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故事:師徒深山捕虎,殺虎計中計,知徒莫若師

【生活往前, 故事繼續】圖文無關

西山鎮是個僻處深山的小鎮, 以前, 這一帶猛虎出沒, 虎患甚烈。 人與虎的爭鬥, 始終未曾停歇。

小鎮與深山的交界處,

人跡罕至, 卻有一棟不小的宅子。 一走進宅子, 最先映入眼簾的, 是一塊紅色的大匾額, 上面寫著四個字:擒虎世家!

這家的主人是王師傅。 王師傅的祖上, 世代皆為有名的獵戶。 說不清是哪一代, 當時虎患甚烈, 百姓們無力抵抗, 苦不堪言。 王師傅的祖上挺身而出, 建了這宅子。 從那以後, 王家世代以擒虎殺虎為己任, 保住了西山鎮的一方平安。 所以, 鎮上的人, 都把王家當神一般頂禮膜拜。

王師傅不曾婚娶, 更無子女, 只收了三個徒弟。 這天一早, 王師傅正在閉目沉思, 門外傳來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徒弟孫二與陳三, 一陣風似的跑進來。 孫二大聲喊道:“師父, 老虎掉陷阱了!”

王師傅的大徒弟早些年入山采藥, 不幸墜下懸崖,

屍骨無存。 如今, 只有二徒弟孫二和三徒弟陳三。

王師傅一聽, 一下子站得筆直, 接著大步往門外走。 兩個徒弟跟在後頭, 孫二說:“今兒個一早, 三師弟去探坑, 結果發現裡頭有一隻大老虎。 師父, 你不知道, 那老虎個頭可大了, 比咱們以往見過的都大!”

這一帶, 擒虎的方式很多, 有放木籠, 有設虎夾。 但老虎的警覺性高, 這兩種辦法都很難捉到老虎。 王家則是挖坑抓虎, 在老虎的必經之地, 挖一些深坑, 坑口鋪上活動翻板, 再用一些泥土和樹葉做偽裝。 之後, 還得在坑口的一側, 就是靠著鎮子的這一邊, 拴上一頭牛, 作為誘餌。 老虎出來覓食的時候, 聞到牛的味道, 就會急不可耐地從坑口的另一邊沖過來, 結果就中計。

到了坑口,

王師傅往裡一看, 果然看到一隻大老虎, 體型碩大, 正在坑內騰躍咆哮。 但這坑專為捕虎而設, 下頭寬, 坑口窄, 哪有那麼容易跳出來?孫二一邊往坑裡看, 一邊問王師傅:“師父, 怎麼處置這老虎?”

王師傅微微一笑道:“別急, 慢慢來。 ”

此時的老虎, 生龍活虎, 可不容易對付。 首先, 得等老虎餓得沒力氣了, 這才能出手。

隔天, 眼看著老虎餓得差不多了, 王師傅就往坑裡扔進了一團蓑衣。 這蓑衣, 可不是一般的蓑衣, 而是用特殊手法編制, 且棕絲裡有各種錯綜複雜的死結和活結, 這也是王家捕虎的不傳之秘。 果然, 老虎一見蓑衣, 就下意識地用爪子撕扯。 結果, 不出王師傅所料, 老虎左邊的爪子一下子被棕絲纏住, 各種結越掙扎就越難解開。 直至最後,

老虎喘著粗氣, 再也不折騰了, 只是定定地盯著王師傅師徒三人。

陳三一直盯著老虎看, 此時突然一聲驚呼:“師父, 這老虎懷崽了!”

王師傅一看, 果然, 老虎的腹部下墜, 明顯是懷了虎崽!孫二歡呼道:“這下可好了, 一坑雙虎, 來他個斬草除根!”

聞言, 王師傅若有所思地看著孫二,

接著一言不發, 轉身回屋了。

兩個徒弟跟在後頭, 孫二悄悄對陳三說:“今天, 把老虎的左爪子困住了。 明天, 再來把它的右爪子也困住。 這麼一來, 就成功大半了。 ”

陳三沒說什麼, 心頭有些沉重。

當晚, 吃過晚飯, 王師傅一個人在房間裡, 閉目沉思。 有人敲響了房門, 是徒弟陳三。 他捧著一小瓶藥酒, 對王師傅說:“師父, 前幾天你說身子骨有些酸痛, 徒弟特地配了瓶藥酒, 替師父推拿一下。 ”

王師傅點了點頭, 脫掉上衣, 臥倒在床上, 嘴裡說道:“唉, 人老了, 不中用了。 年輕時, 成天打虎, 覺得自己比老虎還強壯!如今, 也是個老頭子了。 ”

陳三沒說什麼, 開始推拿起來。 這陳三, 拜入師門前, 家裡幾代人都是開藥鋪的。 推拿這活兒, 更是家傳的一絕。 陳三從小耳濡目染,小小年紀,早已學了個七八成。後來,家中突遭變故,除了陳三,其他人都染上瘟疫而死。陳三流落他鄉,幸好遇到王師傅。王師傅見其可憐,便收為徒弟。

推拿了大半個時辰,王師傅覺得好多了。陳三一邊替師傅穿上衣服,一邊說:“師父,再推拿幾次,就差不多好了。”

隔天一早,王師傅一起床,就覺得左手不對勁。仔細一感覺,不禁吃了一驚,整個左手,從手掌到手臂,都動彈不得!

