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泉州的名寺

訪問儒禾禪修官網: http://www.ruhezen.com, 體味禪修之趣。

泉州, 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 海上絲綢之路起點。

泉州最早開發于周秦兩漢, 唐朝時為世界四大口岸之一, 宋元時期為東方第一大港。

泉州迄今保留著大量的歷史文明, 主要有梨園戲、高甲戲、提線木偶、布袋戲等。

泉州的宗教有道教、佛教、伊斯蘭教、景教、天主教、印度教、基督教、摩尼教、日本教和拜物教、猶太教等諸多宗教。

本文單表泉州著名的佛教伽藍。

文中圖片均來自於網路

開元寺

始建于唐代, 位於福建省泉州市鯉城區西街。

占地面積78000平方米。

開元寺佈局, 中軸線自南而北依次有:紫雲屏、天王殿、拜亭、大雄寶殿、甘露戒壇、藏經閣。

東翼有檀越祠、泉州佛教博物館(弘一法師紀念館)、准提禪院;

西翼有安養院、功德堂、水陸寺;

天王殿兩側是密跡金剛和梵天王。

殿前月臺須彌座的72幅獅身人面青石浮雕, 殿后廊的兩根古婆羅門教青石柱。

大雄寶殿粱槽間有24尊飛天樂伎。

大雄寶殿供奉密宗五方佛, 毗盧遮那佛, 阿閦佛, 寶生佛, 阿彌陀佛, 不空成就佛。

五方佛的脅侍有文殊、普賢;阿難、迦葉;觀音、勢至;韋馱、關羽;梵王、帝釋。

戒壇最上層供奉明代的盧舍那佛木雕坐像, 四周各層侍立著金剛鉤、金剛索、金剛鈴、金剛鎖四菩薩。 還有釋迦牟尼、阿彌陀佛、寒山、拾得、千手觀音的及韋馱天將, 八大金剛等 24尊菩薩神像。

開元寺東西兩側各有一塔, 與大雄寶殿成“品”字形佈局, 兩塔均為仿木構八角五層樓閣式石塔。

開元寺

承天寺

始建於五代時期, 位於福建省泉州市中心承天巷對面南俊巷東側。

為閩南三大叢林之一。

中軸線全長300米, 依次分佈著天王殿、彌勒殿、大雄寶殿、法堂、文殊殿。

東側重建有禪堂、祖堂、龍王殿和僧舍等。

天王殿供奉四大天王。

兩側廊壁上塑有赭色脫胎浮雕高達二米多的二十四諸天像。

大雄寶殿供奉著三世佛、迦葉、阿難、護法諸天、十八羅漢、四大菩薩及開山祖師等塑像。

法堂內供奉著承天寺的鎮寺之寶——隋朝銅鑄阿彌陀佛,

像高二米。 兩旁的護廊上彩繪著12幅精美的佛教故事壁畫。

承天寺

崇福寺

始建於北宋, 位於鯉城區崇福路。

與開元寺、承天寺並稱為泉州三大叢林。

崇福寺坐西向東, 方圓約15畝。

天王殿供奉彌勒, 四天王。

大雄寶殿供奉三世佛。


觀音殿供奉千手觀音。

崇福寺擁有“三寶”, 一為晉代所建的“應庚塔”, 二為六尺高“千人鼎”, 三為大洪鐘。

崇福寺

少林寺

始建于唐, 位於泉州清源山東麓, 俗稱南少林。

相傳是中國南方武術之發源地。

相傳為曾救唐王十三棍僧之一的智空入閩所建。

寺中有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閣等主要建築。

南少林

銅佛寺

始建於明代,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區中心百源川池畔。

現存大殿占地面積約 400平方米 。內供奉清順治年間鑄造的銅佛十六尊。

新建雙層樓閣式歇山頂彌陀殿一座。

銅佛寺

宿燕寺

始建於清代,位於紫帽山東面鯉城區江南鎮亭店村。

山巔有老子騎青牛景象。

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等殿宇。

大悲殿供奉著二十四臂觀世音菩薩塑像。

宿燕寺

南少林

銅佛寺

始建於明代,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區中心百源川池畔。

現存大殿占地面積約 400平方米 。內供奉清順治年間鑄造的銅佛十六尊。

新建雙層樓閣式歇山頂彌陀殿一座。

銅佛寺

宿燕寺

始建於清代,位於紫帽山東面鯉城區江南鎮亭店村。

山巔有老子騎青牛景象。

主要有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等殿宇。

大悲殿供奉著二十四臂觀世音菩薩塑像。

宿燕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