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記住,方法永遠比知識更重要!

最近, 小編家裡的廚房下水管總是堵住, 不止一次兩次的犯這種毛病了, 每次疏通都要費很大力氣, 但不能治根, 可能是水管設計不合理吧......

沒辦法, 小編只能給朋友打電話尋求幫助!朋友呢, 是個萬人請, 在我們圈子是出了名的有事兒就找他, “方法比知識重要”這是他的口頭禪。

朋友到家後就沉思了一會兒, 他像研究精密儀器一樣認真觀察起這個洗碗池來, 結果發現堵塞下水管的罪魁禍首就是洗碗、洗菜的殘渣碎片。 找到了病灶, 他就找來一個廢棄的塑膠菜籃, 裁剪成適當大小, 放在洗碗池出水管的下方, 截住洗碗洗菜的殘渣碎片, 從此, 下水管再也沒有被堵塞過。

這就是方法, 也就是處理具體事務的能力。 看似簡單動作的背後, 起支配作用的就是思維方式:找到病灶, 然後對症下藥。

其實, 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還有很多, 譬如改裝下水管、改造洗碗池等等,

但他用最省力尤其最省錢的方案解決了難題, 這就是能力在發揮作用。

類似這樣靈機一動的例子, 在這位朋友的生活中還有很多, 很多案例簡直就是奇特的創意。 在他看來, 知識都是死的, 靈活地將知識運用到生活、工作當中, 才是最重要的。 他藐視權威, 重視“靈機一動”, 這讓他在朋友圈中顯得處處與眾不同。

用成本最低的辦法解決複雜的問題, 這就是能力。

另外一個朋友呢, 很遺憾, 中學沒有上完就被迫輟學了。 迫于生計, 家裡托人給他弄進造船廠, 拜師學習船體設計, 船體是很複雜的曲線多面體, 設計需要懂三維空間, 但他數學學的不好, 不懂什麼是三維空間, 因此第一關就卡殼了。 但他從小好動, 喜歡拆裝硬體之類的, 善於動腦筋, 他心想數學學的不好又怎麼樣, 本來人就是活到老學到老, 乾脆去觀察觀察, 總有解決的辦法!觀察了幾天, 他發現船體形狀很像蘿蔔, 靈機一動就趕緊去菜市場買了幾個大蘿蔔回來, 從橫、縱、平三面切開蘿蔔, 終於他看到了船體真實的三維空間!

也許數學學的好的人對他的這種笨辦法不削一顧, 但小班認為他是聰明人, 因為他用簡單的辦法靈活的解決了難題。

小編曾經看過一部電影, 由湯姆· 漢克斯主演的現代版魯濱遜漂流記–《荒島餘生》, 這部電影中有一個細節, 湯姆·漢克斯的腳被鋒利的礁石割破了, 他需要一雙鞋。 一個同伴的屍體漂浮到海邊, 他發現同伴的腳上有一雙皮靴, 可是脫下來一比, 卻發現這雙皮靴太小, 根本穿不進去, 看來只有扔掉。

求生的強烈欲望逼迫漢克斯開動腦筋, 他終於找到一個辦法(如果生活在舒適的大都市里, 他永遠也不會想出這個辦法), 用鋒利的石塊把皮靴的前端切掉, 露出一個大口子, 足夠他的腳趾頭伸出去,

這樣, 他終於把自己的大腳裝進了這雙小靴子裡......

人的一生, 其實就是與各種各樣五花八門的難題作鬥爭的過程, 九九八十一難, 每一難都要動腦筋去化解。 如果從小就養成樂觀自信的心態, 養成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行為習慣, 你就永遠是勝者, 哪怕真的處在絕境裡, 也能頑強地走出來。

每個做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平安順利地度過一生,但有幾個父母能想到、做到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接受獨立處事的行為,接受生活能力的訓練呢?

