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3種父母,最容易培養出優秀孩子!

優秀的孩子, 來源於父母的引導。

如何才能把孩子培養的很優秀?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好好地學習, 考一個重點中學,

再念一個重點大學, 接受最好的教育就好了。

父母的想法是好的, 可是往往父母忽略了, 一個人的成長軌跡與父母的態度、做法等有著密切的關係, 這種關係很可能會影響他一生。 所以, 父母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教育方式和處世觀念, 都會對孩子的性格、心理起著決定性作用, 並且會產生長遠的影響。

那麼, 究竟怎樣的父母才能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1

尊重孩子的父母

記得我曾看過的一檔節目叫《最強大腦》, 有一個12歲的選手叫李雲龍, 在節目裡, 主持人曾問李雲龍的父親, 知不知道孩子的夢想?父親說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一個科學家。 為了這個目標, 李雲龍幾乎沒有什麼假期, 也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樣玩耍。

然而當嘉賓問李雲龍本人夢想是什麼的時候,

他卻一臉茫然地說:"沒有"。

在比賽中, 李雲龍誤以為自己的表現出現了失誤, 突然情緒就很失控, 癱坐在座椅上, 崩潰的大哭起來。 而後來結果證明是一個烏龍, 李雲龍還是那場比賽的勝者。 但是李雲龍當時表現出的崩潰卻讓人心酸不已。

很多父母打著"為你好"的旗號, 把自己未實現的夢想和目標都一股腦的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 驅趕他們到一個功力的戰場上去死命拼搏。 我們自己覺得自己是愛孩子, 實際上卻是打著愛的旗號, 深深地傷害著孩子。

所謂的"為你好", 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沉重的負擔, 不知不覺間束縛著孩子。 他就像是一個緊箍咒, 緊緊地困住了孩子, 給孩子帶來深深的痛苦。

真正的愛要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礎上, 雖然孩子是我們的孩子, 可是他也是一個獨立個體, 沒有義務為了父母的夢想而活。 父母能做的就是他們人生的領路人, 而不是代替他們走人生路, 更不能以愛之名剝奪孩子的選擇權。

2

愛看書的父母

我有個朋友, 兩口子都屬於高級知識份子類型了, 一次我去他們家做客, 看到朋友的孩子特別喜歡讀書, 不僅喜歡童話故事, 還喜歡看各種工具書。 看到別人家的孩子, 不禁感慨, 這是怎麼培養的呢?

問他們怎麼培養的呢?根本沒有培養。

夫妻二人平時都很喜歡看書, 沒事的時候, 全家人都會聚到一起讀書。 這一切都沒有刻意要求孩子去跟著做, 只是因為父母很熱愛, 孩子也很喜歡, 自然不會抗拒, 從中也獲得了很多快樂。 孩子一出生, 就在這種氛圍裡成長, 在他看來, 讀書就像吃飯一樣自然。

我們現實生活中呢?很多家長都是硬性要求孩子讀書, 自己卻在一邊玩手機, 看電視, 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其實, 這樣會嚴重影響孩子學習的態度,

都說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孩子。

3

陪伴孩子的父母

我認識一個飯店老闆, 人稱李叔。 李叔年輕時候, 為了打拼事業, 每天都是忙忙碌碌, 就算是有時間也在跟朋友喝酒。 李叔很少會花時間陪兒子, 兒子纏著他講故事,他要麼說自己很累,要麼就罵孩子。

時間久了,兒子不再纏著父親,與李叔的距離越來越遠。等到了叛逆期,父子倆的關係可謂是劍拔弩張了。兒子十六歲那年,因為跟同學打架,拿刀子捅了對方,被關進了少管所。

李叔的老婆埋怨李叔不陪伴孩子,把時間花在喝酒打牌上,都不願意花時間教育孩子,而李叔自己更是懊惱不已。

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一張優異的成績單,不是播放的動畫片,更不是玩不完的各種玩具,而是爸爸媽媽最長久的陪伴。只有在爸爸媽媽高品質的陪伴下,孩子才會內心很充實,人格發展也會更健全,才能健康成長。

兒子纏著他講故事,他要麼說自己很累,要麼就罵孩子。

時間久了,兒子不再纏著父親,與李叔的距離越來越遠。等到了叛逆期,父子倆的關係可謂是劍拔弩張了。兒子十六歲那年,因為跟同學打架,拿刀子捅了對方,被關進了少管所。

李叔的老婆埋怨李叔不陪伴孩子,把時間花在喝酒打牌上,都不願意花時間教育孩子,而李叔自己更是懊惱不已。

對孩子來說,最重要的不是一張優異的成績單,不是播放的動畫片,更不是玩不完的各種玩具,而是爸爸媽媽最長久的陪伴。只有在爸爸媽媽高品質的陪伴下,孩子才會內心很充實,人格發展也會更健全,才能健康成長。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