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高舉改革大旗 扛起改革擔當 當好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車俊書記在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會上的講話

高舉改革大旗 扛起改革擔當

當好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

——省委書記車俊在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會上的講話

(2018年1月2日)

同志們: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新年賀詞中強調, 改革開放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必由之路, 是實現中國夢的必由之路。 我們要以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為契機, 逢山開路, 遇水架橋, 將改革進行到底。 省委決定在新年上班第一天召開全省全面深化改革大會, 就是要向全省上下釋放一個強烈的信號:我們要在新的起點上, 動員全省廣大幹部群眾高舉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擔當,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全面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改革部署,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 推動重點領域改革, 當好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 為奮力推進“兩個高水準”建設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

40年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勝利召開, 實現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們黨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 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新篇章。 40年來, 浙江率先推進市場取向改革, 形成國有經濟和民營經濟相得益彰的先發性優勢;較早打破城鄉二元結構, 建立扶持欠發達地區政策體系, 形成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體制機制;著力構建開放型經濟體制, 形成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發展格局。

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以來, 習近平同志率領十一屆省委制定實施“八八戰略”, 歷屆省委一以貫之深入實施“八八戰略”, 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党的建設各領域體制機制改革, 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通過這一系列改革, 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 極大地解放和增強了社會活力, 成功實現了從資源小省到經濟大省的歷史性跨越, 成功實現了由基本溫飽向全面小康的歷史性跨越。 從1978年到2016年, 我省生產總值由124億元增長到4.73萬億元, 年均增長12.5%, 是同期全國經濟增長的1.3倍, 是同期全球經濟增長的4.4倍, 我省經濟總量、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標大幅躍升並穩居全國前列。

5年前,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隆重召開, 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頂層制度設計, 向全黨發出了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的動員令。 5年來, 我們在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指引下, 蹄疾步穩推進全面深化改革, 堅決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 主要領域改革主體框架基本確立。 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 寧波舟山港一體化、全省機場整合、欠發達縣集體摘帽、杭州互聯網法院等亮點紛呈, 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河長制、特色小鎮、“四張清單一張網”、“城市資料大腦”等做法和經驗向全國推廣。 特別是我們大力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 加快建設“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政務環境最優、群眾和企業獲得感最強”的省份,

百姓紛紛點贊, 企業普遍叫好, 黨中央、國務院充分肯定, 中央深改辦明確要求向全國推廣。 在此基礎上, 全面撬動各領域改革, 浙江改革呈現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 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顯著增強。

40年的浙江發展史, 就是一部可歌可泣的改革史;40年的浙江發展路, 就是一條波瀾壯闊的改革路。 回顧40年特別是5年來的生動實踐, 我們深切體會到, 浙江發展之所以有現在這樣的大好局面, 關鍵在改革;浙江未來要實現“兩個高水準”的奮鬥目標, 關鍵還在改革。 沒有改革就沒有浙江的今天, 也就沒有浙江的明天。 我們深切體會到, 浙江改革之所以能夠勢如破竹、走在前列,

根本在先進理論的正確指引;浙江要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實現高品質發展, 必須毫不動搖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 堅定不移沿著“八八戰略”指引的路子闊步前進。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新作為, 唯有改革開路、負冀前行。 浙江是改革開放先行地, 過去先行, 現在和將來也要先行;浙江是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重要萌發地, 更要成為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忠實踐行地。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的“八八戰略”, 第一條就指向深化改革。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確定的“四個強省”工作導向, 第一個就是改革強省。 我們要全面貫徹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 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和浙江精神,牢固樹立改革強省的鮮明導向,高舉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擔當,以幹在實處的改革舉措、走在前列的改革成效,勇立新時代的改革潮頭。

2016年,我到基層調研時,一些群眾和企業反映,希望在審批制度改革、“四張清單一張網”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使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一件事最多跑一次就能辦成。當時,有的同志覺得這個要求過高,不可能實現,一旦提出就沒有了迴旋餘地。為此,我們進行反復醞釀、深入研究,最後決定人民有訴求、難度再大也要向前推進。我們必須有這樣的擔當!在2016年12月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我們毅然提出要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一年來,全省上下眾志成城、合力攻堅,推動改革從理念化為實踐、由承諾成為現實、把不可能變為可能,使人民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大家普遍反映,這項改革抓得准、抓得實,現在到政府辦事省心、省時、省力,政務服務和發展環境更好了。最新的權威調查顯示,“最多跑一次”實現率達到87.9%、滿意率達到94.7%。實踐充分證明,本來以為辦不成的事,只要符合中央精神、符合人民意願,只要方向對、決心大,只要上下同欲、齊心協力,就一定可以辦成。只要辦了對人民有益的事,人民就會真心擁護。

“最多跑一次”改革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效,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在實踐中,我們積累了彌足珍貴的經驗:一是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站在群眾的視角思考改革,用群眾的語言設定改革目標,以群眾的感受確立改革標準,將改革成效的評判權交給群眾,讓群眾成為改革的監督者、推動者、受益者。二是忠實踐行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弘揚紅船精神,秉持浙江精神,敢為人先、大膽探索,勇於擔當、攻堅破難,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態度,把黨中央宣導的改革精神、作出的改革部署、明確的改革要求落到實處。三是深刻把握改革規律,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相統一,堅持規則引領、標準先行,科學做好頂層設計,大膽鼓勵基層創新,及時指導、及時總結、及時推廣,形成上下呼應、左右聯動、全面開花的整體格局。四是堅持重點突破、帶動全域,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蘊含的理念、方法、作風體現到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中去,發揮撬動作用、引發聚變效應,激發全社會發展活力、創新活力。五是大力發揚釘釘子精神,一以貫之、持續深入推進政府自身改革,咬定目標不放鬆、不達目標不甘休,每個節點、每個環節盯著抓、反復抓,步步為營、久久為功,直到抓出成效。六是堅持一把手抓改革,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帶頭幹,各級各部門自我求變、主動協同,人大、政協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加強監督檢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這六條經驗,也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動重點領域改革的重要指導原則。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進一步擴大改革的覆蓋面、深化改革的實踐成果、更好發揮這項改革的撬動效應,最大限度地釋放制度紅利?這些都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努力方向。全省各級各部門要把思想和精力聚焦到這項改革上來,進一步提高認識水準、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擦亮浙江改革的“金字招牌”。

