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沿河:讓貧困群眾告別“小病拖大病扛”的現象

“如果不是黨和政府幫助我, 我這條命早就沒得了哦, 感謝黨的好政策!”沿河土家族自治縣50個深度貧困村之一——思渠鎮一口刀村龍壪組的建卡貧困戶朱天樹很是感謝。

62歲的他在2015年就患了直腸癌, 本來不打算治療了, 但是在當地政府和村支兩委的勸說下, 他才到上海做了手術。 然而住院治療產生了近20萬元的醫療費用, 農村貧困人口醫療救助報銷了近17萬元, 他自己只付了2萬多元。 “黨和政府這麼關心我, 我真是不曉得怎樣感恩喲。 ”朱天樹越說越激動。

對於家庭條件非常拮据的朱天樹一家來說, 真是禍不單行。

他自己的病情雖然得到有效控制, 但是今年6月, 其兒子卻因為膽結石又住進了醫院, 近3萬元的醫療費用讓這個“飽經風霜”的家庭苦不堪言, 關鍵時候又是農村醫保幫助他家度過了難關。 “幸好還有醫療救助的好政策, 要不然我們這個家庭就徹底垮了哦!”朱天樹不停地抹著眼淚。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 全省1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 有230個貧困村, 其中50個深度貧困村, 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 2017年, 全縣1.7萬人因病致貧, 140多人因病返貧, 貧困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為21.3%。

在精准扶貧工作中, 該縣堅持把醫療幫扶擺在優先突出位置, 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 以“醫療救助扶持一批”為重點, 精准識別、精准施治、精准救助。

為了讓群眾既能看好病又能少出費用, 切實緩解當地群眾看病貴, 看病難的問題, 該縣以維護和增進城鄉居民健康為中心, 以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為動力, 努力解決困難群眾“病倒一人, 拖垮全家”的現狀。

“沒有保障, 生病硬扛;有了醫保, 有病就瞧”。 對很多貧困家庭來說, 平時的吃、穿、住、用、行這些基本的生活保障都比較困難, 如果生病就只能‘小病忍著、大病扛著、重病頂著’。 該縣又一深度貧困村——中寨鎮楊坪村陳家壩組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宋正明家就是這樣。

46歲的宋正明幾年前就患有高血壓, 他覺得這也不是什麼大病, 能忍就忍了。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 2016年9月, 他這個家裡的頂樑柱又患上了動脈瘤, 不得不去做手術。

他花去近10萬元的醫療費, 貧困人口醫療救助報銷了8萬多元。 “開始我覺得小病沒必要浪費錢, 才拖到必須去做手術的地步, 政府的同志說沒有錢也可以先看病後付費, 我就安心接受治療, 現在只要身體不舒服, 我就會及時去醫院檢查, 也不擔心錢的問題。 真是要感謝黨和政府呀!”宋正明開心地笑起來。

近年來, 該縣以健康扶貧工作為抓手, 為建檔立卡服務提供新農合基本醫療、大病保險、民政救助、新農合後期費用兜底、醫療費用兜底及非醫療費用專項救助工作, 並為其開通“綠色通道”及先治療後付費和一站式服務工作, 通過這系列舉措, 切實解決了老百姓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貧上加貧的問題。

據瞭解, 從2007年起, 該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逐年增加,

受益面逐步擴大, 截止2016年, 全縣新農合受益人數達628.7萬餘人, 累計報銷13.8億餘元。 2017年參合人數有548068人, 參合率達99.65%, 並根據相關精神, 實行新農合大病報銷80%, 且不設門檻, 不封頂, 對精准扶貧戶更是實行先診療, 後付費的優惠政策, 讓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小病拖大病扛”的現象一去不返。 (熊明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