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2017年VR/AR十大重要事件:FB VR一體機即將上市欲鯨吞一眾廠商……

【樂智網 | lezhiot.com 訊】1、Magic Leap One正式發佈, 2018年發貨

12月20日, 迄今融資近19億美元的Magic Leap通過官網發佈了旗下神秘AR頭顯Magic Leap One。 Magic Leap One是Magic Leap 的第一代消費版產品, 包含頭戴式顯示器, 口袋型電腦, 以及6自由度控制器三部分, 擁有數位光場、視覺感知、持久化物件、聲場音訊、高性能晶片組和下一代介面等特性。 該產品主要面向開發者、品牌商、機構以及早期採用者。

點評:Magic Leap 作為AR行業融資最高的公司, 拿了19億美元天價融資, 神神秘秘搗鼓了幾年, 時不時拍些特效視頻出來給外界看, 在遭受過“無數”波質疑後, 現在終於亮出第一款硬體產品。

從ML所透漏的產品資訊來看, Magic Leap One所涉及的技術有些超前, 所以關於產品能否量產和按時交付的問題還懸而未決。 不過, 這家公司使得智慧眼鏡的關注度驟增, 這對MR行業是好事, 預計2018年國內又有一大波創企要搭乘ML的順風車, 借機順勢推出自家的智慧眼鏡, 市場將會再熱鬧一波。

2、小派科技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推出全球首款8K VR 頭盔

2017年12月, 虛擬實境技術廠商小派科技正式宣佈完成近億元A輪融資, 並推出推出全球首款8K VR 頭盔 。 據介紹, 小派8K VR 頭盔擁有2*3840*2160的雙目8K解析度, ;視場角達到200度, 整體延時控制在了15ms以內, 售價為599美元。

點評:2017年可以說是VR行業的退潮期, 小派科技VR頭盔依靠著8K的解析度拿到年內比較大的一筆投資, 算是某種程度的劇情反轉:VR全球三巨頭索尼、HTC、Oculus都做不到8K, 眾多廠商依然停留在2K時代的情況下, 技術領先者, 往往可能就是市場的顛覆者。

尤其這還是一家並非巨頭的公司。

VR技術的前景毋庸置疑, 退潮之後, 忠於技術的公司在獲得足夠資金的情況下, 將贏得未來。 科技界從來不乏創新, VR行業新的一波技術競爭與市場廝殺劇情正式展開。

3、Facebook首款VR一體機將于明年上市, 售價僅為199美元

2017年10月, Facebook在Oculus Connect開發者大會上宣佈推出VR一體機Oculus Go。 據悉, Oculus Go 將於2018年年初上市, 售價為199美元。

Oculus Go 採用解算一體化輕量設計和泡沫式內結構層, 憑藉超快轉換液晶成像元件及先進光學系統, 可提供清晰寬廣視野, 大幅減輕紗窗效應, 其快速交換 LCD 顯示幕德雙眼解析度為2560×1440, 配備了內置揚聲器、3.5毫米耳機插孔和單體運動控制器。

點評:Oculus Go是一款定位於中端、可獨立使用的VR設備, 不需要使用者擁有一台頂級智慧手機或高配置電腦, 或者是PS4這樣的專業遊戲機, 就能體驗到高品質的虛擬實境。

這是對當前市場的一種顛覆。

更為重要的是, 據悉Oculus Go的價格只需199 美元, 約合人民幣1300元,

是目前一體機市場價的一半。 這對於在VR行業退潮時已經捉襟見肘的絕大多數創業者來說, 簡直就是一場噩夢——原本微薄的利潤空間會進一步壓縮, 原本正在動盪的市場份額將會產生更劇烈的動盪。

被鯨吞, 還是徹底退出?

