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太神奇了~這條平板耳機,竟然真的有平板味!

這篇評測我準備一反常態——先來點兒乾貨, 至於那些濕的扯的嘛, 咱放在後面嘮~

品牌:AUDEZE

型號:iSINE 20

產地:美國

類型:平板入耳耳塞

單元尺寸:30mm

關鍵名詞:Fluxor磁鐵、Uniforce振膜、Fazor Elements組件

售價:4380(人民幣)

上圖是Fluxor磁鐵的資料圖, 透過特別的編排方式, 將磁通量提升至傳統設計的兩倍, 使聲音更為飽滿、密度得以提升;而Uniforce振膜和Fazor Elements技術, 前者通過更輕且經過精密計算的振膜走線方式來提高動態和反應速度;後者則從結構聲學的角度令聲音擴散更加科學,

同時減少干擾, 提升結象表現。

怎麼樣?看懂了沒?

什麼!?這都看不懂!?

那好吧, 其實我也沒咋看懂——哎呀呀畢竟理科底子太差, 搞得每次面對這些較為高精尖的玩意兒的時候都會有些懵逼, 只好做出不明覺厲的表情……不過反復請教前輩之後,

我大概齊的、模模糊糊的、不是很篤定的得到了幾個印象:

1、奧蒂茲這個牌子對於平板換能原理不光技術方面夠強, 且一直在持續鑽研中;

2、平板結構做為耳機雖然不如動圈來的便宜方便, 卻在聲音上有其獨特的長處和潛力, 值得廠商為此費心折騰;

3、用了這麼多看不懂的牛逼技術聲音應該不差吧, 這麼說來4K左右的售價不算貴吖(人類是多麼善於自我催眠的動物……)

4、但是, 還是很好奇, 這個東西佩戴真的大丈夫麼?看著很大導管也挺粗的樣子, 真的人人都可以流暢插入麼?

抱著試試看的心態, 我戴了一下, 結果有些杯具……

這個塞子吧, 其導管粗是一方面, 且導管並不能全部伸進耳道(腔體到耳道之間那部分距離必然空著), 佩戴起來頗有一些“我就蹭蹭, 我不進去”的流氓調調。 以我的耳道來說, 插進去是可以的, 牢靠是一點都不牢靠的, 做個體轉運動它就很容易掉出來(都TM賴牛頓!)。 換上小號螺紋套再加上包裝裡的耳掛之後情況得到了改善,

能夠卡住耳朵做輕微體轉運動了, 也僅限於此, 出門買菜啥的還是難度太大。

恰好前兩天有朋友來我家做客, 讓他們幾個大老爺們也都試了一耳朵, 普遍情況跟我類似, 所以——如果你是個耳道很小的、很重視佩戴感的人, 或者你很重視耳塞的隔音、以及不喜歡漏音(這畢竟是開放式, 拿去圖書館聽歌肯定會影響周圍的人)的話,這篇文章你就不用往下看了,,,,,

還有多少人沒走?舉手我看一眼?

好了,留下來的都是真愛粉,給各位大爺鞠躬啦,咱接著嘮聲音部分。

iSINE 20這條塞子的聲音特點我個人認為是:熱情的取向+精緻的表達+宏大的場感+良好的控制。

先前我有想過,為啥這塞子這個尺寸,不直接做成便攜頭戴算了?但是很快也就想明白一個事實那就是——入耳式、哪怕是戴著不算牢的入耳式,其密封性都會使得低頻增色不少,iSINE 20的低頻量感比我預想的好不少,純以量感而論比中頻濾網的K3003都要多點,且低頻細節相當豐富之餘速度感和泛音都控制的很理想,下潛亦屬不錯。主觀一些來說這在我印象裡是一個偏“美國味兒”的低頻,集合了奔放與細膩、熱情與審慎,非要挑毛病的話就是沒什麼“沖(第四聲)”勁兒,骨子裡還是有些柔,不適合真正的重口味人群。

中頻同樣不適合真正的重口味人群,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流行塞那種把能量過於集中在中頻的搞法,而是以寬鬆、準確為主體思想,搞法十分的“政治正確”,人聲方面前後位置適中,剛剛好又夠煽動性又不至於貼臉噴口水(器樂黨可能會覺得這個人聲位置還是靠前了?猜測),且細節相當好相當好,泛音收得快了些不過肉肉的很有彈性,齒音則控制上佳,總之聽人聲算是把好手。