兩個徒弟聞聲而來,也束手無策。王師傅到鎮上的藥堂裡診治,可大夫看了看,檢查了許久,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配了些驅寒活血的藥。

從藥堂回來後,王師傅又帶著兩個徒弟,來到了坑邊。王師傅說:“昨天吃了虧,今天這老虎不會再直接用爪子去撕扯蓑衣了,所以,今天得換個辦法。不過,我左手不能動,就由陳三來,我說,你照著做。”

陳三點了點頭。

王師傅拿出準備好的粗竹竿,一頭套著一隻活雞,另一頭則抓在手裡。接著,王師傅讓陳三把竹竿伸進坑裡。餓得眼冒金星的老虎,一見食物送到了嘴邊,頓時有了精神,一個撲騰上前,沒被纏住的右爪子朝著活雞按過來。

接著,照王師傅吩咐,陳三眼明手快,迅速將準備好的那團蓑衣,扔到老虎的爪前。老虎收勢不住,右爪繼續往前撲,一把按進了蓑衣團裡。老虎又驚又怒,想掙脫,但哪還來得及!結果,右爪也和左爪一樣,被蓑衣裡的各種結纏住,難以動彈。

孫二忍不住叫好,連連拍手。

不過,儘管如此,老虎的速度還是夠快,叼住了那只活雞。雖然兩爪不方便,但餓極了的老虎把活雞按著,幾口就吞下肚子。

王師傅擦了擦額頭的汗,對陳三說:“不錯,孺子可教。老虎的兩隻爪子都被困住,本領也就去了一大半。不過你手還是不夠快,沒能及時把活雞拉出坑。這麼一來,老虎吃了雞,恐怕就得多花點時間,才能收拾它。”

回到屋裡,陳三熬了藥,讓王師傅喝下。接著,又拿了藥酒,繼續替他推拿。

哪料,次日一早起來,王師傅非但沒好,反倒連右手也不能動了!這下,王師傅有些哭笑不得:“喝了藥,左手沒好,反倒把右手也搭上了,這是什麼庸醫!”

再去診治也無益,可若是不想想辦法,難道任由王師傅雙手殘廢?三人都陷入了苦悶中。沉默了一會兒,陳三突然一拍大腿,跳起來說:“師父,我想到了一個人。以前,雙親尚在時,有一故交,醫術通神,原在我家之上。後來,那人出了家,落腳的寺廟就在這附近。咱們去找他看看,說不定有轉機呢!”

王師傅點了點頭,接著說:“好是好,不過得明日再去。今日,還得套嘴呢!”

這套嘴,是捕虎的另一道程式。老虎傷人的利器,除了兩爪,還有虎口。所以,要捕虎,就得先把虎口封住。王師傅有一個用竹篾和鐵絲編成的籠套,是專門用來套虎嘴的。用一條結實的繩子,穿過籠套的口子,接著,把這條繩子貫通已經打通竹節的粗竹竿。這麼一來,籠套就頂住竹竿的一端了。然後,在籠套內綁一隻雞,用來誘虎。只等老虎一咬雞,用力一拉繩子,把籠套的扣子鎖緊,虎頭就被緊緊扣住,虎口再也動彈不得。

王師傅雙手不便,便吩咐陳三照著他的指示,將套著籠套的竹竿,慢慢伸進坑裡。果然,餓著肚子的老虎一見撲騰的活雞,忍不住又撲了過來。此時,王師傅大喊一聲:“三兒,拉繩子!”

虎頭一進籠套,陳三就用力拉繩。果然,籠套一鎖緊,虎頭就被扣住。虎口咬著活雞,卻動彈不得,這讓老虎上下撲騰,著急卻又無可奈何。不過,老虎氣力大,儘管掙脫不了籠套,卻將竹竿弄斷了。最後,孫二和陳三合力拉住繩子,也沒能奏效,反而讓老虎一步步拉近大坑,眼看著就要掉下去。

王師傅道:“還不放手!”

聞言,孫二和陳三這才放開繩子。孫二抹著額頭上的汗水,喘著氣說:“師父,真是可惜,沒能將老虎拉住!”

王師傅罵道:“蠢材,拉住了又怎樣,還想將老虎拉上來不成?咱們這趟的目的,只是將老虎的嘴巴套上,讓它無法動嘴,這就已經成功了。如今這老虎,氣力尚存,拉住又能怎樣?下去,也壓不住它;拉上來,反而讓它跑了。你們呀,差點誤事了。”

陳三這才知道,剛才其實挺危險的。若是被老虎拉下坑,以老虎如今的氣力,兩人恐怕凶多吉少。套虎口,其實只要讓老虎上當,虎口被鎖住,就可以抽身而退。等到老虎餓得差不多了,這才再次出手,方可穩操勝券。

套完虎口,陳三對王師傅說:“師父,今日天色已晚,上山來不及了。等明日一早,我就帶師父到山上,找故人診治。”

王師傅點了點頭,道:“也好,不必急於一時。”

當日,陳三替師傅推拿時,王師傅突然問道:“三兒,你日後有何打算?”

