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異龍湖:蛻變重生放光彩

2009年至2013年, 持續的大旱天氣使石屏縣異龍湖乾涸見底, 2013年6月26日, 最低水位1410.41米, 蓄水量1573萬立方米, 異龍湖水位和蓄水量降至20年來最低點,

站在異龍湖畔海埂上, 異龍鎮豆地灣村委會羅色灣77歲的楊國亮顯得滿臉無奈, 他憂心忡忡地說:“我們村很多人家經濟收入都是靠種蔬菜, 種菜的水都是來自異龍湖, 這幾年來天太幹了, 降雨量太少, 異龍湖水都乾涸見底了, 再不下雨, 我們不知道到哪兒取水種菜維持生活”。 時隔四年之後, 當時光的列車駛進2017年9月13日, 異龍湖水位:1413.98米, 蓄水量10867萬立方米, 水位和水量均下了近五年來歷史新高, 同樣還是站在異龍湖畔的海埂上, 望著碧波蕩漾的滿塘湖水, 81歲的楊國亮老翁滿心歡喜地說:“異龍湖水關得深, 關得滿, 我們種菜不焦不愁了”。

2013年初, 當晨練休閒的眾多石屏市民和外地遊客漫步木棧道, 站在高架橋自西向東遠眺, 收入眼簾的盡是茫茫草場, 眾多人都會情不自禁發出感歎和惋惜聲:“異龍湖怎麼會變成如此這般境地, 它究其是怎麼了, 它真的要變成大草場了嗎”?時隔3年至2016年後, 當人們再次來到木棧道, 同樣還是站在高架橋上自西向東遠眺時, 茫茫的大草場已經被清理,

映入眼簾的是碧水藍天, 看著一湖碧水雲天和海鷗翻飛的景象, 眾多人發出嘖嘖稱讚:“異龍湖又變美變靚了, 昔日大美的異龍湖又重現了, 異龍湖又有玩場了”。 自異龍湖形成以來, 歷史上, 異龍湖東部新街海河就是異龍湖水源輸出的一條“動脈血管”和珠江水系支流, 對水源置換, 改善水質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但由於歷史種種原因, 自1971年後, 這條“動脈血管”嚴重阻塞, 無法輸出水源。 2017年3月10日, 異龍湖東部新街海河疏通流水, 時隔46年後異龍湖首次恢復珠江水系。

游走于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的這個天然氧吧, 呼吸著清新的空氣, 觀賞著異龍湖大美的湖光山色, 相信每一位石屏人民除了收穫滿滿的幸福感和獲得感而外,

大家心中都會思量一個問題, 那就是異龍湖歷經磨難之後的蛻變重生。 常言道:“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 世世代代生活在異龍湖畔的人們就依靠著異龍湖這方水土繁衍生息, 人們依靠著異龍湖獨天得厚的水資源優勢, 種水稻、捕魚、養魚、種菜、種水果, 試問, 假如湖畔的人們離開異龍湖, 他們的生存大計又將從何談起呢?在異龍湖畔素有“七十二灣”美譽之一的過細灣, 農民李紅旺說:“異龍湖就似我的“母親”, 我從小喝著異龍湖水, 吃著異龍湖裡的魚蝦長大, 是異龍湖養育了我, 我要保護好“母親”——異龍湖, 讓她世代健康永存”。 異龍湖作為石屏人民的命運共同體, 人們與她共生共存, 關愛倍加, 不是嗎?細細梳理異龍湖在不同歷史節點遭遇的各種劫難和表現症狀,
生活在她身邊的每一位子民沒有忘記她的養育之恩, 從生態文明建設集結號的吹響, 再到“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大意識的形成, 延續到異龍湖“人進湖退到湖進人退”觀念轉變, 說明了沿湖岸邊的人們愛湖愛家的自覺行為已經形成。

