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何他的收藏最後散失殆盡?|周密的藏事(一)

崔白 《寒雀圖卷》

宋代是中國繪畫的頂峰時期, 湧現出了一大批書畫名家, 藝術品市場也異常繁榮。 尤其到了南宋, 地處江南的杭州, 隨著經濟的發展, 書畫收藏市場進一步繁盛。 當時的“杭城茶肆亦如之, 插四時花, 掛名人畫, 裝點店面。 ”水路的四通八達, 又為書畫在不同地區的流通交易提供了便利。

書畫作為商品流通為士大夫們提供了大量可供賞玩的物件, 從而參與到收藏領域, 出現了許多文人鑒藏家, 他們之間相互交遊, 詩畫酬唱, 引領了這時代的鑒藏風尚。 而周密就是其中較為突出的一位。 他曾在《弁陽老人自銘》說:“家藏法書名畫頗多,

皆藏嘗錄為譜。 ”可見其收藏的規模。

家庭背景及收藏品

這種氛圍無疑會影響到年幼的周密, 他曾自言道:自幼朗悟篤學, 慕尚高遠。 故家多書, 心惟手抄, 至老不廢。 周密自小就接觸到了家中的收藏, 這不僅培養了他濃厚的興趣, 也提高了他鑒別古物的能力。

高克恭 《墨竹坡石圖》

在周密年輕時, 就觀賞了諸多優秀的書畫作品。 他也學習繪畫, 夏文彥言其“善畫梅竹蘭石, 賦詩其上”。 因此他的收藏不僅是興趣使然, 同時也是為了學習研究之用。 周密為此大力尋找古代書畫名跡, 頗具規模。 據已知所記錄的周密收藏品有崔白《鵝》、董源《山居圖》、宋迪《秋山對月圖》、趙孟頫《鵲華秋色圖》、《的突泉詩》、高克恭《竹石圖》、王獻《保姆帖》、鐘繇《賀捷表》、宋微宗《于王國城書所寫禦書》、賈似道所造祭器、薛尚功鐘鼎款識冊等。

自宋以來, 古器物也是文人收藏清玩的重要物件之一。 除了書畫和碑帖外, 從上面還可看出周密熱衷於收藏這些古代器物。

那麼他的這些收藏品最後的處境又是怎麼樣的呢?周密一生波折不斷,

早年的收藏也隨著變故逐漸流失。 他在《齊東野語》中說:余小子遭時多故, 不善保藏, 善和之書, 一旦揖地。 因考今昔, 有感斯文, 為之流涕。 又自道:今百不一存, 而嗜古之癖故。

1277年, 周密家鄉湖州為元兵所破, 家園毀於兵火之中。 周密不得不攜帶家眷遷至杭州, 依靠姻親楊伯疆的後人楊大受而居。 然而禍不單行, 至元二十九年, 周密暫居杭州的家園又為大火所毀。 這接二連三的變故不僅使得周密多年的積蓄揮之殆盡, 也帶走了他多年的收集而來的諸多藏品。 戴表元言周密“盛年藏書萬卷”, 相對的也就是晚年家藏調零。 而公珪之子孫, 今盡棄其所藏。 周密去世後, 所有藏品歸於他的後代收藏,

然而周密子孫卻逐漸將送些藏品散失殆盡。

原文作者:《家藏法書名畫頗多 皆藏嘗錄為譜》-成梵

《收藏投資導刊》官方授權, 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

漢代海昏侯國考古出土——古玉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