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應對中年危機,當合理運用保險手段

□李霞

典型案例

42歲中興通訊的研發工程師歐某跳樓事件引發了廣泛的社會關注。 2017年的最後一個月, 元旦在即, 春節將至, 人們都在期盼著闔家團圓歡樂時刻。 但是, 來自深圳中興網信科技有限公司的研發組主管歐某, 在12月10日這一天, 面對強制性勸退他的公司, 他用最決絕的方式, 從中興通訊大樓26樓一躍而下, 與父母妻子兒女說了再見。

歐某是這個時代裡一個用知識改變命運的典型, 他幾乎擁有完美的符合成功標準的履歷, 名校學歷, 名企工作, 家庭美滿, 是一個成功者的形象。 但是, 在這些光鮮的外表背後,

中年危機揮之不去。 作為家中經濟支柱, 既面臨來自家庭養育子女的壓力, 也面臨來自職場挑戰的壓力, 一旦失去了贍養家庭的能力, 將會觸發一系列連鎖反應。 隨著行業形勢的變化, 人工智慧的興起, 一些領域正在進行快速的洗牌, 以往的優勢可能變成劣勢, 如果做不到未雨綢繆, 中年人很可能在危機來臨時無法應對失業, 承受巨大的經濟和精神壓力。

心理學家榮格把人類35歲-40歲之後的階段定義為“中年時期”, 不過“中年危機”作為一個社會心理學上的概念, 年齡的劃分從來不是機械、固定的。 它描述的是一種狀態——“你所擁有的一切, 家庭、工作、財富, 看似美好堅固, 但你已有些力不從心;你懷疑人生前半場的意義,

卻得不到答案, 你感到虛無。 ”

歐某的這場悲劇, 將中年的脆弱展現在我們面前。 人到中年, 經歷了年少輕狂和無知無畏, 應該學習用理性和科學的心態應對風險。 值得慶倖的是, 人類在千百年中應對風險的經驗中, 學會了用保險作為手段應對風險, 在付出較小的對價就可以將個體的風險由社會去共擔, 這就是人類智慧的體現。 現代的中年人, 應當學習和掌握現代金融知識, 重視保險作為一種社會化處理和應對風險的手段, 而不是默默獨自承擔各類風險帶來的經濟壓力和心理壓力。

相關建議

那麼, 在現實中, 我們該如何運用保險知識應對中年危機呢?

一是應該具備基本的家庭風險管理意識。

首先要對家庭的各類風險有著基本的認知和評估,

大體講, 主要包括以下幾類:(一)人身類風險。 主要是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狀況, 包括抵禦健康風險和意外事件風險的能力。 比如重大疾病、意外傷害等事件。 (二)財產性風險。 包括家庭擁有或者使用的住房、汽車以及個人經營的商業實體可能遇到的風險。 比如盜搶、損壞、火災等。 (三)責任性風險。 包括家庭與外部機構或者人員可能發生的基於社會交往方面的風險。 比如職業責任、失業風險等。 對於上述風險, 都可以在保險產品中選擇對應的解決方案, 例如通過第三者責任保險以及養老保險等途徑對風險進行預防和控制。

二是應當為家庭成員配備合適的保險產品。

除了對家庭風險予以保障之外,個人和家庭也可以通過長期投資性保險產品的靈活性和資產變現功能對家庭財務風險狀況作出合理分割和安排。

本次歐某事件的導火線, 是公司的強制性勸退, 這相當於變相裁員, 理應遵守相關的勞動法規。 建議公司積極參與企業年金保險, 為員工提供較為全面的福利保障。 企業年金是一種補充養老保險, 由企業及其職工在依法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基礎上, 依據國家政策和本企業經濟狀況建立的、旨在提高職工退休後生活水準、對國家基本養老保險進行重要補充的一種養老保險形式。 企業年金被認為是養老保障的“第二支柱”。 企業建立企業年金, 不僅可以提升企業形象, 增強對人才的吸引,
也有利於社會的和諧穩定, 達到良好的社會效應, 以期化解矛盾, 減少相關摩擦和爭議。

胡適曾經說過, 保險的好處, 只是這天作明天的準備;生時作死時的準備;父母作兒女的準備;兒女幼時作兒女長大時的準備;如此而已。 這天預備明天, 這是真穩健;生時預備死時, 這是真曠達;父母預備兒女, 這是真慈愛。 能做到這三步的人, 才能算作是現代人。 人到中年, 是該學會用保險來化解風險, 疏解壓力, 否則又怎能從容應對生活的酸甜苦辣。 我們應當感謝現代保險制度, 為每個人提供了通過風險共擔機制分散個人以及家庭不幸的可能。 雖然中年危機不能完全通過保險安排化解, 但是, 筆者相信, 只要學著運用保險化解風險, 一定會讓每個人更加從容應對人生的風雨。

一定會讓每個人更加從容應對人生的風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