縱觀異龍湖蛻變重生的重大轉變,體現著石屏縣委、政府的凝心聚力,更離不開雲南省委、省政府與紅河州委、州政府始終高度關心和重視,在生態文明建設和“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號角聲中,石屏縣委、縣政府勇於擔當、務實作為,堅持以控源截汙為核心、以生態修復為根本、以節水補水為關鍵、以科學管理為保障,全面實施流域綜合治理。經過幾年來鍥而不捨的努力,異龍湖水質持續好轉,科學補水調水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流域水生態環境全面改善,湖光山色再次顯現,全縣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更加牢固。異龍湖從昔日滿目瘡痍傷到今日重現碧水藍天完美蛻變,細細盤點每個時間節點的變遷,得益於黨的政策,彙聚著石屏縣委、政府的努力,包含著沿湖眾多百姓對這方水土的深深眷愛。走進今日石屏,漫步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木棧道,放眼遠眺,山青了,湖滿了,水清了,從人們評價石屏的交流聲中,聽得最多的話語就是異龍湖變靚了,生態好轉起來了,環境也變美了,特別適宜旅遊與宜居了。

今日的異龍湖能浴火重生,完全得益於昨日的竭力付出,在異龍湖治理之道上,有了昨日點點滴滴的方略舉措,才彙聚成了以下治理中的諸多成效。

(一)從治標到治本,湖體水質持續改善。2015年以來,異龍湖水污染綜合治理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科學決策,有效治汙,強化監管,實現了精准化、系統化和同步化的相互統一,水體主要污染物指標持續大幅下降。2017年1—12月,異龍湖水體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COD)、總氮平均值分別為50.5mg/L,2.0 mg/L,11.95 mg/L,較2015年1—12月相比,分別下降33.9%、33.2%和17.9%,除化學需氧量(COD)外,均達到V類水標準,湖體西部水質已經達到IV類水標準。截至2017年12月31日,異龍湖水位為 1413.70米,水量 9946萬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水位上升1.25米,水量增加3792萬立方米。2017年,異龍湖管理局打撈異龍湖水生植物殘體面積達14419畝。

(二)從治點到治面,生態環境逐步修復。石屏縣緊緊抓住異龍湖綜合治理的“牛鼻子”,全面加強縣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生態修復持續發力,以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為代表的濱湖(河)濕地建設快速推進,初步形成湖濱生態濕地緩衝區6000餘畝,完成異龍湖流域生態林建設10萬畝,環湖植被複綠和通道綠化得到加強,實施公益林管護98.4萬畝,禁伐保護天然商品林150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鞏固在62.65%。水體置換實現突破,隨著系列水資源調配專案竣工投入使用,異龍湖實現東部管道補水、西岸向外排水,今年3月10日,異龍湖在時隔46年後首次恢復珠江水系。流域截汙治汙不斷加強,松村豆製品加工區汙水處理廠、壩心鎮和寶秀鎮汙水處理廠相繼建成投入使用,縣城汙水處理收集率達到85%,鄉鎮汙水處理設施覆蓋率提升至62.5%,自然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93.26%。

(三)從治湖到治人,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石屏縣十四次黨代會、石屏縣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分別對全縣生態文明建設和異龍湖綜合治理作出重要部署。同時,生態文明建設被列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隨著異龍湖水體達標三年行動的快速實施,以異龍湖治理與保護為標誌性工程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深入人心,廣大幹部群眾參與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2016年,石屏縣被列為全省26個生態功能區縣之一,今年被列為國家環境品質考核重點縣,全縣將生態文明建設列為對各級各部門的重要考核內容。今年7月1日,新修訂的《異龍湖保護管理條例》正式頒佈施行,異龍湖治理走向法制化軌道。擦亮異龍湖這顆“高原明珠”已經成為全縣各級各部門和各族群眾的共識。據統計,2016年全縣生態環境保護累計投入資金16.72億元,達到歷史新高。