2018年對於VR行業來說, 會更為撲朔迷離, 且血腥無比。

4、Google推出ARCore, 正面迎戰蘋果ARKit 蘋果涉足AR

2017年8月, Google正式公佈了一個為開發者準備的增強現實AR平臺——ARCore。

根據 Google 的描述, ARCore 有三個基本元件:第一是運動跟蹤, 它基於內部感測器和視頻素材來估算手機的相對位置, 因此使用時可以將虛擬物件固定在一個位置, 並圍繞它移動。 第二是環境理解, 也就是使用相機檢測到平坦的表面。 第三是光線預測, 這能讓虛擬物品或角色投射產生陰影,

適應周圍的環境。

最初, ARCore應用只能在三星 Galaxy S8 和穀歌Pixel上運行, 今年冬季將入駐數以百萬計、運行Android 7.0 Nougat及以上版本的設備。

點評:在穀歌發佈ARCore的前兩個月, 蘋果就發佈了AR平臺ARKit。 雖說ARCore的出現挑戰了ARKit的霸主地位, 但是從用戶量看來, 要撼動ARKit的地位, 並非易事:ARKit的用戶量從一開始就遠多於ARCore用戶。

此外, 由於安卓系統的開放性帶來了分散化的問題, ARCore登陸其他安卓平臺時, 需要相容不同安卓手機之間的硬體和軟體差異, 這就增大了普及難度。 蘋果對自家硬體和軟體都擁有所有權, 可以說ARKit是為蘋果生態量身定做的。

在這場ARkit和ARCore的角逐賽中, AR應用程式已經因此成為了一種商品。 無論是蘋果還是穀歌領先, 對AR行業都有很大的推進作用。 不過到目前為止,AR應用APP的普及主要是在AR開發者之間。

5、微軟新專利:全球HoloLens用戶共用一個AR世界

11月6日消息,微軟的一個新專利申請透露,微軟接下來打算讓全球用戶雲端共用HoloLens構建的場景地圖。在2017的一個增強現實技術專利中,微軟提出要通過將資料保存在網路上,加快第一次掃描並進行空間地圖構建的過程,然後就可以與其他HoloLens的擁有者分享。

點評:微軟的這一招有點狠。比較奇怪的是,這居然不是穀歌提出的。

微軟HoloLens能將虛擬物體固定在一個真實的空間,當用戶離開並返回,就會發現這些物件仍然在同一個地方。這個專利的意義在於不用一次又一次重建地圖,而是每一次新使用者進入一個區域,都可以訪問網路上現有的場景。

當開發者們逐步接受這種便利後,微軟能夠收穫的是,所有的VR技術方不得不被開發平臺所“綁架”——好處在於大大提升了體驗和開發的進度,可以更快地促進VR產品的落地和推廣;不好的地方在於,與所有開放式平臺一樣,在標準之下制定的產品與市場策略,會有所掣肘。

6、HTC Vive 放棄 Daydream 一體機,專注Vive Focus

在VDC2017開發者峰會期間,VIVE中國區總裁汪叢青正式對外發佈了Vive Focus一體機。根據介紹和Vive官方網站的資料,Vive Focus一體機採用了3K解析度(2880*1600)的AMOLED螢幕,刷新率75Hz,視場角為110度,處理器則是目前頂級的高通驍龍835。兩個不同配色的版本價格也有所區別,電眼藍價格為4299元,魅力白則是3999元。

另外,HTC原本計畫的基於穀歌Daydream平臺的VR一體機已經確認流產。

點評:其實,除了VIVE Focus,VIVE推出的VIVE WAVE平臺也同樣是一個引人注目的主角,該平臺提供的開放SDK允許開發者便捷快速地將其他平臺的內容轉移到該平臺中,而這可能是HTC孤注一擲,放棄Daydream平臺的原因。

看來,HTC已經把所有賭注都押在了Vive Focus上了。

7、高通將推全新VR一體機方案 融合Leap Motion手勢交互

根據外媒UploadVR報導,高通將在MWC上推出新的驍龍 835 VR一體機方案。

該方案將配備 2560×1440 AMOLED螢幕,6DoF追蹤,眼球追蹤,注視點渲染,以及其它性能提升和省電功能。而最重大的一項改變,是新方案將整合Leap Motion手部追蹤交互,由此解決了移動VR長期缺乏好的交互方案的問題。

