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海“最江南”的地方,開園10年,古橋無數,卻只有1%的上海人去過!

發現菌從小就有一個夢想

走遍魔都, 發現別人不知道的美

如今發現菌正在這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看過的美景也越來越多

不驚豔到一定程度根本入不了眼

即使如此, 發現菌還是成功找到了一個

上海“最江南”的地方!

韓湘水博園

發現菌是在一個微雨天裡走進這座園子的

細雨霏霏下, 透過鏡頭看到的水博園

乾淨、透明、不帶一絲塵埃

雨滴也成了紛紛白雪

映著黑色瓦簷和憨態可掬的小石獅

可愛又不失韻味

一步一景, 三步一橋, 十步一亭

建築十有八九依水而築

倒也不負“水博園”的名字

它是一座古橋博物館

也是一片名木古樹的保護區

園內有百年以上古樹600餘棵

是上海難得一見的集齊

水、橋、亭、台、樓、閣、樹、花、草、木的

現代古典式園林

因水博園地處閔行西南角

南靠黃浦江上游北畔

有時還能聽到黃浦江上傳來的汽笛聲

只是可惜這樣一座園林

開園10年來,真正知道它的上海人卻很少

韓湘水博園位於

已有300多年歷史的馬橋古鎮上

是三千村民為保護黃浦江而建的一個生態園林

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園區一直很低調

上海人裡也很少有知道它的存在的

走進水博園大門

正對門口的千年古樟就這樣闖入眼簾

這是“上海第一香樟”

也是水博園的鎮園之寶

千年古樟主杆高達18米

相當於普通住宅7層樓的高度

粗壯的樹幹需要4個人合力才能團團抱住

據說按照古樟目前的健康生長來看

若干年後其樹冠可覆蓋500平方的地面

成為一把綠色的巨傘

供遊人在樹底下賞景、品茗、談天論地

儼然就是一樹支起一個迷你型公園

水博園占地400畝

江南園林該有的景這裡都有

最引人注目的則是數量眾多的古石橋

尤以明清時期石橋為最

有近三十座

大部分石橋背後還有一段經年流傳的故事

進了水博園,從入口處開始遊覽

首先要過的就是醒獅橋

醒獅橋始建於明末,原名太平橋

毀於抗日戰爭期間

重建並更名于抗日勝利後

然而它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歷史年歲

也不是第一眼就看到的地理位置

而是橋的意義:只要有人來犯

人民必將像獅子一般撲向對手,保家國平安

時至今日再走上橋

看不見昔日戰火紛亂

“浦江魂”的巨石卻是十分顯眼

一瞬間似乎依稀還能感覺到過去人民的頑強意志

這一橋一石身上,不是只有歲月滄桑

更有一方百姓的錚錚鐵骨

人不可貌相,橋也一樣

香涇橋可是一座為乾隆而生

取悅過皇帝並得到皇帝賜名的古橋

香涇橋是清朝時期的單孔圓拱橋

相傳當年乾隆下江南要路過此處

此橋就是為迎接皇帝南巡而修

當然若僅僅是這樣還是無法得到皇帝賜名的

為了讓皇帝留下深刻印象

當地居民在皇帝駕臨這一天

將茉莉花瓣灑滿橋上橋下,香氣四溢

乾隆一高興,便給此橋賜名為“香涇橋”

古人的文雅玩法,真是不敢小瞧了!

古韻廊橋,橋如其名

一條古廊連著一座古橋

這是中國南方山區特有的一種建橋樣式

也是山區的人躲雨、歇腳、聚會的重要活動場所

其中尤以貴州興義、浙江泰順廊橋最為著名

水博園的這座廊橋是

江南古建築和廊橋結合的產物

它既有廊橋的韻味和功能

又有江南水鄉的柔美和神采

在廊橋走一圈,看著藤蔓繞滿廊橋石柱

橙黃的落葉鋪滿石板路

讓人身處江南園林又若親臨他鄉

可惜的是現在這座橋被劃入了一級水源保護區

以後能不能有機會讓遊客再走一遭也是未知數了

聽名字就知道這橋地位不一般

說韓湘水博園的名字跟這橋沒關係

發現菌絕對不信

韓湘橋是上海僅次於“放生橋”的五孔古石橋

也被稱為“上海第二古橋”

