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杭州構建“1小時生活圈” 快遞24小時送達率95%

杭州都市圈交通專委會第十一次專題會議日前在安吉召開。 會前, 來自杭州、湖州、嘉興、紹興四地的交通運輸局和四市下轄的20多個區、縣(市)交通運輸局等單位相關負責人參觀了“兩山”理論起源地餘村。

會上, 與會成員交流了杭州都市圈綜合交通發展“十三五”規劃編制意見, 提出了項目建設中所面臨的共同難題, 探討推進杭州都市圈交通共聯進程。

建成“一小時半交通圈”

會議交流了“十二五”期間杭州都市圈交通建設成就。 “十二五”杭州都市圈綜合交通實現固定資產投資近3000億元, 交通投資額約為“十一五”期間的兩倍,

實現了都市圈“市市通高鐵、縣縣通高速、鎮鎮通幹線、村村通班車”的目標。

在高鐵樞紐方面, 杭州都市圈內建成了滬杭高鐵、甯杭高鐵、杭甬高鐵、杭長高鐵、杭州東站、湖州站、嘉興南站、紹興北站, 使得都市圈範圍內實現了“半小時”到達。 同時, 還積極開展了杭黃客專、滬乍杭、通蘇嘉、商合杭、湖蘇滬等線路的前期工作。

在公路網路方面, 形成了以杭州為中心, 杭州緊密圈層的“一小時半交通圈”。 至“十二五”末期, 杭州都市圈實現了全部縣(市)高速公路全覆蓋, 形成了“三縱兩橫一繞十二聯”18條高速公路為骨架, 30條國省道幹線為重要支撐的公路網體系, 呈現以杭州為中心, 串聯湖、嘉、紹的放射性路網佈局。

在內河水運方面,

杭州都市圈全面實施內河水運復興行動, 對都市圈內河航道進行改造提升, 推進港口碼頭建設。 至“十二五”末期, 初步形成了“三縱四橫三連二支”的骨幹航道網和以嘉興港為中心的“一主三副”內河港口佈局, 並加快與上海港、寧波—舟山港的江海聯運, 實現內河航道與外海航運的有效銜接。

在軌道交通方面, 杭州都市圈通過對城際軌道線網的研究, 規劃並建設杭州至富陽、臨安、海甯、柯橋4條城際線。

打造交通強國示範區

交通的發展, 最終為了滿足人民美好出行的需求。 圍繞十九大貫徹落實國家交通強國的戰略, 杭州都市圈將積極打造成為交通強國示範區、先行區。

在新一輪的規劃目標裡, 杭州都市圈將主動接軌“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

以“兩區兩會”為契機, 建成國際水準的綜合一體、便捷高效、互聯共用、綠色低碳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為把杭州都市圈打造成為第六大城市群的重要板塊、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全國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先行區和浙江創業創新核心區的目標奠定扎實的交通基礎。

會議提出, 杭州都市圈將圍繞“構建基礎設施一體化, 運輸服務同城化, 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打造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門戶, 實現都市圈‘1小時生活圈’”的總體目標, 繼續推進大通道、大網路、大樞紐、大公交、大物流“五大建設”, 完成“八千億投資”。

在基礎設施一體化方面, 推進公路、鐵路、水路、民航和城市交通等交通基礎設施完善和互聯互通。

高速鐵路主骨架基本建成, 都市圈城際鐵路有效連接, 公路網路完善通暢, 深度融合運輸服務基本完善, 機場、鐵路樞紐、內河港群整體服務水準、交通智慧化、運營管理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在運輸服務同城化方面, 繼續完善公共交通為主導的城市和都市圈交通出行系統、多式聯運的貨物物流系統, 不斷提升綜合交通運輸服務能力和服務品質。 杭州至湖州、嘉興、紹興公交一體化率達到100%, 湖州、嘉興、紹興三市之間公交一體化率達到80%。 都市圈範圍快遞24小時送達率達到95%。

在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 針對互聯網“專車”、“共用單車”帶來的衝擊, 出臺相應的規章制度。 完善杭州都市圈層面公共交通、危險貨物的應急指揮體系和應急管理機制,

配備相關設施設備, 提高應急搶險能力。 都市圈公車新能源、清潔能源車輛比例提升至80%, ETC客車使用率達50%。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