認識要再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是省委、省政府順應新時代發展要求、探索創新“八八戰略”實踐載體的重大舉措,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回應人民群眾期盼的實際行動,是我省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的戰略抓手。這項改革,對政府來說是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是牽一發動全身的標誌性、關聯性、引領性改革;對人民來說是整體受益的普惠式改革,是一項使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的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雖然已經破題,但要贏得最後的勝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最多跑一次”改革也仍然在路上。各地各部門要站到戰略和全域的高度來思考和推進這項改革,堅決摒棄“最多跑一次”純粹是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的簡單認識,堅決摒棄接近大功告成、可以喘口氣歇歇腳的懈怠意識,堅決摒棄這項改革無法再深化拓展的消極態度,切實增強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做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內涵要再豐富。“最多跑一次”改革由群眾的需求引發,從優化審批流程切入,目的是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不僅是一項具體的改革舉措,更是一場從理念、制度到作風的全方位深層次變革。隨著這項改革的持續推進,其基本內涵也要不斷深化,貫穿到政府依法履職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從辦事服務看,“最多跑一次”就是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理一件事情,在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受理條件時,從受理申請到形成辦理結果全過程只需一次上門或零上門;從諮詢投訴看,就是建設統一政務諮詢投訴舉報平臺,實行“統一接收、按責轉辦、限時辦結、統一督辦、評價回饋”工作機制,一個號碼回應群眾訴求;從執法監管看,就是減少多頭執法、重複檢查,形成“部門聯合、隨機抽查、按標監管”的“一次到位機制”,做到服務零距離、監管不擾民。

外延要再拓展。群眾和企業辦事涉及到哪裡,“最多跑一次”改革就要延伸覆蓋到哪裡,改革的效應就要體現到哪裡。今年,要重點在三個方向拓展外延:一是在事項上拓展,全面覆蓋所有行政權力事項;二是在層級上拓展,全面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四個平臺”建設,全面推行村(社區)代辦制,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最多跑一次”改革全覆蓋;三是在機構上拓展,向涉政仲介機構、各類公共服務機構延伸,提高全社會運行效率和服務品質。

改革就是要為群眾排憂解難,群眾辦什麼事煩,就把什麼列入改革的範圍;群眾辦什麼事難,就把什麼納入必須解決的範疇。這是拓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外延的核心要義,必須加大力度集中攻堅克難,努力取得更大實質性突破。要瞄準焦點,在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務”這一改革主入口上持續加力,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向行政服務中心集中進駐,推進各條線業務系統與“一窗受理”平臺全面對接,加強浙江政務服務網建設,構建網上網下融合的政務服務體系。要打通堵點,在打破資訊孤島、實現資料共用上持續加力,推動資訊系統全面整合和公共資料共用開放,讓資料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或不跑腿,發揮我省移動支付、移動商務全國領先優勢,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移動辦”,全面提升“一網通辦”水準,支持杭州等城市爭創“移動辦事之城”,打造移動辦事最方便省份。要突破難點,在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最多跑一次”改革上持續加力,加快推行企業投資專案承諾制和“標準地”制度,持續優化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臺2.0版,努力實現竣工驗收前“最多跑一次”。要聚焦熱點,在商事制度改革上持續加力,全面推行“證照分離”、“多證合一”、“證照聯辦”,加快推進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進一步降低市場准入門檻,激發大眾創業活力。

品質要再提升。“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真諦是實實在在、細化量化,“一次”就是“一次”,來不得半點虛的。我們必須重品質、見效果、常態化。群眾是通過“視窗”來認識和感受“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視窗”建得好不好,“前臺”人員素質高不高,直接關係到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要大力提高一線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增強網路介面友好性,提升視窗服務水準;各級媒體、辦事指南、諮詢平臺也是面對群眾的“視窗”,要用群眾語言開展宣傳、提供指引,讓群眾一看就明白、一來就會辦。

“最多跑一次”底線是“一”、要害在“減”。要減事項,能整合歸併的整合歸併、能聯動辦理的聯動辦理,讓不需要跑腿的事項全部不用跑。要減次數,能少則少,變“跑多次”為“跑一次”、變“跑一次”為“不跑腿”,變“現場辦”為“網上辦”、變“網上辦”為“移動辦”,在“幹部跑、代辦跑”代替“群眾跑”的基礎上,加快減少“幹部跑、代辦跑”的次數。要減材料,能簡則簡,只要是政府部門出具的材料,只要是企業和群眾已經提供過的材料,原則上都通過政府內部資料共用獲取,不再要求企業和群眾另行提供,努力實現更多事項“一證辦理”。要減時間,能快則快,辦理期限能壓縮的進一步壓縮,不斷提高辦事效率,讓企業和群眾用最短時間辦成事。

標準化制度化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形成長效機制、發揮長效作用的重要保證。要結合深化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建立全省統一的標準化辦事事項和辦事指南,以標準化引領權力運行方式變革;加緊梳理和修改完善與改革不相適應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及規範性政策檔,強化改革的法治保障;認真總結經驗,及時複製推廣,加快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實踐成果轉化為制度性成果。

“最多跑一次”是現代管理服務的先進理念、科學方法和優良作風,不僅對政府自身改革管用,而且普遍適用於各領域改革。這項改革的核心是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通過打造“有為政府”推進建設“有效市場”;基點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便民惠民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本質是構建透明規範高效的權力運行機制,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如果把全面深化改革看成一個系統工程,那麼“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撬動這個系統工程的杠杆和支點。必須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同時,在“撬”字上狠下功夫,統籌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不斷放大“最多跑一次”改革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牽引作用。