緊臨黃浦江上游取水口

有著許多跟八仙之一韓湘子有關的傳說

站在橋上浦江風光盡收眼底

水博園的古樹、古橋、古建築

更為這些傳說增添了幾分往世的氛圍和想像的空間

總引得人忍不住想要追溯往昔

一探古橋的前世今生

但最後也只能想想而已

畢竟橋被保護起來了

水博園的橋的數量一點也不比路少

而且風格多樣

大氣的、小巧的、壯觀的、古典的

發現菌就不“圖透”更多了

坐等菌迷們自己去感受一番

三步一橋是一種怎樣的古意悠長

每一個園林都會有美景

但不是每一個園林都值得留戀

水博園讓人癡迷的地方在於它的古建築

古戲臺原建於清朝末年,後因戰亂被毀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後人根據老人的回憶復原重建的

懸于碧波之上,掩映在老樹之間

與韓湘橋可以說是“相看兩不厭”

別看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檯子

裡面的驚喜卻不少

古戲臺的兩側都連著廊橋

一側是亭臺樓閣臨水而立

一側是有著韓湘子傳說的“古井亭”

看風景、讀故事兩不誤

坐在廊橋裡

隔著雨幕看黛瓦青苔

連廊下微微飄搖的紅燈籠也多出了幾絲情意

回看廊內

當古典的雕花窗格撞上上海風情

竟也是絲毫不違和

沿古戲臺兩側廊橋拾級登臺

褪了色的柱子泛著年月的痕跡

水博園的景色一覽無餘

小橋流水,不見人家

唯清風帶起漣漪一圈一圈向外蕩漾開來

若是有人在臺上舞起水袖

一定是極美的風景!

逛園林累了的時候

最想要的就是找一處涼亭坐下

既能休息、又能賞景

水博園處處都是古建築,涼亭自然不少

或懸在水上、或藏在林中

紅柱、彩繪、飛簷翹角都做得精細

絲毫不遜于江南園林裡的小亭子

不過發現菌最推薦的是太公亭和三江紅亭

古亭依水,有姜太公釣魚

它就是太公亭

一年四季都包裹在一片綠蔭中

入口處是一條種滿綠竹的小路

面對水的一邊是標誌性的太公釣魚雕像

老者帶著斗笠、扶著鬍鬚,顯得俏皮可愛

低頭沉思的樣子又頗有智者風範

刻畫傳神,看著就心生歡喜

三江紅亭因亭內的三江紅巨石而得名

“三江紅”產於廣西僮族紅河一帶

滾入河中的落石經上萬年沖刷、浸泡而變紅

又因石頭看上去像如來打坐

經常還會有遊客來這裡撫摸巨石請求保佑

既然看到,發現菌當然也不能錯過啦~

貴州苑是由貴州苗家吊腳樓、盆景園和親水準台組成的

吊腳樓是苗家特有的建築風格

此座吊腳樓就是從貴州山區大戶人家移建過來的

全木結構有近百年歷史

苑內的盆栽多大30多種

樹齡最長的有800多年

前面還有一個親水準台

是園內休閒觀水的絕佳選擇

愛玩的人喜歡園林

不僅只是喜歡園林的清幽、雅致

更喜歡園林每走過一個拐角處

又是另一種風景

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

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

水博園以是以水文化、水趣為內涵的

石文化卻也相當有意思

除了上面的浦江魂、三江紅

園內其實隨處可見巨石雕刻

心懷感恩的“飲水思源”

和滿心祝福“一帆風順”

一邊提醒眾人勿忘黃浦江的取水處

一邊又在守護著黃浦江的江水長流

隨便走走

看看路邊的動物石雕

從沒想過石頭能如此可愛

有愛的烏龜一家子

感覺分分鐘都要笑出來的“青蛙”?

悠閒的老牛VS蠢萌的小牛

菌迷們更喜歡哪一個?

浦江書院是一個傳播國學的地方

書院的裝飾古色古香

一樓是清淨淡雅的茶室

二樓是國學大講堂

三樓還有返璞歸真的靜心禪室

專供來此學習的小朋友讀經

書院有時還會舉辦讀經、國學講座等活動

有興趣的寶爸寶媽們可以帶著自家小孩過去看看哦~

細細回想

韓湘水博園最可愛的地方

或許不在於它的園林之美

而在於從每一個角落散發出來的

不經意的美和綿綿不絕的古意

這裡的路幾乎都是青石板鋪就

你走過的每一步都帶著年歲的氣息

這裡的建築並沒有千年那麼長

但一磚一瓦都是最真的顏色

樸素、溫潤、未經雕琢

這裡的草木看起來就像胡亂長成

細細一看卻發現這才是它們最美的樣子

順勢而生,每一處點綴都是渾然天成

看多了高樓大廈

尋這麼一處低矮的古典園林

偷得浮生半日閑

正好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慢一步”!

