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常州全市已建成536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中國江蘇網1月4日訊 記者從元旦前夕召開的全市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展評會上獲悉, 今年我市將建成200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明年將實現全覆蓋。

目前, 全市已建成58個鎮(街道)、536個村(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2018年是全市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攻堅之年, 全年要建設完成200個;到2019年, 全市61個鎮(街道)以及近1000個村(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要實現全覆蓋。

我市把加快推進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作為保基本、補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的重要內容,

推進重心下移、加大投入力度、夯實基層基礎, 促進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 努力構建具有常州特色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有效提升市民百姓的文化獲得感和幸福感。

創新:從“水北模式”說起

“整合資源、盤活存量、綜合利用”。 在建設之初, 我市就明確這一總體思路, 在全面掌握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存量和使用狀況的基礎上, 結合自身實際, “新建一批、改擴建一批、調整置換一批”。

同時, 結合自身實際和群眾文化需求, 積極探索一套建管用標準體系。 天甯區、鐘樓區針對中心城區村(社區)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面積偏小、功能偏少等問題, 與周邊社會資源合作共建, 彌補不足。 例如, 文亨社區與常州開放大學合作,

實現圖書室、電子閱覽室、健身室共建共用。

亮點:新特色滿足新需求

在建設過程中, 各地注重整合共用文化資源, 拓展公共文化服務範圍, 優化公共文化產品供給, 有效實現文化為民、文化惠民、文化樂民——

標準化與示範化相統一。 溧陽市把中心建設和非遺傳承基地、村史陳列室、地方文化特色項目相結合, 打造文化小禮堂;新北區將建設工作與“書香新北”緊密結合, 實現傳統圖書閱覽室開放式管理, 提高了設備、設施、資金的使用效益。

均等化與優質化相統一。 發揮“文明社區天天樂”“文化100”“文化點亮生活”的輻射帶動作用, 推動優質文化資源進社區、進基層, 讓居民在家門口持續共用優質文化服務, 全年送戲(含演出)超1500場, 送電影超過12000場,

市文化館創編的14套原創廣場舞共培訓市民2.7萬人次。

專兼職與志願者相統一。 湖塘鎮對所屬44個社區全部配有1名專職文化管理員, 並探索“管理員+志願者”文化志願服務新模式, 平均每個社區全年開展20多次文化活動, 日益成為“百姓的舞臺、文化的樂園”。

發展:今年又建成330個

2017年, 溧陽建成中心102個, 全部通過驗收, 並對2016年36個試點完成的中心進行提檔升級——正是在這樣的速度和效率下, 我市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快速發展。

近兩年來, 尤其是2017年, 我市先後出臺《常州市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三年行動計畫(2017-2019年)》, 制定《常州市村(社區)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達標驗收評分細則》;成立常州市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工作領導小組,

將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列入年度重點工程及為民辦實事專案;明確建設時間表、路線圖, 市文廣新局等22個責任部門合力推進;市、轄市區和鄉鎮(街道)三級財政全年共投入近9400萬元, 有力保障建設資金需求;全年共督查指導106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 定期通報建設進展。

在2016年的基礎上, 2017年全市又完成330個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任務, 圓滿完成年度建設目標任務, 在健全工作機制、完善設施網路、豐富產品供給、提升服務水準等方面, 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趙文中 雷虹 陳榮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