(四)從治近到治遠,發展基石更加牢固。異龍湖是石屏良好生態環境的點睛之筆,是全縣人民最寶貴的自然資源稟賦,治湖成效關係全縣未來,是實現石屏可持續發展重要基石。近年來,隨著異龍湖保護與治理的深入實施,全縣水資源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高,流域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湖區消失的野生動植物陸續回歸,異龍湖水天一色的優美景致再度呈現。隨著“湖城一體”規劃佈局的順利實施,以及環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推進,必將為石屏建水“一湖兩城”歷史文化遺產廊道保護開發注入強大動力。2017年大年初二,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景觀木棧道單日接待遊客超過5萬人。2017年,全縣三次產業比重進一步優化為35.4:29:35.6,綠色發展的優勢和潛力進一步凸顯,綠水青山正在成為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

今日的異龍湖能重現碧水藍天,能實現完美蛻變,標誌著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異龍湖治理中,石屏縣委、政府著力點在於精准治湖,落腳點在於長遠發展,特點在於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積極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最大的成效在於凝聚起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識。歷經多年的治理,雖說異龍湖今日逐漸變美變靚了,但每每談起異龍湖的治理之道,異龍湖管理局局長李橋光鏗鏘有力地說:“異龍湖綜合治理任重道遠,今日的成績凝聚著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更離不開眾多百姓的支持,今後,將一如既往,勇於擔當,治理永遠在路上”。在異龍湖治理之道上一路走來,彙聚著點點滴滴的成效如下:

(一)知責明責,關鍵還是擔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新形勢新常態下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重大方略,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的重大戰略指示和殷切希望。石屏縣以維護核心、對標看齊黨中央的政治站位,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在省、州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在各級督導(察)組的指導下,不斷修正精准治湖的路徑和方向,以堅決快速、從嚴從實的信心和決心,做到治湖有責、創業有效。

(二)管湖治湖,關鍵還是還湖。石屏縣始終把異龍湖當成一個有機體,實行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並舉,實施“外科手術”式治湖工程,堅持系統、全域、綜合推進,確保長期效益的發揮。同時,把生態系統恢復作為重中之重來推進,堅定不移退田還湖、退地還湖、退塘還湖,腳踏實地建設防護林帶,嚴格劃定執行畜禽養殖、建房絕對控制區,全方位為異龍湖生態系統修復讓出空間、讓出時間,為湖泊恢復自淨能力創造條件。

(三)法治綜治,關鍵還是群治。喚起生態意識,重在全民。石屏縣在健全法制機制的同時,廣泛傳遞人人都是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責任者,也是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受害者理念,同時確保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逐步喚起了廣大民眾的高度自覺和主體意識,全民愛湖、護湖意識正在不斷強化,群眾參與治湖、管湖作用正在不斷增強。

(四)抓細抓實,關鍵還是精准。異龍湖治理的初步成效,得益於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得益於歷屆縣委、縣政府堅持不懈的努力,特別十四屆縣委全力推進異龍湖水體達標三年行動,精准治湖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但湖泊治理是一個長期艱巨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必須長遠謀劃、久久為功。目前,石屏縣正在針對健全完善全面截汙體系、建立健全科學調水補水體系、深入研究湖泊保護治理、生態修復技術及科學管理體系等方面,開展更加深入細緻的工作,確保精准治湖走的更穩、走的更實、走的更遠。

漫步於今日的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木棧道,放眼遠眺異龍湖,山也蒼青青,水也煙茫茫,天在湖中藍,雲在水中央,棧道濕地鷗鷺飛,碧水藍天靚,名邦重現好風光。

