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泗洪半馬團體賽的深坑和我設計的“0分也是分”的淺坑

(借詩打油。 原詩:山高路遠坑深, 大軍縱橫馳奔。 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 ——毛澤東)

昨天的文字《看泗洪半程馬拉松的創意團體賽獎勵辦法》中,

“男子前七名成績必須都進1小時45分鐘內, 女子前三名成績必須都進2小時內, 否則團隊成績無效, 無評選資格。 ”這是泗馬設計的一個坑。 這個坑真是蠻坑人的, 一人失利, 全團掉坑裡了, 而且全員都死翹翹。 這是一個殘忍的深坑。

我設計的馬拉松段位團體賽中用了0分的概念(見另文《解讀馬拉松團體賽的“0分也是分”》), 這0分(未入段, 但完賽了)是相對於無分而言的。 有隊員得0分, 團體總分不增加, 但可保證團隊在高一個層級排行;而有一個隊員無分(未完賽), 所在團隊要下降一個層級排行。 這是我在完賽與未完賽之間設計的一個坑。 本來以為我設計的這個坑一定會被罵成是一個殘忍的坑, 但和泗馬的坑相比, 我的這個坑還得說是一個溫柔的坑。

團體排行降級了, 但還不至於出局呀!相對于泗馬的深坑, 我設計的這個坑可稱之為淺坑吧。

深坑、淺坑的設計思路是一致的, 即必須得讓個人的成績與整體相關聯, 並產生利害關係。 深坑的殘忍在於, 不能稍有疏忽, 一著不慎, 滿盤皆輸, 且再無機會。 淺坑的溫柔在於, 輸一個人, 總還不至於整體輸得精光, 或許還能擠進排行榜, 分得一杯羹聊以自慰。

深坑的關鍵人物是得分手中最弱的選手;淺坑的關鍵人物是在完賽與未完賽之間的選手, 即整個團隊中最弱的選手。 深坑的弱選手幾乎不起作用, 是湊數的;淺坑的弱選手則也會起到重大作用。 深坑有成績要求, 雖不高, 但和完賽成績相比,

是要高得多的;淺坑是在完賽與未賽之間掙扎, 成績要求不高, 就畢竟要容易得多了。 淺坑的設計機制調動了團隊所有人的積極性。

團體賽有“坑”的設計會使遊戲更好玩兒, 更精彩。 但我覺得, 不要太殘忍了, 還是溫柔一點兒的好。 不好意思, 有自誇之嫌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