陳三愣了愣,回答道:“師父何出此言?”

王師傅歎了口氣,道:“王家世代相傳,擒虎絕技傳子不傳女。可惜到了我這一代,獨身一人,無子無女,斷了香火。沒法子,只得從徒弟中挑選一人,日後成養子,繼續王家的使命。照理說,你大師兄入門最早,且人品技藝都出色,由他繼承衣缽,再合適不過。只可惜,他英年早逝。接下來,自然該輪到你二師兄。王家的家規,除了繼承衣缽之人,其他人不可留在此處,所以才問你,日後有何打算?”

陳三笑道:“師父多慮了。徒弟本來也無心擒虎,只不過形勢所迫,才誤打誤撞來到此處。其實我就癡心醫道,想濟世救人。如今,只想侍奉師父,別無他想。日後若離開此處,去開個小藥堂,自然也能養家糊口。”

王師傅點頭道:“你的醫術出眾,何止養家糊口,恐怕名揚天下都不在話下了。”

陳三笑了笑,卻沒有搭話。過了一會兒,陳三又道:“師父,那母虎懷了崽,怪可憐的。其實這些年來,老虎早已不踏足村裡。若不是這裡地臨深山,想必老虎也不會到這裡來。要不,把那虎放了吧!”

王師傅卻如沒聽見一般,閉目不答。陳三見狀,也不敢再說。

隔天一大早,陳三和孫二去叫師傅。但敲了幾下門,一直沒應。兩人覺得奇怪,師傅一向早起,這時候早該起來了呀!

於是,他倆輕輕推門進去,卻發現王師傅正躺在床上,雙目圓睜。孫二嚇了一大跳,上去摸了摸他的胸口,又探了探鼻息,這才松了一口氣。

這時,王師傅突然坐起身,把兩個徒弟嚇了一跳。

他們發現,師傅口不能言,面無表情,竟已面癱。幸好,腿腳無恙。兩人帶著師傅,一路走上山。不一會兒,就到了一間古舊的小廟前。陳三道:“就是這裡了,我們進去吧!”

走近一看,裡頭坐著一個老和尚。老和尚在打坐,面前卻放著三個蒲團。見三人進來,老和尚擺手道:“坐吧!”

孫二驚訝地說:“大師早知道我們會來?”

老和尚微微一笑:“該來的,總會來!”

孫二道:“那大師可知我們為何而來?”

老和尚呵呵一笑,盯著王師傅看了許久,才道:“一切突如其來之事,看似突然,實則有由。先左後右,而後才是口不能動,舌不能言,你想想,這像什麼?”

王師傅一想,這順序格外熟悉。再一細想,不由得心尖一顫。

老和尚道:“多言無益。既然施主已然明瞭,該去的,就讓他去吧!”

孫二還想說什麼,王師傅搖了搖頭,示意兩人該走了。接著,王師傅向老和尚一點頭,表示感謝,便帶著兩個徒弟走了。

回到住處,孫二終於忍不住,問王師傅:“師傅,大師有沒有指點,該怎麼辦?”

王師傅點點頭,用腳尖在地上寫了兩個字:放虎!

孫二失聲驚叫:“放虎!”

王師傅又點點頭。孫二想說什麼,但看到師傅一臉嚴肅,便噤口不言。

可接著,孫二卻又想到了一件事。要知道,老虎如今雖然被餓得有氣無力,但畢竟虎威仍在。若是解開套子,鬆開結,老虎恢復自由的第一件事,肯定是襲擊離它最近的人!人再強壯,哪是老虎的對手?這活兒,也太危險了吧!

看看陳三,也是一臉憂慮。

王師傅看了看兩人,似乎明白了什麼,接著又寫了四個字:先擒後放!

陳三恍然大悟:“師傅是說,先擒住老虎,綁住後,再送到深山裡放掉。到時候,只要先解開虎口的套子,還有虎爪上的活結,而老虎四肢依舊用繩子綁住。這麼一來,老虎就可以自己咬斷繩子。而在這段時間內,我們也可以跑遠了。”

王師傅點了點頭,看著陳三,一臉讚賞。

三人到了坑邊,孫二放了把梯子,陳三沿著梯子下到坑底。此時,老虎早已怒不可遏,撲了上來。陳三靈敏地一閃,反撲在老虎背上,抱住虎腰,將其往上一提,接著頭部死死頂住老虎的下巴。老虎鐵尾亂掃,但怎麼也夠不著陳三。而且,餓了多日,老虎早已是強弩之末,很快就吭哧吭哧地喘著粗氣,束手待斃。孫二見時機成熟,趕緊也爬下去,用粗繩將老虎五花大綁,接著拖上來,關進鐵籠子裡。

這下,大功告成,三人終於都松了一口氣。

然後,三人將鐵籠子帶進一處密林中。儘管老虎被綁得嚴嚴實實,但不怒自威的氣勢,還是令人心驚膽戰。陳三壯了壯膽,和孫二將老虎抬出鐵籠子,先除去兩爪上的棕絲活結,接著再把虎口上的套子拿掉。

陳三一邊解開,一邊喃喃說道:“老虎呀,你要是聽得懂,可千萬別發脾氣呀!我這是要放你走呢,以後呀,可別隨便來騷擾村人了!”

