、韓國、冰島、瑞士、哥斯大黎加、秘魯、澳大利亞、紐西蘭自貿協定將進一步降稅。

明年7月1日我國將啟動資訊技術等產品的第三次降稅。另外,我國還將繼續執行APEC環境產品降稅承諾,並繼續給予有關最不發達國家零關稅待遇。

李旭紅說,一系列關稅調整舉措,充分體現中國堅定不移推行國際貿易自由化的決心,反映了我國與全球合作共贏的態度和自信。

水資源稅

徵收試點範圍新增北京等9地

1月1日上午8點01分,新鄉縣地稅局成功開具首張水資源稅稅票,納稅人為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該公司此次共繳納水資源稅19.99萬元。這是我國擴大水資源稅改革試點後,稅務部門開出的首張水資源稅稅票,也標誌著全國第二批9個水資源“費”改“稅”試點省份徵收工作正式啟動。

從2017年12月1日起,在北京、天津、山西、內蒙古、河南、山東、四川、寧夏、陝西等9省區市開徵水資源稅,這是繼2016年7月1日河北省率先試點後,我國資源稅改革再邁關鍵一步。

“此次水資源稅改革擴大範圍,一個重要原則是稅費平移,總體不增加企業和居民正常生產生活用水負擔。”財政部稅政司司長王建凡說。

依據不同取用水性質實行差別稅額,地下水稅額高於地表水,對特種行業從高徵稅,對限額內農業生產取用水免稅……

“水資源關乎國計民生、生態安全。”國家稅務總局財產和行為稅司司長蔡自力說,2016年新納入試點9省區市水資源費共計收入133億元,徵收水資源稅收入意義並不大,但生態意義、綠色意義很大,以稅收調節作用助推實施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

地方稅

加快完善稅收法律制度框架

2017年12月27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煙葉稅法和船舶噸稅法,將於2018年7月1日起施行。從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這兩部稅法表明我國在落實稅收法定原則方面邁出了堅定的步伐,也意味著2018年我國稅收法定進程將全力加速。

“將稅收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是一種新的嘗試,對今後解決稅收暫行條例上升為法律提供借鑒和參考。”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劉劍文說,稅收法定的提速,是加強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重要舉措。

談到下一步如何深化稅收制度改革,財政部部長肖捷在剛剛閉幕的全國財政工作會上表示,要圍繞優化稅制結構,加強總體設計和配套實施,推進所得類和貨物勞務類稅收制度改革,加快健全地方稅體系,提升稅收立法層次,完善稅收法律制度框架,形成稅法統一、稅負公平、調節有度的稅收制度體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