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君子峰上 尋君子

君子峰上 尋君子

君子峰 | 遙看

作者 王長達

泰甯

大龍鄉陳坑村山腳一小廟, 門虛掩, 貼著“神荼”“鬱壘”字樣, 唱經機在自語, 餘音嫋嫋,

在空穀回蕩。

“這就是君子峰廟, 從山上搬下來的。 ”村民張慶根說, 他又指著廟後右側遠處突兀的石山說, 那就是君子峰。

深冬, 由村民張慶根、范龍成帶領, 記者與三明市茶葉站教授級高級農藝師杜起洪站長、泰甯縣茶葉站長黃顏明、戶外達人孫德興一同拜訪這位“君子”。

生態天堂

左為君子峰, 右邊小山為白石崖

君子峰, 位於泰甯大龍鄉陳坑村與明溪夏坊鄉龍坑村交界, 海拔1360米, 卓然傲立, 俯視周邊百里群峰, 堪稱一方生態寶地, 2003年被列為省級保護區, 2008年升格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從陳坑村村頭小組順著林間小路上山, 紅楓、黃葉在青山綠樹土路上盡情塗染成一幅幅油畫, 陽光在枝杈間瀉下道道光芒, 那是自然的陽光舞會。 小路或挨著坡肩、巨石, 或穿過碎石雜陳的小溝。

清乾隆三十四年修《泰寧縣誌》載:(龍安保)“君子峰, 高聳蒼翠, 下有君子泉”, 君子峰由此得名。 坡底傳來淙淙水聲, 不知是不是君子泉。

大龍地界, 峰巒連綿

張慶根說, 澗底有石蛙、娃娃魚。 路上, 野生枇杷樹, 葉片光滑, 背部無毛, 這時節已掛著青果, 有乒乓球大小;苦竹, 當地人稱“油竹”, 青綠光滑;靈芝順著枯樹幹鱗次櫛比生長;野生毛竹, 不少可比“毛竹王”, 直徑近20釐米……

“那個草根可作篾香, 這一片葉子的草治傷極好……”聽著嚮導們如數家珍, 一行人不知不覺走進深山。

巨石公園

山頂巨石

更奇的是山中巨石, 像樂高積木隨處佈景變成一個個小公園。 有撐腳石, 石下倚著一排木棍, 是人們下山時帶回的拐棍。 有大鱷石, 鱗甲層層, 身披著青苔、雜草。

張慶根說, 山上有將軍洞, 據說是元末陳友諒被朱元璋打敗後避難的將軍洞。

半路見到一個兩塊巨石搭成的長方形洞, 大約4平方米, 長3.5米, 寬約1.5米, 可臥可圍坐, 背後透光, 是極好的休息區。

這是不是將軍洞?范龍成說, 應該不是。 筆者認為, 將軍洞與陳友諒也無關。

查史料, 陳友諒主要活動在江南, 被朱元璋擊敗, 在鄱陽湖上中流矢身亡。 當年活動在這裡的將軍更可能是陳友定。

元末紅軍巾起義,當時的明溪驛兵牌陳友定趁亂崛起,隨元將剿滅汀延邵建山寨起義軍,至正十八年(1358年)擢升為延平路總管,至正十八年、至正二十年擊敗入境的陳友諒軍鄧克明部,升汀州路總管、福建行省參政,佔有福建除泉州外各路及廣東潮州。

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發兵剿滅陳友定勢力,洪武元年(1368年)延平被破,陳友定父子被處死,當時的泰甯南鄉沂州(今明溪縣夏坊鄉李沂村)人謝英輔是陳友定的副手,延平城破時與妻自縊身亡。

官帽山

踏著厚厚的腐土順陡坡而上,眼前三塊巨石相疊成兩門洞,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走到背面,卻似一頂官帽,移步換景,令人感歎造化變幻多端。

