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丁遲成:關於加快推動天水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發展的建議

1月4日下午, 政協天水市第七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 范多智、王曉梅、方正偉等10位政協委員就我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重大問題進行面對面協商討論, 暢所欲言, 履職建言。 現將10位委員發言予以刊發

關於加快推動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發展的建議

丁遲成 委 員(市政協常委, 秦安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近年來, 我市堅持把引導土地有序流轉作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突破口, 大力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 逐步建立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 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經營為骨幹, 以農民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為紐帶, 以社會化服務組織為保障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 農業生產經營的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和集約化水準明顯提升, 有力地促進了天水市現代農業發展。

一、存在問題

(一)經營管理人才缺乏。

目前, 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領辦人還不能適應農業產業化和規模化的經營需求。 同時, 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受農業弱勢產業的制約, 沒有經濟實力吸引懂技術、能經營、會管理的複合型人才, 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創新和發展。

(二)資金需求難以保障。 近年來, 省、市雖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農民專業合貸款作社和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措施, 但總體上財政扶持資金不足、專案資金偏少、融資難的問題較為普遍;由於國家對合作社法人性質也沒有相應的政策規定, 致使金融機構不承認、難放貸。 同時, 由於固定資產投資不多, 大部分投入無法通過資產抵押等方式獲取銀行貸款,

造成了貸款融資難。

(三)抵抗風險能力較差。 我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主要都從事農業投資, 投資回報期長、回報率低, 自然災害和農產品市場價格異常波動等情況時有發生, 導致實際效益背離預期效果。 而農業保險作為抵抗農業生產風險的一項重要舉措, 在我市的推動和落實不夠, 有效需求不足, 商業化經營難以維繫, 致使應對各類農業生產風險的能力較差。

(四)利益聯結機制偏弱。 大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聯繫不夠緊密, 都是單打獨鬥, 不能形成利益共用、風險共擔的利益聯結機制, 沒有建立健全風險防範體系, 嚴重制約著農業產業化的進一步發展。

(五)發展層次水準較低。 大部分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僅局限於生產環節的互助以及初級產品的銷售,

很少有從事農產品的深加工以及流通和終端銷售等附加值更高的二三產業, 制約了農民致富增收。 同時, 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為農民服務的範圍較窄, 服務能力和效果較弱, 社員和合作社之間聯繫鬆散, 管理比較隨意, 真正實現統一生產經營管理的很少。

二、幾點建議

(一)加快發展步伐。 圍繞特色產業、地方優勢產業和特色產品, 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 實現高效特色農業產業全覆蓋。 加快推動規模化農業生產模式, 積極組建各種合作經濟體, 實現大宗農作物生產全覆蓋。 強化農業生產社會化服務, 加快推進農機合作、植保合作等各類服務型主體建設,

實現農業社會化服務全覆蓋。

(二)規範運作方式。 按照依法規範、分類指導、講求實效的原則, 建立健全各項制度和章程, 強化企業化管理。 首先立足于規範化建設, 工商部門需進一步規範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組織章程, 做到有章可循;其次政府需加快出臺相關運行機制, 幫助專業合作社建立一整套企業化管理制度和規模化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內部管理制度, 增強專業合作社的吸引力, 增加農民入會的積極性。

(三)健全保險體系。 市、縣(區)兩級政府應完善農業政策性保險、加快研究、建設新型農業商業性保險, 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設立專門的農業保險產品, 拓展農業保險的品種和覆蓋範圍,有效分擔農業生產風險和市場風險。同時,政府應認真落實關於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稅收優惠和減免政策,並注重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示範家庭農場等的稅收優惠力度。

(四)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不同農業經營主體之間加強合作,鼓勵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形式創新,充分發揮不同主體在農業生產中的優勢。鼓勵農業經營主體構建成為緊密的利益聯結體,通過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的投入和合作,實現農業生產資源、資訊資源的共用。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與農戶間構建形成穩定的利益分配機制,嚴格執行利潤返還和收益共用,實現經營收益的合理分配。著力構建分工協作、運行高效的多層次、多主體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形成專業化與市場化相結合、公益性與經營性相結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格局。

(五)促進提質增效。緊緊圍繞生產、加工、銷售三個環節,加快推進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建立健全生產記錄和產品品質登記制度,著力提高農產品品質安全水準,積極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的“三品一標”認證,全面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發展水準,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通過政策性財政措施,培養一批懂合作、善經營、會管理的各類人才,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吸納物流、資訊、行銷等農村經紀人加盟,培養自己的經紀人隊伍,打造一批能夠適應市場不斷變化和帶領產業發展壯大的高素質人才。圍繞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素質提升,積極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聯合,加強合作理念、合作知識、經營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培訓,提高經營管理水準。

(七)強化政策資金扶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按照法律規定設立扶持發展專項資金,並建立逐年遞增機制,重點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社興辦加工流通實體,開展農產品深加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拓寬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貸款融資管道,有效解決合理資金需求問題。

拓展農業保險的品種和覆蓋範圍,有效分擔農業生產風險和市場風險。同時,政府應認真落實關於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稅收優惠和減免政策,並注重加大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示範家庭農場等的稅收優惠力度。

(四)完善利益聯結機制。鼓勵不同農業經營主體之間加強合作,鼓勵農業生產經營的組織形式創新,充分發揮不同主體在農業生產中的優勢。鼓勵農業經營主體構建成為緊密的利益聯結體,通過資金、技術、勞動力等要素的投入和合作,實現農業生產資源、資訊資源的共用。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與農戶間構建形成穩定的利益分配機制,嚴格執行利潤返還和收益共用,實現經營收益的合理分配。著力構建分工協作、運行高效的多層次、多主體的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形成專業化與市場化相結合、公益性與經營性相結合的農業社會化服務格局。

(五)促進提質增效。緊緊圍繞生產、加工、銷售三個環節,加快推進標準化農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建立健全生產記錄和產品品質登記制度,著力提高農產品品質安全水準,積極開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的“三品一標”認證,全面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的發展水準,提高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六)加大人才培養力度。通過政策性財政措施,培養一批懂合作、善經營、會管理的各類人才,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吸納物流、資訊、行銷等農村經紀人加盟,培養自己的經紀人隊伍,打造一批能夠適應市場不斷變化和帶領產業發展壯大的高素質人才。圍繞農民專業合作社帶頭人素質提升,積極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開展聯合,加強合作理念、合作知識、經營管理、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培訓,提高經營管理水準。

(七)強化政策資金扶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按照法律規定設立扶持發展專項資金,並建立逐年遞增機制,重點支援農民專業合作社興辦加工流通實體,開展農產品深加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拓寬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家庭農場貸款融資管道,有效解決合理資金需求問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