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十一面錦旗裡的信任和感動——2017年市法律援助中心亮點回眸

2017年已悄然結束, 新年伊始, 回顧去年全年的法律援助工作亮點, 最深入人心的便是法律服務大廳懸掛的一面又一面的紅色錦旗, 那面面錦旗似乎在代替受援人向法律援助中心擲地有聲地說:“我相信你。 ”

亮點一:面面錦旗凝聚真情, 字字句句敘述心聲

2017年市法律援助中心共受贈11面錦旗, 贈送11面錦旗的受援人在維權之路上各有辛酸, 他們當中有不少是老年人、婦女和未成年人等弱勢群體, 申請法律援助有的是因為追索勞動報酬, 有的是因為人身權健康權受侵害, 有的是因為婚姻家庭糾紛, 儘管產生的糾紛屬社會之常見, 但他們的維權之路較普通人卻困難重重, 有些人因為經濟狀況和身體條件的限制, 在窮盡私立救濟而無望後, 他們只能寄希望于服務民生且具有社會公益性質的法律援助制度。 通過法律援助, 他們維權成功, 內心的欣喜和感恩之情無以言表,

便想到通過贈送錦旗的方式感謝法律援助中心的無私援助。 這11面錦旗是群眾對法律援助中心的信任, 更是2018年法律援助中心行走在法治道路上的不竭動力。

亮點二 :律師坐班答疑解惑, 點亮群眾希望之燈

2017年3月隴南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律師坐班制度,

用於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 選取業務經驗豐富且法律知識深厚的律師在法律服務大廳值班。 律師以其豐富的工作經驗, 為來訪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 使困難群眾在尋求公立救濟時更加便捷化。 坐班律師的加入使法律援助中心成為困難群眾維權的堅強後盾, 點亮了困難群眾維權的希望之燈。

亮點三:援調對接化解糾紛, 剛柔並濟以調止爭

市法律援助中心建立援調對接機制, 法律援助中心力求在訴訟之外化解糾紛。 在2017的3月17日, 來自武都琵琶鎮的11位被拖欠勞動報酬的農民工到法律服務大廳申請法律援助, 這11位農民工索要報酬始終無果。 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張顏璽通過電話聯繫和微信溝通的方式説明農民工索回報酬。 返鄉後的農民工于2017年12月11日在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張顏璽的手中領取了自己應得的報酬。 此次糾紛的有效調解, 反映出“援調對接機制”的正確性。 順利解決糾紛後, 這11位農民工自發向市法律援助中心贈送了錦旗,

以表謝意。 這就是其中一面錦旗背後的故事, 錦旗裡有著無限的信任和感動。

亮點四:科技助力法律援助, 創新形式服務民生

法律援助中心積極回應中央關於推進“互聯網+”行動的號召, 於2017年8月在法律援助服務大廳等候區安裝設置了立式廣告機和臥式觸摸查詢機, 立式廣告機用於獲知全市執業律師基本資訊,為受援人選擇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的律師提供便利。臥式查詢機用於觀看庭審直播,查看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法律制度,掌握最新法治動態。

亮點五 :服務大廳首次更名,拓展服務N項功能

2017年8月,隴南市法律服務大廳更名為隴南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這11個點睛之字立足於“法律事務諮詢、矛盾糾紛化解、困難群眾維權、法律服務指引和提供”的平臺建設功能定位,拓展N項服務功能,統籌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以打造一站式、便民化的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為目標。

無私援助,維護法律。群眾的滿意和信任便是法律援助的意義之所在。

2017年已經過去,2018年我們會做得更好!

圖文/李 璐

編輯/于龍飛

立式廣告機用於獲知全市執業律師基本資訊,為受援人選擇提供法律援助服務的律師提供便利。臥式查詢機用於觀看庭審直播,查看相關法律法規,宣傳法律制度,掌握最新法治動態。

亮點五 :服務大廳首次更名,拓展服務N項功能

2017年8月,隴南市法律服務大廳更名為隴南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這11個點睛之字立足於“法律事務諮詢、矛盾糾紛化解、困難群眾維權、法律服務指引和提供”的平臺建設功能定位,拓展N項服務功能,統籌整合公共法律服務資源,以打造一站式、便民化的公共法律服務平臺為目標。

無私援助,維護法律。群眾的滿意和信任便是法律援助的意義之所在。

2017年已經過去,2018年我們會做得更好!

圖文/李 璐

編輯/于龍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