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內部管道、不過退費……揭考研培訓班“神押題”內幕真相!

□圖文據新華社

2017年底, 一起考研數學疑似漏題事件, 將考研培訓機構“神押題”推上輿論風口浪尖。

培訓機構推出的“天價”押題班, 是“忽悠”還是另有內幕?“神押題”靠的是教師的多年經驗還是特殊身份?“新華視點”記者進行了調查。

“天價”考研培訓高達20萬元 “不過退費”“保障協議”均是“套路”

記者調查發現, 以“神押題”為噱頭的各類考研“天價班”在多地火爆。

在重慶, 某考研輔導機構承諾與考生簽署“保障協定”的培訓產品中, 最便宜的“會計碩士全科鑽石彩虹卡”18800元, 最貴的“學碩、經濟專碩、臨床醫學綜合全科至尊彩虹卡”128000元起;在江西, 中公教育涵蓋初試到複試的全程協定班, 收費3.98萬元;在北京, 配備有輔導員的VIP一對一服務“天價班”, 費用通常在10萬元至20萬元之間。

記者發現, 這些聲稱“效果極佳”, 願意簽“保障協議”, 保證“不通過退款”的“天價班”, 實際上多是“忽悠”。

以押題“高命中率”作噱頭、博眼球。

“很多培訓機構通過曬押題成績單來吸引生源, 其實有很多貓膩。 ”一位江西考研公共課輔導教師孟教授說, 不少押題其實只是內容挨到了一點邊, 就單方面宣告成功。 甚至, 還有些機構根據後來發佈的考試題, 偷偷修改之前留在網上的押題材料。

在命題資訊保密工作日趨嚴格的當下, “除了一些師資實力極強的大機構, 很多押題班其實只有宣傳意義了。 ”多年經營法學類考研專業課培訓機構的高某說。

不少向學員承諾“必過”的“天價班”, 通常都會簽訂所謂“保障協定”。 重慶一培訓機構經營者杜某告訴記者, “保障協定”其實並無保障, 往往只是對於考不過的學生退還部分學費。 如, 江西某教育機構收費3.98萬元的培訓班,

學員未通過考試僅能得到退款1萬元。

業內人士透露, 以20個學生的高價培訓班為例, 只要有一兩個人考試通過培訓班就能賺回成本, 其後每過一個人都是淨掙, 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押題班真的有“內部管道”嗎?

記者調查發現, 一些考研培訓機構聲稱, “我們的老師有內部資料”, “我們的老師多年參與考研出題”, “我們有內部管道瞭解資訊”等。 培訓機構真的有所謂“內部管道”嗎?

據瞭解, 教育部明文規定:高校內部任何部門和工作人員不得舉辦或參與舉辦考研輔導活動。 考試大綱編寫人員、命題人員不得公開其參與命題、考試工作的身份或以考試及命題參與者的身份從事教學、學術及各種社會活動, 不參加任何形式的有關研究生招生考試的補習和輔導活動,

不以任何形式透露試題的內容、命題工作情況和從事有關考試內容方面的任何諮詢。

目前, 活躍在考研培訓一線的“押題老師”, 多是供職於培訓機構的教學經驗豐富的專職培訓老師, 或是一些並無命題經驗、供職於高校的兼職教師。 “理論上說, 參與出題的老師現在是不敢也不會到押題班去講題的, 都是簽了保密協議的, 違規要坐牢的。 ”一位前些年曾參與高校考研出題的青年高校教師告訴記者。

據瞭解, 考研出題人需簽署極為嚴格的保密協定。 刑法修正案(九)規定, 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 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 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試題、答案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嚴重的, 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並處罰金。

“高校老師不太可能為賺幾個錢冒這麼大的風險。 而且, 目前的考研出題方式有根本性變化, 即便是出題人想漏題也非常困難。 ”孟教授說。

據介紹, 在以前“開會命題”的時代, 研究生考試是各校老師齊聚一處共同出題。 雖然也有保密措施, 但難免資訊洩露。 “不一定是原題, 但有人收了錢, 把命題的方向或者相關材料漏出去, 得到的人研究一下就能猜得八九不離十, 押題當然准。 ”

“但是現在行不通了。 研究生考試出題不再‘開會命題’, 出題人不見面, 各出一部分, 資訊互相不通, 有關部門最終找極少數的人拼題, 責任明確,出口很小。”孟教授說。

還有哪些環節有可能漏題?