菌迷們準備好去“偷閒”了嗎?

好了的話立馬看!攻!略!

韓湘水博園

門票:30元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西路3805號

交通:乘坐馬橋1路至江川西路生態園站下、或閔東線至江川路(生態園)站下,皆可直達韓湘水博園

(圖文/發現上海,版權歸原作所有,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

只是可惜這樣一座園林

開園10年來,真正知道它的上海人卻很少

韓湘水博園位於

已有300多年歷史的馬橋古鎮上

是三千村民為保護黃浦江而建的一個生態園林

大概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園區一直很低調

上海人裡也很少有知道它的存在的

走進水博園大門

正對門口的千年古樟就這樣闖入眼簾

這是“上海第一香樟”

也是水博園的鎮園之寶

千年古樟主杆高達18米

相當於普通住宅7層樓的高度

粗壯的樹幹需要4個人合力才能團團抱住

據說按照古樟目前的健康生長來看

若干年後其樹冠可覆蓋500平方的地面

成為一把綠色的巨傘

供遊人在樹底下賞景、品茗、談天論地

儼然就是一樹支起一個迷你型公園

水博園占地400畝

江南園林該有的景這裡都有

最引人注目的則是數量眾多的古石橋

尤以明清時期石橋為最

有近三十座

大部分石橋背後還有一段經年流傳的故事

進了水博園,從入口處開始遊覽

首先要過的就是醒獅橋

醒獅橋始建於明末,原名太平橋

毀於抗日戰爭期間

重建並更名于抗日勝利後

然而它令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歷史年歲

也不是第一眼就看到的地理位置

而是橋的意義:只要有人來犯

人民必將像獅子一般撲向對手,保家國平安

時至今日再走上橋

看不見昔日戰火紛亂

“浦江魂”的巨石卻是十分顯眼

一瞬間似乎依稀還能感覺到過去人民的頑強意志

這一橋一石身上,不是只有歲月滄桑

更有一方百姓的錚錚鐵骨

人不可貌相,橋也一樣

香涇橋可是一座為乾隆而生

取悅過皇帝並得到皇帝賜名的古橋

香涇橋是清朝時期的單孔圓拱橋

相傳當年乾隆下江南要路過此處

此橋就是為迎接皇帝南巡而修

當然若僅僅是這樣還是無法得到皇帝賜名的

為了讓皇帝留下深刻印象

當地居民在皇帝駕臨這一天

將茉莉花瓣灑滿橋上橋下,香氣四溢

乾隆一高興,便給此橋賜名為“香涇橋”

古人的文雅玩法,真是不敢小瞧了!

古韻廊橋,橋如其名

一條古廊連著一座古橋

這是中國南方山區特有的一種建橋樣式

也是山區的人躲雨、歇腳、聚會的重要活動場所

其中尤以貴州興義、浙江泰順廊橋最為著名

水博園的這座廊橋是

江南古建築和廊橋結合的產物

它既有廊橋的韻味和功能

又有江南水鄉的柔美和神采

在廊橋走一圈,看著藤蔓繞滿廊橋石柱

橙黃的落葉鋪滿石板路

讓人身處江南園林又若親臨他鄉

可惜的是現在這座橋被劃入了一級水源保護區

以後能不能有機會讓遊客再走一遭也是未知數了

聽名字就知道這橋地位不一般

說韓湘水博園的名字跟這橋沒關係

發現菌絕對不信

韓湘橋是上海僅次於“放生橋”的五孔古石橋

也被稱為“上海第二古橋”

緊臨黃浦江上游取水口

有著許多跟八仙之一韓湘子有關的傳說

站在橋上浦江風光盡收眼底

水博園的古樹、古橋、古建築

更為這些傳說增添了幾分往世的氛圍和想像的空間

總引得人忍不住想要追溯往昔

一探古橋的前世今生

但最後也只能想想而已

畢竟橋被保護起來了

水博園的橋的數量一點也不比路少

而且風格多樣

大氣的、小巧的、壯觀的、古典的

發現菌就不“圖透”更多了

坐等菌迷們自己去感受一番

三步一橋是一種怎樣的古意悠長

每一個園林都會有美景

但不是每一個園林都值得留戀

水博園讓人癡迷的地方在於它的古建築

古戲臺原建於清朝末年,後因戰亂被毀

現在大家看到的是後人根據老人的回憶復原重建的

懸于碧波之上,掩映在老樹之間

與韓湘橋可以說是“相看兩不厭”