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經濟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重點是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創新政府服務方式來打造最佳營商環境,通過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激發市場活力,我們要把這種思路和做法體現到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中去,以動力變革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率先實現高品質發展。

國有經濟優、民營經濟活、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省的一大優勢,必須進一步完善產權制度,不斷鞏固和發展這個優勢。近年來,我省大手筆組建海港集團、交投集團、機場集團等,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下一步要緊緊圍繞省委重大決策部署,聚焦制約我省發展的突出短板,聚焦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等重大建設,聚焦戰略性、先導性產業發展,以國有資本投資營運公司為平臺,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戰略性、專業化重組,優化佈局、整合資源,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斷把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民營經濟是浙江經濟的鐵柱鋼樑,民營經濟興則浙江興,民營經濟強則浙江強。推動民營經濟實現新飛躍,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存量改造提升,重點是深化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實施小微企業提質行動和鳳凰行動、小巨人培育行動,加快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扶持建設一批高品質小微企業園;一手抓增量引進培育,重點是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雙倍增”計畫,加快在以數位經濟為標誌的新經濟領域培育形成一大批獨角獸公司,在先進製造業領域打造一大批隱形冠軍和單打冠軍。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必須加大民營企業產權保護力度,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弘揚新時代浙商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必須積極穩妥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引導促進生產要素從低質低效領域向優質高效領域集中。在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中,政府必須當好制度的供給者。政府制定規則、標準,要以公平、公開、公正為基本導向,以不抬高市場成本、社會成本為限,以不取代市場規則、扭曲市場配置為限,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提供基礎制度支撐。在具體操作上,省級層面主要是制定面向市縣的規則、標準,引導資源要素在市縣之間優化配置;市縣層面主要是制定面向企業和專案的規則、標準,引導資源要素在企業和專案之間優化配置。正是按照這樣的思路,我們在工業領域推出了“畝均論英雄”改革,不但促進了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而且推動了新動能的培育發展;在項目領域推出了“標準地”改革,推行“區域能評+區塊能耗標準”、“區域環評+環境標準”,不但有利於土地等要素的優化配置,更為投資專案審批實現“最多跑一次”奠定了基礎;在生態建設領域推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財政收費、綠色發展財政獎補機制等制度,不但有利於環境容量的優化配置,更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供了原創素材。要繼續堅持標準引領、規則先行,制定實施節能節地節水、環境、技術、品質、安全等市場准入標準,建立健全資本、技術、土地、能耗、環境容量等主要資源要素配置規則,全面提升勞動效率、資本效率、土地效率、資源效率、環境效率和科技貢獻率。同時,要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市化戰略,深化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促進各類要素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自由流動、優化配置;要統籌考慮優化國內要素配置和提升國際優質要素配置能力,堅持以“一帶一路”為統領,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和電子世界貿易平臺建設,積極申報自由貿易港,加快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

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公共服務體制改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的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我們要把這種理念和機制運用到社會體制、文化體制等改革中去,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準,使人民群眾真正看到實效、得到實惠。各地各部門要緊緊圍繞“八個更”來思考問題、謀劃改革,從老百姓最期盼的“關鍵小事”改起,全面推進教育、文化、衛生、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公共安全等各領域改革。比如,省委提出要以超常規舉措實施高等教育強省戰略,這個超常規“超”在哪裡?高等教育強省怎麼“強”起來?具體來說,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如何提高,普高和職高分流比例如何放寬,省內優質高教資源如何放大,國內外一流大學如何引進,等等。有關部門要對標教育現代化的要求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具體的政策意見和改革舉措,在省級層面能解決的要抓緊解決,屬於國家部委許可權的要積極爭取。比如,如何進一步深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真正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如何提供更多的優質養老服務,解除老百姓養老的後顧之憂;如何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更好滿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等,有關部門都要抓緊研究,拿出實實在在的改革措施。比如,近年來我們在農村建起了文化禮堂,在城市建起了文化公園,在社區建起了文化家園,如何建立運行維護管理長效機制,讓這些公共文化設施“門常開、人常來、活動常在”,還需要想更多的辦法。再比如,今年是“楓橋經驗”55周年,如何進一步創新發展“楓橋經驗”,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在基層治理上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是大家要深入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正確行使權力可以造福人民,濫用權力必然禍害國家和人民。“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權力運行方式的革命,在減許可權權的基礎上,實行權力運行後臺化管理,實現規範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我們要把這種創舉和模式貫穿到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設領域的改革中去,切實紮緊權力的制度籠子。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必須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切實加強政協民主監督,完善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體制機制,建設更高水準的法治浙江。全面從嚴治党是實現權為民所用的根本保證,要堅持把制度建設貫穿于党的建設各個方面,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來提高黨員幹部的思想覺悟、增強黨員幹部的執政本領、錘煉黨員幹部的工作作風,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特別是要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反腐倡廉,建立健全監督體系,繼續深化監察體制改革,真正用制度管住權力任性,強化不敢腐的震懾,紮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保持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鄧小平同志說過:“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歷史是發展的,歷史也是公正的,歷史從來都眷顧那些與時偕行的奮進者、直面挑戰的勇敢者、善作善成的實幹者。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40年的歷程,但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保持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那麼一股子勁頭。

改革要有一股闖勁。浙江是革命紅船起航的地方,紅船精神首要的一條就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這些年來,我們正是憑著一股闖勁,敢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幹成了許多大事業,闖出了一片新天地。實踐表明,只要敢闖敢冒,就能搶佔先機,就能無中生有,沒有資源可以整合資源,沒有市場可以創造市場。隨著發展水準不斷提高,我們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領跑,有越來越多的“無人區”等著我們留下第一個腳印。面對這樣的新形勢,大家有沒有敢喝“頭口水”的膽氣?有沒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銳氣?有沒有“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硬氣?我們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大力發揚敢闖敢冒的精神,用實際行動作出響亮的回答,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改革業績。

