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賞析」皇帝喜好之璧瓶

壁瓶, 又稱掛瓶、轎瓶, 主要用於插花。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有壁瓶830件, 大多為清乾隆時期的製品, 其中有陶瓷、琺瑯、漆器、玉器、銅鍍金、銀累絲等品種, 壁瓶製作精細, 不僅反映出乾隆時期的工藝特徵, 同時也體現出了乾隆皇帝的審美趣向。

嘉慶款 黃釉仿雕竹紋竹節壁瓶

一.壁瓶的品種

1.金屬胎琺瑯壁瓶

故宮收藏的琺瑯壁瓶, 主要為乾隆製品, 見有掐絲琺瑯和畫琺瑯兩個品種, 掐絲琺瑯製品的五彩花紋具有黃金般的華貴, 寶石般的晶瑩, 彩虹般的色澤, 呈現出富麗堂皇的藝術特色。 此類工藝製作價格昂貴, 主要為皇家製作。

嘉慶 宜興窯彩畫花鳥圖壁瓶

畫琺瑯工藝起源於歐洲, 琺瑯釉色鮮豔明亮, 紋飾仿西洋畫琺瑯風格, 圖案立體感極強。 此種繪畫的風格, 多為廣州畫琺瑯特色, 對當時的琺瑯製造業具有很大的影響。

2.漆器壁瓶

明 廣窯月白釉壁瓶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漆器的國家。 文獻記載, 舜、禹時期我國就有黑漆食器及朱漆祭器, 漆器輕巧華麗, 在秦漢貴族生活中佔有重要的地位。 清乾隆時期, 漆器的製作以宮廷養心殿造辦處為中心, 製作出了華美秀麗的漆器製品, 代表了清代漆器的最高水準, 壁瓶造型精美, 色彩沉穩, 文飾精精細, 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乾隆 畫琺瑯花果開光人物圖壁瓶

3.瓷質壁瓶

故宮收藏的壁瓶以瓷製品最多見, 時代從宋至清均有製品, 代表了各個時期瓷器的典型特徵。

故宮收藏時代最早的壁瓶為兩件宋代龍泉窯產品, 其造型、釉色均與四川遂寧金魚村窯藏發現的龍泉窯瓜棱瓶極為相近。

乾隆款 粉彩花纏枝花紋壁瓶

龍泉窯是古代重要的青瓷窯址, 龍泉窯燒制時間從宋至清, 約有七八百年的歷史。 以南宋製品最精, 達到青釉史上的高峰。

明代壁瓶有兩件景德鎮燒造的萬曆五彩壁瓶, 均呈葫蘆式, 此瓶色彩鮮豔, 以紅、綠彩色為主色調, 具有明代五彩的典型特徵。

乾隆款 粉彩花纏枝花紋壁瓶

五彩,含多彩之意,為明清時期景德鎮窯的新品種,顏色豐富繁多,五彩斑斕,又稱之為“硬彩”。明代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之處,皆以青花代之,故又稱為“青花五彩”,成為獨特的時代特徵。

清代康熙、雍正時期壁瓶極為少見, 清乾隆時期壁瓶的製作達到位了歷史高峰,故宮共有320件,多為成對燒制,幾乎涵蓋了各類瓷器釉彩。乾隆皇帝極為喜愛這種半體之器,同時要求將其詠壁瓶的禦制詩文裝飾在壁瓶之上,形成了這一時期壁瓶的主要裝飾特色。

乾隆款 粉彩開光詩句壁瓶

嘉慶瓷器多承襲乾隆朝特徵,壁瓶亦是如此,造型及釉彩與乾隆朝極為相似。

嘉慶以後只見少量道光、同治時期壁瓶,品種有青花、粉彩,製作較粗糙。

二.造型

乾隆款 粉彩詩句花卉紋壁瓶

壁瓶大多為尊、瓶、壺等陳設器的縮樣製作,最多見的造型為葫蘆形和長方形。除傳統的器型外,另有許多創新之作,如粉彩扇形壁瓶,書卷式壁瓶,窯變釉靈芝式壁瓶,將實用與觀賞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畫琺瑯仿竹節式壁瓶、嘉慶黃釉仿雕竹紋竹節壁瓶有節節高的吉祥寓意。仿黑鯊魚皮魚藻嵌鐘錶葫蘆式壁瓶,將實用與觀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四.裝飾特色

1.紋飾

乾隆款 綠地開光禦制詩文壁瓶

清代宮廷用器,一般先由宮中如意館畫師畫樣,然後由乾隆皇帝親自審定後,才能按樣製作。壁瓶大多為各式花卉圖案,以纏枝蓮為主體加飾蝙蝠、蟠螭、八吉祥、方勝、魚等組成的各種寓意祥瑞吉慶的圖案最多,不僅寓意吉祥,表達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嚮往,而且大大增加了器物的美觀。此外壁瓶中開始出現以楷、隸、篆、行、草等不同筆體書寫的乾隆皇帝禦制詩文裝飾並盛極一時,主要有兩種不同的風格:其一,禦制詩文內容源自於《禦制樂善堂全集》中的禦制詩句,主要見於瓷質壁瓶。