誰知,老虎竟像能聽懂一般,除了套子,也沒嘶吼。

可沒想到,就在此時,變故卻發生了。王師傅等三人剛放下老虎,準備離開,遠處突然傳來一聲驚天動地的虎嘯!一刹那,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樹木搖曳。三人嚇了一跳,虎嘯聲一瞬間就由遠及近。下一刻,一隻體型碩大的老虎就出現在了巨岩上。

一看到那只老虎的體型,三人儘管見多識廣,也嚇得說不出話來。這只大老虎一下子沖過來,咬斷了母虎身上的繩子。兩隻老虎耳鬢廝磨,狀似親昵。接著,大老虎齜牙咧嘴,似乎要對三人發起攻勢。

陳三心中暗暗叫苦,師父手不能動,真和這老虎搏鬥起來,勝算全無。

就在此時,那只母老虎卻叫了幾聲,接著發出一陣低鳴。大老虎聽著聽著,怒氣竟漸漸消去。最後,大老虎盯著王師傅,隱隱有感激之意,接著帶著母老虎,消失在密林中。

孫二驚歎道:“師父,怎麼會這樣?”

王師傅在地上寫道:“虎王,能聽人言。”

陳三道:“想必虎王是感激咱們不殺之恩,所以才轉而離去。”

孫二道:“大概是了。”

三人回到家裡。孫二道:“師父,那山上的和尚,究竟說了什麼?”

王師傅寫道:“明早見。”

隔天一早,兩個徒弟早早就到了師傅房中。一進去,令兩人意外的是,王師傅的雙手竟然能活動自如了!而且,臉和口也正常了,能動能言。

兩人欣喜不已,可王師傅卻一臉憂色,對二人道:“在山上,大師曾說,先左後右,而後才是口舌,你們可曾想到了什麼?”

陳三心裡一動,說道:“這不就是咱們擒虎的順序嗎?”

王師傅點頭道:“不錯。有件事,我一直沒告訴你們。如今,也是該讓你們知道的時候了。擒虎世家,看似風光,實則有著難言的苦楚。祖上代代相傳,有一重大隱秘,擒虎之人,必死於虎咒。這虎咒發作的症狀,正如擒虎絕技一般,先是左手麻痹,而後是右手,然後才是口舌,最後是全身。接著,也就是大限之期了。為師,恐怕時日無多了。”

陳三道:“師父何出此言?之前的病症,不是都好了嗎?”

王師傅搖頭道:“祖上代代相傳之秘,豈會有錯?而且,祖上也都是死於虎咒,這可不假。儘管為師蒙大師指點,放了虎,得些善報,大病方可初愈。可說到底,這也只是多得幾日時光而已。昨日在山上,大師所說的,就是此事。虎咒已開始發作,放虎固然能拖延一些時日,但也於事無補。”

之後,三人陷入一片沉寂。許久,王師傅才道:“我死後,你們二人中,誰願意繼承這擒虎的衣缽,最後自然也得承受這虎咒之痛!你們回去想想,明日一早,給我回復。”

說完,王師傅閉上了眼睛休息,讓二人出去。

第二天一大早,陳三敲響了王師傅的房門,進去後,慌慌張張地說:“師父,不好了。今日一早,我本想去叫師兄同來。哪知道,怎麼敲門都沒人應。進房後,才發現師兄房中空空如也,所有行李都不見了。看來,師兄不告而別了。”

王師傅卻無半點驚訝:“他要是不跑,我反倒覺得奇怪了。”

陳三道:“師父早已料到這一天?”

王師傅道:“你這師兄,本來就無心學藝,不過是無親無故,才在這裡混口飯吃。如今,他可獨立謀生,不願在這裡虛耗光陰,未嘗不是好事!倒是你,考慮得如何?”

陳三道:“徒弟一心想留在此處,還望師父成全!”

王師傅點頭道:“事到如今,也只有你了。你不擔心虎咒之事?”