不遠還有水牛石,“牛頭被雷神劈了,飛向另一頭了。”范龍成指點著。牛頭倒不太像,那長長的牛身石臥在林中,長15米,染滿綠苔,最惟妙惟肖的是牛屁股,渾厚圓潤,尾巴隱在雙股間,令人叫絕。

大自然鬼斧神工,在這山中將一方方巨石組合雕刻得栩栩如生。巨石上也有古人留下的密碼——松林下一石青苔下坑坑點點,隱隱有道道刻痕,不知其詳,等待有心人去發現。

舊廟破敗

“君子峰”廟 | 破敗

穿過一片密密的叢林,一片茶園佈滿山谷,一口乾枯的魚塘就挨著一座破廟。這就是“君子峰”廟,門楣石刻、大樑上有“一九八一年”字樣,圍牆由片石圍成,房子都是條石砌牆,有正殿、偏殿、廚房,占地500平方米,可想當年的壯觀,但現在已經殘破,院子裡堆著破損的木構,一側廂房頂塌牆頹,正殿大門敞開,木門一扇倒了,另一扇依然有門神的畫像,大堂被山下來躲雨的牛群踐踏成爛泥地,廚房器具則多被造訪的驢友拆去使用,丟棄戶外。

張慶根說,這才是正宗的“君子峰廟”,是坪上村、陳坑村村頭組合建的廟。明溪人所說的君子峰廟,其實是陳家寺,遠比這矮得多。

范龍成說,他小時候爺爺住在廟裡,他經常帶點糧食、日用品給爺爺。

峰頂懷古

過廟,行數百米,就是君子峰。峰頂有平面巨石、鱷魚石、蚌石,背後一處石圍的小平臺,極似將樂光明鄉寶台山頂的形狀,不知是不是祭台。

君子峰偉岸英俊,卓犖不群。站在頂上,一覽眾山小,綠海如濤,遠處泰寧、明溪的村莊、田野星羅棋佈。近處有一山峰,似筆架。范龍成說,那是白崖寨,海拔600多米。這裡有石砌寨門和狹長的岩門洞穴,為昔時村民聯防盜賊的古寨,1934年六七月間,中共泰寧縣委、縣蘇維埃幹部和遊擊隊,遭地方民團、大刀會匪突然襲擊,遊擊隊營、通訊員李火興(大布大田坊人)為掩護大部隊轉移,隻身把敵人引到崖上,後跳崖壯烈犧牲。解放後,人們為了紀念他,把白崖寨改名為“紅軍崖”。

關於“君子峰”名字的由來,《三明地名縱橫》中說,“君子峰”原名金子峰,形似等腰三角形,有一石嶺直通山頂,半腰有一石洞。

據當地傳說,從前洞內住一神仙,藏有大量金銀財寶。一次神仙外出雲遊,回來發現財寶少了許多,第二次雲遊回來又發現少了許多,於是,神仙第三次外出時,剛走不久便轉回山洞,發現一山下財主正在偷竊。他一氣之下在山頂用力跺一腳,山就崩了一半,石山一邊頓成懸崖峭壁,洞門被封,財主被困洞中,所以人們把此峰稱為“金子峰”,後人改稱君子峰。

傳說大多是戲說。君子峰上的“將軍洞”“金子洞”至今也無人發現。但我以為君子峰的得名來自山下“君子泉”更為靠譜。

君子在人間

山林本無路,幸虧兩個嚮導一個帶頭,一個殿后,我們才沒有迷路。

范龍成說,他們主要靠種煙維持生計,這山列入國家級保護區,山民都很自覺,保護生態。一路上可見倒下的松樹,那是早先割松油後老化的,但現在也沒人割松油了。張慶根一路提醒我們小心。邊走著,他說起了自己的歷險記。5年前,他在山邊被馬蜂叮了十幾處,剛開始沒感覺,下了山,騎車到半路上,感覺不對勁,趕忙停車,在路邊昏睡過去,醒來後,他立馬騎車回到家,並告訴妻子。妻子把他送到鄉衛生院,鄉里沒有藥,只好掛瓶對付,次日把他送到縣醫院,治了十幾天,才保住一命。

戶外達人孫德興是山鹿戶外的驢友,他想起幾年前驢友一起爬梅列大佑山一驢友被馬峰叮後下山因救治不及不幸去世的事,不由得對張慶根感歎:你真是命大!

