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濱江新年小目標 玩轉文化地圖“96處地標”

奧體中心

奇客巴士

鐘書閣

長河老街、九廳十三堂、鐘書閣、最美櫻花跑道……包括傳統文化景點、藝術地標在內, 濱江將3類、96處最具當地特色的文化元素“手繪”在了地圖上——由濱江區委宣傳部經過篩選編制而成的“濱江區文化地圖”近日新鮮出爐, 不僅生動展現了當地各類文化要素, 更詮釋了“國際濱” 的人文氣息。

這份地圖, 是濱江的一張“文化名片”, 更是一場文化之旅的“導航儀”。 想一想, 帶上朋友, 帶上地圖, 循著標記, 到自己喜愛的文化景點走走, 是不是有點小激動呢?

三個類別, 96處“濱江文化”地標

濱江的這張文化地圖, 並不像一般的地圖那樣密密麻麻, 大家會很容易看懂。 它是以手繪形式, 清晰標記出濱江區域內有關文化、歷史、藝術的地標場所。

濱江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和其他地方繪製文化地圖時側重選擇文保點不同, 濱江的這份地圖主要分為三個類別:一是以蓮花碗、奧體中心、濱江區體育館為代表的文化場所;二是包括西興老街、九廳十三堂、來楚生故居等在內的歷史文化點;第三類則是更多體現濱江現代特色的藝術潮流類, 即很多年輕人喜愛的潮玩點。

根據分類, 濱江文化地圖目前共收錄了96處地標, 每一類別都挑選了獨特、有代表性的地標, 之後也會陸續進行更新。

“隨著濱江城市和產業的發展, 大家對文化有著越來越多元的期盼和需求。 ”上述負責人說, 但現實是, 一些新濱江人之前可能比較少去歷史文化點, 像位於長河老街的九廳十三堂,

是長河傳統民居建築代表, 為當地來氏家族所建, 現仍有慎儉堂、光裕堂等建築遺存, 是非常有紀念意義的。 同樣, 近幾年新湧現的許多新潮的藝術潮流地, 大家也瞭解得不全。

這便是製作文化地圖的初衷——全面展示濱江的人文特色, 體現文化發展水準, 反映文化內涵。 同時, 也讓在濱江創業生活的新老濱江人, 都能夠瞭解濱江的文化、感受文化氛圍, 並參與其中。

有傳統歷史景點, 也有酒吧和影城

攤開這張濱江文化地圖, 有冠山寺、鐵陵關這些珍貴的歷史文保點, 也有最美櫻花跑道、鐘書閣等“網紅”, 但有些, 即使是老濱江人, 大概也會嚇一跳, “原來還有這種地方?”

像杭州高翎藝術館, 位於杭州印24層, 藏有油畫、水彩、速寫等歐洲繪畫原作近700幅、雕塑30餘件,

歐洲古鐘、傢俱各近百件, 還有水晶、金、銀、銅、錫器等擺件500餘件, 是浙江省較大的歐洲藏品藝術館。 在這裡, 可以限量複製十七、十八世紀西歐國家中端畫家的作品, 高端文化也能進入尋常百姓家。

墨客計畫書法體驗店, 在濱文路158號, 以書法為切入點, 打造古雅摹經、古詩詞描摹、手寫春聯等體驗活動, 讓毛筆書寫以一種更有趣的方式重歸生活;奇客巴士, 是一家極具人文與美學情懷的科技新零售品牌集合店, 讓“更多好用的新科技”帶給消費者對於未來生活的新體驗。

除了這些新穎的體驗店, 這張地圖還收納了酒吧、影城——比如, IP Brew PUB愛啤精釀吧, 追求的是一種快樂、新潮的生活訴求;還有CGV影城, IMAX廳讓人如同身臨其境,4DX廳帶來超越3D的生動五感體驗……

濱江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張濱江文化地圖,既能讓年輕人看到傳統的歷史文化,也讓大家能更多地感受到現代潮流,展現‘國際濱’現代與歷史交融的城市魅力。”