乾隆款 綠釉暗花僧帽壺式壁瓶

“樂善堂”為乾隆少年時在圓明園桃花塢讀書的書室堂名,乾隆十七年《清檔》中有這樣的記載:“十月十六日,總管王常貴交禦制詩四套。傳旨:著賞唐英嗣後燒造磁器,應用詩之處即用此詩撿選燒造,不必用樂善堂集詩文。欽此。”由此可證,寫有《樂善堂詩集》中的詩文瓷器年代下限應在乾隆十八年之前。

其二,取自于《清高宗禦制詩全集》中的禦制詩句,見於各類工藝壁瓶中,銅胎琺瑯及漆器壁瓶上多嵌玉刻乾隆皇帝題于當時宮廷畫家所繪的花卉圖冊上的詩文。

乾隆款綠釉暗花僧帽壺式壁瓶

由於禦制詩文內容各異且長短不一,因此在圖案佈局上要依據掛瓶的形狀,將禦制詩書寫在不同的部位。

2.裝飾技法

以乾隆瓷質壁瓶為例,壁瓶以粉彩製品最為多見,在用色和施彩工藝上不僅承襲前朝特色,並且有創新和發展。第一,在傳統的白地粉彩以外,出現了不同色地的粉彩工藝,分別十餘種色地,大大超過前朝。第二,粉彩與其它彩料同飾一器,有加繪青花或黑彩的,也有與五彩、鬥彩並施的,充分反映出乾隆朝精湛的制瓷工藝。第三,色地粉彩常常借用琺瑯彩的“軋道”工藝,亦稱“洋彩”。裝飾畫面呈現乾隆時期特有的奢華和綺豔的裝飾風格,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軋道”工藝,《清宮檔案》稱其為“錦上添花”,構成乾隆琺瑯彩的裝飾風格。第四,乾隆粉彩最大成就是利用粉彩的特點模仿各類工藝品的質感和色調,其效果惟妙惟肖,賦予了鮮明的時代特色。

乾隆款 青花雲紅龍開光禦制詩山水圖壁瓶

3.印章、款識

乾隆時期壁瓶上所書禦制詩文後一般多鈐有“乾”、“隆”兩方印章款,此外還見有“乾隆宸翰”、“乾隆禦賞”、“惟精惟一”、“叢雲”、“德充符”、“德比”、“朗潤”、“得佳趣”、“會心不遠”、“自鳴”等閒章。

乾隆款 松石綠釉禦制詩文壁瓶

壁瓶的款識以瓷質壁瓶最多見,幾乎每件壁瓶上均寫有“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或“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兩種。書《禦制樂善堂全集》中的詩文掛瓶款識,多在松石綠釉上以青花或紅彩書寫,書《高宗禦制詩全集》中詩文掛瓶,因多加飾仿木釉器座,款識以金彩書或刻寫篆書款。其它工藝壁瓶大多未書款識。

乾隆款 天藍地白夔襲紋開光禦制詩文壁瓶

官窯瓷器上書寫皇帝年號為紀年的制度,始於明永樂朝。清承明制,清朝款中多為“大清XX年制”六字款或“XX年制”四字款。字體有楷書、篆書兩種。一般來講,康熙時以楷書為主,雍正朝楷、篆皆有,乾隆二年後篆書款為景德鎮禦瓷上的統一款式,一直延續到乾隆末年。

乾隆款 紫地粉彩開光禦制詩文壁瓶

壁瓶款識均為篆書,以紅彩、青花、金彩書寫,款識書寫多有變化,約有七種寫法,為乾隆二年至乾隆三十二年間彩瓷款識中常見的書寫形式。(dengwentao2008)

乾隆款 粉彩花纏枝花紋壁瓶

五彩,含多彩之意,為明清時期景德鎮窯的新品種,顏色豐富繁多,五彩斑斕,又稱之為“硬彩”。明代彩料中無藍彩,需用藍色表現之處,皆以青花代之,故又稱為“青花五彩”,成為獨特的時代特徵。

清代康熙、雍正時期壁瓶極為少見, 清乾隆時期壁瓶的製作達到位了歷史高峰,故宮共有320件,多為成對燒制,幾乎涵蓋了各類瓷器釉彩。乾隆皇帝極為喜愛這種半體之器,同時要求將其詠壁瓶的禦制詩文裝飾在壁瓶之上,形成了這一時期壁瓶的主要裝飾特色。

