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二次元遊戲的2017:米哈游、樂元素申請上市,女性向遊戲崛起

ACGN 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產業新媒體

訪問三文娛網站3wyu.com查看產業必讀文章

換皮、盜版、賣肉的二次元遊戲層出不窮, 但頭部作品更加吸金了, 米哈游、樂元素前後提交了上市申請, FGO成全球收入第一手游, 《碧藍航線》登頂日本暢銷榜, 來看看二次元遊戲的2017年。

作者:TripleFire、阿右

二次元遊戲的概念火了之後, 打著二次元旗號的產品不斷推出, 以TAPTAP為例, 搜索二次元標籤有500個結果, 而在APP ANNIE搜索半年內上線的二次元遊戲則有600個結果(600為搜索最大值), 其中《陰陽師》等熱門遊戲的跟風之作無數。

就在米哈遊靠月流水過億的《崩壞3》申請上市,

樂元素《偶像夢幻祭》月流水5000萬的同時, 還有大量的劣質遊戲在國區暢銷榜只能排到500名甚至1000名開外,

三文娛盤點了部分二次元遊戲的表現情況, 可以從它們在暢銷榜上的最高排名(即表中排名一欄)、在TAPTAP上的安裝人數及評價數三個維度來看看這些遊戲的成績如何。

觀察這些資料後, 我們發現二次元遊戲市場在過去一年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徵:(大家也可以對比三文娛去年的分析, 看看今年的市場具體發生了哪些變化)

數量龐大精品少, IP遊戲撲街多

與2016年一樣, 去年的二次元遊戲市場依然繁榮, 但是仍舊有高同質化的趨勢, 大量的類《陰陽師》和風妖怪(或稍加改造的國風妖怪)卡牌遊戲, 類《艦隊Collection》的軍艦擬人遊戲數不勝數。

例如《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在上線一周取得暢銷榜第7位後, 現在通常在300-400名徘徊;去年最火的動畫劇集之一《全職高手》改編的遊戲就更慘了, 上線不到一個月已經跌到了700名以後, 可見IP真的不是萬能鑰匙。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暢銷排名數據

《全職高手》暢銷排名資料

儘管跟風遊戲繁多, IP遊戲頻頻撲街, 不過精品遊戲的總數量也有所增長, 而且頭部遊戲的吸金能力都更強了:

靠《崩壞3》過億月流水、《崩壞》系列總收入12億, 米哈遊已經提交了上市申請;月流水5000萬的《偶像夢幻祭》廠商樂元素, 同樣向上交所提交了IPO;還有B站代理的《碧藍航線》, 成為第一款登上日本暢銷榜第一位的國產手遊。

二次元遊戲≠卡牌, 女性向遊戲崛起

許多二次元用戶或許早就習慣了抽抽抽, 卡牌遊戲的確是二次元遊戲中最為流行的一種, 不過比起2016年卡牌遊戲佔據了大半江山,

2017年有了更多的新遊戲類型(和去年一樣, 現在的遊戲往往融合了多種遊戲元素, 比如卡牌+模擬經營玩法, 這裡我們將遊戲的主要玩法定義為該遊戲的類型, 各類比例僅供大家參考)。

這些二次元遊戲的核心玩法和特色也各有不同, 例如《戀與製作人》是戀愛養成, 《夢間集》是戰棋,以《料理次元》、《食之契約》為代表的美食擬人遊戲也開始流行。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上線了一批女性向遊戲,包括前面提到的《戀與製作人》、《偶像夢幻祭》、《夢間集》以及引進代理的《刀劍亂舞》等,這些遊戲玩法相對而言偏向休閒輕鬆,而且在美術和聲優方面都有較大投入,精美的角色立繪和一口男神音都是女性玩家氪金的重要原因。

去年末新上線的《戀與製作人》就收割了一大片少女心,有非官方消息稱遊戲的月流水預計可能破億。這類不含戰鬥元素的戀愛養成遊戲成本相對而言較低,比起大廠大作,這類遊戲更依賴角色塑造、劇情設計等創作本身,非常適合創業公司,可以預見,未來大概還會有不少類似產品上線。