打造專屬地圖名片

現在,只要用手機掃描濱江文化地圖上的二維碼,你就可以看到電子版,在電子地圖上點擊文化地標,便會顯示出相應的圖片與位址。而且“濱江文化地圖”還被做成了小冊子,96處地標都有自己的“簡介”。

目前,濱江出品的文化地圖已經開始免費向星光、寶龍和龍湖天街3個商貿綜合體,以及3個街區59個社區發放。

事實上,除了文化地圖,以地圖元素為主要表現手段的文化創意產品已在濱江不斷湧現。比如,民間層面,此前西興街道70多歲的老人王根生,就手繪了一張西興地圖,清晰注明了北海塘、西陵驛遺址、六眼井等上百個地名;政府層面,也曾製作過文創地圖,集中展現當地文創企業的分佈。而展現各類資訊的地圖產品,也受到了國家政策的鼓勵支持和各地政府的助力回應——

早在4年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地理資訊產業發展的意見》,鼓勵製作和出版多層次、個性化、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地圖產品。要求積極發展地理資訊文化創意產業,開發以地圖為媒介的動漫、遊戲、科普、教育等新型文化產品,培育大眾地理資訊消費市場。

2015年,由浙江省委宣傳部編制出版的《浙江文化地圖》問世。作為以手繪卡通形式呈現的全國首張全省域文化地圖,其囊括了全省最具知名度的文化地標、5A級風景名勝、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人等155項元素。

而剛剛在濱江落幕的杭州市第十一屆西湖讀書節上,杭州“閱讀地圖”也正式亮相,這張地圖上精選了50餘家杭州“閱讀好去處”。

對濱江人而言,此次出品的文化地圖,則意味著“以後若有外地朋友來濱江,照著它按圖索驥,玩轉濱江,肯定不在話下了”。

IMAX廳讓人如同身臨其境,4DX廳帶來超越3D的生動五感體驗……

濱江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這張濱江文化地圖,既能讓年輕人看到傳統的歷史文化,也讓大家能更多地感受到現代潮流,展現‘國際濱’現代與歷史交融的城市魅力。”

打造專屬地圖名片

現在,只要用手機掃描濱江文化地圖上的二維碼,你就可以看到電子版,在電子地圖上點擊文化地標,便會顯示出相應的圖片與位址。而且“濱江文化地圖”還被做成了小冊子,96處地標都有自己的“簡介”。

目前,濱江出品的文化地圖已經開始免費向星光、寶龍和龍湖天街3個商貿綜合體,以及3個街區59個社區發放。

事實上,除了文化地圖,以地圖元素為主要表現手段的文化創意產品已在濱江不斷湧現。比如,民間層面,此前西興街道70多歲的老人王根生,就手繪了一張西興地圖,清晰注明了北海塘、西陵驛遺址、六眼井等上百個地名;政府層面,也曾製作過文創地圖,集中展現當地文創企業的分佈。而展現各類資訊的地圖產品,也受到了國家政策的鼓勵支持和各地政府的助力回應——

早在4年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地理資訊產業發展的意見》,鼓勵製作和出版多層次、個性化、群眾喜聞樂見的優秀地圖產品。要求積極發展地理資訊文化創意產業,開發以地圖為媒介的動漫、遊戲、科普、教育等新型文化產品,培育大眾地理資訊消費市場。

2015年,由浙江省委宣傳部編制出版的《浙江文化地圖》問世。作為以手繪卡通形式呈現的全國首張全省域文化地圖,其囊括了全省最具知名度的文化地標、5A級風景名勝、非物質文化遺產、歷史文化名人等155項元素。

而剛剛在濱江落幕的杭州市第十一屆西湖讀書節上,杭州“閱讀地圖”也正式亮相,這張地圖上精選了50餘家杭州“閱讀好去處”。

對濱江人而言,此次出品的文化地圖,則意味著“以後若有外地朋友來濱江,照著它按圖索驥,玩轉濱江,肯定不在話下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