改革要有一股拼勁。改革路上並不總是佈滿鮮花和掌聲,往往伴隨許多荊棘和質疑。什麼是改革者?改革者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惜拎著“烏紗帽”為民幹事的人。經過40年的改革,“帕累托最優”式改革越來越少,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牢記,我們的職權是人民賦予的,我們的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所以,每一個領導幹部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利弊權衡的重大關頭要敢於決斷,在深化改革的關鍵時刻要豁得出去,切不可在患得患失中錯失改革機遇。這是衡量一個領導幹部黨性強不強、敢不敢拼的試金石。

改革要有一股幹勁。40年來,浙江的改革是幹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前段時間,習近平總書記就新華社一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糾正“四風”不能止步。文章反映的情況,我省個別地方和部門的改革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存在。比如,抓改革實招少、效果差,用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抓改革坐而論道,不重實效重包裝,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文字上的改革”;抓改革習慣於造“花瓶”、搞“噱頭”。出現這些現象,根子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用轟轟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實實的落實,用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了矛盾和問題。對此,各地各部門都要引起重視,擺擺表現,找找差距,抓好整改。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轉變作風,不僅要當好改革的組織者,更要當好改革的施工隊,不僅要當好改革的促進派,更要當好改革的實幹家,說到做到、立言立行,實實在在解決問題,一步一步往前推,真正做到幹在一線、改到實處。

改革要有一股韌勁。改革就像煎中藥,只有到了一定火候才有藥效。近些年來,各級各部門部署了許多改革任務,出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但很多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持之以恆抓下去,確保真正見效。這兩年,省、市、縣、鄉四級都在集中換屆,一大批新鮮血液充實到各級領導班子中去。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新任一把手務必發揚釘釘子精神,接力探索、接續奮鬥,把既定的改革部署進行到底。對一些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必須堅持堅持再堅持、深化深化再深化,步步為營、久久為功,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另起爐灶翻燒餅”。

改革爭在朝夕,落實難在方寸。越是任務重、困難大,越要知難而進、迎難而上;越到攻堅期、深水區,越要加強党的領導、凝聚各方力量。今天會上印發了《中共浙江省委關於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動重點領域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請大家認真研究討論提出意見建議。檔稿中提出了許多重大改革舉措,涉及各地各個部門,下發後各地各部門必須根據職責分工認真抓好落實。

要壓緊壓實各級黨委和部門主要領導的 主體責任。俗話說:“一棵大樹抓住根兒,帶動樹葉和樹枝兒;一團大繩先找頭,捆在一起牽著走”。改革中的這個“根”和“頭”,就是我們各級領導幹部。只要各級領導幹部是真心實意而不是敷衍塞責地抓改革,就沒有攻不下的“山頭”,就沒有蹚不過的“險灘”。要充分發揮領導幹部在改革中的示範引領、以上率下作用,理清責任鏈條,落實主體責任,層層傳導壓力,打通關節、疏通堵點、啟動全盤。部門主要領導要親自負責改革的統籌協調、方案制訂、工作推進和督促落實,對改革的每個過程、每個環節都要親自過問。地方黨委書記作為本地區改革的第一責任人,要有一副改革的鐵肩膀,切實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親力親為抓改革,撲下身子抓落實,多謀實招硬招、多出管用的招,挑起一方改革的重任。

要完善試點推廣機制。試點是改革的金種子。改革越向縱深推進,越需要試點的先行探索。前段時間,省委改革辦對我省改革試點作了全面梳理,省級及以上重大改革試點共164項,其中黨中央和國務院批復的有21項,省委、省政府及兩辦批復的有21項,國家部委批復的有101項,省級部門批復的有21項。對這些試點,省委改革辦、各改革專項小組要實施分層分類統籌管理,扎實做好試點複製推廣工作,成熟一項、推廣一項,每年推出一批“國字型大小”改革試點落地見效的實踐樣本,每年提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改革試點清單,每年總結一批富有浙江特色的改革試點示範案例。試點的目的是為了複製推廣,不能為試點而試點。要牢牢把握“試驗探索、複製推廣、深化運用”三個關鍵環節,解決誰來許可、誰來推進、誰來評估、誰來推廣的問題,加快推進改革試點“盆景”變“風景”。改革只有進行時,但試點必須有完成時,不能“只摸石頭不過河”,更不能“牆內開花牆外香”。

要用好改革督察“利器”。督察是抓落實的重要手段,改革推進到哪裡、督察就要跟進到哪裡。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以來,召開19次會議,審議了65項改革方案。立了軍令狀,就要看結果。對省委確定的改革任務和改革方案,要完善督察台賬,盯住不放,時時跟蹤,每項改革都要有時間表、路線圖、責任書,都要有硬任務、硬指標、硬考核,跑錶計時,到點驗收,對賬銷號,切實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督察要盯責任主體,抓“關鍵少數”,敷衍塞責、推諉扯皮、屢推不動的,要嚴肅問責追責,確保政令暢通。要搞好督察工作統籌,把督察與考評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運用年度改革考核、協力廠商評估等手段,形成工作合力,切實打通改革落地“最後一公里”。

要完善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大膽探索、寬容改革失誤,是省委一貫的做法和要求。2016年8月,我們在全國率先制定出臺完善改革創新容錯免責機制的政策檔,許多地方和單位也制定出臺了實施辦法。總的看,我省廣大幹部抓改革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同志有思想顧慮,認為“不幹不出錯、越幹錯越多”、“為了不出事、寧願不幹事”,結果導致“懶政、怠政、為官不為”。出現這種現象,既有主觀認識上的問題,也有容錯糾錯機制不健全的因素。在去年市縣領導班子集中換屆和省直機關屆末考察時,省委支持保護了一些為改革擔風險的幹部,公正評價了一批因改革遭非議的幹部,提拔重用了一批改革實績突出的幹部。今年省委將選擇一批容錯糾錯的典型案例進行宣傳。在改革這個問題上,省委的態度是鮮明的,就是要為擔當者擔當,為改革者鼓勁。各地各部門都要突出實幹擔當導向,堅持“三個區分開來”,推進容錯糾錯要求具體化制度化,將容錯糾錯機制嵌入改革工作部署,容改革之失、解幹事之憂、釋擔當之慮,充分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一句話,允許改革有失誤、但決不允許不改革,只要符合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精神、有利於改革創新和事業發展、按程式進行決策、沒有謀取私利,大家就放手去幹,省委堅決給你們撐腰。

