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知名評論大咖盤點2017 六大關鍵字總結時代之音

浙江線上1月1日訊再見2017!在這辭舊迎新之刻, 知名評論大咖總結了2017年, 希望用他們眼中的年度關鍵字, 在您心裡泛起漣漪。

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評論員王石川2017年關鍵字:欣

新時代、新矛盾、新思想、新征程……遴選2017年度熱字, 非新莫屬。 儘管“新”是眾望所歸, 但缺乏“陌生感”, 似乎不夠新穎。 故此, 我更青睞也更願意選擇“欣”字。

欣, 有多重含義, 一層是草木生長茂盛, “千柯習習潤, 萬葉欣欣綠”“木欣欣以向榮, 泉涓涓而始流”。 另一層是歡欣、欣喜, “庶保貧與素, 偕老同欣欣”“黃昏來扣野人扉, 笑語欣欣意不遲”。 這兩層意思都讓人滿心接納。

過去一年, 大事多喜事多, 比如黨的十九大召開, 首艘國產航母下水, 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 民法總則獲得通過並實施,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在全國推開, 等等。 大喜事如此之多, 完全可用“繁盛”來形容。 當善政欣欣向榮, 國民就有理由歡欣鼓舞。

一個“欣”字, 足可涵蓋去年國家行進路上的飽滿狀態。

梨視頻評論總監任大剛2017年關鍵字:網

毋庸置疑, 手機已經成為一個除大腦之外, 須臾不可或缺的身體器官。 吃喝玩樂, 衣食住行, 越來越依靠它。 但正是這一年, 我開始感覺越來越被手機反向控制。

它越來越精確地記錄了我的起居、行蹤、消費、思考、交遊、健康等等所有資訊。 我們興高采烈義無反顧地跳入互聯網時代, 以至於不能上網的人, 幾乎等同於“失蹤人口”。 但又有多少人願意、有多少人想到過, 結局可能是被赤條條粘在網上?

另兩張網是路, 高速公路和高鐵。 地理上廣袤的中國大陸, 無數中小城市, 爭先恐後要求進入高鐵網路, 要求修建高速公路。 2018年是中國大陸高速公路30年, 高鐵10周年。 在兩個“周年”來臨前夜, 不得不提前讚歎經濟與技術的偉大成就。

個人、地區和國家, 已經被這三張網緊緊捆綁在一起, 這才是真正的三千年未有之變局。

澎湃首席評論員沈彬2017年關鍵字:革

這麼多年來, 我們習慣了說“變化”, 習慣了說“新”, 但是, 在過去的2017年中, 還有“革”的到來。

革不僅代表新的到來, 還是新的秩序、新的觀念對於舊的觀念的去除。 變的情感是溫柔的, 革的情緒卻是激烈的。 既有的不願意離場, 新來的卻已經在熱熱鬧鬧地趕人, 毫不憐恤。

革是全方位的, 從人工智慧技術雄心勃勃地要取代人,

到新興的互聯網世代、社交傳播, 把舊有的新聞傳播規則、行銷手法, 打得如此徹底。 “老師傅們”不知所措, 不知道是自己錯了, 還是世界錯了。

於是, 油膩中年男、枸杞保溫杯、88年的中年婦女、第一代90後已經禿了……各個年齡段成為公開嘲弄揶揄的對象, 背後就是對於變革帶來的危機感。 沒有人敢自誇年輕, 沒有人敢自矜必須得到後輩的尊重。

大變革帶來的顛覆如此順其自然, 任何一個年齡段必須接受這樣無情的規律。

中國青年報編委、高級編輯曹林2017關鍵字:懟

用一個字描述2017,我特別想選“喪”,網上流行著各種喪文化,諸如“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還信這句話”、“別灰心,人生就是這樣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的”、“有時你不努力一下,不知道什麼叫絕望”之類——不過想到新年大吉,這字太不討人喜歡了。

為了不給讀者添堵,於是便厚道地放棄,選另外一個字:懟。——2017年,各種花式的懟,一言不合就開懟,明星與粉絲懟,線民與精英懟,粉絲與粉絲懟,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懟,中產與底層懟,大媽跟小夥懟,老人跟90後懟,企業與企業懟——臉上寫滿10萬+欲望的媒體,生產和放大著這些衝突,惟恐懟不出火星懟不出血。

