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TopX | 熱門競速跑鞋橫評:速度與實力的比拼!

每雙競速跑鞋都有自己的特點, 你需要找到適合你自己的那雙。

不過隨著近些年跑者水準的提高, 越來越多的跑者開始進行速度訓練如乳酸閾值跑, 間歇跑以提高自身跑步實力。 選對一雙競速鞋, 可以讓你的速度訓練更有效果(慢跑鞋會影響速度)。 同時你還可以穿競速跑鞋進行5k, 10k甚至半馬的比賽, 逐步提高對輕量跑鞋的適應程度。

我們本次選擇了五雙比較有代表性的跑鞋進行評測, 分別是:

adidas adizero adios boost 3

New Balance RC1400v5

HOKA ONE ONE TRACER 2

Mizuno Wave Emperor Japan 3

李寧超輕十四

我們將通過腳感, 回彈, 保護, 價格四個方面對這五雙鞋進行比較, 不同的跑鞋有不同的優缺點, 跑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以及用途來選擇競速跑鞋。

腳感adidas adizero adios boost 3

整體中底採用boost材料, 但由於與ultra boost密度不同, 真實的腳感並不是上腳之前的柔軟預感。 而是硬中帶有彈性。 鞋面內裡較粗糙。

New Balance RC1400 v5

RC1400 v5的FantomFit鞋面基本上呈一體化, 鞋面有一些伸展性, 相比於其他競速的“冷酷”, 這雙更加“柔情”。 RC1400 v5的唯一一個問題就是鞋舌會發生側滑。

HOKA ONE ONE TRACER 2

TRACER 2比前一代適合更多的跑者, 1代鞋面的伸展性較差, 不適合寬腳跑者以及胖腳跑者。

TRACER 2沒有對鞋楦進行調整, 但2代的鞋面卻可以解決鞋子較窄的問題, 新的鞋面延伸性以及彈性很好。 TRACER 2相比於其他HOKA腳感更硬。

Mizuno Wave Emperor Japan 3

皇速的鞋面非常輕量化, 鞋子內裡也很順滑。 鞋楦非常適合亞洲人腳型。 皇速的鞋帶與鞋舌設計讓鞋面的調節範圍大了很多。

但皇速踩起來非常硬, 最好直接把它們帶去田徑場訓練, 不要踩在馬路上或日常穿著。

李寧超輕十四

李寧的一體織鞋面很舒服, 但腳掌外側偏窄, 有些擠腳, 後跟處雖然有支撐但是卻很不跟腳。 踩在路面上基本感覺不到緩衝感。

腳感排名:

NB RC1400 v5>adios 3>TRACER 2>李寧超輕十四>日產皇速3

回彈adidas adizero adios boost 3

一整塊Boost中底讓adios有了很好回彈的性能,這也是很多業餘精英跑者選擇adios的原因。

New Balance RC1400 v5

RC1400的回彈感是最讓人驚訝的點,在參加競速比賽時,每次抬腳瞬間都能感受到鞋底帶來的回彈感。

HOKA ONE ONE TRACER 2

雖然2代中底沒有變化,但Pro2Lite+的輕量中底足夠提供很好的支撐,並有還不錯的回彈感。

Mizuno Wave Emperor Japan 3

皇速3的最重要性能其實就是輕,讓真正有實力的跑者完全發揮自身的實力,不受阻礙。

而大多數普通跑者可以通過穿著競速跑鞋在場地訓練來改進優化自己的跑姿,去達到提升實力,降低受傷概率。

李寧超輕十四

超輕十四的雲Lite中底有一定的回彈,但感覺並不是很明顯,並且有一定延遲感。

回彈性能排名:

NB RC1400 v5>adios 3>TRACER 2>李寧超輕十四>日產皇速3

保護adidas adizero adios boost 3

前掌厚度:17mm

後掌厚度:27mm

adios 3相比前一代最大的升級就是加厚了後掌厚度,boost中底材料也在長距離奔跑中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adios 3的鞋面支撐穩定性也比較強。

New Balance RC1400 v5

前掌厚度:15mm

後掌厚度:25mm

RC1400 v5的中底是一整塊RevLite材料,輕量且回彈性優秀,令人驚訝的是RevLite的緩衝性能也不錯,在馬拉松實測中,42公里的最後10公里依然有很好的緩衝性,並沒有出現腳底板難受的情況。

HOKA ONE ONE TRACER 2

前掌厚度:20mm

後掌厚度:24mm

TRACER 2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前掌厚度比傳統競速跑鞋的前掌更厚,雖然腳感偏硬,但能提供更多的保護,而且在穿著TRACER 2較長時間之後,會適應偏硬的感覺。

Mizuno Wave Emperor Japan 3

前掌厚度:15mm

後掌厚度:24mm

日產皇速三代使用了Mizuno常用的U4ic中底+隱藏在後跟的Wave波片。但其緩衝性卻不盡如人意,不適合進行LSD,更適合操場訓練。中底的防扭轉塑膠片也讓鞋子在高速轉彎時更加穩定。

李寧超輕十四

前掌厚度:18mm

後掌厚度:25mm

李寧超輕十四的前掌厚度不算薄,但雲Lite中底的緩衝性一般,在跑步中會有啪啪啪的撞擊地面的聲音。超輕十四的一體織包裹性不錯,但穩定性一般。

保護性能排名:

TRACER 2>adios 3>NB RC1400 v5>李寧超輕十四>日產皇速3

價格adidas adizero adios boost 3

雖然adios 3已經推出兩年,但售價一直不算低(boost成本),常規款1299元,官網訂制款1399元。相信沒有多少人原價去購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官網上adios已經打折為98美元,國內一些電商曾經做活動一雙500元左右,當然活動可遇不可求,只能看天吃飯。