同志們,改革是浙江的富民之源、強省之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各領域改革的畫卷已經鋪展。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貫徹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高舉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擔當,知危圖安、盡職盡責,敢為人先、銳意進取,當好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以優異成績向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

大力弘揚紅船精神和浙江精神,牢固樹立改革強省的鮮明導向,高舉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擔當,以幹在實處的改革舉措、走在前列的改革成效,勇立新時代的改革潮頭。

2016年,我到基層調研時,一些群眾和企業反映,希望在審批制度改革、“四張清單一張網”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使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一件事最多跑一次就能辦成。當時,有的同志覺得這個要求過高,不可能實現,一旦提出就沒有了迴旋餘地。為此,我們進行反復醞釀、深入研究,最後決定人民有訴求、難度再大也要向前推進。我們必須有這樣的擔當!在2016年12月召開的省委經濟工作會議上,我們毅然提出要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一年來,全省上下眾志成城、合力攻堅,推動改革從理念化為實踐、由承諾成為現實、把不可能變為可能,使人民群眾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大家普遍反映,這項改革抓得准、抓得實,現在到政府辦事省心、省時、省力,政務服務和發展環境更好了。最新的權威調查顯示,“最多跑一次”實現率達到87.9%、滿意率達到94.7%。實踐充分證明,本來以為辦不成的事,只要符合中央精神、符合人民意願,只要方向對、決心大,只要上下同欲、齊心協力,就一定可以辦成。只要辦了對人民有益的事,人民就會真心擁護。

“最多跑一次”改革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效,是全省上下共同努力的結果。在實踐中,我們積累了彌足珍貴的經驗:一是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價值取向,站在群眾的視角思考改革,用群眾的語言設定改革目標,以群眾的感受確立改革標準,將改革成效的評判權交給群眾,讓群眾成為改革的監督者、推動者、受益者。二是忠實踐行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弘揚紅船精神,秉持浙江精神,敢為人先、大膽探索,勇於擔當、攻堅破難,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對黨和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和態度,把黨中央宣導的改革精神、作出的改革部署、明確的改革要求落到實處。三是深刻把握改革規律,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相統一,堅持規則引領、標準先行,科學做好頂層設計,大膽鼓勵基層創新,及時指導、及時總結、及時推廣,形成上下呼應、左右聯動、全面開花的整體格局。四是堅持重點突破、帶動全域,把“最多跑一次”改革蘊含的理念、方法、作風體現到各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中去,發揮撬動作用、引發聚變效應,激發全社會發展活力、創新活力。五是大力發揚釘釘子精神,一以貫之、持續深入推進政府自身改革,咬定目標不放鬆、不達目標不甘休,每個節點、每個環節盯著抓、反復抓,步步為營、久久為功,直到抓出成效。六是堅持一把手抓改革,黨政主要負責人親自抓、帶頭幹,各級各部門自我求變、主動協同,人大、政協積極發揮職能作用、加強監督檢查,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全社會共同推進改革的強大合力。這六條經驗,也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動重點領域改革的重要指導原則。

最近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進一步擴大改革的覆蓋面、深化改革的實踐成果、更好發揮這項改革的撬動效應,最大限度地釋放制度紅利?這些都是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努力方向。全省各級各部門要把思想和精力聚焦到這項改革上來,進一步提高認識水準、加大工作力度,切實擦亮浙江改革的“金字招牌”。

認識要再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是省委、省政府順應新時代發展要求、探索創新“八八戰略”實踐載體的重大舉措,是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回應人民群眾期盼的實際行動,是我省推進全面深化改革、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的戰略抓手。這項改革,對政府來說是一場深刻的自我革命,是牽一發動全身的標誌性、關聯性、引領性改革;對人民來說是整體受益的普惠式改革,是一項使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的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雖然已經破題,但要贏得最後的勝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最多跑一次”改革也仍然在路上。各地各部門要站到戰略和全域的高度來思考和推進這項改革,堅決摒棄“最多跑一次”純粹是方便群眾和企業辦事的簡單認識,堅決摒棄接近大功告成、可以喘口氣歇歇腳的懈怠意識,堅決摒棄這項改革無法再深化拓展的消極態度,切實增強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做到不獲全勝決不收兵。

內涵要再豐富。“最多跑一次”改革由群眾的需求引發,從優化審批流程切入,目的是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促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不僅是一項具體的改革舉措,更是一場從理念、制度到作風的全方位深層次變革。隨著這項改革的持續推進,其基本內涵也要不斷深化,貫穿到政府依法履職的各個方面各個環節。從辦事服務看,“最多跑一次”就是群眾和企業到政府辦理一件事情,在申請材料齊全、符合法定受理條件時,從受理申請到形成辦理結果全過程只需一次上門或零上門;從諮詢投訴看,就是建設統一政務諮詢投訴舉報平臺,實行“統一接收、按責轉辦、限時辦結、統一督辦、評價回饋”工作機制,一個號碼回應群眾訴求;從執法監管看,就是減少多頭執法、重複檢查,形成“部門聯合、隨機抽查、按標監管”的“一次到位機制”,做到服務零距離、監管不擾民。

外延要再拓展。群眾和企業辦事涉及到哪裡,“最多跑一次”改革就要延伸覆蓋到哪裡,改革的效應就要體現到哪裡。今年,要重點在三個方向拓展外延:一是在事項上拓展,全面覆蓋所有行政權力事項;二是在層級上拓展,全面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四個平臺”建設,全面推行村(社區)代辦制,實現省市縣鄉村五級“最多跑一次”改革全覆蓋;三是在機構上拓展,向涉政仲介機構、各類公共服務機構延伸,提高全社會運行效率和服務品質。