乾隆款 粉彩開光詩句壁瓶

嘉慶瓷器多承襲乾隆朝特徵,壁瓶亦是如此,造型及釉彩與乾隆朝極為相似。

嘉慶以後只見少量道光、同治時期壁瓶,品種有青花、粉彩,製作較粗糙。

二.造型

乾隆款 粉彩詩句花卉紋壁瓶

壁瓶大多為尊、瓶、壺等陳設器的縮樣製作,最多見的造型為葫蘆形和長方形。除傳統的器型外,另有許多創新之作,如粉彩扇形壁瓶,書卷式壁瓶,窯變釉靈芝式壁瓶,將實用與觀賞性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畫琺瑯仿竹節式壁瓶、嘉慶黃釉仿雕竹紋竹節壁瓶有節節高的吉祥寓意。仿黑鯊魚皮魚藻嵌鐘錶葫蘆式壁瓶,將實用與觀賞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四.裝飾特色

1.紋飾

乾隆款 綠地開光禦制詩文壁瓶

清代宮廷用器,一般先由宮中如意館畫師畫樣,然後由乾隆皇帝親自審定後,才能按樣製作。壁瓶大多為各式花卉圖案,以纏枝蓮為主體加飾蝙蝠、蟠螭、八吉祥、方勝、魚等組成的各種寓意祥瑞吉慶的圖案最多,不僅寓意吉祥,表達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嚮往,而且大大增加了器物的美觀。此外壁瓶中開始出現以楷、隸、篆、行、草等不同筆體書寫的乾隆皇帝禦制詩文裝飾並盛極一時,主要有兩種不同的風格:其一,禦制詩文內容源自於《禦制樂善堂全集》中的禦制詩句,主要見於瓷質壁瓶。

乾隆款 綠釉暗花僧帽壺式壁瓶

“樂善堂”為乾隆少年時在圓明園桃花塢讀書的書室堂名,乾隆十七年《清檔》中有這樣的記載:“十月十六日,總管王常貴交禦制詩四套。傳旨:著賞唐英嗣後燒造磁器,應用詩之處即用此詩撿選燒造,不必用樂善堂集詩文。欽此。”由此可證,寫有《樂善堂詩集》中的詩文瓷器年代下限應在乾隆十八年之前。

其二,取自于《清高宗禦制詩全集》中的禦制詩句,見於各類工藝壁瓶中,銅胎琺瑯及漆器壁瓶上多嵌玉刻乾隆皇帝題于當時宮廷畫家所繪的花卉圖冊上的詩文。

乾隆款綠釉暗花僧帽壺式壁瓶

由於禦制詩文內容各異且長短不一,因此在圖案佈局上要依據掛瓶的形狀,將禦制詩書寫在不同的部位。

2.裝飾技法

以乾隆瓷質壁瓶為例,壁瓶以粉彩製品最為多見,在用色和施彩工藝上不僅承襲前朝特色,並且有創新和發展。第一,在傳統的白地粉彩以外,出現了不同色地的粉彩工藝,分別十餘種色地,大大超過前朝。第二,粉彩與其它彩料同飾一器,有加繪青花或黑彩的,也有與五彩、鬥彩並施的,充分反映出乾隆朝精湛的制瓷工藝。第三,色地粉彩常常借用琺瑯彩的“軋道”工藝,亦稱“洋彩”。裝飾畫面呈現乾隆時期特有的奢華和綺豔的裝飾風格,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軋道”工藝,《清宮檔案》稱其為“錦上添花”,構成乾隆琺瑯彩的裝飾風格。第四,乾隆粉彩最大成就是利用粉彩的特點模仿各類工藝品的質感和色調,其效果惟妙惟肖,賦予了鮮明的時代特色。

乾隆款 青花雲紅龍開光禦制詩山水圖壁瓶

3.印章、款識

乾隆時期壁瓶上所書禦制詩文後一般多鈐有“乾”、“隆”兩方印章款,此外還見有“乾隆宸翰”、“乾隆禦賞”、“惟精惟一”、“叢雲”、“德充符”、“德比”、“朗潤”、“得佳趣”、“會心不遠”、“自鳴”等閒章。

乾隆款 松石綠釉禦制詩文壁瓶

壁瓶的款識以瓷質壁瓶最多見,幾乎每件壁瓶上均寫有“乾隆年制”四字篆書款或“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書款兩種。書《禦制樂善堂全集》中的詩文掛瓶款識,多在松石綠釉上以青花或紅彩書寫,書《高宗禦制詩全集》中詩文掛瓶,因多加飾仿木釉器座,款識以金彩書或刻寫篆書款。其它工藝壁瓶大多未書款識。

乾隆款 天藍地白夔襲紋開光禦制詩文壁瓶

官窯瓷器上書寫皇帝年號為紀年的制度,始於明永樂朝。清承明制,清朝款中多為“大清XX年制”六字款或“XX年制”四字款。字體有楷書、篆書兩種。一般來講,康熙時以楷書為主,雍正朝楷、篆皆有,乾隆二年後篆書款為景德鎮禦瓷上的統一款式,一直延續到乾隆末年。

乾隆款 紫地粉彩開光禦制詩文壁瓶

壁瓶款識均為篆書,以紅彩、青花、金彩書寫,款識書寫多有變化,約有七種寫法,為乾隆二年至乾隆三十二年間彩瓷款識中常見的書寫形式。(dengwentao2008)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