陳三道:“是人,就難免一死,為道義而死,此生無憾。”

王師傅哈哈一笑,大聲道:“好個此生無憾!好,不愧是我教出來的好徒弟。”

接著,王師傅正色道:“昨日和你們說的那番話,不過是為了考驗你們。虎咒一事,純屬子虛烏有。王家歷代祖先,有的喪生虎口,有的壽終正寢,和虎咒全無半點關係。”

一聽這話,陳三不禁松了口氣。王師傅道:“當然,為師還得感謝你。若不是你這小子,為師也不會想到拿虎咒這種事兒來考驗你們。你呀,手上功夫可真了得。”

一聽這話,陳三頓時跪下,道:“師父見諒,徒兒也是不得已。”

王師傅將陳三扶起來,道:“師父怎麼會不知道?那晚,你替師父推拿,戴著厚厚的手套,為師就覺得奇怪。最後推拿左手的時候,手上有種特別的藥味。這味兒,為師再熟悉不過了。當年,師父曾替父親治療被老虎咬傷的傷口。縫合時,先在傷口周圍塗了麻沸散,就是這味兒。師父這才想到,你這小子是利用推拿的機會,讓麻沸散的藥力漸漸侵入師父左手。因為藥量小,所以師父當時也沒特別的感覺,一直到了睡覺時,藥力才漸漸發作。而你,為了防止雙手被麻沸散麻痹,才特地戴了手套。”

陳三一臉欽佩:“原來這一切,早被師父洞悉。”

王師傅道:“第二天起來,我自然就發現左手不能動。第二次,你就麻痹我的右手,然後是利用按摩臉頰的機會,令麻藥滲入口舌的筋脈中,以至於最後口不能言。我將計就計,是為了知道你這麼做的原因。後來才發現,你是為了救那只懷崽的母虎。山上那和尚,自然也是你找人冒充的。後來,我也沒揭穿你,另一個原因,也是知道你師兄去意漸生,所以借這個機會,讓他遠走高飛。”

陳三道:“師父早就料定,徒兒一定會留下來?”

王師傅道:“知徒莫若師,你的心性,為師豈會不知?你從小聰敏,心地善良,其實是繼承王家的不二人選。”

頓了一頓,王師傅接著說:“其實,王家世代居住此地,不是為了擒虎,反而是為了護虎。初始,這裡虎患甚烈,祖先殺虎確實不遺餘力。但後來,王家的祖先發現,老虎為患,根源其實在於人。此處百姓,亂砍濫伐,破壞森林,讓老虎的地盤越來越小。老虎無處覓食,為了生存,只得頻頻侵擾人畜。所以,要杜絕虎患,不在於虎,而在於人。”

一聽這話,陳三呆住了,王師傅接著道:“為師年紀不小了,只想卸下這一擔子,交由後人,自己則雲遊四海。所以,你可得想清楚,是否願意?”

陳三堅定地說:“徒兒心意已定,矢志不移。”

陳三從小耳濡目染,小小年紀,早已學了個七八成。後來,家中突遭變故,除了陳三,其他人都染上瘟疫而死。陳三流落他鄉,幸好遇到王師傅。王師傅見其可憐,便收為徒弟。

推拿了大半個時辰,王師傅覺得好多了。陳三一邊替師傅穿上衣服,一邊說:“師父,再推拿幾次,就差不多好了。”

隔天一早,王師傅一起床,就覺得左手不對勁。仔細一感覺,不禁吃了一驚,整個左手,從手掌到手臂,都動彈不得!

兩個徒弟聞聲而來,也束手無策。王師傅到鎮上的藥堂裡診治,可大夫看了看,檢查了許久,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只配了些驅寒活血的藥。

從藥堂回來後,王師傅又帶著兩個徒弟,來到了坑邊。王師傅說:“昨天吃了虧,今天這老虎不會再直接用爪子去撕扯蓑衣了,所以,今天得換個辦法。不過,我左手不能動,就由陳三來,我說,你照著做。”

陳三點了點頭。

王師傅拿出準備好的粗竹竿,一頭套著一隻活雞,另一頭則抓在手裡。接著,王師傅讓陳三把竹竿伸進坑裡。餓得眼冒金星的老虎,一見食物送到了嘴邊,頓時有了精神,一個撲騰上前,沒被纏住的右爪子朝著活雞按過來。

接著,照王師傅吩咐,陳三眼明手快,迅速將準備好的那團蓑衣,扔到老虎的爪前。老虎收勢不住,右爪繼續往前撲,一把按進了蓑衣團裡。老虎又驚又怒,想掙脫,但哪還來得及!結果,右爪也和左爪一樣,被蓑衣裡的各種結纏住,難以動彈。

孫二忍不住叫好,連連拍手。

不過,儘管如此,老虎的速度還是夠快,叼住了那只活雞。雖然兩爪不方便,但餓極了的老虎把活雞按著,幾口就吞下肚子。

王師傅擦了擦額頭的汗,對陳三說:“不錯,孺子可教。老虎的兩隻爪子都被困住,本領也就去了一大半。不過你手還是不夠快,沒能及時把活雞拉出坑。這麼一來,老虎吃了雞,恐怕就得多花點時間,才能收拾它。”

回到屋裡,陳三熬了藥,讓王師傅喝下。接著,又拿了藥酒,繼續替他推拿。

哪料,次日一早起來,王師傅非但沒好,反倒連右手也不能動了!這下,王師傅有些哭笑不得:“喝了藥,左手沒好,反倒把右手也搭上了,這是什麼庸醫!”