改革就是要為群眾排憂解難,群眾辦什麼事煩,就把什麼列入改革的範圍;群眾辦什麼事難,就把什麼納入必須解決的範疇。這是拓展“最多跑一次”改革外延的核心要義,必須加大力度集中攻堅克難,努力取得更大實質性突破。要瞄準焦點,在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務”這一改革主入口上持續加力,大力推進政務服務事項向行政服務中心集中進駐,推進各條線業務系統與“一窗受理”平臺全面對接,加強浙江政務服務網建設,構建網上網下融合的政務服務體系。要打通堵點,在打破資訊孤島、實現資料共用上持續加力,推動資訊系統全面整合和公共資料共用開放,讓資料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或不跑腿,發揮我省移動支付、移動商務全國領先優勢,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移動辦”,全面提升“一網通辦”水準,支持杭州等城市爭創“移動辦事之城”,打造移動辦事最方便省份。要突破難點,在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最多跑一次”改革上持續加力,加快推行企業投資專案承諾制和“標準地”制度,持續優化投資項目線上審批監管平臺2.0版,努力實現竣工驗收前“最多跑一次”。要聚焦熱點,在商事制度改革上持續加力,全面推行“證照分離”、“多證合一”、“證照聯辦”,加快推進工商登記全程電子化,進一步降低市場准入門檻,激發大眾創業活力。

品質要再提升。“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真諦是實實在在、細化量化,“一次”就是“一次”,來不得半點虛的。我們必須重品質、見效果、常態化。群眾是通過“視窗”來認識和感受“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視窗”建得好不好,“前臺”人員素質高不高,直接關係到群眾的獲得感和滿意度。要大力提高一線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增強網路介面友好性,提升視窗服務水準;各級媒體、辦事指南、諮詢平臺也是面對群眾的“視窗”,要用群眾語言開展宣傳、提供指引,讓群眾一看就明白、一來就會辦。

“最多跑一次”底線是“一”、要害在“減”。要減事項,能整合歸併的整合歸併、能聯動辦理的聯動辦理,讓不需要跑腿的事項全部不用跑。要減次數,能少則少,變“跑多次”為“跑一次”、變“跑一次”為“不跑腿”,變“現場辦”為“網上辦”、變“網上辦”為“移動辦”,在“幹部跑、代辦跑”代替“群眾跑”的基礎上,加快減少“幹部跑、代辦跑”的次數。要減材料,能簡則簡,只要是政府部門出具的材料,只要是企業和群眾已經提供過的材料,原則上都通過政府內部資料共用獲取,不再要求企業和群眾另行提供,努力實現更多事項“一證辦理”。要減時間,能快則快,辦理期限能壓縮的進一步壓縮,不斷提高辦事效率,讓企業和群眾用最短時間辦成事。

標準化制度化是“最多跑一次”改革形成長效機制、發揮長效作用的重要保證。要結合深化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建立全省統一的標準化辦事事項和辦事指南,以標準化引領權力運行方式變革;加緊梳理和修改完善與改革不相適應的地方性法規規章及規範性政策檔,強化改革的法治保障;認真總結經驗,及時複製推廣,加快把“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實踐成果轉化為制度性成果。

“最多跑一次”是現代管理服務的先進理念、科學方法和優良作風,不僅對政府自身改革管用,而且普遍適用於各領域改革。這項改革的核心是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通過打造“有為政府”推進建設“有效市場”;基點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通過便民惠民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本質是構建透明規範高效的權力運行機制,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如果把全面深化改革看成一個系統工程,那麼“最多跑一次”改革就是撬動這個系統工程的杠杆和支點。必須在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同時,在“撬”字上狠下功夫,統籌推進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不斷放大“最多跑一次”改革對全面深化改革的牽引作用。

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經濟體制改革。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重點是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最多跑一次”改革以創新政府服務方式來打造最佳營商環境,通過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激發市場活力,我們要把這種思路和做法體現到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中去,以動力變革推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率先實現高品質發展。

國有經濟優、民營經濟活、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我省的一大優勢,必須進一步完善產權制度,不斷鞏固和發展這個優勢。近年來,我省大手筆組建海港集團、交投集團、機場集團等,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下一步要緊緊圍繞省委重大決策部署,聚焦制約我省發展的突出短板,聚焦大灣區大花園大通道大都市區等重大建設,聚焦戰略性、先導性產業發展,以國有資本投資營運公司為平臺,進一步推動國有企業戰略性、專業化重組,優化佈局、整合資源,深化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斷把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民營經濟是浙江經濟的鐵柱鋼樑,民營經濟興則浙江興,民營經濟強則浙江強。推動民營經濟實現新飛躍,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存量改造提升,重點是深化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實施小微企業提質行動和鳳凰行動、小巨人培育行動,加快建設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扶持建設一批高品質小微企業園;一手抓增量引進培育,重點是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雙倍增”計畫,加快在以數位經濟為標誌的新經濟領域培育形成一大批獨角獸公司,在先進製造業領域打造一大批隱形冠軍和單打冠軍。尤其需要強調的是,必須加大民營企業產權保護力度,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弘揚新時代浙商精神,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必須積極穩妥從廣度和深度上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引導促進生產要素從低質低效領域向優質高效領域集中。在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中,政府必須當好制度的供給者。政府制定規則、標準,要以公平、公開、公正為基本導向,以不抬高市場成本、社會成本為限,以不取代市場規則、扭曲市場配置為限,為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提供基礎制度支撐。在具體操作上,省級層面主要是制定面向市縣的規則、標準,引導資源要素在市縣之間優化配置;市縣層面主要是制定面向企業和專案的規則、標準,引導資源要素在企業和專案之間優化配置。正是按照這樣的思路,我們在工業領域推出了“畝均論英雄”改革,不但促進了傳統產業改造提升,而且推動了新動能的培育發展;在項目領域推出了“標準地”改革,推行“區域能評+區塊能耗標準”、“區域環評+環境標準”,不但有利於土地等要素的優化配置,更為投資專案審批實現“最多跑一次”奠定了基礎;在生態建設領域推出了主要污染物排放財政收費、綠色發展財政獎補機制等制度,不但有利於環境容量的優化配置,更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提供了原創素材。要繼續堅持標準引領、規則先行,制定實施節能節地節水、環境、技術、品質、安全等市場准入標準,建立健全資本、技術、土地、能耗、環境容量等主要資源要素配置規則,全面提升勞動效率、資本效率、土地效率、資源效率、環境效率和科技貢獻率。同時,要統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和新型城市化戰略,深化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促進各類要素在城鄉之間、區域之間自由流動、優化配置;要統籌考慮優化國內要素配置和提升國際優質要素配置能力,堅持以“一帶一路”為統領,深入推進自貿試驗區和電子世界貿易平臺建設,積極申報自由貿易港,加快構建全面開放新格局。