通訊員 孔賓 朱凱 李誠彪 攝影報導

縱觀異龍湖蛻變重生的重大轉變,體現著石屏縣委、政府的凝心聚力,更離不開雲南省委、省政府與紅河州委、州政府始終高度關心和重視,在生態文明建設和“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的號角聲中,石屏縣委、縣政府勇於擔當、務實作為,堅持以控源截汙為核心、以生態修復為根本、以節水補水為關鍵、以科學管理為保障,全面實施流域綜合治理。經過幾年來鍥而不捨的努力,異龍湖水質持續好轉,科學補水調水能力得到顯著提升,流域水生態環境全面改善,湖光山色再次顯現,全縣可持續發展的基石更加牢固。異龍湖從昔日滿目瘡痍傷到今日重現碧水藍天完美蛻變,細細盤點每個時間節點的變遷,得益於黨的政策,彙聚著石屏縣委、政府的努力,包含著沿湖眾多百姓對這方水土的深深眷愛。走進今日石屏,漫步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木棧道,放眼遠眺,山青了,湖滿了,水清了,從人們評價石屏的交流聲中,聽得最多的話語就是異龍湖變靚了,生態好轉起來了,環境也變美了,特別適宜旅遊與宜居了。

今日的異龍湖能浴火重生,完全得益於昨日的竭力付出,在異龍湖治理之道上,有了昨日點點滴滴的方略舉措,才彙聚成了以下治理中的諸多成效。

(一)從治標到治本,湖體水質持續改善。2015年以來,異龍湖水污染綜合治理始終堅持問題導向,科學決策,有效治汙,強化監管,實現了精准化、系統化和同步化的相互統一,水體主要污染物指標持續大幅下降。2017年1—12月,異龍湖水體高錳酸鹽指數、化學需氧量(COD)、總氮平均值分別為50.5mg/L,2.0 mg/L,11.95 mg/L,較2015年1—12月相比,分別下降33.9%、33.2%和17.9%,除化學需氧量(COD)外,均達到V類水標準,湖體西部水質已經達到IV類水標準。截至2017年12月31日,異龍湖水位為 1413.70米,水量 9946萬立方米,與去年同期相比水位上升1.25米,水量增加3792萬立方米。2017年,異龍湖管理局打撈異龍湖水生植物殘體面積達14419畝。

(二)從治點到治面,生態環境逐步修復。石屏縣緊緊抓住異龍湖綜合治理的“牛鼻子”,全面加強縣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生態修復持續發力,以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為代表的濱湖(河)濕地建設快速推進,初步形成湖濱生態濕地緩衝區6000餘畝,完成異龍湖流域生態林建設10萬畝,環湖植被複綠和通道綠化得到加強,實施公益林管護98.4萬畝,禁伐保護天然商品林150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鞏固在62.65%。水體置換實現突破,隨著系列水資源調配專案竣工投入使用,異龍湖實現東部管道補水、西岸向外排水,今年3月10日,異龍湖在時隔46年後首次恢復珠江水系。流域截汙治汙不斷加強,松村豆製品加工區汙水處理廠、壩心鎮和寶秀鎮汙水處理廠相繼建成投入使用,縣城汙水處理收集率達到85%,鄉鎮汙水處理設施覆蓋率提升至62.5%,自然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93.26%。

(三)從治湖到治人,環保理念深入人心。石屏縣十四次黨代會、石屏縣十六屆人大一次會議分別對全縣生態文明建設和異龍湖綜合治理作出重要部署。同時,生態文明建設被列為“十三五”規劃的重要內容,隨著異龍湖水體達標三年行動的快速實施,以異龍湖治理與保護為標誌性工程的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深入人心,廣大幹部群眾參與環境保護意識不斷增強。2016年,石屏縣被列為全省26個生態功能區縣之一,今年被列為國家環境品質考核重點縣,全縣將生態文明建設列為對各級各部門的重要考核內容。今年7月1日,新修訂的《異龍湖保護管理條例》正式頒佈施行,異龍湖治理走向法制化軌道。擦亮異龍湖這顆“高原明珠”已經成為全縣各級各部門和各族群眾的共識。據統計,2016年全縣生態環境保護累計投入資金16.72億元,達到歷史新高。