再去診治也無益,可若是不想想辦法,難道任由王師傅雙手殘廢?三人都陷入了苦悶中。沉默了一會兒,陳三突然一拍大腿,跳起來說:“師父,我想到了一個人。以前,雙親尚在時,有一故交,醫術通神,原在我家之上。後來,那人出了家,落腳的寺廟就在這附近。咱們去找他看看,說不定有轉機呢!”

王師傅點了點頭,接著說:“好是好,不過得明日再去。今日,還得套嘴呢!”

這套嘴,是捕虎的另一道程式。老虎傷人的利器,除了兩爪,還有虎口。所以,要捕虎,就得先把虎口封住。王師傅有一個用竹篾和鐵絲編成的籠套,是專門用來套虎嘴的。用一條結實的繩子,穿過籠套的口子,接著,把這條繩子貫通已經打通竹節的粗竹竿。這麼一來,籠套就頂住竹竿的一端了。然後,在籠套內綁一隻雞,用來誘虎。只等老虎一咬雞,用力一拉繩子,把籠套的扣子鎖緊,虎頭就被緊緊扣住,虎口再也動彈不得。

王師傅雙手不便,便吩咐陳三照著他的指示,將套著籠套的竹竿,慢慢伸進坑裡。果然,餓著肚子的老虎一見撲騰的活雞,忍不住又撲了過來。此時,王師傅大喊一聲:“三兒,拉繩子!”

虎頭一進籠套,陳三就用力拉繩。果然,籠套一鎖緊,虎頭就被扣住。虎口咬著活雞,卻動彈不得,這讓老虎上下撲騰,著急卻又無可奈何。不過,老虎氣力大,儘管掙脫不了籠套,卻將竹竿弄斷了。最後,孫二和陳三合力拉住繩子,也沒能奏效,反而讓老虎一步步拉近大坑,眼看著就要掉下去。

王師傅道:“還不放手!”

聞言,孫二和陳三這才放開繩子。孫二抹著額頭上的汗水,喘著氣說:“師父,真是可惜,沒能將老虎拉住!”

王師傅罵道:“蠢材,拉住了又怎樣,還想將老虎拉上來不成?咱們這趟的目的,只是將老虎的嘴巴套上,讓它無法動嘴,這就已經成功了。如今這老虎,氣力尚存,拉住又能怎樣?下去,也壓不住它;拉上來,反而讓它跑了。你們呀,差點誤事了。”

陳三這才知道,剛才其實挺危險的。若是被老虎拉下坑,以老虎如今的氣力,兩人恐怕凶多吉少。套虎口,其實只要讓老虎上當,虎口被鎖住,就可以抽身而退。等到老虎餓得差不多了,這才再次出手,方可穩操勝券。

套完虎口,陳三對王師傅說:“師父,今日天色已晚,上山來不及了。等明日一早,我就帶師父到山上,找故人診治。”

王師傅點了點頭,道:“也好,不必急於一時。”

當日,陳三替師傅推拿時,王師傅突然問道:“三兒,你日後有何打算?”

陳三愣了愣,回答道:“師父何出此言?”

王師傅歎了口氣,道:“王家世代相傳,擒虎絕技傳子不傳女。可惜到了我這一代,獨身一人,無子無女,斷了香火。沒法子,只得從徒弟中挑選一人,日後成養子,繼續王家的使命。照理說,你大師兄入門最早,且人品技藝都出色,由他繼承衣缽,再合適不過。只可惜,他英年早逝。接下來,自然該輪到你二師兄。王家的家規,除了繼承衣缽之人,其他人不可留在此處,所以才問你,日後有何打算?”

陳三笑道:“師父多慮了。徒弟本來也無心擒虎,只不過形勢所迫,才誤打誤撞來到此處。其實我就癡心醫道,想濟世救人。如今,只想侍奉師父,別無他想。日後若離開此處,去開個小藥堂,自然也能養家糊口。”

王師傅點頭道:“你的醫術出眾,何止養家糊口,恐怕名揚天下都不在話下了。”

陳三笑了笑,卻沒有搭話。過了一會兒,陳三又道:“師父,那母虎懷了崽,怪可憐的。其實這些年來,老虎早已不踏足村裡。若不是這裡地臨深山,想必老虎也不會到這裡來。要不,把那虎放了吧!”

王師傅卻如沒聽見一般,閉目不答。陳三見狀,也不敢再說。

隔天一大早,陳三和孫二去叫師傅。但敲了幾下門,一直沒應。兩人覺得奇怪,師傅一向早起,這時候早該起來了呀!

於是,他倆輕輕推門進去,卻發現王師傅正躺在床上,雙目圓睜。孫二嚇了一大跳,上去摸了摸他的胸口,又探了探鼻息,這才松了一口氣。

這時,王師傅突然坐起身,把兩個徒弟嚇了一跳。

他們發現,師傅口不能言,面無表情,竟已面癱。幸好,腿腳無恙。兩人帶著師傅,一路走上山。不一會兒,就到了一間古舊的小廟前。陳三道:“就是這裡了,我們進去吧!”