New Balance RC1400v5

在NB的天貓旗艦店找不到RC1400 v5的普通版,只有文中評測的紐約馬拉松限量版,官網上紐馬版比普通版多100人民幣。普通版售價為719元,定價比較中規中矩,但1400的海外定價為100美元,是海外品牌中最便宜的一款。

HOKA ONE ONE TRACER 2

TRACER 2的國內官方定價為980元,HOKA ONE ONE跑鞋的定價都不低,優惠活動也比較少。海外定價為130美元,比adios低一些。

Mizuno Wave Emperor Japan 3

皇速三代由於是日本製造,成本也會相對高一些,不過18360日元(1036人民幣左右)倒是比adios的官方定價低。

李寧超輕十四

價格排名:

李寧超輕十四>NB RC1400 v5>adios 3>TRACER 2>日產皇速3

總結

我們在這裡不會給出哪雙鞋是“最好”的競速鞋,因為每一雙競速跑鞋都有自己的特點,或極致輕量或保護性強或性價比高,跑者需要做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那雙,並使其發揮最大功效,提高實力,避免傷病。

腳感排名:

NB RC1400 v5>adios 3>TRACER 2>李寧超輕十四>日產皇速3

回彈adidas adizero adios boost 3

一整塊Boost中底讓adios有了很好回彈的性能,這也是很多業餘精英跑者選擇adios的原因。

New Balance RC1400 v5

RC1400的回彈感是最讓人驚訝的點,在參加競速比賽時,每次抬腳瞬間都能感受到鞋底帶來的回彈感。

HOKA ONE ONE TRACER 2

雖然2代中底沒有變化,但Pro2Lite+的輕量中底足夠提供很好的支撐,並有還不錯的回彈感。

Mizuno Wave Emperor Japan 3

皇速3的最重要性能其實就是輕,讓真正有實力的跑者完全發揮自身的實力,不受阻礙。

而大多數普通跑者可以通過穿著競速跑鞋在場地訓練來改進優化自己的跑姿,去達到提升實力,降低受傷概率。

李寧超輕十四

超輕十四的雲Lite中底有一定的回彈,但感覺並不是很明顯,並且有一定延遲感。

回彈性能排名:

NB RC1400 v5>adios 3>TRACER 2>李寧超輕十四>日產皇速3

保護adidas adizero adios boost 3

前掌厚度:17mm

後掌厚度:27mm

adios 3相比前一代最大的升級就是加厚了後掌厚度,boost中底材料也在長距離奔跑中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adios 3的鞋面支撐穩定性也比較強。

New Balance RC1400 v5

前掌厚度:15mm

後掌厚度:25mm

RC1400 v5的中底是一整塊RevLite材料,輕量且回彈性優秀,令人驚訝的是RevLite的緩衝性能也不錯,在馬拉松實測中,42公里的最後10公里依然有很好的緩衝性,並沒有出現腳底板難受的情況。

HOKA ONE ONE TRACER 2

前掌厚度:20mm

後掌厚度:24mm

TRACER 2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前掌厚度比傳統競速跑鞋的前掌更厚,雖然腳感偏硬,但能提供更多的保護,而且在穿著TRACER 2較長時間之後,會適應偏硬的感覺。

Mizuno Wave Emperor Japan 3

前掌厚度:15mm

後掌厚度:24mm

日產皇速三代使用了Mizuno常用的U4ic中底+隱藏在後跟的Wave波片。但其緩衝性卻不盡如人意,不適合進行LSD,更適合操場訓練。中底的防扭轉塑膠片也讓鞋子在高速轉彎時更加穩定。

李寧超輕十四

前掌厚度:18mm

後掌厚度:25mm

李寧超輕十四的前掌厚度不算薄,但雲Lite中底的緩衝性一般,在跑步中會有啪啪啪的撞擊地面的聲音。超輕十四的一體織包裹性不錯,但穩定性一般。

保護性能排名:

TRACER 2>adios 3>NB RC1400 v5>李寧超輕十四>日產皇速3

價格adidas adizero adios boost 3

雖然adios 3已經推出兩年,但售價一直不算低(boost成本),常規款1299元,官網訂制款1399元。相信沒有多少人原價去購入。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官網上adios已經打折為98美元,國內一些電商曾經做活動一雙500元左右,當然活動可遇不可求,只能看天吃飯。

New Balance RC1400v5

在NB的天貓旗艦店找不到RC1400 v5的普通版,只有文中評測的紐約馬拉松限量版,官網上紐馬版比普通版多100人民幣。普通版售價為719元,定價比較中規中矩,但1400的海外定價為100美元,是海外品牌中最便宜的一款。

HOKA ONE ONE TRACER 2

TRACER 2的國內官方定價為980元,HOKA ONE ONE跑鞋的定價都不低,優惠活動也比較少。海外定價為130美元,比adios低一些。

Mizuno Wave Emperor Japan 3

皇速三代由於是日本製造,成本也會相對高一些,不過18360日元(1036人民幣左右)倒是比adios的官方定價低。

李寧超輕十四

價格排名:

李寧超輕十四>NB RC1400 v5>adios 3>TRACER 2>日產皇速3

總結

我們在這裡不會給出哪雙鞋是“最好”的競速鞋,因為每一雙競速跑鞋都有自己的特點,或極致輕量或保護性強或性價比高,跑者需要做的是找到適合自己的那雙,並使其發揮最大功效,提高實力,避免傷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