高頻這塊兒不至於“直上雲宵”,在收著點勁兒的同時給出較好的空間感和亮度,層次、細節、動態把握的十分贊。這個高頻並非光芒萬丈型,而是雨過天晴明媚暖和勁兒的搞法。以不特指的大部分音樂類型來說這樣的高頻無疑會更加好聽,也不容易聽疲。

聲場+解析這塊兒更要著重說下,因為這解析實在是太……怎麼說呢,非要讓我杜撰個說法那就是有“平板味”(反正之前有過動圈味、動鐵味、靜電味之類的說法珠玉在前,所以這麼鬧應該不算很過分),其實我一直認為現場和聽耳機/音箱完全是兩碼事,現場有一些東西耳機和箱子不容易呈現,可反過來器材能呈現的很多東西現場也絕難做到,就比如說解析以及分離度這玩意兒,現場你去聽——往往連TF10都能比現場給你的更淋漓盡致,遑論那些更貴更強的器材。這裡面不光牽涉到錄音後期重播的問題,主要在於現場的環境往往不是你能控制的,而聽器材的時候這副耳機就是你的聆聽環境——前排看戲和“浸沒式戲劇”總不是一回事……

故而,耳機對聲音表達的“真實性”,在我看來是一個相對真實,與此同時其附加的風格特色則是更可貴的東西。也是我們之所以聽完一副又聽一副的內在緣由:因為同一首歌在它們詮釋起來,真的會不一樣。就如同扮演諸葛亮這件事:你得尊重基本史實以具備“真實性”,在這基礎上每個演員演的都不一樣,都不可能是百分百的諸葛亮。

繞一圈之後扯回來,我覺得iSINE 20的解析,其“圖元”是偏高於同價位多單元動鐵/圈鐵的,表達的內容內容更多,表達的方式更細膩讓你覺得這樂器聲不同於ER4那種刻畫入扣的風格——斧鑿痕跡更少自然度更高,有其特有的光澤彈性和流暢感,一種可以被形容為“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天然分明(這很“平板味”);聲場大且有一定的“脫塞感”,很不像耳塞,很有大耳機勁頭。層次感很豐富且層次之間的呼應是很平順的層層相扣(這很“平板味”×2);然後這條塞子的控制力在這個價位當屬最強,主次分明、呼應度高、收發得宜、定位上佳。所以細節和分離度雖強,卻不會亂(這很“平板味”×3)。綜合來說,這個聲音基本算不挑曲風,放在這個價格上,我認為夠值了。

按照常規套路,聲音說差不多了就該寫個總結,接著賣個萌或者講個不那麼五講四美的段子,繼而收筆完結——不過既然開篇就說了這次要一反常態,那乾脆有始有終反到底好了——所以這次我們要先插播一段關於LCDi4的亂入(作為迄今為止最昂貴的平板耳機,反正死活會有人在文章下面問,不如順帶捎上),文末還會附加個漫威式的彩蛋,趕快走開不要回來!

在我看來,LCDi4大致可以這麼形容——如果iSINE 20是少年諸葛的話,LCDi4得算是老年司馬懿了,十分沉穩厚黑的底子(這麼形容塞子估計會讓人摸不著頭腦,實際上我是想說LCDi4的背景黑度很牛掰,且控制力層次感比iSINE 20這些又上了一個臺階),然後解析和高頻都明顯更好一些,整體氛圍不再熱情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略內斂的豐富,低頻量感和泛音都相對更收……比起iSINE 20那種一聽就很厲害來說,LCDi4更屬於那種“越聽越厲害”的範疇。當然,LCDi4所需要的驅動力大了很多,我的建議是直接上臺機得了。

相對而言iSINE 20的易驅性就算很好了,手機可以推個七七八八,扔磚頭上則基本能發揮完全。按說這樣的結果已經足夠令人滿意,哪知還不算完,AUDUZE這次最給人驚喜的竟然是隨機的這條1.5m Cipher耳機線!!!

這是條堪稱神奇的耳機線,官方說法是“採用Apple標準的 Lighting介面,內置DAC/DSP及ADC,最高對應24bit/48kHz處理”——就說了這麼多,問他們公司員工都問不出所以然,頗有種“我這個東西做這麼牛逼可得防著友商們偷學秘方”的味道。實際上這的確是條一耳朵就都能炸裂的玩意兒,接上之後像是孫悟飯被那美剋星長老摩頂開光了一樣!聲音整個形體都更豐滿壯闊了一整圈,,下盤更扎實了,中盤更豐碩了,身體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鮮活的能量,聽感提升明顯……港真我之前真不信我這台用了三年的iphone6s還有這能量?

