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中醫寶典: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益智仁相關中醫藥書籍匯總

《本草便讀》益智仁

補心 脾.益火消陰.縮泉止唾.味辛苦.氣 香 性熱.固腎培元. 暖胃 祛寒.嘔可平而痛可止. 溫中 進食.滯能宣導鬱能開.( 益智 仁味苦辛.性熱氣香.入心脾腎. 補火 生土.能攝納上下諸氣.縮泉止唾.惟芳香之氣.獨喜歸脾.故能啟脾胃.進飲食.開鬱結. 散寒 邪.而陰虛有火者為不宜 耳 .)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本草撮要》益智仁

味辛熱.入足太陰經.功專止遺濁.縮 小便 .得 烏藥 治 小便頻數 .因熱而崩濁者禁用.

《本草分經》益智仁

辛熱, 本脾藥兼入心腎, 溫燥脾胃, 澀精 固氣, 補心氣命門之不足, 又能開 發 鬱結, 使氣宣通, 溫中進食, 攝唾涎, 縮小便 。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本草害利》益智仁

〔害〕其氣芳香, 惟性本燥熱, 病屬血燥有熱, 而崩帶遺濁者, 皆當忌之。 凡嘔吐由於熱, 而不因於寒;氣逆由於怒, 而不由於虛;小便余瀝, 由於水涸精虧內熱, 而不由於腎氣虛寒;泄瀉由於濕火暴注, 而不由於氣虛腸滑;法並忌用。

〔利〕補腎扶脾胃, 溫中進飲食, 攝涎唾, 縮小便, 安心神, 止遺濁。 辛能開散, 使鬱結宣通, 行陽退陰之藥也。

〔修治〕出嶺南, 形如棗核, 取仁鹽水炒。 五六月熟, 其子如筆頭, 兩頭尖, 長七八分。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本草易讀》益智仁

辛, 溫, 無毒。 益氣安神, 補脾和胃。 理小便之頻數, 調遺精之虛滑。 夢泄赤濁之疾, 吐血崩中之 。 遺尿因熱者勿用。

出昆侖及交趾嶺南。 苗葉花根, 與豆無異, 惟子小爾。 二月花, 連著實, 五六月熟, 子如筆頭, 而兩頭尖長。 今之益智子, 形如棗核, 而皮及仁皆似草豆蔻雲。

小便數, 同烏梅末, 酒煎山藥, 丸服。 (驗方第一。 )

赤白濁, 同茯苓末服。 (第二。 )

腹脹忽瀉, 諸藥不效, 此氣脫也。 水煎服一兩立已。 (第三。 )

崩中, 為末, 米湯下。 (第四。 )

香口, 同甘草末舐之。 (第五。 )

漏胎下血, 同砂仁末服。 (第六。 )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本草擇要綱目》益智仁

【氣味】

辛溫無毒.

【主治】

客寒犯胃.和中益氣.補腎虛滑瀝.三焦命門氣弱者宜之.蓋心者脾之母.欲使食化.不必專於和脾.火能生土.當使心藥入脾胃藥中.益智仁能於土中益火也.然雖脾經本藥.在集香丸則入肺.在四君湯則入脾.在大鳳髓丹則入腎.三髒各有子母相顧之義.蓋隨所引而相補一髒也.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得配本草》益智仁

辛,溫。入足太陰經氣分。能於土中益火,兼治下焦虛寒。開郁散結,溫中進食,攝唾涎,縮小便。治冷氣腹痛,嘔吐泄瀉,及心氣不足,泄精崩帶。得茯神、遠志、甘草,治赤濁。

配烏藥、山藥,治溲數。配濃朴、薑、棗,治白濁腹滿。同山藥,補脾胃。

鹽拌炒,去鹽研用,或鹽水炒亦可。怪症∶腹脹多時,忽瀉不止,諸藥不效,此氣脫也。

用益智仁二兩,煎濃汁服之,立愈。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藥籠小品》益智仁

辛溫。

治脾陽郁滯,冷氣腹痛。

又能使氣宣通,溫中進食,攝涎縮小便。

血燥有熱不宜用。

出嶺南。

取仁炒。

《藥性切用》益智仁

性味辛溫,入脾而兼入心命。開心益智,能通君相,補火攝涎,縮小便。鹽水炒用瀉、遺濁有熱者均忌。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玉楸藥解》益智仁

味辛,氣溫,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和中調氣,燥濕溫寒,遺精與淋濁俱療,吐血與崩漏兼醫。

凡男子遺精淋濁,女子帶下崩漏,皆水寒土濕,肝脾鬱陷之故。總之,木鬱亦生下熱,而熱究不在脾胃。庸工謂其相火之旺,胡說極矣!其脾胃上逆,則病吐血,往往紫黑成碗,終損性命。益智仁溫燥濕寒,運行鬱結,戊己旋轉,金木升降,故治諸證。然非瀉水補火,培土養中之藥,未能獨奏奇功。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學》益智仁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薑科植物益智的成熟種仁。