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公共服務體制改革。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的需要呈現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更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我們要把這種理念和機制運用到社會體制、文化體制等改革中去,不斷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準,使人民群眾真正看到實效、得到實惠。各地各部門要緊緊圍繞“八個更”來思考問題、謀劃改革,從老百姓最期盼的“關鍵小事”改起,全面推進教育、文化、衛生、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公共安全等各領域改革。比如,省委提出要以超常規舉措實施高等教育強省戰略,這個超常規“超”在哪裡?高等教育強省怎麼“強”起來?具體來說,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如何提高,普高和職高分流比例如何放寬,省內優質高教資源如何放大,國內外一流大學如何引進,等等。有關部門要對標教育現代化的要求進行深入研究,提出具體的政策意見和改革舉措,在省級層面能解決的要抓緊解決,屬於國家部委許可權的要積極爭取。比如,如何進一步深化醫療、醫保、醫藥“三醫聯動”改革,真正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如何提供更多的優質養老服務,解除老百姓養老的後顧之憂;如何落實“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完善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加快建立多主體供應、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更好滿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等,有關部門都要抓緊研究,拿出實實在在的改革措施。比如,近年來我們在農村建起了文化禮堂,在城市建起了文化公園,在社區建起了文化家園,如何建立運行維護管理長效機制,讓這些公共文化設施“門常開、人常來、活動常在”,還需要想更多的辦法。再比如,今年是“楓橋經驗”55周年,如何進一步創新發展“楓橋經驗”,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在基層治理上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是大家要深入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權力運行機制改革。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正確行使權力可以造福人民,濫用權力必然禍害國家和人民。“最多跑一次”改革是權力運行方式的革命,在減許可權權的基礎上,實行權力運行後臺化管理,實現規範權力、制約權力、監督權力,我們要把這種創舉和模式貫穿到民主法制和党的建設領域的改革中去,切實紮緊權力的制度籠子。國家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必須用制度體系保證人民當家作主。要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推動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切實加強政協民主監督,完善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體制機制,建設更高水準的法治浙江。全面從嚴治党是實現權為民所用的根本保證,要堅持把制度建設貫穿于党的建設各個方面,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來提高黨員幹部的思想覺悟、增強黨員幹部的執政本領、錘煉黨員幹部的工作作風,進一步密切黨群幹群關係。特別是要馳而不息正風肅紀、反腐倡廉,建立健全監督體系,繼續深化監察體制改革,真正用制度管住權力任性,強化不敢腐的震懾,紮牢不能腐的籠子,增強不想腐的自覺,保持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鄧小平同志說過:“沒有一點闖的精神,沒有一點‘冒’的精神,沒有一股子氣呀、勁呀,就走不出一條好路,走不出一條新路,就幹不出新的事業。”歷史是發展的,歷史也是公正的,歷史從來都眷顧那些與時偕行的奮進者、直面挑戰的勇敢者、善作善成的實幹者。改革開放已經走過了40年的歷程,但我們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保持篳路藍縷、以啟山林的奮鬥精神,永遠保持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那麼一股子勁頭。

改革要有一股闖勁。浙江是革命紅船起航的地方,紅船精神首要的一條就是開天闢地、敢為人先的首創精神。這些年來,我們正是憑著一股闖勁,敢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情,敢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幹成了許多大事業,闖出了一片新天地。實踐表明,只要敢闖敢冒,就能搶佔先機,就能無中生有,沒有資源可以整合資源,沒有市場可以創造市場。隨著發展水準不斷提高,我們在越來越多的領域開始領跑,有越來越多的“無人區”等著我們留下第一個腳印。面對這樣的新形勢,大家有沒有敢喝“頭口水”的膽氣?有沒有“狹路相逢勇者勝”的銳氣?有沒有“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的硬氣?我們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要大力發揚敢闖敢冒的精神,用實際行動作出響亮的回答,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改革業績。

改革要有一股拼勁。改革路上並不總是佈滿鮮花和掌聲,往往伴隨許多荊棘和質疑。什麼是改革者?改革者就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不惜拎著“烏紗帽”為民幹事的人。經過40年的改革,“帕累托最優”式改革越來越少,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各級領導幹部要始終牢記,我們的職權是人民賦予的,我們的使命就是為人民謀幸福。所以,每一個領導幹部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利弊權衡的重大關頭要敢於決斷,在深化改革的關鍵時刻要豁得出去,切不可在患得患失中錯失改革機遇。這是衡量一個領導幹部黨性強不強、敢不敢拼的試金石。

改革要有一股幹勁。40年來,浙江的改革是幹出來的,不是喊出來的。不幹,半點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前段時間,習近平總書記就新華社一篇《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新表現值得警惕》的文章作出重要指示,強調糾正“四風”不能止步。文章反映的情況,我省個別地方和部門的改革工作中也不同程度存在。比如,抓改革實招少、效果差,用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抓改革坐而論道,不重實效重包裝,把精力放在“材料美化”上,搞“文字上的改革”;抓改革習慣於造“花瓶”、搞“噱頭”。出現這些現象,根子是政績觀錯位、責任心缺失,用轟轟烈烈的形式代替了扎扎實實的落實,用光鮮亮麗的外表掩蓋了矛盾和問題。對此,各地各部門都要引起重視,擺擺表現,找找差距,抓好整改。各級領導幹部要帶頭轉變作風,不僅要當好改革的組織者,更要當好改革的施工隊,不僅要當好改革的促進派,更要當好改革的實幹家,說到做到、立言立行,實實在在解決問題,一步一步往前推,真正做到幹在一線、改到實處。