別看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檯子

裡面的驚喜卻不少

古戲臺的兩側都連著廊橋

一側是亭臺樓閣臨水而立

一側是有著韓湘子傳說的“古井亭”

看風景、讀故事兩不誤

坐在廊橋裡

隔著雨幕看黛瓦青苔

連廊下微微飄搖的紅燈籠也多出了幾絲情意

回看廊內

當古典的雕花窗格撞上上海風情

竟也是絲毫不違和

沿古戲臺兩側廊橋拾級登臺

褪了色的柱子泛著年月的痕跡

水博園的景色一覽無餘

小橋流水,不見人家

唯清風帶起漣漪一圈一圈向外蕩漾開來

若是有人在臺上舞起水袖

一定是極美的風景!

逛園林累了的時候

最想要的就是找一處涼亭坐下

既能休息、又能賞景

水博園處處都是古建築,涼亭自然不少

或懸在水上、或藏在林中

紅柱、彩繪、飛簷翹角都做得精細

絲毫不遜于江南園林裡的小亭子

不過發現菌最推薦的是太公亭和三江紅亭

古亭依水,有姜太公釣魚

它就是太公亭

一年四季都包裹在一片綠蔭中

入口處是一條種滿綠竹的小路

面對水的一邊是標誌性的太公釣魚雕像

老者帶著斗笠、扶著鬍鬚,顯得俏皮可愛

低頭沉思的樣子又頗有智者風範

刻畫傳神,看著就心生歡喜

三江紅亭因亭內的三江紅巨石而得名

“三江紅”產於廣西僮族紅河一帶

滾入河中的落石經上萬年沖刷、浸泡而變紅

又因石頭看上去像如來打坐

經常還會有遊客來這裡撫摸巨石請求保佑

既然看到,發現菌當然也不能錯過啦~

貴州苑是由貴州苗家吊腳樓、盆景園和親水準台組成的

吊腳樓是苗家特有的建築風格

此座吊腳樓就是從貴州山區大戶人家移建過來的

全木結構有近百年歷史

苑內的盆栽多大30多種

樹齡最長的有800多年

前面還有一個親水準台

是園內休閒觀水的絕佳選擇

愛玩的人喜歡園林

不僅只是喜歡園林的清幽、雅致

更喜歡園林每走過一個拐角處

又是另一種風景

山無石不奇,水無石不清

園無石不秀,室無石不雅

水博園以是以水文化、水趣為內涵的

石文化卻也相當有意思

除了上面的浦江魂、三江紅

園內其實隨處可見巨石雕刻

心懷感恩的“飲水思源”

和滿心祝福“一帆風順”

一邊提醒眾人勿忘黃浦江的取水處

一邊又在守護著黃浦江的江水長流

隨便走走

看看路邊的動物石雕

從沒想過石頭能如此可愛

有愛的烏龜一家子

感覺分分鐘都要笑出來的“青蛙”?

悠閒的老牛VS蠢萌的小牛

菌迷們更喜歡哪一個?

浦江書院是一個傳播國學的地方

書院的裝飾古色古香

一樓是清淨淡雅的茶室

二樓是國學大講堂

三樓還有返璞歸真的靜心禪室

專供來此學習的小朋友讀經

書院有時還會舉辦讀經、國學講座等活動

有興趣的寶爸寶媽們可以帶著自家小孩過去看看哦~

細細回想

韓湘水博園最可愛的地方

或許不在於它的園林之美

而在於從每一個角落散發出來的

不經意的美和綿綿不絕的古意

這裡的路幾乎都是青石板鋪就

你走過的每一步都帶著年歲的氣息

這裡的建築並沒有千年那麼長

但一磚一瓦都是最真的顏色

樸素、溫潤、未經雕琢

這裡的草木看起來就像胡亂長成

細細一看卻發現這才是它們最美的樣子

順勢而生,每一處點綴都是渾然天成

看多了高樓大廈

尋這麼一處低矮的古典園林

偷得浮生半日閑

正好是每個人都需要的“慢一步”!

菌迷們準備好去“偷閒”了嗎?

好了的話立馬看!攻!略!

韓湘水博園

門票:30元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江川西路3805號

交通:乘坐馬橋1路至江川西路生態園站下、或閔東線至江川路(生態園)站下,皆可直達韓湘水博園

(圖文/發現上海,版權歸原作所有,如有侵權請私信聯繫刪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