(四)從治近到治遠,發展基石更加牢固。異龍湖是石屏良好生態環境的點睛之筆,是全縣人民最寶貴的自然資源稟賦,治湖成效關係全縣未來,是實現石屏可持續發展重要基石。近年來,隨著異龍湖保護與治理的深入實施,全縣水資源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高,流域水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顯著,湖區消失的野生動植物陸續回歸,異龍湖水天一色的優美景致再度呈現。隨著“湖城一體”規劃佈局的順利實施,以及環湖旅遊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推進,必將為石屏建水“一湖兩城”歷史文化遺產廊道保護開發注入強大動力。2017年大年初二,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景觀木棧道單日接待遊客超過5萬人。2017年,全縣三次產業比重進一步優化為35.4:29:35.6,綠色發展的優勢和潛力進一步凸顯,綠水青山正在成為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

今日的異龍湖能重現碧水藍天,能實現完美蛻變,標誌著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異龍湖治理中,石屏縣委、政府著力點在於精准治湖,落腳點在於長遠發展,特點在於各級黨組織和黨員積極發揮示範帶動作用,最大的成效在於凝聚起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共識。歷經多年的治理,雖說異龍湖今日逐漸變美變靚了,但每每談起異龍湖的治理之道,異龍湖管理局局長李橋光鏗鏘有力地說:“異龍湖綜合治理任重道遠,今日的成績凝聚著各級黨委政府的關懷,更離不開眾多百姓的支持,今後,將一如既往,勇於擔當,治理永遠在路上”。在異龍湖治理之道上一路走來,彙聚著點點滴滴的成效如下:

(一)知責明責,關鍵還是擔責。“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新形勢新常態下黨中央治國理政的重大方略,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是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的重大戰略指示和殷切希望。石屏縣以維護核心、對標看齊黨中央的政治站位,高度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在省、州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在各級督導(察)組的指導下,不斷修正精准治湖的路徑和方向,以堅決快速、從嚴從實的信心和決心,做到治湖有責、創業有效。

(二)管湖治湖,關鍵還是還湖。石屏縣始終把異龍湖當成一個有機體,實行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並舉,實施“外科手術”式治湖工程,堅持系統、全域、綜合推進,確保長期效益的發揮。同時,把生態系統恢復作為重中之重來推進,堅定不移退田還湖、退地還湖、退塘還湖,腳踏實地建設防護林帶,嚴格劃定執行畜禽養殖、建房絕對控制區,全方位為異龍湖生態系統修復讓出空間、讓出時間,為湖泊恢復自淨能力創造條件。

(三)法治綜治,關鍵還是群治。喚起生態意識,重在全民。石屏縣在健全法制機制的同時,廣泛傳遞人人都是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的責任者,也是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的受害者理念,同時確保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逐步喚起了廣大民眾的高度自覺和主體意識,全民愛湖、護湖意識正在不斷強化,群眾參與治湖、管湖作用正在不斷增強。

(四)抓細抓實,關鍵還是精准。異龍湖治理的初步成效,得益於各級各部門的關心支持,得益於歷屆縣委、縣政府堅持不懈的努力,特別十四屆縣委全力推進異龍湖水體達標三年行動,精准治湖取得了明顯的階段性成效。但湖泊治理是一個長期艱巨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立竿見影,必須長遠謀劃、久久為功。目前,石屏縣正在針對健全完善全面截汙體系、建立健全科學調水補水體系、深入研究湖泊保護治理、生態修復技術及科學管理體系等方面,開展更加深入細緻的工作,確保精准治湖走的更穩、走的更實、走的更遠。

漫步於今日的異龍湖國家濕地公園木棧道,放眼遠眺異龍湖,山也蒼青青,水也煙茫茫,天在湖中藍,雲在水中央,棧道濕地鷗鷺飛,碧水藍天靚,名邦重現好風光。

通訊員 孔賓 朱凱 李誠彪 攝影報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