走近一看,裡頭坐著一個老和尚。老和尚在打坐,面前卻放著三個蒲團。見三人進來,老和尚擺手道:“坐吧!”

孫二驚訝地說:“大師早知道我們會來?”

老和尚微微一笑:“該來的,總會來!”

孫二道:“那大師可知我們為何而來?”

老和尚呵呵一笑,盯著王師傅看了許久,才道:“一切突如其來之事,看似突然,實則有由。先左後右,而後才是口不能動,舌不能言,你想想,這像什麼?”

王師傅一想,這順序格外熟悉。再一細想,不由得心尖一顫。

老和尚道:“多言無益。既然施主已然明瞭,該去的,就讓他去吧!”

孫二還想說什麼,王師傅搖了搖頭,示意兩人該走了。接著,王師傅向老和尚一點頭,表示感謝,便帶著兩個徒弟走了。

回到住處,孫二終於忍不住,問王師傅:“師傅,大師有沒有指點,該怎麼辦?”

王師傅點點頭,用腳尖在地上寫了兩個字:放虎!

孫二失聲驚叫:“放虎!”

王師傅又點點頭。孫二想說什麼,但看到師傅一臉嚴肅,便噤口不言。

可接著,孫二卻又想到了一件事。要知道,老虎如今雖然被餓得有氣無力,但畢竟虎威仍在。若是解開套子,鬆開結,老虎恢復自由的第一件事,肯定是襲擊離它最近的人!人再強壯,哪是老虎的對手?這活兒,也太危險了吧!

看看陳三,也是一臉憂慮。

王師傅看了看兩人,似乎明白了什麼,接著又寫了四個字:先擒後放!

陳三恍然大悟:“師傅是說,先擒住老虎,綁住後,再送到深山裡放掉。到時候,只要先解開虎口的套子,還有虎爪上的活結,而老虎四肢依舊用繩子綁住。這麼一來,老虎就可以自己咬斷繩子。而在這段時間內,我們也可以跑遠了。”

王師傅點了點頭,看著陳三,一臉讚賞。

三人到了坑邊,孫二放了把梯子,陳三沿著梯子下到坑底。此時,老虎早已怒不可遏,撲了上來。陳三靈敏地一閃,反撲在老虎背上,抱住虎腰,將其往上一提,接著頭部死死頂住老虎的下巴。老虎鐵尾亂掃,但怎麼也夠不著陳三。而且,餓了多日,老虎早已是強弩之末,很快就吭哧吭哧地喘著粗氣,束手待斃。孫二見時機成熟,趕緊也爬下去,用粗繩將老虎五花大綁,接著拖上來,關進鐵籠子裡。

這下,大功告成,三人終於都松了一口氣。

然後,三人將鐵籠子帶進一處密林中。儘管老虎被綁得嚴嚴實實,但不怒自威的氣勢,還是令人心驚膽戰。陳三壯了壯膽,和孫二將老虎抬出鐵籠子,先除去兩爪上的棕絲活結,接著再把虎口上的套子拿掉。

陳三一邊解開,一邊喃喃說道:“老虎呀,你要是聽得懂,可千萬別發脾氣呀!我這是要放你走呢,以後呀,可別隨便來騷擾村人了!”

誰知,老虎竟像能聽懂一般,除了套子,也沒嘶吼。

可沒想到,就在此時,變故卻發生了。王師傅等三人剛放下老虎,準備離開,遠處突然傳來一聲驚天動地的虎嘯!一刹那,天昏地暗,飛沙走石,樹木搖曳。三人嚇了一跳,虎嘯聲一瞬間就由遠及近。下一刻,一隻體型碩大的老虎就出現在了巨岩上。

一看到那只老虎的體型,三人儘管見多識廣,也嚇得說不出話來。這只大老虎一下子沖過來,咬斷了母虎身上的繩子。兩隻老虎耳鬢廝磨,狀似親昵。接著,大老虎齜牙咧嘴,似乎要對三人發起攻勢。

陳三心中暗暗叫苦,師父手不能動,真和這老虎搏鬥起來,勝算全無。

就在此時,那只母老虎卻叫了幾聲,接著發出一陣低鳴。大老虎聽著聽著,怒氣竟漸漸消去。最後,大老虎盯著王師傅,隱隱有感激之意,接著帶著母老虎,消失在密林中。

孫二驚歎道:“師父,怎麼會這樣?”

王師傅在地上寫道:“虎王,能聽人言。”

陳三道:“想必虎王是感激咱們不殺之恩,所以才轉而離去。”

孫二道:“大概是了。”

三人回到家裡。孫二道:“師父,那山上的和尚,究竟說了什麼?”

王師傅寫道:“明早見。”

隔天一早,兩個徒弟早早就到了師傅房中。一進去,令兩人意外的是,王師傅的雙手竟然能活動自如了!而且,臉和口也正常了,能動能言。

兩人欣喜不已,可王師傅卻一臉憂色,對二人道:“在山上,大師曾說,先左後右,而後才是口舌,你們可曾想到了什麼?”

