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今年,農村做這種生意的要當心,專家預測將有一半的經營者要關門

土地是農民安身立命之本, 土地是農民養家糊口的本錢。 農民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地裡的收成, 而收成好壞一部分取決於化肥、農藥、地膜等的投入。 正因為如此, 農資行業在農村始終都是搶手貨, 一直都是香餑餑。

然而在和當地紀委經營了多年農資的“專家”聊天時, 他們卻有些惆悵和擔憂, 他們表示今後一半以上從事農資的人將關門大吉。 一起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吧。

第一, 農藥管理的加強。

對於從事農資的人來說, 賣農藥的收入是相當大的, 然而眼下安全、合理使用農藥早已提上了日程, 劇毒、高毒農藥不得用於防治害蟲, 不得用於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等。 這樣一來, 不少人就無利可圖了。

第二, 農產品價格的走低。

近幾年農產品滯銷愈演愈烈, 農產品的價格不盡人意, 種地掙錢越來越難, 能保本就不錯了。 從一定程度上來說, 農產品的價格決定著農資行業的生存, 種地的人少了, 買農資的人也就少了, 搞農資的人生意自然就不景氣了。

第三, 網上購置的影響。

目前互聯網已基本覆蓋農村, 網上購物已不再是城裡人的專享, 很多農民也開始在網上購置一些農機, 農具, 農資產品等。 鄉鎮上一些實體農資店銷售量越來越少, 越來越難幹。

(圖片僅供參考, 與正文無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