【性味與歸經】辛,溫。入脾、腎經。

【功效】補腎固精,縮尿,溫脾止瀉,攝涎唾。

【臨床應用】1.用於下元虛冷、不能固密所致的遺精、早洩、尿頻、遺尿及白濁等症。

益智仁能溫腎助陽、澀精縮尿。用於腎虛遺泄,可與補骨脂、菟絲子等配伍;用於尿頻、遺尿,可與山藥、烏藥等配伍;用於腎虛白濁或小便餘瀝,可與川萆薢、烏藥等配伍同用。

2.用於脾寒泄瀉,腹部冷痛及口涎自流等症。

脾陽不振,運化失常,每易引起腹痛泄瀉。本品辛溫氣香,有暖脾止瀉的功效,可與黨參、白朮、乾薑、炙甘草等配伍,用治脾寒泄瀉冷痛。涎乃脾所統攝,如脾臟虛寒,不能攝涎,以致口涎多而自流者,本品又能溫脾以攝涎,可與黨參、茯苓、半夏、陳皮、淮山藥等品配伍同用。

【處方用名】益智仁、煨益智仁(炒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1.益智仁功能暖脾胃而和中,助腎陽而固下,用治脾腎虛寒等症,大都是取它固澀的特長。

2.益智仁善於溫脾攝涎唾,它所治的涎唾多而自流,乃是脾虛不能攝涎所致,必無口幹、口苦的現象;如屬脾胃濕熱所引起的口涎自流,多有唇赤、口苦、苔黃等症,則宜用黃芩、白芍、甘草等品,不可用辛溫的益智仁。

3.益智仁與補骨脂都能溫補脾腎,可用於遺精、尿頻、遺尿及虛寒泄瀉等症。但益智仁偏于溫脾固澀,能攝涎唾;補骨脂則偏於補腎助陽,可用於腎虛腰酸及虛喘等症,各有特點。

【方劑舉例】縮泉丸《婦人良方》:益智仁、烏藥、山藥。治下元虛冷,小便頻數、小兒遺尿。

【文獻摘錄】《本草拾遺》:「治遺精虛漏,小便餘瀝,……夜多小便者。」

《用藥法象》:「治客寒犯胃,和中益氣,及人多唾。」

《本草備要》:「能澀精固氣,溫中進食,攝涎唾,縮小便,治嘔吐泄瀉,客寒犯胃,冷氣腹痛,崩帶泄精。」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顧松園醫鏡》益智仁

〔辛熱,入脾、腎二經。鹽水炒研。〕溫中進食,〔古人進食,必先益智,為其於土中益火故耳。〕益脾補腎,〔芳香歸脾,辛能潤腎。〕攝涎唾,〔脾為涎,腎為唾, 補益 二髒,則脾能統攝,腎能納氣歸元,不致氾濫上溢矣〕。縮小便。〔小便頻數淋瀝,因於腎氣不固,須佐 補腎藥 用。〕功專補火,非脾腎虛寒者大忌。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醫學入門》益智仁

益智(仁)辛溫療胃寒,和中止嘔唾涎殘,固精止溺及餘滴,養神補氣三焦安。

服之益人智能,故名。無毒。療脾胃中受寒邪,止嘔噦涎唾,當於補中、和中藥內兼用之。又治遺精虛漏,小便餘滴。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之,入鹽煎服,奇驗。諸辛香劑,多耗神氣,惟此能益氣安神,安三焦,補不足,然亦不可多服。《液》雲∶主君相二火,手足太陰,足少陰,本脾經藥也。與諸香同用則入肺,與補氣藥同用則入脾,與滋補藥同用則入腎。蓋脾、肺、腎三經,子母互相關也。去皮用。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得配本草》益智仁

辛,溫。入足太陰經氣分。能於土中益火,兼治下焦虛寒。開郁散結,溫中進食,攝唾涎,縮小便。治冷氣腹痛,嘔吐泄瀉,及心氣不足,泄精崩帶。得茯神、遠志、甘草,治赤濁。

配烏藥、山藥,治溲數。配濃朴、薑、棗,治白濁腹滿。同山藥,補脾胃。

鹽拌炒,去鹽研用,或鹽水炒亦可。怪症∶腹脹多時,忽瀉不止,諸藥不效,此氣脫也。

用益智仁二兩,煎濃汁服之,立愈。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藥籠小品》益智仁

辛溫。

治脾陽郁滯,冷氣腹痛。

又能使氣宣通,溫中進食,攝涎縮小便。

血燥有熱不宜用。

出嶺南。

取仁炒。

《藥性切用》益智仁

性味辛溫,入脾而兼入心命。開心益智,能通君相,補火攝涎,縮小便。鹽水炒用瀉、遺濁有熱者均忌。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玉楸藥解》益智仁

