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年,國家要給村幹部漲工資!但這5種人肯定幹不成了!

農村幹部要漲工資

農村村幹部, 是由選舉產生的村管理人員, 雖然不屬於公職人員, 但其作用至關重要, 是惠農政策的傳遞者;是農民發家致富的帶頭人。 村幹部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 相當的繁瑣複雜, 但其工資卻一直偏低。 因此很多村幹部都是兼職, 處理好村裡的事後, 再下地幹農活。

為了能讓村幹部能全心全意的為農民辦實事, 為了打造一支真正懂農業、愛農業、愛農民的農村幹部隊伍, 近日國家出臺了《關於調整提高村幹部補貼及離任村幹部榮譽金的通知》, 其中明確提出, 將增加村幹部的薪資和福利待遇。

這就意味著國家要給村幹部漲工資了, 這就預示著競選村幹部將成為熱潮。

第一, 提高村幹部的工資待遇。

根據《通知》的要求, 村幹部的工資將和當地村民的收入直接掛鉤。 其中村委書記的工資, 應不低於當地村民人均收入的兩倍;村主任的工資, 不低於村委書記工資的70%;其他村幹部的工資, 不低於村委書記工資的50%。 這就是說, 只要村幹部帶領村民發家致富了, 其工資也就水漲船高了。

第二, 提高村幹部的養老待遇。

根據《通知》的要求, 村幹部的養老待遇將得到相應的提高。 村幹部每年將享受到, 不低於2800元的養老保險個人和財務繳費補助, 另外還將享受到團體繳費補助。 這就是說, 村幹部要繳納的養老保險費用將大大減少。

第三, 提高村幹部的其他方面待遇。

根據《通知》的要求, 本次村幹部待遇的提高是全方位的。 除了加工資, 助養老外, 還將提高其他方面的待遇, 比如退休後的福利補貼, 在職時的定期免費體檢等。 這就是說, 村幹部的後顧之將得到有效的解決。

對於村幹部的選舉工作, 國家給予了十分的重視, 並嚴格把控, 要求各地區村幹部選舉必須堅持民主選舉, 保證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同時, 嚴厲查處選舉中出現的違法亂紀情況, 如買票拉票等各種亂象, 肅清基層隊伍, 以下五種人以後將不能參加選舉。

1、村幹部選舉有明顯拉票、買票行為, 或靠家族勢力改變競選結果的農民

我國農村採取的是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村幹部由村民民主投票選舉產生, 但是有不少人鑽空子, 通過各種手段來達到競選的目的, 利用人情裙帶關係、宗族勢力, 甚至金錢利誘、威逼來拉票、買票, 造成選舉烏煙瘴氣、公平有失。 未來, 村幹部選舉若出現私下拉票、買票的情況將直接依法處理。

2、擔任過村幹部, 任職期間有過違紀行為的, 將不能再次競選

村幹部在任職期間, 沒有按照國家規定的流程辦理相關的工作, 視國家法紀於不顧的村幹部, 有涉嫌違反國家規定的行為的, 經村民檢舉與相關部門核實的確存在的或者正在調查階段的,

都不能參見競選。 並且一旦核實將剝奪終身的競選資格, 無法再擔任村幹部。 情況嚴重的還要接受國家的處罰。

3、作風不良, 長期嗜酒、賭博、有過吸毒經歷、不良嗜好眾多的村民4、參與過非法組織, 從事過非法活動的村民禁止參加競選

比如傳銷、非法宗教。

5、有暴力傾向, 目無王法, 有“村霸”潛質的村民禁止參加競選。

明年, 國家對於農村的村委會幹部的選拔有了一些新的規定, 想要當幹部, 就必須要知道並做到這些。

1、村集體財產必須公示

農村的集體財產是屬於全村集體人員的, 包括承包期後分配剩餘的集體土地、國家每年下撥的公共設施建設等的各種針對農村農民的補貼、補助款, 這筆財產不是小額, 所以關於村集體資金來向一定要公開、透明, 村委會幹部必須定期公示。

2、村集體的資產要透明

村集體資產包括集體土地、用具、房屋等實物共有財產。近幾年的土地確權過程中,國家對農村集體資產進行了股份改革,折股量化後分紅將分配到每一位村民,因此,土地確權結束後,村集體資產必須公開,折股的分紅發放要在村民監督中進行。

3、主動接受全村農民的監督

國家三農補貼、農村低保五保戶認定都與村幹部大有關係,因此,為了保證村幹部能夠嚴格按照政策辦事,不以權謀私、挪用補貼資金,村幹部應當主動接受全村民的監督,並主動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真正做一個為農民辦好事、辦實事的好幹部!