改革要有一股韌勁。改革就像煎中藥,只有到了一定火候才有藥效。近些年來,各級各部門部署了許多改革任務,出臺了一系列改革舉措,但很多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持之以恆抓下去,確保真正見效。這兩年,省、市、縣、鄉四級都在集中換屆,一大批新鮮血液充實到各級領導班子中去。各級領導幹部特別是新任一把手務必發揚釘釘子精神,接力探索、接續奮鬥,把既定的改革部署進行到底。對一些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改革舉措,必須堅持堅持再堅持、深化深化再深化,步步為營、久久為功,決不能“新官不理舊賬”、“另起爐灶翻燒餅”。

改革爭在朝夕,落實難在方寸。越是任務重、困難大,越要知難而進、迎難而上;越到攻堅期、深水區,越要加強党的領導、凝聚各方力量。今天會上印發了《中共浙江省委關於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動重點領域改革的意見(徵求意見稿)》,請大家認真研究討論提出意見建議。檔稿中提出了許多重大改革舉措,涉及各地各個部門,下發後各地各部門必須根據職責分工認真抓好落實。

要壓緊壓實各級黨委和部門主要領導的 主體責任。俗話說:“一棵大樹抓住根兒,帶動樹葉和樹枝兒;一團大繩先找頭,捆在一起牽著走”。改革中的這個“根”和“頭”,就是我們各級領導幹部。只要各級領導幹部是真心實意而不是敷衍塞責地抓改革,就沒有攻不下的“山頭”,就沒有蹚不過的“險灘”。要充分發揮領導幹部在改革中的示範引領、以上率下作用,理清責任鏈條,落實主體責任,層層傳導壓力,打通關節、疏通堵點、啟動全盤。部門主要領導要親自負責改革的統籌協調、方案制訂、工作推進和督促落實,對改革的每個過程、每個環節都要親自過問。地方黨委書記作為本地區改革的第一責任人,要有一副改革的鐵肩膀,切實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親力親為抓改革,撲下身子抓落實,多謀實招硬招、多出管用的招,挑起一方改革的重任。

要完善試點推廣機制。試點是改革的金種子。改革越向縱深推進,越需要試點的先行探索。前段時間,省委改革辦對我省改革試點作了全面梳理,省級及以上重大改革試點共164項,其中黨中央和國務院批復的有21項,省委、省政府及兩辦批復的有21項,國家部委批復的有101項,省級部門批復的有21項。對這些試點,省委改革辦、各改革專項小組要實施分層分類統籌管理,扎實做好試點複製推廣工作,成熟一項、推廣一項,每年推出一批“國字型大小”改革試點落地見效的實踐樣本,每年提出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重大改革試點清單,每年總結一批富有浙江特色的改革試點示範案例。試點的目的是為了複製推廣,不能為試點而試點。要牢牢把握“試驗探索、複製推廣、深化運用”三個關鍵環節,解決誰來許可、誰來推進、誰來評估、誰來推廣的問題,加快推進改革試點“盆景”變“風景”。改革只有進行時,但試點必須有完成時,不能“只摸石頭不過河”,更不能“牆內開花牆外香”。

要用好改革督察“利器”。督察是抓落實的重要手段,改革推進到哪裡、督察就要跟進到哪裡。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成立以來,召開19次會議,審議了65項改革方案。立了軍令狀,就要看結果。對省委確定的改革任務和改革方案,要完善督察台賬,盯住不放,時時跟蹤,每項改革都要有時間表、路線圖、責任書,都要有硬任務、硬指標、硬考核,跑錶計時,到點驗收,對賬銷號,切實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著落。督察要盯責任主體,抓“關鍵少數”,敷衍塞責、推諉扯皮、屢推不動的,要嚴肅問責追責,確保政令暢通。要搞好督察工作統籌,把督察與考評有機結合起來,充分運用年度改革考核、協力廠商評估等手段,形成工作合力,切實打通改革落地“最後一公里”。

要完善容錯糾錯機制。鼓勵大膽探索、寬容改革失誤,是省委一貫的做法和要求。2016年8月,我們在全國率先制定出臺完善改革創新容錯免責機制的政策檔,許多地方和單位也制定出臺了實施辦法。總的看,我省廣大幹部抓改革的自覺性和積極性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同志有思想顧慮,認為“不幹不出錯、越幹錯越多”、“為了不出事、寧願不幹事”,結果導致“懶政、怠政、為官不為”。出現這種現象,既有主觀認識上的問題,也有容錯糾錯機制不健全的因素。在去年市縣領導班子集中換屆和省直機關屆末考察時,省委支持保護了一些為改革擔風險的幹部,公正評價了一批因改革遭非議的幹部,提拔重用了一批改革實績突出的幹部。今年省委將選擇一批容錯糾錯的典型案例進行宣傳。在改革這個問題上,省委的態度是鮮明的,就是要為擔當者擔當,為改革者鼓勁。各地各部門都要突出實幹擔當導向,堅持“三個區分開來”,推進容錯糾錯要求具體化制度化,將容錯糾錯機制嵌入改革工作部署,容改革之失、解幹事之憂、釋擔當之慮,充分激發幹部幹事創業積極性。一句話,允許改革有失誤、但決不允許不改革,只要符合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精神、有利於改革創新和事業發展、按程式進行決策、沒有謀取私利,大家就放手去幹,省委堅決給你們撐腰。

同志們,改革是浙江的富民之源、強省之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號角已經吹響,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動各領域改革的畫卷已經鋪展。開弓沒有回頭箭。我們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貫徹習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高舉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擔當,知危圖安、盡職盡責,敢為人先、銳意進取,當好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排頭兵,以優異成績向改革開放40周年獻禮!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