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狂曬18歲照片的背後竟是因為……

又到一周聊年代消費觀的時候, 18年這新的一年小Z我不得不說說關於70、80、90的那些事。

前兩天朋友圈突然刮起一股曬曬“我的18歲的風”, 各種當年懷舊的、復古的、殺馬特的照片一時間霸了朋友圈的屏, 小z也忍不住湊了把熱鬧。 其背後的原因是

不知不覺中, 現在的職場已經形成以70後、80後、90後為主導的搭配格局, 每代人有著不同的成長背景, 除了生活觀念、婚姻觀、工作方式等存在不同之外, 其實理財觀念也大不相同。

那麼, 你知道現在的70後、80後、90後在工資到手後會如何消費的嗎?

每個年代出生的人, 有著自己的特色, 消費觀念也不一樣。 今天小Z就以70後華仔(化名)、80後偉哥(化名)、90後思思(化名)的故事聊聊不同年代的消費觀、投資觀、金錢觀。

70後華仔

華仔從小生活條件不佳, 從四川的農村考上大學, 畢業後留在杭州, 兢兢業業工作二十來年, 打拼到如今的中層經理職位。

目前已經有房有車, 房貸也已經還清了。 兒子剛上大學, 每個月的開銷比較穩定。 雖然夫妻倆的收入挺不錯, 但是生活一直比較節儉, 秉持著能省則省的金錢觀。

在發了工資以後, 華仔想的通常是怎麼賺錢。 華仔的理財攻略偏保守, 對股票、期貨等高風險理財產品並不感冒, 只希望獲得安全穩健的收益。 他會關心各家銀行的利息是多少?如何存錢才能賺取更多利息;哪家銀行的理財產品收益比較高?招行還是工行;現在哪種理財方式收益最穩定等等。

80後偉哥

互聯網理財產品的收益較穩定, 風險中等, 偉哥通常會投資多個網路理財平臺, 比如住銀所等。 春節在即住銀所推出了可愛呆萌“狗頭金”, 不容錯過!

90後思思

思思是杭州本地人,

畢業3年, 還沒有結婚, 目前和父母住在一起。 工作日的晚上經常和同事出去玩下。 週末的時候她會和閨蜜逛街、吃飯、看電影等, 每個月還會去周邊自駕遊。 反正小日子過的挺滋潤。

工資發下來後, 思思想的一般是花錢, 比如每個月想的都是買什麼東西, 還多少信用卡?思思由於消費欲望比較強烈, 每到月底的基本上沒閒錢。 除了日常的生活花銷以外, 也基本沒啥理財, 也就存下銀行, 最多投點無憂寶, 果然是明智之選。

總之, 70後、80後、90後由於成長和生活環境、收入等不同, 有著不同的消費觀和金錢觀、理財觀。 在住銀所, 消費觀念並沒有好壞之分, 每個人可以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收入、家庭情況, 選擇適合自己的消費觀和理財觀。

就像每個人對幸福的定義不一樣, 只要你自己過得開心就好。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