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年巡查食品加工企業2376家次:數讀寧波食品生產領域監管

本期導讀

食品離不開生產加工——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是否齊全完善並落實到位, 生產場所衛生是否達標, 出廠檢驗是否落實到位, 進銷台賬記錄保存是否及時完整等等, 這些或多或少都事關出廠食品的品質。

因此, 抓生產加工企業, 控食品品質源頭, 事關重大。

寧波的食品生產領域監管完成得如何?今天, 我們就通過詳實的資料全面瞭解一下!

信用監管機制完善

1

從2011年開始, 我市就開始實施食品生產企業信用等級ABCD分類監管。 信用等級三年為一週期, 每三年重新賦予等級, 按照前一個週期的最終分值定級。

不同信用等級企業, 市場監管部門對其日常監督檢查和監督抽檢頻次都不同。 信用等級越低, 監管頻次越高, 監管力度越強。

“目前, 我市共有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共計1117家, 其中信用等級A類企業888家, B類企業195家, C類企業31家, D類企業3家。 ”寧波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生產監管處主要負責人介紹說, 目前市場監管部門應用的信用監管平臺——“寧波市食品品質安全監管業務平臺”始建於2012年, 歷經機構合併、職能整合及資訊化建設完善, 現分電腦端和手機端, 既涵蓋了日常監督檢查和日常監督抽查的基本監管職能, 又內置了稽查辦案的執法功能和不合格後處理功能, 還能通過該平臺實打實的資料完成對工作情況的督查及“市縣”、“縣所”的層層考評。

(圖為平臺功能框架)

(圖為平臺的資料庫建設)

“其最大亮點就是建立了一套動態的即時信用監管體系, 只要日常檢查中, 被發現有不符合法律法規項的, 每發現一項就相應扣一次分。 ”該負責人說, 一旦企業的信用分值從基礎A級的100分降至90分以下,

企業就會即時被降級至B級, 以此類推。 據悉, 自該平臺正式施行以來, 全市有229家從A類被降為B類, 34家從B類被降為C類, 3家從C類降到D類。

那麼對於這些降級的企業和C、D類的企業, 市場監管部門分別又有何懲處機制呢?

首先, 市場監管部門將開展約談並將約談資訊錄入平臺。

其次, 平臺會依據設定條件自動生成黑名單企業, 目前已有2批13家“黑企業”被公開曝光。

最後, 黑名單企業再次發現有違法事實的, 則一律依法吊銷證照。 當然降級企業遵紀守法, 沒有再被查出有違法違規行為的, 則三年後可重新按實際得分晉為A級。

日常監督檢查體系健全

2

制訂年度檢查計畫, 每年按計劃開展日常監督檢查。

2017年, 全市共日常巡查食品及食品添加劑生產加工單位2376家次, 發現問題452個, 轉立案6個, 責令整改201個, 現場改正245個。

“而且, 自去年開始, 我們還在生產企業中試推‘雙隨機’檢查, 即隨機抽取檢查人員, 隨機抽取檢查企業。 這樣, 對被檢查物件來說更公平公正, 其檢查結果也更客觀。 今年組織完成了四批‘雙隨機體系檢查’工作, 現場核查了酒類、包裝飲用水、水產製品、醬醃菜等重點行業、高風險品種的200家企業的主體責任落實情況, 發現問題780個, 責令整改742個, 現場改正38個, 責令停產整改家數169家。 ”該負責人介紹說。

除此之外, 系統還會每年結合各階段的重點、熱點、焦點、難點工作, 有針對性地推出專項執法行動。 比如今年, 市局先後下發《關於開展我市食品生產環節“百日攻堅”、重點食品風險隱患治理專項執法檢查的通知》、《關於開展我市食品生產環節白酒、調味料酒專項執法檢查的通知》、《關於開展我市肉品質量安全“百日行動”專項執法檢查的通知》,

現場檢查食用植物油、蜂蜜、白酒、調味料酒、複配添加劑、肉製品等相關重點企業及小作坊269家, 責令整改59家, 立案查處11起, 涉案總貨值9.3萬元。

品質把關除了面上的檢查, 更離不開內質的定量檢測。 “主要是日常抽檢和專項抽檢相結合, 相輔相成、互為補充。 ”該負責人介紹說, 日常抽檢一般根據上年度地產食品安全狀況及風險等級預先制訂, 比如2017年就確定了乳製品、水產製品、酒類、糕點食品、飲料等5類為重點監管產品, 蔬菜製品、方便食品、冷凍飲品、調味品、餅乾等5類為重點關注產品, 同時兼顧省局“重點地產食品風險隱患治理行動”的蜂蜜、調味料酒、食品添加劑等3類重點產品。全市全年共實施以上食品抽檢4895批次,約占生產環節年抽檢總批次的78.60%。

而專項抽檢一般配合專項行動展開,一般以季節性、問題性為導向確定並組織開展。自14年以來,每年組織開展炎熱季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專項監督抽檢工作,今年對糕點、水產製品、飲料、蔬菜製品(醬醃菜)、酒類、餅乾等6類食品實施專項抽檢246批次,其中7批次不合格。開展了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堅”行動專項監督抽檢,共抽檢97批次,其中不合格產品1批次,問題樣品3批次,1批次不合格為醬醃菜中二氧化硫超標,3批次問題為白酒中塑化劑DBP超標。

同時兼顧省局“重點地產食品風險隱患治理行動”的蜂蜜、調味料酒、食品添加劑等3類重點產品。全市全年共實施以上食品抽檢4895批次,約占生產環節年抽檢總批次的78.60%。

而專項抽檢一般配合專項行動展開,一般以季節性、問題性為導向確定並組織開展。自14年以來,每年組織開展炎熱季節食品安全風險監測與專項監督抽檢工作,今年對糕點、水產製品、飲料、蔬菜製品(醬醃菜)、酒類、餅乾等6類食品實施專項抽檢246批次,其中7批次不合格。開展了食品安全排雷“百日攻堅”行動專項監督抽檢,共抽檢97批次,其中不合格產品1批次,問題樣品3批次,1批次不合格為醬醃菜中二氧化硫超標,3批次問題為白酒中塑化劑DBP超標。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