驍龍835 VR開發者套件預計將在今年Q2在高通開發者網站上線,主要目的是説明開發者為835頭顯優化app,而使用該方案的頭顯預期將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除了新開發套件和 Leap Motion合作外,高通還公佈了一個頭顯(HMD)加速專案。目的是説明頭顯廠商降低開發成本並加速產品上市,同時還會幫助 OEM和ODM廠商對835 VR一體機方案進行修改,並加入預先優化好的眼球追蹤(來自SMI )和Leap Motion手勢追蹤技術。

點評:目前 VR 一體機領域,早有三星 Gear VR 和穀歌 Daydream,都是插手機的方案,前者自帶的對話模式是頭顯上一塊小的觸控板,後者則是一個 3DoF的手柄。相比之下,高通將Leap Motion手部追蹤整合進來的做法,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沉浸感,更自然地進行交互。

隨著這些新技術的加入,VR一體機的體驗將會越來越好。加上更加親民的價格,2018年或許將是高品質VR一體機迅速發展的一年。

8、英偉達推出Holodeck多人VR交互系統

英偉達在2017 GTC(GPU技術大會)上發佈了一款VR多人交互平臺Holodeck。

在視頻DEMO中,幾名英偉達同事一起在虛擬世界裡,觀看一台即時渲染的Hypercar(可以理解成超級跑車中的超級跑車),不光整台車的外殼與內部裝飾的細節都清晰可見,而且這輛車的所有部件都被渲染出來了,透過車前蓋,可以清晰看到引擎部件。這個虛擬世界是遵循物理定律的,當你伸手抓住方向盤時候,手指不會穿過方向盤。兩人之間或者三、四個人之間也可以做牽手等的動作交互。

根據介紹,這款Holodeck最早在2017年9月就會開放,具備三大特點:照片級真實的模型、遵循真實物理法則、適宜交流合作。

英偉達並沒有將Holodeck作為一款產品推出,而是將其開放SDK給大眾使用,進一步推進多人VR的發展。

點評:多人VR被看好作為行業的一大方向,在於多年來全球長盛不衰的娛樂業(線上/線下)的發展。

互動能力是多人VR必須破除的障礙之一,Holodeck的推出,為眾多產品研發者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從技術難度而言,多人VR短期內應該還難以做到足夠讓消費者滿意。

且行且等待吧。

9、Lightform 獲 500 萬美元融資,其產品能將投影儀改造成 AR 投影設備

Lightform並不是一家全息影像創業公司,該公司通過捕捉結構化的光線,讓投影儀能夠輕鬆地掃描空間的幾何形狀,並且將令人著迷的動畫和靜止物體放置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物體之上。這個有趣的設備可以插在任何一台投影儀後面,將 AR 場景呈現在我們面前。

該公司的Lightform Creator應用還可以讓用戶自行創造投影儀與現實世界的互動方式。日前,Lightform獲得了由Lux Capital領投的500萬美元融資。Dolby Family Ventures、CrunchFund、Comet Labs、Presence Capital和Anorak Ventures也參與了本輪融資。

迄今為止,Lightform已經籌集了780萬美元資金。Lightform 目前尚未決定這款產品的售價,公司創始人希望它的售價能低於1000 美元。公司團隊目前正與合作夥伴進行α測試,產品將于明年開啟預購。

點評:AR/VR領域存在大量的炒作和虛熱,能量產並按時交付產品的企業不多。Lightform產品確實很酷,而且已經籌集了足夠的資金來製造出2000台產品,能不能成功就要看2018年的發貨承諾能否兌現了。

但必須得說的是,無論Lightform能否成功,在這個細分領域裡,絕對會有前赴後繼的企業參與其中——將傳統設備改造成為AR投影設備,這本身就蘊含了無窮的市場。

10、蘋果 3000 萬美元收購加拿大 AR 創業公司 Vrvana

根據TechCrunch獲得的消息,蘋果收購一家位於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創業公司Vrvana,收購價格為3000萬美元。

Vrvana網站上展示的唯一一款產品是尚未發佈的“Totem”增強現實頭盔,根據官網描述,這款設備結合了增強現實和虛擬實境(VR)的關鍵技術,在同一台設備上能夠獲得兩種體驗。Vrvana也曾與遊戲公司Valve、汽車廠商奧迪和特斯拉等公司進行過合作。目前Vrvana的網站依舊在運營,但是從今年8月份開始不再更新社交帳號和新聞。Vrvana與Valve、特斯拉、奧迪及其它一些公司合作,目前還不清楚它的現有產品、產品路線圖或當前業務將會如何與蘋果整合。

