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網上政務三個“首次”令人耳目一新

原標題:

3個“首次” 提速網上政務(互聯網政務特別報導)

網路配圖

2017年, 網上政務服務亮點頻現, 制度建設發力, 技術加快升級, 管理持續創新。

特別是3個“首次”令人耳目一新:網上政務建設首次公佈年度任務單, 網上政務平臺首次大範圍實現“一網搞定”, 網上政務服務首次流行“刷臉”, 中國的網上政務含金量更高, 服務成色更足。

亮出硬杠杠

國辦首曬任務單

2017年5月, 國務院辦公廳政府資訊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首次對外公佈2017年各地區各部門“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主要目標任務匯總表, 還公佈了具體工作方案和工作任務進度表。

公開任務單、時間表、進度表, 首次實現了線上監督, 大大推動各地各部門“互聯網+政務服務”提速。

在各地各部門的任務清單中, 超九成立下“提供全部事項辦事指南”“統一辦事指南要素標準”的目標。 一年過去, 是否落實?

2017年8月, 吉林大力簡化政務服務事項,

其中35項實現“零見面網上辦”, 140項實現“到大廳一次辦”。 為方便群眾查找, 吉林將上述專案集納形成兩個政府服務清單, 利用官方網站、用戶端等廣泛宣傳;

截至去年10月底, 江蘇省、市、縣三級行政機關公佈不見面審批(服務)業務104174項, 其中96個縣(市、區)公佈了83868項;

河北滄州出臺首份《市本級政務服務事項和實施清單》, 涉及41個部門單位的592個政務服務事項, 受理條件、辦理流程、辦理時限等36項要素一一明確並公開上網;

國土資源部門戶網站重新規劃設計公開目錄資料庫、政策法規庫, 公開目錄庫設置了27項中繼資料, 實現資料結構化管理……

服務事項目錄不僅是資訊服務單, 更是辦事“說明書”。 2017年出臺的《政府網站發展指引》指出,

網站線上服務資源清單對服務事項進行科學分類、統一命名、合理展現。 未來, 各地各部門的“網上辦事說明書”不僅要“大而全”, 更需“精而細”。

推進一體化

平臺首現一站通

2017年5月,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政務資訊系統整合共用實施方案》, 要求各地區、各部門整合分散的政務服務系統和資源, 於12月底前普遍建成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平臺。

全國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首次摸底結果顯示, 截至2017年8月底, 已有29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建成一體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 其中16個平臺實現了省、市、縣三級全覆蓋。 此次檢查同時要求, “加快推進資訊共用, 實現單點登錄、一網通辦。 ”辦事更加便捷, 百姓直接受益。

2017年6月, 全國海關“互聯網+海關”一體化網上辦事平臺上線運行,

使用者通過統一服務入口、統一身份認證便能“一站搞定”9大類業務、60項具體事項;12月初, 湖北省“網上辦事大廳”試運行, 通過將門戶網、運行平臺、技術支撐平臺織成“一張網”, 實現了省直部門和武漢等地行政許可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網上辦結;不久前, “水利部網上行政審批服務大廳”正式上線運行, 包括部本級和7個流域機構所有行政審批事項“應上盡上”, 既提供統一的申請查詢入口, 還實現了全流程網上辦理和監管, 打造“一站式服務”。

平臺上線僅是第一步, 要實現一網通辦, 離不開資料跑腿。 以江蘇省為例, 目前, 江蘇政務服務網已彙集便民服務事項10萬項, 並對全省申請實施的約12萬項政務服務事項進行網上辦理。

此外, 杭州、佛山等地首次成立大資料管理機構, 推進重點領域的資料歸集共用工作, 讓資料多走路, 群眾少跑腿。

體驗智慧化

服務首啟“刷臉式”

2017年初, 浙江地稅採用芝麻信用實人認證技術, 在全國首啟“刷臉查稅”;4月, 廣州試點“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技術, 公眾“刷個臉”便能輕鬆完成領取養老金資格認證手續, 省去現場認證的麻煩;7月, 青海省稅務機關正式上線運行實名辦稅系統, 公眾刷一下身份證, 再看一眼鏡頭, 就完成實名採集;12月, 浙江臨海行政審批最新上線“刷臉”應用, 忘帶身份證也能辦事……

2017年, “刷臉”服務首次流行政務領域。 日前, 由中山大學發佈的《移動政務服務報告(2017)——創新與挑戰》顯示, 已有超過40個城市開通“刷臉政務”,覆蓋服務類別包括查詢公積金、繳納交通罰單、申報個稅等,目前已有近900萬人體驗“刷臉”辦事,節約時間400多萬小時。

此外,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技術推進應用,互聯網技術紅利不斷釋放,重構政務服務體驗。北京政府網站將進一步構建可靈活擴展的智慧型網站架構,通過自然語言處理等相關技術,自動解答用戶諮詢;廣西率先推進智慧審批和審管資訊系統一體化,由電腦審批取代傳統人工審批模式,網上辦事申請“秒批”,企業和群眾隨時隨地動動手指即可上網申報。

《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創新網上服務模式,提供智慧化、個性化服務,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高科技智慧應用廣泛滲透政務服務各流程、各領域,“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等工作有了底氣,“足不出戶、網上辦理”正成為現實。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04日 14 版)

已有超過40個城市開通“刷臉政務”,覆蓋服務類別包括查詢公積金、繳納交通罰單、申報個稅等,目前已有近900萬人體驗“刷臉”辦事,節約時間400多萬小時。

此外,人工智慧、大資料等技術推進應用,互聯網技術紅利不斷釋放,重構政務服務體驗。北京政府網站將進一步構建可靈活擴展的智慧型網站架構,通過自然語言處理等相關技術,自動解答用戶諮詢;廣西率先推進智慧審批和審管資訊系統一體化,由電腦審批取代傳統人工審批模式,網上辦事申請“秒批”,企業和群眾隨時隨地動動手指即可上網申報。

《國務院關於加快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提出,創新網上服務模式,提供智慧化、個性化服務,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高科技智慧應用廣泛滲透政務服務各流程、各領域,“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等工作有了底氣,“足不出戶、網上辦理”正成為現實。

《 人民日報 》( 2018年01月04日 14 版)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