這兩位漢子都是老練的山把式。范龍成20年前在江蘇宜興當兵,表現優異,本來有機會提幹的,但後來因家中父母年紀大了,他毅然放棄這個機會回了鄉。他兄弟4個,其他幾個兄弟都在外地,他也很渴望出去外面奮鬥,可是為了照顧父母,照顧孩子,只好留在家鄉。范龍成的大兒子今年高考本想考國防大學,沒有上榜,就報名參了軍,現在安徽蚌埠服役。小夥子與3位大龍鄉同去的戰友入伍才3個月,都受到表彰。“他說下一步要報考軍校。”兒子的小目標讓范龍成很欣慰。

回望君子峰,它依然淡然地面對這滿山的綠肥紅瘦,淡然地看著山下恬靜的村莊。但我想,這裡的村民,眼前這兩位村民,面對人生艱難,他們多麼平靜,面對世間繁華,他們依然心懷純樸,他們才是真正的君子。

the end

轉載自微泰寧

微信一鍵購票 享受門票巨惠

元末紅軍巾起義,當時的明溪驛兵牌陳友定趁亂崛起,隨元將剿滅汀延邵建山寨起義軍,至正十八年(1358年)擢升為延平路總管,至正十八年、至正二十年擊敗入境的陳友諒軍鄧克明部,升汀州路總管、福建行省參政,佔有福建除泉州外各路及廣東潮州。

至正二十七年,朱元璋發兵剿滅陳友定勢力,洪武元年(1368年)延平被破,陳友定父子被處死,當時的泰甯南鄉沂州(今明溪縣夏坊鄉李沂村)人謝英輔是陳友定的副手,延平城破時與妻自縊身亡。

官帽山

踏著厚厚的腐土順陡坡而上,眼前三塊巨石相疊成兩門洞,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走到背面,卻似一頂官帽,移步換景,令人感歎造化變幻多端。

不遠還有水牛石,“牛頭被雷神劈了,飛向另一頭了。”范龍成指點著。牛頭倒不太像,那長長的牛身石臥在林中,長15米,染滿綠苔,最惟妙惟肖的是牛屁股,渾厚圓潤,尾巴隱在雙股間,令人叫絕。

大自然鬼斧神工,在這山中將一方方巨石組合雕刻得栩栩如生。巨石上也有古人留下的密碼——松林下一石青苔下坑坑點點,隱隱有道道刻痕,不知其詳,等待有心人去發現。

舊廟破敗

“君子峰”廟 | 破敗

穿過一片密密的叢林,一片茶園佈滿山谷,一口乾枯的魚塘就挨著一座破廟。這就是“君子峰”廟,門楣石刻、大樑上有“一九八一年”字樣,圍牆由片石圍成,房子都是條石砌牆,有正殿、偏殿、廚房,占地500平方米,可想當年的壯觀,但現在已經殘破,院子裡堆著破損的木構,一側廂房頂塌牆頹,正殿大門敞開,木門一扇倒了,另一扇依然有門神的畫像,大堂被山下來躲雨的牛群踐踏成爛泥地,廚房器具則多被造訪的驢友拆去使用,丟棄戶外。