點評:蘋果此舉似乎是在為AR眼鏡蓄力。儘管近日來不斷有報導稱蘋果在暗中開發AR硬體,但是蘋果一直不予以回應,且對於未來的全新產品嚴格保密。而這筆收購交易可能是蘋果開發AR頭顯的明顯跡象,我們拭目以待好了。

不過到目前為止,AR應用APP的普及主要是在AR開發者之間。

5、微軟新專利:全球HoloLens用戶共用一個AR世界

11月6日消息,微軟的一個新專利申請透露,微軟接下來打算讓全球用戶雲端共用HoloLens構建的場景地圖。在2017的一個增強現實技術專利中,微軟提出要通過將資料保存在網路上,加快第一次掃描並進行空間地圖構建的過程,然後就可以與其他HoloLens的擁有者分享。

點評:微軟的這一招有點狠。比較奇怪的是,這居然不是穀歌提出的。

微軟HoloLens能將虛擬物體固定在一個真實的空間,當用戶離開並返回,就會發現這些物件仍然在同一個地方。這個專利的意義在於不用一次又一次重建地圖,而是每一次新使用者進入一個區域,都可以訪問網路上現有的場景。

當開發者們逐步接受這種便利後,微軟能夠收穫的是,所有的VR技術方不得不被開發平臺所“綁架”——好處在於大大提升了體驗和開發的進度,可以更快地促進VR產品的落地和推廣;不好的地方在於,與所有開放式平臺一樣,在標準之下制定的產品與市場策略,會有所掣肘。

6、HTC Vive 放棄 Daydream 一體機,專注Vive Focus

在VDC2017開發者峰會期間,VIVE中國區總裁汪叢青正式對外發佈了Vive Focus一體機。根據介紹和Vive官方網站的資料,Vive Focus一體機採用了3K解析度(2880*1600)的AMOLED螢幕,刷新率75Hz,視場角為110度,處理器則是目前頂級的高通驍龍835。兩個不同配色的版本價格也有所區別,電眼藍價格為4299元,魅力白則是3999元。

另外,HTC原本計畫的基於穀歌Daydream平臺的VR一體機已經確認流產。

點評:其實,除了VIVE Focus,VIVE推出的VIVE WAVE平臺也同樣是一個引人注目的主角,該平臺提供的開放SDK允許開發者便捷快速地將其他平臺的內容轉移到該平臺中,而這可能是HTC孤注一擲,放棄Daydream平臺的原因。

看來,HTC已經把所有賭注都押在了Vive Focus上了。

7、高通將推全新VR一體機方案 融合Leap Motion手勢交互

根據外媒UploadVR報導,高通將在MWC上推出新的驍龍 835 VR一體機方案。

該方案將配備 2560×1440 AMOLED螢幕,6DoF追蹤,眼球追蹤,注視點渲染,以及其它性能提升和省電功能。而最重大的一項改變,是新方案將整合Leap Motion手部追蹤交互,由此解決了移動VR長期缺乏好的交互方案的問題。

驍龍835 VR開發者套件預計將在今年Q2在高通開發者網站上線,主要目的是説明開發者為835頭顯優化app,而使用該方案的頭顯預期將會在今年下半年推出。除了新開發套件和 Leap Motion合作外,高通還公佈了一個頭顯(HMD)加速專案。目的是説明頭顯廠商降低開發成本並加速產品上市,同時還會幫助 OEM和ODM廠商對835 VR一體機方案進行修改,並加入預先優化好的眼球追蹤(來自SMI )和Leap Motion手勢追蹤技術。

點評:目前 VR 一體機領域,早有三星 Gear VR 和穀歌 Daydream,都是插手機的方案,前者自帶的對話模式是頭顯上一塊小的觸控板,後者則是一個 3DoF的手柄。相比之下,高通將Leap Motion手部追蹤整合進來的做法,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沉浸感,更自然地進行交互。

