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2017年最後一天,美麗的大理點蒼山

[cāng shān]

蒼 山

一些蒼山的介紹我就不說了, 度娘都可以查到。

只簡單概述一下

蒼山, 因為蒼山頂峰終年積雪, 所以還有個更吊炸天的名字------ 點蒼

是不是瞬間想到了點蒼派, 一個名字聽上去很叼然並卵的門派。 。 。

閒言碎語就不多講了, 先來幾張圖, 爪機拍的, 大家見諒。

好吧, 再次請大家見諒。 。

從這裡拾步而上, 一副天高雲遠, 世外桃源的景象。

請不要忽視旁邊的農家樂, 我會告訴你篇頭那首詩, 就是三哥住在這裡的時候做的麼。 。 。

上來以後, 第一站, 是感通寺。

因為是原創, 所以, 先來一波驗證。

不要問我“八”是什麼意思, 當時拍的時候, 腦袋抽抽了。 。 。 。 。 。

感通寺又名蕩山寺, 是大理古代文明的象徵。 始建于南詔初年, 相傳為南詔高僧李成眉所建。 明代山上有大小佛寺30多院落, 徐霞客在其遊記裡寫有“蓋三塔、感通, 各有僧廬三十六房。 ”又有詩雲“蕩山佛寺鬱嵯峨, 樹色溪聲雲氣多”。

楊升庵曾住感通寺斑山樓著書, 後來就將此樓名為“寫韻樓”。

明洪武15年, 感通寺無極禪師到京城南京朝拜明太祖朱元璋, 帶去白馬和山茶花作為貢品。 太祖接見時馬嘶花放, 親自賦詩賜無極。 歸來後, 就把太祖所賜《歸雲南詩》十二章鐫刻在大理石碑上, 詩的序跋是朱元璋的親筆。蕩山被譽為“蒼洱馳名第一山”。

進門後走幾步,就是正院,院內有大小花台4個,裡面都是奇花異草,香氣撲鼻。

感通寺有一株“龍女花”,傳說古代有一位高僧在寫韻樓讀佛經,有一位美麗的少女在旁挑燈作伴。僧人叫她趕快離開,少女飄然而逝。第二天樓下庭院就長出一株花樹,花呈白色,黃蕊,類似山茶,人們就稱為龍女花。徐霞客遊感通寺時見過此花,他認為此花為木蓮。

寺內的介紹和擔當大師的語錄。

院內隨處可見擔當大師和各代大文豪詩詞。

上面的畫不知道代表什麼意思。

楊慎在這裡呆過,對於他老人家,我這種學渣只知道三國演義的開篇是他寫的。

右側為客房,可供過往僧尼和客人食宿。客房前臺柱上,有擔當和尚自作的對聯曰:“百尺高樓千古勝,萬里江山一擔當。”

寺後山上有擔當墓,其墓銘贊擔當詩文乃“清而不蕩,婉而不傷,法古而不襲跡,卑今而不吊詭。”墓銘錄有擔當辭世之偈曰:“天也破,土也破,認作擔當便錯過,舌頭已斷誰敢坐。”墓銘以下面文字為終結:“結焉儒,終焉佛,一而二,二而一。洱海秋濤,點蒼雪壁,迦葉之區,擔當之室。”

佛門聖地,連光碟行動也說的這麼盪氣迴腸。

一些隨拍,大家隨意看看。

附一張全景圖。

從感通寺出來,繼續向上。

有詩雲:一見尼姑,唉。。。 不提也罷........掛慘了。

到了寂照庵的門口,首相映入眼簾的不是寂照庵的牌子,而是爭相開放的鮮花。

難得有這雅興,進去看看吧,旅遊三大語錄之一“來都來了”。

百花園,名副其實,鮮花爛漫,涼風颯颯,好一副洞天福地的景象。

姹紫嫣紅的鮮花,飛揚的晨鐘暮鼓,空穀流轉的禪語,素食清香於堂前,鳥語婉轉於簷後。

繼續驗證。

看到這些,我只能也只會說,**這個好看,哎呦**,這個***漂亮。(佛門聖地,自動遮罩)

原諒我的詞窮,語文老師我錯了。

一片安靜的小菜園。大理空氣就是好,不服不行。。。。。。

戀戀不捨,再拍一張。

說實話,國內的寺院大大小小的我也去的不少了,但是還沒有見過這樣幽靜的。

這麼裝扮的寺院,完全就是一個花圃,一處閒情別致的庭院啊!

風景好,心情自然順暢,幾步就來到了寂照庵的所在。

繼續手勢驗證,有點破壞這寧靜的“花園”

算是ID認證吧。

很不起眼的牌子安靜地坐落在蒼山的一個角落裡。

寂照庵太乾淨了,太講究了,整個大殿一塵不染。

難道是天性???