據記者調查瞭解到,近幾年,雖然命題方式在變化,保密制度在強化,但研究生考試中的一些環節依然存在泄題漏洞。

2012年和2016年,都曾有社會影響較大的漏題泄題案件發生,並進入司法程式。從公開信息看,泄題源頭並非命題人。“試卷的印刷環節、運輸環節,特別是在向基層地方運輸保管時,漏題可能性最大。”孟教授告訴記者,曾有試卷地方運輸保管人收受培訓機構賄賂,私拆試卷因而獲罪的先例。

不過,記者發現,與公共課相比,由各個高校自主命題的專業考試,是目前考研泄題風險較高的環節。

高某向記者透露,英語、政治、數學等考研公共課的命題資訊與人員保密制度,通常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制定,保密工作也由其統一監督實施。而各招生單位的專業課,由於科目眾多,命題資訊和命題人的保密工作由各高校、科研機構等招生單位自己落實把握,因此,保密措施力度比起公共課明顯偏弱。一些考研專業課培訓機構通常會針對性地選擇某些高校的特定專業,不遺餘力地編織人脈網、情報網,使考研專業課漏題風險大大增加。

記者詢問北京名牌高校考研專業課漏題“行情”時,高某告訴記者,漏一次題拿到的錢,一般至少相當於在商業培訓機構上一整年課的收入。

多名專家建議,對於一些考研機構承諾無法兌現、進行虛假宣傳等觸及法律紅線的問題,應當按照廣告法等相關法律規定查處。同時,對於考研專業課漏題風險,應該進一步強化各招生單位的保密措施實施力度與責任倒查機制。此外,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儘快建立考研培訓機構“黑名單”制度,引導學生理性報班。

責任明確,出口很小。”孟教授說。

還有哪些環節有可能漏題?

據記者調查瞭解到,近幾年,雖然命題方式在變化,保密制度在強化,但研究生考試中的一些環節依然存在泄題漏洞。

2012年和2016年,都曾有社會影響較大的漏題泄題案件發生,並進入司法程式。從公開信息看,泄題源頭並非命題人。“試卷的印刷環節、運輸環節,特別是在向基層地方運輸保管時,漏題可能性最大。”孟教授告訴記者,曾有試卷地方運輸保管人收受培訓機構賄賂,私拆試卷因而獲罪的先例。

不過,記者發現,與公共課相比,由各個高校自主命題的專業考試,是目前考研泄題風險較高的環節。

高某向記者透露,英語、政治、數學等考研公共課的命題資訊與人員保密制度,通常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制定,保密工作也由其統一監督實施。而各招生單位的專業課,由於科目眾多,命題資訊和命題人的保密工作由各高校、科研機構等招生單位自己落實把握,因此,保密措施力度比起公共課明顯偏弱。一些考研專業課培訓機構通常會針對性地選擇某些高校的特定專業,不遺餘力地編織人脈網、情報網,使考研專業課漏題風險大大增加。

記者詢問北京名牌高校考研專業課漏題“行情”時,高某告訴記者,漏一次題拿到的錢,一般至少相當於在商業培訓機構上一整年課的收入。

多名專家建議,對於一些考研機構承諾無法兌現、進行虛假宣傳等觸及法律紅線的問題,應當按照廣告法等相關法律規定查處。同時,對於考研專業課漏題風險,應該進一步強化各招生單位的保密措施實施力度與責任倒查機制。此外,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應儘快建立考研培訓機構“黑名單”制度,引導學生理性報班。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