過去的艦娘類以及軍械器材擬人二次元遊戲,都是在以男性使用者為主要目標,遊戲角色多為大胸長腿的女性,還常常在標題或簡介中加上後宮、爆衣、推倒萌妹子等用詞。

現在的廠商則更加重視女性用戶了,這一點正好與去年的總裁漫霸榜付費排行相契合,女性用戶付費意願強、留存率高,而且通常有著強烈的傳播欲望。

特別是在配音方面,此前廠商以代理日本二次元遊戲為主,哪怕是自研遊戲也多數邀請了日本聲優配音,但去年可以明顯看到不少二次元遊戲中出現了中文配音,國產聲優的表現受到了更多用戶的認可。三文娛馬上會與《戀與製作人》廠商對女性向遊戲做一次探討,歡迎大家關注。

還有個有趣的現象是,去年網易上線了音樂遊戲《初音速》,騰訊代理了掌趣開發的《初音未來:夢幻歌姬》,還有《神無月》、《料理次元》等遊戲聯動洛天依,這兩位虛擬偶像似乎從去年開始格外受遊戲廠商的青睞。

聯動也是一種遊戲找回使用者的重要方式,《陰陽師》在去年陸續與《滑頭鬼之孫》、《怪化貓》做的兩次聯動,都拉了不少脫坑玩家回來氪金。

大廠紛紛佈局,傳統手游也在進軍二次元

多家上市公司和老牌廠商都在二次元遊戲領域有所佈局,騰訊有《蔚藍戰爭》、《火影忍者》等原創或日本動漫IP改編遊戲,網易繼《陰陽師》後又推出《永遠的7日之都》、《魔法禁書目錄》等產品,完美世界上線《夢間集》,遊族代理《刀劍亂舞》,還有奧飛的《航海王激戰》,掌趣的《鎮魂街:對決》等等。

但是這些廠商在二次元遊戲領域的表現卻並不是和過去一樣所向披靡,除了網易的《陰陽師》,其他廠商自研或代理的遊戲都未成現象級。

這些大玩家在二次元領域都還是新手,二次元遊戲也遠遠不到收割的時期,所以或許就如三文娛舉辦的二次元未來峰會上有嘉賓提到過的:“創業公司對抗大廠商的方式,就是在細分領域迅速紮根並且足夠深,讓他們無法在短期之內超越。”

此外,隨著二次元遊戲概念的興起,不少傳統手遊開始嘗試針對二次元用戶做行銷。騰訊互動娛樂創意設計總監李若凡,就曾在三文娛舉辦的二次元峰會上分享《王者榮耀》的行銷經驗。

他提到,《王者榮耀》非常重視同人作者的運營,已經陸續與這些作者合作了漫畫、動畫、衍生品等,並且通過對《王者榮耀》世界觀和角色設定的不斷深入來為同人作者提供二次創作的素材。

盛大遊戲副總裁譚雁峰也曾告訴三文娛,《龍之谷》手游作為一款非二次元遊戲的產品,嘗試了洛天依演唱主題曲、遊戲裡有洛天依時裝、在AB站上投放MMD、宅舞等二次元領域的行銷方式,拓展遊戲的潛在用戶和補充市場。

還有《槍神紀》、《歡樂鬥地主》等和二次元用戶重合度極低的遊戲,都在計畫或已推出漫畫和動畫,至於這些開發是真的收穫了新的用戶群體,還是讓路人感歎一句“什麼鬼”之後就拋在腦後,這個問題就見仁見智了。

《鬥地主少女》 美女荷官線上發牌

有人說二次元遊戲更注重肝而不是氪,平衡性非常重要;有人說應該比普通遊戲更注重設計美感和日式美感;有人說它們的角色更豐滿,更適合衍生創作。

2017年的“二次元遊戲”概念就像幾年前的“IP”概念一樣火熱,只是IP作品已經積累了那麼多失敗經驗,大量二次元遊戲卻仍然在換皮、盜版、賣肉的路上樂此不疲,可除了賽璐璐畫風和日本聲優,二次元遊戲還剩下什麼?