陳三心裡一動,說道:“這不就是咱們擒虎的順序嗎?”

王師傅點頭道:“不錯。有件事,我一直沒告訴你們。如今,也是該讓你們知道的時候了。擒虎世家,看似風光,實則有著難言的苦楚。祖上代代相傳,有一重大隱秘,擒虎之人,必死於虎咒。這虎咒發作的症狀,正如擒虎絕技一般,先是左手麻痹,而後是右手,然後才是口舌,最後是全身。接著,也就是大限之期了。為師,恐怕時日無多了。”

陳三道:“師父何出此言?之前的病症,不是都好了嗎?”

王師傅搖頭道:“祖上代代相傳之秘,豈會有錯?而且,祖上也都是死於虎咒,這可不假。儘管為師蒙大師指點,放了虎,得些善報,大病方可初愈。可說到底,這也只是多得幾日時光而已。昨日在山上,大師所說的,就是此事。虎咒已開始發作,放虎固然能拖延一些時日,但也於事無補。”

之後,三人陷入一片沉寂。許久,王師傅才道:“我死後,你們二人中,誰願意繼承這擒虎的衣缽,最後自然也得承受這虎咒之痛!你們回去想想,明日一早,給我回復。”

說完,王師傅閉上了眼睛休息,讓二人出去。

第二天一大早,陳三敲響了王師傅的房門,進去後,慌慌張張地說:“師父,不好了。今日一早,我本想去叫師兄同來。哪知道,怎麼敲門都沒人應。進房後,才發現師兄房中空空如也,所有行李都不見了。看來,師兄不告而別了。”

王師傅卻無半點驚訝:“他要是不跑,我反倒覺得奇怪了。”

陳三道:“師父早已料到這一天?”

王師傅道:“你這師兄,本來就無心學藝,不過是無親無故,才在這裡混口飯吃。如今,他可獨立謀生,不願在這裡虛耗光陰,未嘗不是好事!倒是你,考慮得如何?”

陳三道:“徒弟一心想留在此處,還望師父成全!”

王師傅點頭道:“事到如今,也只有你了。你不擔心虎咒之事?”

陳三道:“是人,就難免一死,為道義而死,此生無憾。”

王師傅哈哈一笑,大聲道:“好個此生無憾!好,不愧是我教出來的好徒弟。”

接著,王師傅正色道:“昨日和你們說的那番話,不過是為了考驗你們。虎咒一事,純屬子虛烏有。王家歷代祖先,有的喪生虎口,有的壽終正寢,和虎咒全無半點關係。”

一聽這話,陳三不禁松了口氣。王師傅道:“當然,為師還得感謝你。若不是你這小子,為師也不會想到拿虎咒這種事兒來考驗你們。你呀,手上功夫可真了得。”

一聽這話,陳三頓時跪下,道:“師父見諒,徒兒也是不得已。”

王師傅將陳三扶起來,道:“師父怎麼會不知道?那晚,你替師父推拿,戴著厚厚的手套,為師就覺得奇怪。最後推拿左手的時候,手上有種特別的藥味。這味兒,為師再熟悉不過了。當年,師父曾替父親治療被老虎咬傷的傷口。縫合時,先在傷口周圍塗了麻沸散,就是這味兒。師父這才想到,你這小子是利用推拿的機會,讓麻沸散的藥力漸漸侵入師父左手。因為藥量小,所以師父當時也沒特別的感覺,一直到了睡覺時,藥力才漸漸發作。而你,為了防止雙手被麻沸散麻痹,才特地戴了手套。”

陳三一臉欽佩:“原來這一切,早被師父洞悉。”

王師傅道:“第二天起來,我自然就發現左手不能動。第二次,你就麻痹我的右手,然後是利用按摩臉頰的機會,令麻藥滲入口舌的筋脈中,以至於最後口不能言。我將計就計,是為了知道你這麼做的原因。後來才發現,你是為了救那只懷崽的母虎。山上那和尚,自然也是你找人冒充的。後來,我也沒揭穿你,另一個原因,也是知道你師兄去意漸生,所以借這個機會,讓他遠走高飛。”

陳三道:“師父早就料定,徒兒一定會留下來?”

王師傅道:“知徒莫若師,你的心性,為師豈會不知?你從小聰敏,心地善良,其實是繼承王家的不二人選。”

頓了一頓,王師傅接著說:“其實,王家世代居住此地,不是為了擒虎,反而是為了護虎。初始,這裡虎患甚烈,祖先殺虎確實不遺餘力。但後來,王家的祖先發現,老虎為患,根源其實在於人。此處百姓,亂砍濫伐,破壞森林,讓老虎的地盤越來越小。老虎無處覓食,為了生存,只得頻頻侵擾人畜。所以,要杜絕虎患,不在於虎,而在於人。”

一聽這話,陳三呆住了,王師傅接著道:“為師年紀不小了,只想卸下這一擔子,交由後人,自己則雲遊四海。所以,你可得想清楚,是否願意?”

陳三堅定地說:“徒兒心意已定,矢志不移。”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