妙慧法師做的齋飯很好吃,真的很好吃,真的很好吃。

平時一人20,去的人特別的多,庵裡是不收香火錢的。

吃完飯,閒庭漫步,很是悠然。

門口的魚塘裡,魚兒自由自在地遊動著,愜意、自在。

時不時的有幾句遊客閒談夾雜著歡樂的笑語,卻絲毫不影響院裡的清淨。

庵裡的師父在殿裡誦經,我聞著百合香、檀香,在一聲聲經文中睡意昏沉。。。。。。

漫步下山,隨手一拍,告訴我,你們看到了什麼?

天空?

洱海?

江山如畫?

錯!。

是 朕 的 江 山 如 畫!!!

這貨是做什麼的?

看了半天我也沒看明白,難道是在個人強化訓練??

反正我是佩服,身體素質真強。

芳草凝綠、鳥語花香,被譽為“山水中的大學、大學中的山水”。

--------大 理 大 學

詩的序跋是朱元璋的親筆。蕩山被譽為“蒼洱馳名第一山”。

進門後走幾步,就是正院,院內有大小花台4個,裡面都是奇花異草,香氣撲鼻。

感通寺有一株“龍女花”,傳說古代有一位高僧在寫韻樓讀佛經,有一位美麗的少女在旁挑燈作伴。僧人叫她趕快離開,少女飄然而逝。第二天樓下庭院就長出一株花樹,花呈白色,黃蕊,類似山茶,人們就稱為龍女花。徐霞客遊感通寺時見過此花,他認為此花為木蓮。

寺內的介紹和擔當大師的語錄。

院內隨處可見擔當大師和各代大文豪詩詞。

上面的畫不知道代表什麼意思。

楊慎在這裡呆過,對於他老人家,我這種學渣只知道三國演義的開篇是他寫的。

右側為客房,可供過往僧尼和客人食宿。客房前臺柱上,有擔當和尚自作的對聯曰:“百尺高樓千古勝,萬里江山一擔當。”

寺後山上有擔當墓,其墓銘贊擔當詩文乃“清而不蕩,婉而不傷,法古而不襲跡,卑今而不吊詭。”墓銘錄有擔當辭世之偈曰:“天也破,土也破,認作擔當便錯過,舌頭已斷誰敢坐。”墓銘以下面文字為終結:“結焉儒,終焉佛,一而二,二而一。洱海秋濤,點蒼雪壁,迦葉之區,擔當之室。”

佛門聖地,連光碟行動也說的這麼盪氣迴腸。

一些隨拍,大家隨意看看。

附一張全景圖。

從感通寺出來,繼續向上。

有詩雲:一見尼姑,唉。。。 不提也罷........掛慘了。

到了寂照庵的門口,首相映入眼簾的不是寂照庵的牌子,而是爭相開放的鮮花。

難得有這雅興,進去看看吧,旅遊三大語錄之一“來都來了”。

百花園,名副其實,鮮花爛漫,涼風颯颯,好一副洞天福地的景象。

姹紫嫣紅的鮮花,飛揚的晨鐘暮鼓,空穀流轉的禪語,素食清香於堂前,鳥語婉轉於簷後。

繼續驗證。

看到這些,我只能也只會說,**這個好看,哎呦**,這個***漂亮。(佛門聖地,自動遮罩)

原諒我的詞窮,語文老師我錯了。

一片安靜的小菜園。大理空氣就是好,不服不行。。。。。。

戀戀不捨,再拍一張。

說實話,國內的寺院大大小小的我也去的不少了,但是還沒有見過這樣幽靜的。

這麼裝扮的寺院,完全就是一個花圃,一處閒情別致的庭院啊!

風景好,心情自然順暢,幾步就來到了寂照庵的所在。

繼續手勢驗證,有點破壞這寧靜的“花園”

算是ID認證吧。

很不起眼的牌子安靜地坐落在蒼山的一個角落裡。

寂照庵太乾淨了,太講究了,整個大殿一塵不染。

難道是天性???

妙慧法師做的齋飯很好吃,真的很好吃,真的很好吃。

平時一人20,去的人特別的多,庵裡是不收香火錢的。

吃完飯,閒庭漫步,很是悠然。

門口的魚塘裡,魚兒自由自在地遊動著,愜意、自在。

時不時的有幾句遊客閒談夾雜著歡樂的笑語,卻絲毫不影響院裡的清淨。

庵裡的師父在殿裡誦經,我聞著百合香、檀香,在一聲聲經文中睡意昏沉。。。。。。

漫步下山,隨手一拍,告訴我,你們看到了什麼?

天空?

洱海?

江山如畫?

錯!。

是 朕 的 江 山 如 畫!!!

這貨是做什麼的?

看了半天我也沒看明白,難道是在個人強化訓練??

反正我是佩服,身體素質真強。

芳草凝綠、鳥語花香,被譽為“山水中的大學、大學中的山水”。

--------大 理 大 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