鄉村振興,靠什麼?

剛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党,必須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切實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域、協調各方,提高新時代党領導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準。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工業農業一起抓、堅持城市農村一起抓,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公共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

要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要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加強“三農”工作幹部隊伍的培養、配備、管理、使用,把到農村一線鍛煉作為培養幹部的重要途徑,形成人才向農村基層一線流動的用人導向,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工作隊伍。要強化鄉村振興規劃引領,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計畫、重大行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要科學規劃、注重品質、從容建設,不追求速度,更不能颳風搞運動。

鄉村振興道路,

一是必須重塑城鄉關係,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要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用、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落戶定居,推動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二是必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要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係,壯大集體經濟,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機制,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確保農民受益。

三是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品質興農之路。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實施品質興農戰略,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夯實農業生產能力基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

四是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增加農業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

五是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齊抓,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開展移風易俗行動,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六是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嚴肅查處侵犯農民利益的“微腐敗”,建設平安鄉村,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村委會幹部必須定期公示。

2、村集體的資產要透明

村集體資產包括集體土地、用具、房屋等實物共有財產。近幾年的土地確權過程中,國家對農村集體資產進行了股份改革,折股量化後分紅將分配到每一位村民,因此,土地確權結束後,村集體資產必須公開,折股的分紅發放要在村民監督中進行。

3、主動接受全村農民的監督

國家三農補貼、農村低保五保戶認定都與村幹部大有關係,因此,為了保證村幹部能夠嚴格按照政策辦事,不以權謀私、挪用補貼資金,村幹部應當主動接受全村民的監督,並主動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真正做一個為農民辦好事、辦實事的好幹部!

鄉村振興,靠什麼?

剛剛結束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強調,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鄉村振興,關鍵在党,必須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切實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域、協調各方,提高新時代党領導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準。

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工業農業一起抓、堅持城市農村一起抓,把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在幹部配備上優先考慮,在要素配置上優先滿足,在公共財政投入上優先保障,在公共服務上優先安排。

要健全黨委統一領導、政府負責、黨委農村工作部門統籌協調的農村工作領導體制。要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實行中央統籌、省負總責、市縣抓落實的工作機制。

黨政一把手是第一責任人,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加強“三農”工作幹部隊伍的培養、配備、管理、使用,把到農村一線鍛煉作為培養幹部的重要途徑,形成人才向農村基層一線流動的用人導向,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農村工作隊伍。要強化鄉村振興規劃引領,制定國家鄉村振興戰略規劃,部署若干重大工程、重大計畫、重大行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要科學規劃、注重品質、從容建設,不追求速度,更不能颳風搞運動。

鄉村振興道路,

一是必須重塑城鄉關係,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要堅持以工補農、以城帶鄉,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和農民增收,加強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用、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讓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落戶定居,推動新型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

二是必須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要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堅持穩定土地承包關係,壯大集體經濟,建立符合市場經濟要求的集體經濟運行機制,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確保農民受益。

三是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品質興農之路。堅持品質興農、綠色興農,實施品質興農戰略,加快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夯實農業生產能力基礎,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構建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體系,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

四是必須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以綠色發展引領生態振興,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強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增加農業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實現百姓富、生態美的統一。

五是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齊抓,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傳承發展提升農村優秀傳統文化,加強農村公共文化建設,開展移風易俗行動,提升農民精神風貌,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不斷提高鄉村社會文明程度。

六是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化村民自治實踐,嚴肅查處侵犯農民利益的“微腐敗”,建設平安鄉村,確保鄉村社會充滿活力、和諧有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