人人都有自媒體,人人都有麥克風,中國社會階層的撕裂在“懟”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中國青年報編委,評論部主任馮雪梅2017關鍵字:慮

深謀遠慮。十九大是2017年的大事,也是國家發展進程中至關重要的會議,它確定了未來五年甚至幾十年的發展方向,並將對社會及個人產生深刻影響。

憂慮。2017世界並不太平,朝核危機、英國、西班牙、美國等地的恐怖襲擊及槍擊事件、特朗普就職之後美國對外政策的改變、歐洲極右翼勢力在政壇的崛起……所有這些,都給世界帶來太多的不穩定因素,也讓人對未來不無憂慮。

焦慮。生活在一個快速變化、充滿各種不確定因素的社會裡,人們難免焦慮。從保溫杯到油膩,從學區房到紅黃藍幼稚園,從程式師跳樓自殺到江歌案……每一次的輿論高潮中,每一篇的10萬+爆款裡,無不顯露著人們的焦灼不安。

鳳凰網評論部總監高明勇2017年關鍵字:活

生活——在為鳳凰網撰寫的2017年新年獻詞《讀懂生活,讀懂民心》中,我寫到:“生活很大,你卻脆弱似蘆葦,一陣雷火,灰飛湮滅。生活很小,你則倔強如野草,孜孜匍匐,野蠻成長。富貴貧賤之分,高端低端之別,你不在意這些標籤,只是想生活下去,生得有聲有色,活得有滋有味。”

美好生活,於民眾,是希冀;於政府,是責任;於政黨,是承諾。生活和政治,其實很近。生活是最大的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真正懂生活的執政者,才是真正的尊重政治。

用一個字描述2017,我特別想選“喪”,網上流行著各種喪文化,諸如“失敗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還信這句話”、“別灰心,人生就是這樣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的”、“有時你不努力一下,不知道什麼叫絕望”之類——不過想到新年大吉,這字太不討人喜歡了。

為了不給讀者添堵,於是便厚道地放棄,選另外一個字:懟。——2017年,各種花式的懟,一言不合就開懟,明星與粉絲懟,線民與精英懟,粉絲與粉絲懟,傳統媒體與新媒體懟,中產與底層懟,大媽跟小夥懟,老人跟90後懟,企業與企業懟——臉上寫滿10萬+欲望的媒體,生產和放大著這些衝突,惟恐懟不出火星懟不出血。

人人都有自媒體,人人都有麥克風,中國社會階層的撕裂在“懟”中表現得淋漓盡致。

中國青年報編委,評論部主任馮雪梅2017關鍵字:慮

深謀遠慮。十九大是2017年的大事,也是國家發展進程中至關重要的會議,它確定了未來五年甚至幾十年的發展方向,並將對社會及個人產生深刻影響。

憂慮。2017世界並不太平,朝核危機、英國、西班牙、美國等地的恐怖襲擊及槍擊事件、特朗普就職之後美國對外政策的改變、歐洲極右翼勢力在政壇的崛起……所有這些,都給世界帶來太多的不穩定因素,也讓人對未來不無憂慮。

焦慮。生活在一個快速變化、充滿各種不確定因素的社會裡,人們難免焦慮。從保溫杯到油膩,從學區房到紅黃藍幼稚園,從程式師跳樓自殺到江歌案……每一次的輿論高潮中,每一篇的10萬+爆款裡,無不顯露著人們的焦灼不安。

鳳凰網評論部總監高明勇2017年關鍵字:活

生活——在為鳳凰網撰寫的2017年新年獻詞《讀懂生活,讀懂民心》中,我寫到:“生活很大,你卻脆弱似蘆葦,一陣雷火,灰飛湮滅。生活很小,你則倔強如野草,孜孜匍匐,野蠻成長。富貴貧賤之分,高端低端之別,你不在意這些標籤,只是想生活下去,生得有聲有色,活得有滋有味。”

美好生活,於民眾,是希冀;於政府,是責任;於政黨,是承諾。生活和政治,其實很近。生活是最大的民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真正懂生活的執政者,才是真正的尊重政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