張慶根說,這才是正宗的“君子峰廟”,是坪上村、陳坑村村頭組合建的廟。明溪人所說的君子峰廟,其實是陳家寺,遠比這矮得多。

范龍成說,他小時候爺爺住在廟裡,他經常帶點糧食、日用品給爺爺。

峰頂懷古

過廟,行數百米,就是君子峰。峰頂有平面巨石、鱷魚石、蚌石,背後一處石圍的小平臺,極似將樂光明鄉寶台山頂的形狀,不知是不是祭台。

君子峰偉岸英俊,卓犖不群。站在頂上,一覽眾山小,綠海如濤,遠處泰寧、明溪的村莊、田野星羅棋佈。近處有一山峰,似筆架。范龍成說,那是白崖寨,海拔600多米。這裡有石砌寨門和狹長的岩門洞穴,為昔時村民聯防盜賊的古寨,1934年六七月間,中共泰寧縣委、縣蘇維埃幹部和遊擊隊,遭地方民團、大刀會匪突然襲擊,遊擊隊營、通訊員李火興(大布大田坊人)為掩護大部隊轉移,隻身把敵人引到崖上,後跳崖壯烈犧牲。解放後,人們為了紀念他,把白崖寨改名為“紅軍崖”。

關於“君子峰”名字的由來,《三明地名縱橫》中說,“君子峰”原名金子峰,形似等腰三角形,有一石嶺直通山頂,半腰有一石洞。

據當地傳說,從前洞內住一神仙,藏有大量金銀財寶。一次神仙外出雲遊,回來發現財寶少了許多,第二次雲遊回來又發現少了許多,於是,神仙第三次外出時,剛走不久便轉回山洞,發現一山下財主正在偷竊。他一氣之下在山頂用力跺一腳,山就崩了一半,石山一邊頓成懸崖峭壁,洞門被封,財主被困洞中,所以人們把此峰稱為“金子峰”,後人改稱君子峰。

傳說大多是戲說。君子峰上的“將軍洞”“金子洞”至今也無人發現。但我以為君子峰的得名來自山下“君子泉”更為靠譜。

君子在人間

山林本無路,幸虧兩個嚮導一個帶頭,一個殿后,我們才沒有迷路。

范龍成說,他們主要靠種煙維持生計,這山列入國家級保護區,山民都很自覺,保護生態。一路上可見倒下的松樹,那是早先割松油後老化的,但現在也沒人割松油了。張慶根一路提醒我們小心。邊走著,他說起了自己的歷險記。5年前,他在山邊被馬蜂叮了十幾處,剛開始沒感覺,下了山,騎車到半路上,感覺不對勁,趕忙停車,在路邊昏睡過去,醒來後,他立馬騎車回到家,並告訴妻子。妻子把他送到鄉衛生院,鄉里沒有藥,只好掛瓶對付,次日把他送到縣醫院,治了十幾天,才保住一命。

戶外達人孫德興是山鹿戶外的驢友,他想起幾年前驢友一起爬梅列大佑山一驢友被馬峰叮後下山因救治不及不幸去世的事,不由得對張慶根感歎:你真是命大!

這兩位漢子都是老練的山把式。范龍成20年前在江蘇宜興當兵,表現優異,本來有機會提幹的,但後來因家中父母年紀大了,他毅然放棄這個機會回了鄉。他兄弟4個,其他幾個兄弟都在外地,他也很渴望出去外面奮鬥,可是為了照顧父母,照顧孩子,只好留在家鄉。范龍成的大兒子今年高考本想考國防大學,沒有上榜,就報名參了軍,現在安徽蚌埠服役。小夥子與3位大龍鄉同去的戰友入伍才3個月,都受到表彰。“他說下一步要報考軍校。”兒子的小目標讓范龍成很欣慰。

回望君子峰,它依然淡然地面對這滿山的綠肥紅瘦,淡然地看著山下恬靜的村莊。但我想,這裡的村民,眼前這兩位村民,面對人生艱難,他們多麼平靜,面對世間繁華,他們依然心懷純樸,他們才是真正的君子。

the end

轉載自微泰寧

微信一鍵購票 享受門票巨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