味辛,氣溫,入足太陰脾、足陽明胃經。和中調氣,燥濕溫寒,遺精與淋濁俱療,吐血與崩漏兼醫。

凡男子遺精淋濁,女子帶下崩漏,皆水寒土濕,肝脾鬱陷之故。總之,木鬱亦生下熱,而熱究不在脾胃。庸工謂其相火之旺,胡說極矣!其脾胃上逆,則病吐血,往往紫黑成碗,終損性命。益智仁溫燥濕寒,運行鬱結,戊己旋轉,金木升降,故治諸證。然非瀉水補火,培土養中之藥,未能獨奏奇功。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學》益智仁

【科屬與藥用部分】本品為薑科植物益智的成熟種仁。

【性味與歸經】辛,溫。入脾、腎經。

【功效】補腎固精,縮尿,溫脾止瀉,攝涎唾。

【臨床應用】1.用於下元虛冷、不能固密所致的遺精、早洩、尿頻、遺尿及白濁等症。

益智仁能溫腎助陽、澀精縮尿。用於腎虛遺泄,可與補骨脂、菟絲子等配伍;用於尿頻、遺尿,可與山藥、烏藥等配伍;用於腎虛白濁或小便餘瀝,可與川萆薢、烏藥等配伍同用。

2.用於脾寒泄瀉,腹部冷痛及口涎自流等症。

脾陽不振,運化失常,每易引起腹痛泄瀉。本品辛溫氣香,有暖脾止瀉的功效,可與黨參、白朮、乾薑、炙甘草等配伍,用治脾寒泄瀉冷痛。涎乃脾所統攝,如脾臟虛寒,不能攝涎,以致口涎多而自流者,本品又能溫脾以攝涎,可與黨參、茯苓、半夏、陳皮、淮山藥等品配伍同用。

【處方用名】益智仁、煨益智仁(炒用)。

【一般用量與用法】一錢至三錢,煎服。

【按語】1.益智仁功能暖脾胃而和中,助腎陽而固下,用治脾腎虛寒等症,大都是取它固澀的特長。

2.益智仁善於溫脾攝涎唾,它所治的涎唾多而自流,乃是脾虛不能攝涎所致,必無口幹、口苦的現象;如屬脾胃濕熱所引起的口涎自流,多有唇赤、口苦、苔黃等症,則宜用黃芩、白芍、甘草等品,不可用辛溫的益智仁。

3.益智仁與補骨脂都能溫補脾腎,可用於遺精、尿頻、遺尿及虛寒泄瀉等症。但益智仁偏于溫脾固澀,能攝涎唾;補骨脂則偏於補腎助陽,可用於腎虛腰酸及虛喘等症,各有特點。

【方劑舉例】縮泉丸《婦人良方》:益智仁、烏藥、山藥。治下元虛冷,小便頻數、小兒遺尿。

【文獻摘錄】《本草拾遺》:「治遺精虛漏,小便餘瀝,……夜多小便者。」

《用藥法象》:「治客寒犯胃,和中益氣,及人多唾。」

《本草備要》:「能澀精固氣,溫中進食,攝涎唾,縮小便,治嘔吐泄瀉,客寒犯胃,冷氣腹痛,崩帶泄精。」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顧松園醫鏡》益智仁

〔辛熱,入脾、腎二經。鹽水炒研。〕溫中進食,〔古人進食,必先益智,為其於土中益火故耳。〕益脾補腎,〔芳香歸脾,辛能潤腎。〕攝涎唾,〔脾為涎,腎為唾, 補益 二髒,則脾能統攝,腎能納氣歸元,不致氾濫上溢矣〕。縮小便。〔小便頻數淋瀝,因於腎氣不固,須佐 補腎藥 用。〕功專補火,非脾腎虛寒者大忌。

中藥益智仁的功效與作用

《醫學入門》益智仁

益智(仁)辛溫療胃寒,和中止嘔唾涎殘,固精止溺及餘滴,養神補氣三焦安。

服之益人智能,故名。無毒。療脾胃中受寒邪,止嘔噦涎唾,當於補中、和中藥內兼用之。又治遺精虛漏,小便餘滴。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之,入鹽煎服,奇驗。諸辛香劑,多耗神氣,惟此能益氣安神,安三焦,補不足,然亦不可多服。《液》雲∶主君相二火,手足太陰,足少陰,本脾經藥也。與諸香同用則入肺,與補氣藥同用則入脾,與滋補藥同用則入腎。蓋脾、肺、腎三經,子母互相關也。去皮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