隨著這些新技術的加入,VR一體機的體驗將會越來越好。加上更加親民的價格,2018年或許將是高品質VR一體機迅速發展的一年。

8、英偉達推出Holodeck多人VR交互系統

英偉達在2017 GTC(GPU技術大會)上發佈了一款VR多人交互平臺Holodeck。

在視頻DEMO中,幾名英偉達同事一起在虛擬世界裡,觀看一台即時渲染的Hypercar(可以理解成超級跑車中的超級跑車),不光整台車的外殼與內部裝飾的細節都清晰可見,而且這輛車的所有部件都被渲染出來了,透過車前蓋,可以清晰看到引擎部件。這個虛擬世界是遵循物理定律的,當你伸手抓住方向盤時候,手指不會穿過方向盤。兩人之間或者三、四個人之間也可以做牽手等的動作交互。

根據介紹,這款Holodeck最早在2017年9月就會開放,具備三大特點:照片級真實的模型、遵循真實物理法則、適宜交流合作。

英偉達並沒有將Holodeck作為一款產品推出,而是將其開放SDK給大眾使用,進一步推進多人VR的發展。

點評:多人VR被看好作為行業的一大方向,在於多年來全球長盛不衰的娛樂業(線上/線下)的發展。

互動能力是多人VR必須破除的障礙之一,Holodeck的推出,為眾多產品研發者解決了這個問題。但從技術難度而言,多人VR短期內應該還難以做到足夠讓消費者滿意。

且行且等待吧。

9、Lightform 獲 500 萬美元融資,其產品能將投影儀改造成 AR 投影設備

Lightform並不是一家全息影像創業公司,該公司通過捕捉結構化的光線,讓投影儀能夠輕鬆地掃描空間的幾何形狀,並且將令人著迷的動畫和靜止物體放置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物體之上。這個有趣的設備可以插在任何一台投影儀後面,將 AR 場景呈現在我們面前。

該公司的Lightform Creator應用還可以讓用戶自行創造投影儀與現實世界的互動方式。日前,Lightform獲得了由Lux Capital領投的500萬美元融資。Dolby Family Ventures、CrunchFund、Comet Labs、Presence Capital和Anorak Ventures也參與了本輪融資。

迄今為止,Lightform已經籌集了780萬美元資金。Lightform 目前尚未決定這款產品的售價,公司創始人希望它的售價能低於1000 美元。公司團隊目前正與合作夥伴進行α測試,產品將于明年開啟預購。

點評:AR/VR領域存在大量的炒作和虛熱,能量產並按時交付產品的企業不多。Lightform產品確實很酷,而且已經籌集了足夠的資金來製造出2000台產品,能不能成功就要看2018年的發貨承諾能否兌現了。

但必須得說的是,無論Lightform能否成功,在這個細分領域裡,絕對會有前赴後繼的企業參與其中——將傳統設備改造成為AR投影設備,這本身就蘊含了無窮的市場。

10、蘋果 3000 萬美元收購加拿大 AR 創業公司 Vrvana

根據TechCrunch獲得的消息,蘋果收購一家位於加拿大蒙特利爾的創業公司Vrvana,收購價格為3000萬美元。

Vrvana網站上展示的唯一一款產品是尚未發佈的“Totem”增強現實頭盔,根據官網描述,這款設備結合了增強現實和虛擬實境(VR)的關鍵技術,在同一台設備上能夠獲得兩種體驗。Vrvana也曾與遊戲公司Valve、汽車廠商奧迪和特斯拉等公司進行過合作。目前Vrvana的網站依舊在運營,但是從今年8月份開始不再更新社交帳號和新聞。Vrvana與Valve、特斯拉、奧迪及其它一些公司合作,目前還不清楚它的現有產品、產品路線圖或當前業務將會如何與蘋果整合。

點評:蘋果此舉似乎是在為AR眼鏡蓄力。儘管近日來不斷有報導稱蘋果在暗中開發AR硬體,但是蘋果一直不予以回應,且對於未來的全新產品嚴格保密。而這筆收購交易可能是蘋果開發AR頭顯的明顯跡象,我們拭目以待好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