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致富路上“火車頭”——記離石區交口街道梁家村黨支部副書記閆寶威

近日, 離石區交口街道梁家村上百名群眾聚集在村委辦公室, 個個喜笑顏開, 簽字領錢。 大家議論紛紛:“真沒想到我們村一年有這樣大的變化, 一百多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能種上一百畝的牡丹園, 一百畝的梨園, 這下我們致富有希望了。 ”“更沒想到能拆除舊房, 推山建房。 實施投資一千多萬的工程, 我們農村人也能住上漂亮的新房子了。 ”“咱閆書記真不簡單, 年紀輕輕可真厲害, 守誠信給我們發種植補助。 ”

“火車跑得快, 全靠車頭帶。 ”在交口街道梁家村貧困戶的眼中, 這個車頭就是梁家村黨支部副書記閆寶威。

閆寶威主持該村村委工作以來, 牢固樹立群眾以治家為本、幹部以務實為本、工作以服務為本的理念, 多次無償資助困難家庭, 幫助他們排憂解難。 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 閆寶威敢想、敢做、敢當。

梁家村位於離石區交口街道西面, 是交口街道唯一的一個貧困村。 一直以來, 由於村組織工作不力, 凝聚力不足, 諸多工作開展困難。 街道黨工委在徵求多數村民的意見下, 果斷委任閆寶威為該村的支部副書記, 全面抓脫貧工作。 臨危受命的他, 放下自己近千萬利潤的生意, 毫無怨言, 不講報酬, 不計個人得失, 擼起袖子, 俯下身子, 直奔村脫貧攻堅第一線。

抓班子 帶村風

理思路 找出路

乘著脫貧攻堅的東風, 根據村貧困現狀,

閆寶威找准貧困原因, 繪製出了村脫貧“126”的脫貧思路。 即抓住一個脫貧目標(2016年底貧困戶全部脫貧;2017年貧困村摘帽);注重兩個工作重點(一個是抓黨建促脫貧;一個是合作社模式助脫貧);著力六個攻堅(一是一千畝的核桃林提質增效工程;二是油用牡丹和玉露香梨的種植工程;三是易地扶貧搬遷工程;四是技能培訓工程;五是村基礎設施與基本公共服務功能建設工程;六是社會保障兜底工程)。 圍繞此思路開展脫貧工作, 致力貧困戶脫貧, 貧困村摘帽, 打造採摘、種養植休閒、農事體驗等為一體的農家莊院, 帶領全村人民早日走向小康。

傾全力 上專案

找准病因, 下好方子, 做到精准, 上好專案。 在村集體收入為零, 有著三十幾萬元外債的情況下,

閆寶威自己拿出二十余萬元, 解決了實施核桃林管護拖欠村民補助款的問題, 圓滿完成了該村核桃林提質增效工程, 使之成為了該村脫貧的支柱產業;自己墊資十萬餘元, 按期按時開展了油用牡丹與玉露香梨的種植項目, 為貧困戶打造出了雙百畝鞏固脫貧成效工程;徵求村民意見, 多方爭取, 為徹底解決貧困戶住房安全, 上馬了易地扶貧搬遷工程, 自己墊資一百余萬元, 搞設計, 跑土地、城建、環保手續, 辦立項、招投標, 進行舊房拆除、地基整理等。 為了爭分奪秒做好扶貧專案, “養尊處優”居慣省城優越生活條件的閆寶威, 離開妻兒, 孤身一人住在村內不足五平方的小房子中, 親力親為, 緊盯著每一個項目,
督促著每一個幹部, 不到一月跑遍村裡的每一個山山溝溝。 年近七十幾歲的村民張生玉手顫顫地遞給閆寶威自己多年省吃儉用積攢下的二千元, 要捐給村委, 並激動地說, “你一個年輕人, 幹了我七十多年也沒敢幹的事, 著實改變了整個村。 我老了, 我也要盡我的一點微力。 ”

在這樣艱巨的脫貧攻堅戰中, 閆寶威如同一股春風, 溫暖著困難群眾, 為了村裡的事無私奉獻著。 有的人說他傻, 對此閆寶威以微笑應之。 他說, 我是一名黨員, 我一直有一個夢想, 想徹底改變一下村莊的面貌, 讓村民全部脫貧致富, 為此夢想, 即使將我的積蓄、家產全部搭上了, 我也願意, 個人富有不算富, 村民全富了才算富, 我要讓貧困群眾戶戶有專案,

家家有收入。 (王燕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