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控制不住我自己 真實的強迫症原來是這樣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經常可以聽到強迫症這一名詞, 有些人因為自己有東西必須擺放整齊、反復核對檔、手機未讀消息必須查看、走路必須沿著直線等習慣, 而聲稱自己患有強迫症(在朋友圈發圖“不夠9張不舒服”的人到底有沒有強迫症?)。 那麼, 到底什麼是強迫症?其病因是什麼?患上強迫症該怎麼辦呢?

由於手機功能繁多, 花樣百出, 連環畫面一層一層又一層, 使廣大手機用戶普遍患上了手機強迫症。 (張華/人民圖片)

什麼是強迫症?

據《錢江晚報》報導, 雖然有些行為在別人看來沒啥必要, 但在當事者眼中, 他們認為必須要這樣做才覺得舒服。 這些行為可以說是有點強迫行為, 但強迫行為並不等於強迫症(漲知識了:“強迫傾向”與“強迫症”原來不是一回事兒)。 強迫症是焦慮障礙的一種類型, 是以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神經精神疾病。

其特點是有意識的強迫和反強迫並存, 一些毫無意義, 甚至違背自己意願的想法或衝動反復侵入患者的日常生活。 患者對這些想法或衝動極力抵抗後仍無法控制, 進而影響學習、工作、人際交往甚至生活起居。

產生強迫症的原因是什麼?

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神經外科王學廉教授在接受《西安晚報》採訪時表示, “由於社會競爭變大以及其他原因, 強迫症患者不斷增加, 已經成為一種發病率較高的精神疾病, 現在國內約有500萬~1000萬強迫症患者。 強迫症與遺傳因素、個性特點、不良事件、應激因素等均有關係, 尤其與患者的個性特點緊密相關, 平時追求完美, 對外界評價非常在意, 責任心特別強, 往往學習成績、工作業績較好的人,

在遇到精神打擊或突發事件時會容易發病。 ”

此外, 據新華網報導, 幼年時期所接受的教育也可能誘發強迫症狀的出現。 強迫症通常起病于兒童、青少年時期, 老年人出現強迫障礙的情況比較少見, 兒童期發病的強迫障礙常常更嚴重、更持久。

患有強迫症該怎麼辦?

據新華網報導, 中國醫師會精神科分會常委、中國心理學會委員楊彥春教授在輝瑞中樞神經峰會上指出, “強迫症起病與初次就診間可能相隔十年之久, 一些強迫症患者常出於種種考慮在起病之初未及時就醫, 一些患者可能要在症狀嚴重到無法正常生活後才來就診, 這在無形中增加了治療的難度, 因此患者應當提高對強迫症的重視, 早發現、早治療。

”此外, 強迫症患者應該多食用菠菜、燕麥等可以讓心情放鬆的食物。 菠菜中含有豐富的鎂, 而鎂是一種能使人頭腦和身體放鬆的礦物質;燕麥中富含維生素B, 而維生素B有助於平衡中樞神經系統, 使患者安靜下來, 有助其擺脫焦慮。 (王亞宇)

本文由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風險評估與控制專業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心理健康分會秘書聶聰進行科學性把關。

(責編:高黎明、張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