好吧,這真不是iphone6s的事兒,跟它沒關,猜測這條Cipher線應該在增加驅動力的同時針對iSINE 20這條耳機做了一番針對性調教(連了下LCDi4,提升很一般,這手機本就驅動不來LCDi4,能勉強聽個聲兒而已),導致了這麼個殘忍的結果那就是:ip6s+Cipher線+iSINE 20的素質表現已經接近了金菊花直推的下的原線iSINE 20,這就意味著:這條塞子真的是可以蘋果手機直推出較高水準來(此外還研發了手機上用的EQ介面,誠意很足啊~),可以說是相當實用了。

以上就是所謂的漫威式彩蛋了(掛羊頭賣狗肉可還行?這哪裡漫威了喂喂?*罒▽罒*)

我知道有些人看到這兒已經小鹿亂撞了,不過莫急——一般在RPG遊戲裡,我這種指路NPC如果不把話說完就領便當,會被視作瀆職的,我這兒現在還有最後一句話,說完這句話我就回家結婚(誤/刪掉,勞資結完了)

最後一句話:請結合前文大約28%部分說過的佩戴,自行謹慎三思,最好是有過試戴再決定剁不剁,否則剁完發現戴不好就慘了,這是現實生活,沒法用SL大法喲┑( ̄Д  ̄)┍

拿去圖書館聽歌肯定會影響周圍的人)的話,這篇文章你就不用往下看了,,,,,

還有多少人沒走?舉手我看一眼?

好了,留下來的都是真愛粉,給各位大爺鞠躬啦,咱接著嘮聲音部分。

iSINE 20這條塞子的聲音特點我個人認為是:熱情的取向+精緻的表達+宏大的場感+良好的控制。

先前我有想過,為啥這塞子這個尺寸,不直接做成便攜頭戴算了?但是很快也就想明白一個事實那就是——入耳式、哪怕是戴著不算牢的入耳式,其密封性都會使得低頻增色不少,iSINE 20的低頻量感比我預想的好不少,純以量感而論比中頻濾網的K3003都要多點,且低頻細節相當豐富之餘速度感和泛音都控制的很理想,下潛亦屬不錯。主觀一些來說這在我印象裡是一個偏“美國味兒”的低頻,集合了奔放與細膩、熱情與審慎,非要挑毛病的話就是沒什麼“沖(第四聲)”勁兒,骨子裡還是有些柔,不適合真正的重口味人群。

中頻同樣不適合真正的重口味人群,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流行塞那種把能量過於集中在中頻的搞法,而是以寬鬆、準確為主體思想,搞法十分的“政治正確”,人聲方面前後位置適中,剛剛好又夠煽動性又不至於貼臉噴口水(器樂黨可能會覺得這個人聲位置還是靠前了?猜測),且細節相當好相當好,泛音收得快了些不過肉肉的很有彈性,齒音則控制上佳,總之聽人聲算是把好手。

高頻這塊兒不至於“直上雲宵”,在收著點勁兒的同時給出較好的空間感和亮度,層次、細節、動態把握的十分贊。這個高頻並非光芒萬丈型,而是雨過天晴明媚暖和勁兒的搞法。以不特指的大部分音樂類型來說這樣的高頻無疑會更加好聽,也不容易聽疲。

聲場+解析這塊兒更要著重說下,因為這解析實在是太……怎麼說呢,非要讓我杜撰個說法那就是有“平板味”(反正之前有過動圈味、動鐵味、靜電味之類的說法珠玉在前,所以這麼鬧應該不算很過分),其實我一直認為現場和聽耳機/音箱完全是兩碼事,現場有一些東西耳機和箱子不容易呈現,可反過來器材能呈現的很多東西現場也絕難做到,就比如說解析以及分離度這玩意兒,現場你去聽——往往連TF10都能比現場給你的更淋漓盡致,遑論那些更貴更強的器材。這裡面不光牽涉到錄音後期重播的問題,主要在於現場的環境往往不是你能控制的,而聽器材的時候這副耳機就是你的聆聽環境——前排看戲和“浸沒式戲劇”總不是一回事……

故而,耳機對聲音表達的“真實性”,在我看來是一個相對真實,與此同時其附加的風格特色則是更可貴的東西。也是我們之所以聽完一副又聽一副的內在緣由:因為同一首歌在它們詮釋起來,真的會不一樣。就如同扮演諸葛亮這件事:你得尊重基本史實以具備“真實性”,在這基礎上每個演員演的都不一樣,都不可能是百分百的諸葛亮。