曾經有檔電視節目,不知大家還有沒有印象?是湖南衛視主持人對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的訪談。節目中李陽回憶說,他在美國的時候,有一次她的太太帶著孩子上街,那時候孩子還很小,在街上走著走著就摔倒了。按照中國父母的做法,就會立刻心痛萬分地把孩子扶起來,李陽的美國太太卻沒有這樣做,她就站在那裡,等著孩子自己爬起來。

孩子很委屈,哇啦哇啦又哭又鬧,不願意自己爬起來,但李陽的太太毫不理會,站在一邊靜靜地等著。終於,孩子明白母親是不會發善心的了,就停止哭鬧,自己艱難地從地上爬起來,搖搖擺擺地繼續往前走。

小班想起還有一位朋友,也是一個愛動腦子的人,他每次解決生活中的小難題時,都會喊叫來參與,告訴孩子這是怎麼一回事,癥結在哪裡,讓他按照簡單的辦法去幫他解決這個問題,每次孩子解決完之後,他都會拍拍孩子腦袋說:兒子,一定要活學活用,方法永遠比知識更重要!

孩子遇到什麼難題向他求援,他也不會輕易提供幫助,而是對孩子說,你是最聰明的孩子,自己想辦法。孩子努力了半天還是沒能解決,很洩氣,他就鼓勵孩子:任何事情都有辦法解決,一定是你的方法不對,繼續努力吧。

在他的鼓勵下,孩子終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就高高興興地對孩子說:“你看看,沒有問題能難倒你!”

如果家長能有一半像他這樣教育孩子,讓孩子從小習慣遇到問題就動腦子,相信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獨立解決問題,我想父母再也不用擔憂沒了自己的監護,孩子將無法獨立生存了!

最後小編想延用鄭板橋幾句打油詩送給家長老師同學們:“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祖宗,不能算好漢。”讓孩子自己去動手解決問題吧!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每個做父母的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平安順利地度過一生,但有幾個父母能想到、做到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就接受獨立處事的行為,接受生活能力的訓練呢?

曾經有檔電視節目,不知大家還有沒有印象?是湖南衛視主持人對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的訪談。節目中李陽回憶說,他在美國的時候,有一次她的太太帶著孩子上街,那時候孩子還很小,在街上走著走著就摔倒了。按照中國父母的做法,就會立刻心痛萬分地把孩子扶起來,李陽的美國太太卻沒有這樣做,她就站在那裡,等著孩子自己爬起來。

孩子很委屈,哇啦哇啦又哭又鬧,不願意自己爬起來,但李陽的太太毫不理會,站在一邊靜靜地等著。終於,孩子明白母親是不會發善心的了,就停止哭鬧,自己艱難地從地上爬起來,搖搖擺擺地繼續往前走。

小班想起還有一位朋友,也是一個愛動腦子的人,他每次解決生活中的小難題時,都會喊叫來參與,告訴孩子這是怎麼一回事,癥結在哪裡,讓他按照簡單的辦法去幫他解決這個問題,每次孩子解決完之後,他都會拍拍孩子腦袋說:兒子,一定要活學活用,方法永遠比知識更重要!

孩子遇到什麼難題向他求援,他也不會輕易提供幫助,而是對孩子說,你是最聰明的孩子,自己想辦法。孩子努力了半天還是沒能解決,很洩氣,他就鼓勵孩子:任何事情都有辦法解決,一定是你的方法不對,繼續努力吧。

在他的鼓勵下,孩子終於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他就高高興興地對孩子說:“你看看,沒有問題能難倒你!”

如果家長能有一半像他這樣教育孩子,讓孩子從小習慣遇到問題就動腦子,相信只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可以獨立解決問題,我想父母再也不用擔憂沒了自己的監護,孩子將無法獨立生存了!

最後小編想延用鄭板橋幾句打油詩送給家長老師同學們:“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情自己幹,靠天靠地靠祖宗,不能算好漢。”讓孩子自己去動手解決問題吧!

版權聲明:文章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