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人體養生穴位之《腋窩與極泉穴》有什麼功效呢?

極泉穴的準確位置圖。

中醫理論認為, 極泉穴可以治療心痛、心悸、胸悶等疾病。 那麼極泉穴在人體的哪個部位?極泉穴的準確位置圖,

下面一起來看看

什麼是極泉穴

1、穴名釋義:高及甚為極, 君位為極;水之始出曰泉。 心者, 君主之官, 極泉位置最高, 又為首穴, 如君登極。 心主血脈, 手少陰心經起於極泉, 喻手少陰脈氣由此如泉中之水急流而出, 故名極泉。

2、現代應用:冠心病、心包炎、肋間神經痛、肩關節周圍炎、頸淋巴結核、乳汁分泌不足、癔病、半身不遂。

極泉穴是手少陰心經的穴位之一, 位於腋窩頂點, 腋動脈搏動處。 主治心痛, 咽幹煩渴, 脅肋疼痛, 瘰鬁, 肩臂疼痛等疾病。

主治疾病

心痛、胸悶、四肢不收、肩周炎、腋下瘰鬁(頸淋巴結核)、腋臭、悲愁不樂、咽幹、煩渴、幹嘔、目黃、臂肩不舉、肘臂攣痛、冠心病、心絞痛、心包炎、腦血管病後遺症、肋間神經痛、癔病、乳汁分泌不足。 彈撥本穴可預防冠心病,

肺心病。

極泉穴的功效

中醫學認為, 這個穴位屬於手心經經脈的穴道, 位於人體的兩腋窩正中, 在腋窩下的兩條筋脈之間, 腋動脈的搏動之處。

心經是君主之官, 君主之官有個特性同, 君主不受邪。 心包經相當於是心經的警衛。 警衛可以代君受過, 所以我們可以拍打心包經。 而心包經上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 就是極泉穴。 如果一個經常鬱悶, 他的腋窩下, 即極泉穴上, 就會長出一個包, 這是心氣被鬱滯的現象。 如果把極泉穴彈撥開了, 就能把包塊化解掉, 就能夠緩解心經鬱滯的疾病。 還有的時候你會發現, 別人突然的一個小動作, 或者一件突發性的事件, 有可能會讓你心跳回快, 並且感到胸悶、頭暈、頭疼,

出汗、渾身無力, 甚至不想吃飯。 出現這種情況就是心悸, 它是過度疲勞及情緒不穩定的一種表現。 此時, 只要彈撥腋窩下面的極泉穴, 就能夠讓心臟得到放鬆。

中醫養生認為極泉穴:1、彈撥、揉按此穴位, 能夠有效治療各種心臟疾病, 如心肌炎、心絞痛、冠心病、心悸、心痛等;2、長期按揉此穴位, 對肩臂疼痛、臂叢神經損傷、臂肘冷寒、肩關節炎、肋間神經痛、黃疽、腋臭、息病等疾患, 具有很好的調理和保健作用;3、按揉此穴位, 能夠緩解上肢麻痛、頸淋巴結核等;5、配神門、內關, 治療心痛、心悸;配俠白, 治療肘臂冷痛。

怎麼取穴

1、正坐, 手平伸, 舉掌向上, 屈肘, 掌心向著自己的頭部。

2、用一隻手的中指指尖按壓另一側腋窩正中的陷凹處, 有特別酸痛的感覺。

3、用同樣的方法按壓另一側的穴位。

4、先左後右, 每次早晚各按一次, 每次揉1-3分鐘。

按摩方法

極泉穴最好的按摩方式是彈撥, 但彈撥時並非越用力越好, 彈撥的力度應柔和, 動作應連貫, 忌用暴力。 每次彈撥的量應因人適宜, 應該跟據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 適度彈撥即可, 一般彈撥10次左右。

以彈撥左側極泉穴為例, 具體方法為:左上臂稍外展, 暴露腋下極泉穴, 之後用右手食指、中指併攏摸到左極泉穴, 並在穴位附近找到條索狀, 此時, 固定食指、中指並使指尖輕輕上扣, 一前一後地來回彈撥條索狀物, 彈撥時會有全手電筒麻感, 每次彈撥10次左右即可。 最好在食指、中指和穴位之間隔一層布, 一方面可減少患者的刺癢, 另一方面也會增加食指與穴位處皮膚的摩擦,

便於操作。 彈撥時, 使電麻感至手, 邊彈撥邊進行深呼吸。

注意事項

1、本穴一般不炙。

2、避開腋動脈:以一手按住搏動的動脈, 在動脈的內後緣進針。

3、不宜大幅度提插:因為腋腔內組織疏鬆, 且腋靜脈與深筋膜愈著, 保持擴張狀態, 如不慎刺中血管, 會造成血腫。 避免刺傷腋窩部血管, 引起腋內出血。 意外及處理 形成血腫應立即退針, 先冷敷後熱敷, 以促進血腫消散。

以上就是極泉穴的一些知識, 想要瞭解更多的經絡穴位, 請繼續關注小編, 接下來小編會介紹人體的個大穴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