繞一圈之後扯回來,我覺得iSINE 20的解析,其“圖元”是偏高於同價位多單元動鐵/圈鐵的,表達的內容內容更多,表達的方式更細膩讓你覺得這樂器聲不同於ER4那種刻畫入扣的風格——斧鑿痕跡更少自然度更高,有其特有的光澤彈性和流暢感,一種可以被形容為“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天然分明(這很“平板味”);聲場大且有一定的“脫塞感”,很不像耳塞,很有大耳機勁頭。層次感很豐富且層次之間的呼應是很平順的層層相扣(這很“平板味”×2);然後這條塞子的控制力在這個價位當屬最強,主次分明、呼應度高、收發得宜、定位上佳。所以細節和分離度雖強,卻不會亂(這很“平板味”×3)。綜合來說,這個聲音基本算不挑曲風,放在這個價格上,我認為夠值了。

按照常規套路,聲音說差不多了就該寫個總結,接著賣個萌或者講個不那麼五講四美的段子,繼而收筆完結——不過既然開篇就說了這次要一反常態,那乾脆有始有終反到底好了——所以這次我們要先插播一段關於LCDi4的亂入(作為迄今為止最昂貴的平板耳機,反正死活會有人在文章下面問,不如順帶捎上),文末還會附加個漫威式的彩蛋,趕快走開不要回來!

在我看來,LCDi4大致可以這麼形容——如果iSINE 20是少年諸葛的話,LCDi4得算是老年司馬懿了,十分沉穩厚黑的底子(這麼形容塞子估計會讓人摸不著頭腦,實際上我是想說LCDi4的背景黑度很牛掰,且控制力層次感比iSINE 20這些又上了一個臺階),然後解析和高頻都明顯更好一些,整體氛圍不再熱情取而代之的是一種略內斂的豐富,低頻量感和泛音都相對更收……比起iSINE 20那種一聽就很厲害來說,LCDi4更屬於那種“越聽越厲害”的範疇。當然,LCDi4所需要的驅動力大了很多,我的建議是直接上臺機得了。

相對而言iSINE 20的易驅性就算很好了,手機可以推個七七八八,扔磚頭上則基本能發揮完全。按說這樣的結果已經足夠令人滿意,哪知還不算完,AUDUZE這次最給人驚喜的竟然是隨機的這條1.5m Cipher耳機線!!!

這是條堪稱神奇的耳機線,官方說法是“採用Apple標準的 Lighting介面,內置DAC/DSP及ADC,最高對應24bit/48kHz處理”——就說了這麼多,問他們公司員工都問不出所以然,頗有種“我這個東西做這麼牛逼可得防著友商們偷學秘方”的味道。實際上這的確是條一耳朵就都能炸裂的玩意兒,接上之後像是孫悟飯被那美剋星長老摩頂開光了一樣!聲音整個形體都更豐滿壯闊了一整圈,,下盤更扎實了,中盤更豐碩了,身體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鮮活的能量,聽感提升明顯……港真我之前真不信我這台用了三年的iphone6s還有這能量?

好吧,這真不是iphone6s的事兒,跟它沒關,猜測這條Cipher線應該在增加驅動力的同時針對iSINE 20這條耳機做了一番針對性調教(連了下LCDi4,提升很一般,這手機本就驅動不來LCDi4,能勉強聽個聲兒而已),導致了這麼個殘忍的結果那就是:ip6s+Cipher線+iSINE 20的素質表現已經接近了金菊花直推的下的原線iSINE 20,這就意味著:這條塞子真的是可以蘋果手機直推出較高水準來(此外還研發了手機上用的EQ介面,誠意很足啊~),可以說是相當實用了。

以上就是所謂的漫威式彩蛋了(掛羊頭賣狗肉可還行?這哪裡漫威了喂喂?*罒▽罒*)

我知道有些人看到這兒已經小鹿亂撞了,不過莫急——一般在RPG遊戲裡,我這種指路NPC如果不把話說完就領便當,會被視作瀆職的,我這兒現在還有最後一句話,說完這句話我就回家結婚(誤/刪掉,勞資結完了)

最後一句話:請結合前文大約28%部分說過的佩戴,自行謹慎三思,最好是有過試戴再決定剁不剁,否則剁完發現戴不好就慘了,這是現實生活,沒法用SL大法喲┑( ̄Д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