《夢間集》是戰棋,以《料理次元》、《食之契約》為代表的美食擬人遊戲也開始流行。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上線了一批女性向遊戲,包括前面提到的《戀與製作人》、《偶像夢幻祭》、《夢間集》以及引進代理的《刀劍亂舞》等,這些遊戲玩法相對而言偏向休閒輕鬆,而且在美術和聲優方面都有較大投入,精美的角色立繪和一口男神音都是女性玩家氪金的重要原因。

去年末新上線的《戀與製作人》就收割了一大片少女心,有非官方消息稱遊戲的月流水預計可能破億。這類不含戰鬥元素的戀愛養成遊戲成本相對而言較低,比起大廠大作,這類遊戲更依賴角色塑造、劇情設計等創作本身,非常適合創業公司,可以預見,未來大概還會有不少類似產品上線。

過去的艦娘類以及軍械器材擬人二次元遊戲,都是在以男性使用者為主要目標,遊戲角色多為大胸長腿的女性,還常常在標題或簡介中加上後宮、爆衣、推倒萌妹子等用詞。

現在的廠商則更加重視女性用戶了,這一點正好與去年的總裁漫霸榜付費排行相契合,女性用戶付費意願強、留存率高,而且通常有著強烈的傳播欲望。

特別是在配音方面,此前廠商以代理日本二次元遊戲為主,哪怕是自研遊戲也多數邀請了日本聲優配音,但去年可以明顯看到不少二次元遊戲中出現了中文配音,國產聲優的表現受到了更多用戶的認可。三文娛馬上會與《戀與製作人》廠商對女性向遊戲做一次探討,歡迎大家關注。

還有個有趣的現象是,去年網易上線了音樂遊戲《初音速》,騰訊代理了掌趣開發的《初音未來:夢幻歌姬》,還有《神無月》、《料理次元》等遊戲聯動洛天依,這兩位虛擬偶像似乎從去年開始格外受遊戲廠商的青睞。

聯動也是一種遊戲找回使用者的重要方式,《陰陽師》在去年陸續與《滑頭鬼之孫》、《怪化貓》做的兩次聯動,都拉了不少脫坑玩家回來氪金。

大廠紛紛佈局,傳統手游也在進軍二次元

多家上市公司和老牌廠商都在二次元遊戲領域有所佈局,騰訊有《蔚藍戰爭》、《火影忍者》等原創或日本動漫IP改編遊戲,網易繼《陰陽師》後又推出《永遠的7日之都》、《魔法禁書目錄》等產品,完美世界上線《夢間集》,遊族代理《刀劍亂舞》,還有奧飛的《航海王激戰》,掌趣的《鎮魂街:對決》等等。

但是這些廠商在二次元遊戲領域的表現卻並不是和過去一樣所向披靡,除了網易的《陰陽師》,其他廠商自研或代理的遊戲都未成現象級。

這些大玩家在二次元領域都還是新手,二次元遊戲也遠遠不到收割的時期,所以或許就如三文娛舉辦的二次元未來峰會上有嘉賓提到過的:“創業公司對抗大廠商的方式,就是在細分領域迅速紮根並且足夠深,讓他們無法在短期之內超越。”

此外,隨著二次元遊戲概念的興起,不少傳統手遊開始嘗試針對二次元用戶做行銷。騰訊互動娛樂創意設計總監李若凡,就曾在三文娛舉辦的二次元峰會上分享《王者榮耀》的行銷經驗。

他提到,《王者榮耀》非常重視同人作者的運營,已經陸續與這些作者合作了漫畫、動畫、衍生品等,並且通過對《王者榮耀》世界觀和角色設定的不斷深入來為同人作者提供二次創作的素材。

盛大遊戲副總裁譚雁峰也曾告訴三文娛,《龍之谷》手游作為一款非二次元遊戲的產品,嘗試了洛天依演唱主題曲、遊戲裡有洛天依時裝、在AB站上投放MMD、宅舞等二次元領域的行銷方式,拓展遊戲的潛在用戶和補充市場。

還有《槍神紀》、《歡樂鬥地主》等和二次元用戶重合度極低的遊戲,都在計畫或已推出漫畫和動畫,至於這些開發是真的收穫了新的用戶群體,還是讓路人感歎一句“什麼鬼”之後就拋在腦後,這個問題就見仁見智了。

《鬥地主少女》 美女荷官線上發牌

有人說二次元遊戲更注重肝而不是氪,平衡性非常重要;有人說應該比普通遊戲更注重設計美感和日式美感;有人說它們的角色更豐滿,更適合衍生創作。

2017年的“二次元遊戲”概念就像幾年前的“IP”概念一樣火熱,只是IP作品已經積累了那麼多失敗經驗,大量二次元遊戲卻仍然在換皮、盜版、賣肉的路上樂此不疲,可除了賽璐璐畫風和日本聲優,二次元遊戲還剩下什麼?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