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他們經常吃肥肉卻很少患上高血脂,秘訣竟是這個!

對營養衛生稍微有所瞭解的人都知道, 肥肉的脂肪中含有大量飽和脂肪酸, 對人體有害, 經常吃肥肉會使人發胖, 會引發體內血清膽固醇值提高,

從而引發高血脂、動脈粥樣硬化、腦溢血等心血管疾病。 所以, 很多人不管有沒有高血脂都選擇不吃肥肉, 只吃瘦肉。

事實上, 有個好消息要告訴愛吃肥肉的人, 肥肉並不是必然就跟高血脂畫上等號的。 日本曾經對數十名百歲老人的飲食習慣調查發現, 大多數長壽老人除了愛勞動、愛活動、樂觀外, 幾乎90%以上的人都愛吃燉爛的肥豬肉。 而且這些老人沒有一個得高血壓、冠心病、肥胖症和動脈硬化的, 這一點大大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這主要是因為, 隨著肥肉燉煮時間的增長, 豬肉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大幅度下降, 燉了兩個小時以上的肥肉可以下降46.5%, 達到最低點。 而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隨著烹飪時間的增長而不斷增加,

在兩小時時, 達到最高值。

這樣, 相當於讓肥肉中對人體不利的因素(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轉化為對人體有力的因素(單、多不飽和脂肪酸), 同時, 燉爛的肥肉保留了豬肉原本的營養成分(豐富的維他命B1、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 而且膠質部分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因此, 特別適合老年人和希望保養皮膚的女性食用。

需要指出來的是, 大家在燉煮肥肉的時候, 最好使用密封的高壓鍋, 燉起來可以更熟、更爛。 而且一定要燉夠兩個小時, 不要過於性急, 在飽和脂肪酸還沒有變化的時候就出鍋, 只能讓高血脂越來越嚴重。 而且, 儘管燉了兩個小時的肥肉對身體有很多好處, 它畢竟也還是肥肉, 大家也不可以過量食用。

另一方面, 很多愛吃肉的人有了高血脂之後, 不吃肥肉, 但是依然大量吃瘦肉。 的確, 瘦肉脂肪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低於肥肉是確定無疑的, 但不能籠統地講瘦肉都是低脂肪的。 營養學家對各種動物肉的脂肪進行測定,

以100克重量為例:兔肉為0.4克, 馬肉為0.8克, 瘦牛肉為6.2克, 瘦羊肉為13.6克, 而瘦豬肉卻高達28.8克。 如果我們把瘦豬肉作為日常膳食結構中主要的食物源, 對高血脂肯定是沒有好處的。 而且由於你認為自己吃的是瘦肉, 心理上會沒有節制的觀念, 於是就會不知不覺中攝入過多脂肪。

除了脂肪之外, 瘦肉中的蛋氨酸含量也比較高, 這種物質在加熱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叫同型半胱氨酸的有機物。 而這種物質會直接損害動脈血管壁內的內皮細胞, 促使血液中的膽固醇和甘油三脂等脂質沉積並滲入動脈血管壁內, 形成動脈粥樣班塊, 而發生動脈粥樣硬化。 所以, 瘦肉吃多了, 對身體的危害一點不小, 而且會讓高血脂雪上加霜。

所以, 高血脂患者一定要牢記, 肥肉不是不能吃, 關鍵是烹飪方法。 瘦肉也不是可以隨便敞開了吃, 關鍵是要適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